首頁 > 職責大全 > 防臺防汛安全措施

防臺防汛安全措施

2024-07-18 閱讀 1959

今年第4號強熱帶風暴“電母”的中心10日05時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東偏北方大約280公里的東海北部海面上,就是北緯30.3度,東經125.1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1級(30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80百帕,對我省將有嚴重影響。為保證仙居蓄能電站的公路、房屋、上下庫區、施工設施、高壓線路和機械設備的安全。新源公司和監理公司要求各施工單位必須在臺風和洪水到來之前,務必做好防臺抗臺預防工作,防止以事故發生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正邦公司為確保職工和國家財產安全,減少因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保證在臺風到來之前做好有效預防。下午公司召開了全體員工防臺防汛安全會議,布置了臺風期間協調、指揮和值班制度、關鍵部位的安全防護,公路、邊坡、排水溝、高壓線和臨時房屋的加固和疏通等。

一、組織機構

(1)成立了“防臺防汛領導小組”及搶險突擊隊;

組長;戚會華

付組長;周水康

(2)防臺防汛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成員:汪金才、彭金山、王進棋、孔林楊、林仕行、林榮巨、

(3)搶險突擊隊

隊長;汪金才

付隊長;彭金山

成員;陳利波、朱安潤、張高明、陳勇偉、朱宗偉、蔡召煌、

周波、林作恒等

電話;0576--

二、防臺防汛領導小組職責;

(1)貫徹執行業主、監理公司有關防臺、防汛的文件、通知,制定防臺、防汛規范措施。

(2)負責組織搶險突擊隊,隨時準備進行抗洪搶險和及時救援。

(3)負責對預防臺風、暴雨、洪災提供必要的物質設備和組織保障。

(4)檢查本單位的防臺、防汛的設施和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制定處理措施和預防方案。

(5)負責在職工中開展臺風、汛期安全知識教育,組織應急疏散予案的實施。

(6)多渠道收集與本工程相關的氣象資料,在臺風、暴雨洪災來臨之前,作好臺風和暴雨洪災的預防和準備工作。

三、抗洪搶險突擊隊的職責

隊長的職責;負責執行緊急狀況時,抗洪搶險領導小組的各項指令工作,對抗洪搶險突擊隊,擁有調動安排權利。

副隊長的職責;負責協助隊長安排搶險工作,主管搶險小分隊隨時待命。

抗洪搶險突擊隊負責搶險救災、物資設備轉移、房屋的加固、人員疏散、抗洪排澇等工作。一旦發生險情,搶險突擊隊立即投入抗洪搶險。

四、工程部的職責:

(1)負責落實施工現場的建筑物及設備設施的加固、防護、排水防澇工作。

(2)負責處理項目部防臺、防汛日常事務,接受新源公司和監理公司有關防汛的電話、傳真、指示等,及時匯報公司防汛領導小組采取應急行動,負責汛期值班安排,車輛調度。

(3)隨時掌握臺風、暴雨、洪水等氣象資料,遇有緊急情況,第一時間報告防臺、防汛領導小組組長。

五、安全部的職責:

(1)臺、汛期間負責對項目部所管轄的工地巡檢,防止設備受到臺風、暴雨的損壞,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聯系檢修處理,并匯報有關領導,做到臺、汛期間工地安全無事故,人員無傷亡。

(2)負責汛期內公司治安保衛工作,防止防臺、防汛物資被盜和發電設備遭受破壞。

(3)架空電線,過路電纜需認真檢查,確保抗風抗暴雨能力。

(4)一旦發生臺風或洪水,安全部和搶險隊應立即奔赴現場,組織搶險救災工作。

六、物資部的職責:

(1)負責對項目防臺、防汛物資計劃采購、倉儲和發放工作,安排汛期倉庫值班,確保防臺、防汛期間物資的供應。

(2)負責本項目防臺、防汛搶險物資及設施的配備、檢查、保管等工作。

(3)負責臺、汛期間的機電設備安全正常,發現設備出現異常或受到威脅時及時排除。

七、防臺防汛安全措施:

根據本工程所處的地理位置特點,在臺風和洪水來臨之前,主要做好的工作是;進場公路、排水溝、機械設備、臨時住房和施工用電的安全防護。同時,進場公路邊坡的危石要及時處理,排水溝和排水管要派人監護和疏通,確保施工道路暢通無阻。

1、防臺防汛管理體系:

防臺防汛管理體系圖

2、預防措施:

風險目標

風險評估

預防措施

臺風

1、加強與地方氣象部門的聯系,收集相關氣象資料,制訂防臺風措施;配備相應的防臺風物資,臺風來臨前,派專人24小時值班。

1、臨時房屋倒塌;

2、對臨時房屋和防護設施進行加固。

2、邊坡易墜物墜落傷人;

