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預防觸電安全技術措施

預防觸電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8 閱讀 7868

電氣事故是與電相關聯的事故,按照電能的形態,電氣可分為觸電事故、雷擊事故、電磁輻射事故和電氣裝置事故。這里重點介紹觸電事故的類型以及預防技術。觸電事故是由電流及其轉換成的其他形式的能量造成的事故。觸電事故分為電擊和電傷。電擊是電流直接作用于人體所造成的傷害。電傷是電流轉換成熱能、機械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作用于人體造成的傷害。通常說的觸電指的是電擊,電擊分為直接接觸電擊和間接接觸電擊,前者是觸及正常狀態下帶電的帶電體時發生的電擊,也稱正常狀態下的電擊;后者是觸及正常狀態下不帶電,而在故障狀態下意外帶電的帶電體時發生的電擊,也稱故障狀態下的電擊。而一般來說觸電事故的預防技術分為直接接觸電擊預防技術、間接接觸預防技術和其他電擊預防技術等三個方面。

?一、直接接觸電擊預防技術1、?絕緣:絕緣是用絕緣材料把帶電體隔離起來,實現帶電體之間、帶電體與其他物體之間的電氣隔離,使設備能長期安全、正常地工作,同時可以防止人體觸及帶電部分,避免發生觸電事故,所以絕緣在電氣安全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絕緣材料除因在強電場作用下被擊穿而破壞外,也會因為自然老化、電化學擊穿、機械損傷、潮濕、腐蝕、熱老化等降低其絕緣性能或導致絕緣破壞。因此絕緣需定期檢測,保證電氣絕緣的安全可靠。而一些手持式電動工具的絕緣尤其重要,不僅僅要定期進行絕緣檢測,而且手持電動工具的操作者必須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靴),或站在絕緣墊(臺)上工作,采用這些絕緣安全用具使人與地面,或使人與工具的金屬外殼,其中包括與相連的金屬導體,隔離開來,達到安全使用的要求。2、?屏護:屏護是指采用遮欄、圍欄、護罩、護蓋或隔離板等把帶電體同外界隔絕開來,以防止人體觸及或接近帶電體所采取的一種安全技術措施。除防止觸電的作用外,有的屏護裝置還能起到防止電弧傷人、防止弧光短路或便利檢修工作等作用。使用屏護裝置時,還應注意以下內容:(1)屏護裝置應與帶電體之間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遮攔與低壓裸導體距離不應小于0.8m;網眼遮攔與裸導體之間的距離,低壓設備不宜小于0.15m,10KV設備不宜小于0.35m。(2)屏護裝置應安裝牢固,金屬材料制成的屏護應可靠接地(或接零)。(3)被屏護的帶電部分應有明顯標志,標明規定的符號或涂上規定的顏色。遮欄、柵欄等屏護裝置上應有明顯的標志,如根據被屏護對象掛上“止步,高壓危險!”、“禁止攀登,高壓危險!”等標示牌,必要時還應上鎖。標示牌只應由擔負安全責任的人員進行布置和撤除。(4)遮欄出人口的門上應根據需要裝鎖,或采用信號裝置、聯鎖裝置。前者一般是用燈光或儀表指示有電;后者是采用專門裝置,當人體超過屏護裝置而可能接近帶電體時,被屏護的帶電體將會自動斷電。3、?間距間距是將可能觸及的帶電裝置置于可能觸及的范圍之外。帶電體與地面之間、帶電體與樹木之間、帶電體與其他設施和設備之間、帶電體與帶電體之間均需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安全距離的大小取決于電壓高低、設備類型、環境條件和安裝方式等因素。在低壓操作中,人體及其所攜帶工具與帶電體的距離不應小于0.1m,而在10KV系統作業中,人體及其所攜帶工具與帶電體的距離不應小于0.7m。

