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焊接過程中觸電類事故預防

焊接過程中觸電類事故預防

2024-07-18 閱讀 4066

1、電焊機外殼及不帶電的金屬構件一定要按相關規定進行保護接地(或接零)。接線柱要用罩蓋好,焊把、焊鉗及焊接電纜絕緣程度要好。

2、帶電體之間、帶電體與其他物體之間都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3、電焊機及電源線應放置在人體不易接觸的地方。

4、登高焊接時還要注意勿與高壓電網距離過近,不能將作業用電纜纏繞在身上或搭在肩上,電纜線應系在腳手架及其他設施上,以免踩到腳下導致絕緣層破損。

5、進行焊機移動、焊機檢修、保險絲更換、改變極性等操作時,必須首先切斷電源開關。

6、推拉電源閘刀,要戴絕緣手套,人要站在側面,以防電弧火花灼燒臉部。

7、一旦發生觸電事故,則要立即切斷電源,進行現場急救。

篇2:水下焊接切割防觸電安全措施

1.焊接電源須用直流電,禁用交流電。因為在相同電壓下通過潛水員身體的交流電流大于直流電流。并且與直流電相比,交流電穩弧性差,易造成較大飛濺,增加燒損潛水裝具的危險。

2.所有設備、工具要有良好的絕緣和防水性能,絕緣電阻不得小于1M。。為了防海水、大氣鹽霧的腐蝕,需包敷具有可靠水密的絕緣護套,且應有良好的接地。

3.焊工要穿不透水的潛水服,戴干燥的橡皮手套,用橡皮包裹潛水頭盔下領部的金屬鈕扣。潛水盔上的濾光鏡鉸接在盔外面,可以開合,濾光鏡涂色深度應較陸地上為淺。水下裝具的所有金屬部件,均應采取防水絕緣保護措施,以防被電解腐蝕或出現電火花。

4.更換焊條時,必須先發出拉閘信號,斷電后才能去掉殘余的焊條頭,換新焊條,或安裝自動開關箱。焊條應徹底絕緣和防水,只在形成電弧的端面保證電接觸。

5.焊工工作時,電流一旦接通,切勿背向工件的接地點、把自己置于工作點與接地點之間,而應面向接地點,把工作點置于自己與接地點之間,這樣才可避免潛水盔與金屬用具受到電解作用而致損壞。焊工切忌把電極尖端指向自己的潛水盔,任何時候都要注意不可使身體或工具的任何部分成為電路。

篇3:焊接防觸電措施技術要求

國產焊機空載電壓一般在50~90V左右,等離子切割電源的電壓為300~450V,氫原子焊電壓為300V,電子束焊機電壓高達80~150kV,國產電機的輸入電壓為220~380v。頻率為50Hz的工頻交流電,這些都大大超過安全電壓。

焊接時的觸電事故分為兩種情況,一是直接電擊,即接觸電焊設備正常運行的帶電體或靠近高壓電網和電氣設備所發生的觸電事故;二是間接電擊,即觸及意外帶電體所發生的電擊。意外帶電體是指正常不帶電而由于絕緣損壞或電器設備發生故障而帶電的導體。

焊接防觸電措施

(1)做好焊接切割作業人員的培訓,做到持證上崗,杜絕無證人員進行焊接切割作業。

(2)焊工在操作時不應穿有鐵釘的鞋或布鞋。絕緣手套不得短于300mm,制作材料應為柔軟的皮革或帆布。焊條電弧焊工作服為帆布工作服,氬弧焊工作服為毛料或皮工作服。

(3)焊接切割設備要有良好的隔離防護裝置。伸出箱體外的接線端應用防護罩蓋好;有插銷孔接頭的設備,插銷孔的導體應隱蔽在絕緣板平面內。

(4)更換焊條或焊絲時,焊工必須使用焊工手套,要求焊工手套應保持干燥、絕緣可靠。對于空載電壓和焊接電壓較高的焊接操作和在潮濕環境操作時,焊工應使用絕緣橡膠襯墊確保焊工與焊件絕緣。特別是在夏天炎熱天氣由于身體出汗后衣服潮濕,不得靠在焊件、工作臺上。

(5)焊接切割設備外殼、電器控制箱外殼等應設保護接地或保護接零裝置。

(6)在金屬容器內或狹小工作場地焊接金屬結構時,必須采用專門防護,如采用絕緣橡膠襯墊、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以保障焊工身體與帶電體絕緣。

(7)改變焊接切割設備接頭、更換焊件需改變接二次回路時、轉移工作地點、更換保險絲以及焊接切割設備發生故障需檢修時,必須在切斷電源后方可進行。推拉閘刀開關時,必須戴絕緣手套,同時頭部需偏斜。

(8)在光線不足的較暗環境工作,必須使用手提工作行燈,一般環境,使用的照明燈電壓不超過36V。在潮濕、金屬容器等危險環境,照明行燈電壓不得超過12V。

(9)焊接切割設備應設有獨立的電器控制箱,箱內應裝有熔斷器、過載保護開關、漏電保護裝置和空載自動斷電裝置。

(10)焊接切割設備的安裝、檢查和修理必須由持證電工來完成,焊工不得自行檢查和修理焊接切割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