3、對邊坡易墜物進行清理和加固。

3、電線、電線桿被吹斷,突然停電;

4、對所有的臨時用電線路進行加固,自備發電機進行自發電以滿足停電后的排水和照明所用。

4、防護設施被吹倒。

洪汛

1、加強與地方氣象部門的聯系,制定防汛措施,配備防汛物資和設備。

2、施工場地內的排水溝派專人疏通,加強對施工作業面的排水和降水措施,出入口、道路周邊設置排水溝,加高圍蔽等措施。

3、配備一定的自發電能力,以確保汛期突然停電情況下的排水和照明需要。

1、雨水、洪水四處亂流;

4、汛情出現前,對可能受洪災的人員、物資、設備及時轉移至安全地帶,確保其不受洪災侵襲。變配電設備等布置在洪水影響最小的部位,做好遮蓋防水工作。工作場地、運輸道路加強排水與維護。

3、突然停電;

5、施工機械及用電設備應設置防護棚。

4、人員、物資、設備受災。

3、事故的處置:

應急處理程序工作流程圖

4、緊急安全疏散:

(1)接到臺風汛情預報后,防臺防汛領導小組迅速組織防臺防汛工作組,防臺防汛突擊隊以最快的方式趕到現場,迅速維護秩序,組織人員撤離至安全位置。

(2)做好為緊急疏散人員提供照明,救援物質保障。

(3)對可能受災的物資設備進行轉移。

(4)把人員撤離到安全地帶。

(5)根據臺風和汛情情況,按電話須知的要求撥打“120、110”等請求社會援助。

八、防臺防汛設備器材

1、日常配備可充電工作燈、電筒、蓬布、鐵鍬等專用應急設施和設備。

2、準備一定數量的編織袋、麻袋、土工膜等,作為常備抗洪搶險物資。

3、配備必要的救生器材,救生衣、救生圈等。

4、進一步加固臨時建筑的窗門及各類機械設備的入庫措施。

5、所有機械設備必須停放在安全位置,切實做好防汛防臺保護工作。

6、做好宿舍、倉庫、辦公室的抗災能力,對存在隱患的住房及時做好修理和預防措施。對存在安全苗頭的危房、臨時工棚等,應立即做好轉移與安置工作。

正邦公司將進一步落實業主和監理公司防臺防汛安全責任和各項防臺防汛安全措施,切實做到“以防為主,防重于搶”。加強雨情、水清、汛情的監測和防御,增強防臺、防汛、防突發性自然災害的能力,確保仙居蓄能電站工程安全度汛。

篇2:氧化鎳車間防洪防汛安全管理規定

為了應對突發洪水、汛情在緊急情況下做出應急響應,防止事故的發生,減少事故損失和人員傷害,避免事故的進一步擴大,保證生產現場的安全運行,根據氧化鎳車間的具體情況,特制定本規定。

一、應急準備

1.應急組織的建立

1.1成立氧化鎳車間應急響應領導小組

1.2確定應急總指揮、副總指揮和監督員

1.3應急總指揮(車間主任)職責:

1)判斷是否可能或已經發生重大事故,是否要求應急服務機構幫助,是否啟動應急預案;

2)組織應急人員在較安全的地方,嘗試對危險設備進行操作、控制;

3)繼續調查和評估事故的可能發展方向,預測事故的發展過程;

4)指導危險機械設備的全部或部分停止運動,與現場安監人員和關鍵崗位的員工密切配合,指揮危險場所人員撤離;

5)與消防機構、氣象部門、上級領導、以及集團公司安環部保持密切聯系;

6)在緊急狀態結束后,安排恢復事故影響區正常秩序,恢復生產;

7)及時向材料公司和集團公司報告災害情況;

8)向上級領導部門傳遞準確信息。

1.4應急副總指揮(車間書記)職責:

1)在總指揮的領導下,負責執行應急響應具體工作;

2)在總指揮的領導下,負責應急過程指揮和響應實施;

3)在總指揮的領導下,負責組織應急人員的災前演練及本預案的宣貫工作。

1.5應急監督員(安全員)職責:

1)負責應急預案的全過程監督;

2)負責洪水、旱情、氣象信息的收集、獲取;

3)協助總指揮和副總指揮組織應急人員的災前演練及本預案的宣貫工作;

4)有權制止應急過程中的違章行為;

5)協助總指揮和副總指揮執行應急預案響應;

6)負責應急響應的全過程記錄,向總指揮提供可靠的災害信息報告。

1.6應急領導小組其他成員職責:

1)在總指揮和副總指揮的領導下,負責應急響應實施;

2)負責應急人員的組織及其它勞動力的提供;

3)負責組織、提供應急材料及所需工器具、機具。

1.7全體員工職責和義務:

1)車間所屬全體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必須服從領導小組的命令,隨時準備執行搶險救援工作;