?二、間接接觸電擊預防技術1、?保護接地保護接地是指將電氣設備平時不帶電的金屬部位用專門設置的接地裝置實行良好的金屬性連接。保護接地的作用是當電氣設備在故障情況下金屬部位意外帶電時,將其對地電壓限制在規定的安全范圍內,消除或減小觸電的危險。保護接地最常用于低壓不接地配電網中的電氣設備。在380V不接地低壓系統中,一般要求保護接地電阻RE≤4Ω。在不接地的10KV系統中,如果高壓設備與低壓設備共用接地裝置,要求接地電阻不超過10Ω,并滿足下式要求:RE≤120/IE2、?保護接零保護接零是指將電氣設備在正常情況下不帶電的金屬外殼與變壓器中性點引出的工作零線或保護零線相連接。當某相帶電部分碰觸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時,通過設備外殼形成該相線對零線的單相短路回路,該短路電流較大,足以保證在最短的時間內使熔絲熔斷、保護裝置或自動開關跳閘,從而切斷電流,保障了人身安全。在這里需要特別注意零線回路不允許裝設熔斷器或開關。

?三、其他電擊預防技術1、?雙重絕緣雙重絕緣指同時具備工作絕緣(基本絕緣)和保護絕緣(附加絕緣)的絕緣。前者是帶電體與不可觸及的導體之間的絕緣,是保證設備正常工作和防止電擊的基本絕緣;后者是不可觸及的導體與可觸及的導體之間的絕緣,是當工作絕緣損壞后用于防止電擊的絕緣。2、?安全電壓安全電壓是在一定條件下、一定時間內不危及生命安全的電壓。《安全電壓》(GB3805—1983)規定工頻安全電壓有效值的限值為50V。將安全電壓額定值(工頻有效值)的等級規定為42V、36V、24V、12V、6V。特別危險環境使用的攜帶式電動工具應采用42V安全電壓;在有電擊危險環境使用的手持式照明燈的局部照明燈應采用36V或24V安全電壓;金屬容器內、隧道內、水井內以及周圍有大面積接地導體等工作地點狹窄、行動不便的環境應采用12V安全電壓;水上作業等特殊場所應采用6V安全電壓。3、?電氣隔離電氣隔離是指工作回路與其他回路實現電氣上的隔離。電氣隔離是通過采用一次邊、二次邊電壓相等的隔離變壓器來實現的。電氣隔離的安全實質是阻斷二次邊工作的人員單相觸電時電流的通路。電氣隔離的電源變壓器必須是隔離變壓器,二次邊必須保持獨立,應保證電源電壓U≤500V、線路長度≤200m。4、?漏電保護漏電保護裝置主要用于防止接觸電擊,也用于防止漏電火災和監測一相接地故障。有金屬外殼的Ⅰ類移動式電氣設備和手持式電動工具,安裝在潮濕或強腐蝕等惡劣場所的電氣設備,建筑施工工地的施工電氣設備,臨時性電氣設備,觸電危險性比較大的民用建筑物內的插座,游泳池或浴池類場所的水中照明設備,安裝在水中的供電線路和電氣設備等均應安裝漏電保護裝置。運行中的漏電保護裝置應當定期檢查和試驗。

篇2:電焊作業觸電事故預防措施

電焊作業觸電事故的預防措施

電焊作業屬于特種作業,對作業人員的作業資格有嚴格的培訓及考核取證制度。雖然在取證換證時經培訓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但仍有不少焊工在電焊作業中安全意識淡薄,常有違反《安全操作規程》的不安全行為。由于多數焊工電氣專業技術知識及安全用電常識有限,造成電焊作業現場事故隱患較多,如電焊機外殼不接地或接地不可靠、接線柱裸露不按規定做絕緣處理、焊把引線接頭導體裸露不按規定做絕緣處理、焊把引線浸泡在水里等。

由此可見,消除電焊作業現場的事故隱患是每個焊工應掌握的工作技能。作業期間不僅要保證自身的人身安全,還要保證他人的人身安全,焊工在電焊作業時必須做好以下防范措施。

一、使用合格的電焊工具

作業前應對電焊工具進行認真檢查,檢查項目如下:

1.電焊機絕緣性能是否良好;

2.電源線及電焊機引出線絕緣層有無破損老化、導線裸露的情況;

3.電焊機一、二次側接線柱有無松動、嚴重燒傷的情況;

4.電焊鉗及電焊專用手套有無破損漏電的可能,不合格者禁止使用。

二、接線的程序

1.選一根絕緣良好的引出線與焊把線(電焊鉗引線)可靠連接,接頭要擰緊,使其接觸良好,防止過熱,并用絕緣膠布將接頭裸露導體包扎數層使其絕緣良好。

2.將引出線敷設至電焊機處并接于焊機二次側接線柱上,應壓緊螺絲使其牢固接觸良好,禁止使用纏繞法連接。敷設引出線時避免焊把特別是接頭從有水的地方經過,必要時應架空。焊把線經過金屬欄桿或扶梯時,應用絕緣性能良好的細繩將其懸掛。

3.將電焊機金屬外殼可靠接地。即:用一根導線一端接至接地網,另一端連接在焊機外殼標有接地標記的螺絲上并擰緊,使其可靠接地,防止外殼帶電造成觸電事故,如下圖所示:

防觸電原理分析如下:

外殼不接地的情況:在電焊機絕緣損壞時焊機外殼將帶有電壓,如果這時有人觸及焊機外殼,人體與大地及電源中性點工作接地線(三相四線制系統中性點一般都接地)構成回路,如上圖中帶箭頭虛線所示,電流將通過人體造成觸電事故。

外殼接地的情況:電焊機絕緣損壞焊機外殼帶電時,焊機外殼經外殼接地線直接與大地接通構成短路回路(如上圖中不帶箭頭的虛線),這個短路電流將使電源的保護裝置(自動開關、熔斷器或熔絲)動作,使電焊機的電源斷開。電源未切斷之前,即使有人接觸焊機外殼,由于外殼接地線的電阻幾乎為零,幾乎沒有電流通過人體,也可起到保護人身安全的作用。

4.將電源線接至電焊機一次側接線柱,壓緊螺絲使其牢固接觸良好,禁止使用纏繞法連接。

5.將電源線、焊把線的接頭及絕緣老化破損處用絕緣膠布包扎,導線絕緣嚴重老化者禁止使用,裸露的接線柱應加護罩,防止誤碰發生觸電事故。

6.檢查帶熔絲的電源閘刀或帶熔斷器的斷路器是否在斷開位置,將電源線接至電源開關熔絲或熔斷器下側,嚴禁帶電接線。

7.再次對所接電源線、引出線、外殼接地線進行仔細檢查,確認無誤后合上電源開關,合開關時應戴絕緣手套且另一只手不得觸摸焊機。

三、進入金屬容器、井下、地溝等處作業時,嚴禁將電焊機和照明用的行燈變壓器帶入,防止一次電壓引發觸電事故。

四、作業期間特別是更換焊條時必須按規定戴好電焊絕緣手套。

五、在潮濕環境作業應穿絕緣鞋或站在干燥的木板上。工作服、工作鞋、手套要保持干燥,才能保證絕緣性能不會降低。

六、拆除電源線、消除電焊機故障、移動電焊機及焊工離開現場時切記將電源開關斷開。

七、焊接作業現場照明不足時應使用行燈,禁止使用220V照明燈,在潮濕環境或金屬容器內使用的行燈電壓不得超過12V。

八、雨雪天必須在室外露天進行電焊作業時,一定要采取防雨雪措施(如防雨棚等),防止雨水淋濕焊機、導線及焊把,造成漏電傷人事故。

篇3:建設工程觸電事故的預防及其應急預案

建設工程觸電事故的預防及其應急預案

一、觸電事故的預防基本要求

1、用電應制定獨立的施工組織設計,并經企業技術負責人審批,蓋有企業的法人公章。必須按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敷設,竣工后辦疫驗收手續。