2)實施救援過程中的各專業作業和非專業作業;

3)在生產過程中遭遇自然災害及突發事件,應聽從指揮,有組織地撤離危險區域。

1.8告知相關部門和全體員工應急小組成員電話號碼、火警和急救中心電話號碼。

應急地點:

生產現場:

主要生產設備:

二、應急響應:

1各類生產設備和特種設備一旦發現火情,必須正確選用消防器材,立即組織撲救,并視火情大小向車間、安環部報告或直接撥打119火警電話,搶救被困人員和救護傷員。

2發現人員觸電事故,必須立即切斷電源,救護傷員。對傷情較重的傷員,要立即進行現場急救(心肺復蘇和外傷處理),并立即向就近的醫療機構求助或直接撥打120急救中心求助。

3生產現場機械事故的應急響應

各類型生產機械一旦發生作業中失靈事故,操作人員應充分利用一瞬間短暫的時間,按照應急規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發生,努力將人員傷亡、機械和設備損失降低到最大限度。

4各類生產機械作業時如果突然遭遇洪水、地震等自然災害,必須緊急停止作業,如果時間允許,可拉切斷電源,緊急疏散人員。

三、災后救援:

1災害事故發生后,要立即組織救援工作,調動現場各種車輛、器材和人員,搶救傷員,控制事故狀態,保護事故現場,立即向上級領導報告,協助上級領導向集團公司有關部門匯報災害情況。

2發現作業人員觸電或其它傷害,必須立即救護傷員。對傷情較重的傷員,要立即進行現場急救(心肺復蘇和外傷處理),并立即向就近的醫療機構求助或直接撥打120急救電話向急救中心求助。

3發現相關人員和財產受災后,應立即實施救援,并向上級領導報告,協助上級領導向集團公司有關部門報告災情。

四、災后恢復:

1檢查生產設備災害情況,制定修復方案,并組織實施。

2對災后的各生產設備進行危害辨識和短期及長期的影響評價。

3對廢棄物的處置按《固體廢棄物控制程序》進行。

4對特種機械的結構強度進行測試和評估,及時恢復生產。

五糾正與完善:

1事故發生后應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組織進行事故原因的調查分析。

2進一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建立細致的目標、指標管理方案。

3加強員工的安全技術培訓工作,定期組織應急人員進行災前演練,努力提高員工的技術素質。

4加強監督檢查力度,完善各類生產機械的安全裝置,有效控制事故。

5與當地醫療機構、防汛組織和氣象部門保持密切聯系,及時、準確地獲取信息。

氧化鎳車間

2009-12-30

檔案管理制度

篇3:A尾礦庫排洪設施防汛措施安全管理制度

一、排洪設施

1、尾礦庫必須設置排洪設施,并滿足防洪要求。

2、尾礦庫的排洪方式,應根據地形、地質條件、洪水量、調洪能力、回水方式、操作條件與使用年限等因素,經過技術比較確定。通常宜采用排水井(斜槽)?排水管(隧洞)排洪系統。有條件時也可采用溢洪道或截洪溝等排洪設施。企業遵循設計文件要求,施工建設設計文件確定的排洪設施。

3、其他的排洪設施如壩肩截水溝;壩體外坡面的壩面排水溝;匯水面積大時應設山坡截水溝。

4、排洪設施應經常進行檢查、維修和疏浚,確保排洪設施暢通。

5、尾礦庫排水構筑物停用后,必須嚴格按設計要求及時封堵,并確保施工質量。嚴禁在排水井井筒頂部封堵。

二、防汛措施

1、汛前應成立防汛搶險指揮部,統一指揮汛期的防汛工作。

2、汛期應設置專人24小時值班,每班不少于2人,注意庫區、壩體、庫區水位及溢洪道泄洪情況。

3、值班人員應配置有線和無線電話。

4、庫區須設置強光照明。照明燈光應覆蓋庫區道路、壩體、排洪設施、匯水區及泄水口。

5、汛期應配備應急搶險物資,存放于便于應急使用的地點。

6、汛期前應對排洪設施進行檢查、維修和疏浚,確保排洪設施暢通。

7、汛期前根據確定的排洪底坎高程,將排洪底坎以上1.5倍調洪高度內的擋板全部打開,清除排洪口前水面漂浮物;

8、排出庫內蓄水或大幅度降低庫內水位時,應注意控制流量,非緊急情況不宜驟降。

9、非緊急情況,未經技術論證,不得用常規子壩擋水。

10、洪水過后應對壩體和排洪構筑物進行全面認真的檢查與清理,發現問題及時修復,同時,采取措施降低庫水位,防止連續降雨后發生垮壩事故。

11、連續降雨后,采取相關措施(降低庫水位、維護壩面、疏通排水溝等),防止發生垮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