2、一切線路敷設必須按技術規程進行,按規范保持安全距離,距離不足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隔離防護。

3、非電工嚴禁接拆電氣線路、插頭、插座、電氣設備、電燈等。

4、根據不同的環境,正確選用相應額定值的安全電壓作為供電電壓。安全電壓必須由雙繞組變壓器降壓獲得。

5、帶電體之間、帶電體與地面之間、帶電體與其它設施之間、工作人員與帶電體之間必須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距離不足時,應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隔離防護。

6、在有觸電危險的處所或容易產生誤判斷、誤操作的地方,以及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現場,設置醒目的文字或圖形標志,提醒人們識別、警惕危險因素。

⑦、采取適當的絕緣防護措施將帶電導體封護或隔離起來,使電氣設備及線路能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觸電。

7、采用適當的保護接地措施,將電氣裝置中平時不帶電,但可能因絕緣損壞而帶上危險的對地電壓的外露導電部分(設備的金屬外殼或金屬結構)與大地作電氣連接,減輕觸電的危險。

8、施工現場供電必須采用TN-S或TT的三相五線的保護接零系統,把工作零線和保護零線區分開,通過保護接零作為防止間接觸電的安全技術措施,同一工地不能同時存在TN-S或TT兩個供電系統。

二、發生觸電事故的應急措施

1、觸電急救的要點是動作迅速,救護得法,切不可驚慌失措,束手無策。要貫徹"迅速、就地、正確、堅持"的觸電急救八字方針。發現有人觸電,首先要盡快使觸電者脫離電源,然后根據觸電者的具體癥狀進行對癥施救。

2、脫離電源的基本方法

①、將出事附近電源開關閘刀拉掉、或將電源插頭拔掉,以切斷電源。

②、用干燥的絕緣木棒、竹竿、布帶等物將電源線從觸電者身上撥離或者將觸電者撥離電源。

③、必要時可用絕緣工具(如帶有絕緣柄的電工鉗、木柄斧頭以及鋤頭)切斷電源線。

④、救護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纏干燥的衣服、圍巾、帽子等絕緣物品拖拽觸電者,使之脫離電源。

⑤、如果觸電者由于痙攣手指導線纏繞在身上,救護人先用干燥的木板塞進觸電者身下使其與地絕緣來隔斷入地電流,然后再采取其它辦法把電源切斷。

⑥、如果觸電者觸及斷落在地上的帶電高壓導線,且尚未確證線路無電之前,救護人員不得進入斷落地點8~10米的范圍內,以防止跨步電壓觸電。進入該范圍的救護人員應穿上絕緣靴或臨時雙腳并攏跳躍地接近觸電者。觸電者脫離帶電導線后,應迅速將其帶至8~10米以外立即開始觸電急救。只有在確證線路已經無電,才可在觸電者離開觸電導線后就地急救。

3、在使觸電者脫離電源時應注意的事項:

①、未采取絕緣措施前,救護人不得直接觸及觸電者的皮膚和潮濕的衣服。

②、嚴禁救護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觸摸觸電者,救護人不得采用金屬或其他絕緣性能差的物體(如潮濕木棒、布帶等)作為救護工具。

③、在拉拽觸電者脫離電源的過程中,救護人宜用單手操作,這樣對救護人比較安全。

④、當觸電者位于高位時,應采取措施預防觸電者在脫離電源后,墜地摔傷或摔死(電擊二次傷害)。

⑤、夜間發生觸電事故時,應考慮切斷電源后的臨時照明問題,以利救護。

4、觸電者未失去知覺的救護措施:

應讓觸電者在比較干燥、通風暖和的地方靜臥休息,并派人嚴密觀察,同時請醫生前來或送往醫院診治。

5、觸電者已失去知覺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搶救措施:

應使其舒適地平臥著,解開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圍人,保持空氣流通,冷天應注意保暖,同時立即請醫生前來或送醫院診治。若發現觸電者呼吸困難或心跳失常,應立即施工呼吸及胸外心臟擠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