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小型低壓水輪發電機安全運行措施

小型低壓水輪發電機安全運行措施

2024-07-18 閱讀 6510

摘要:農村小水電站的機組保護一般都按最簡單的原則配置,運行操作基本上都采用手動完成,嚴重威脅著機組的運行安全。該文從實際出發,提出了在現有的條件下,實現機組保護較為有效和可靠的技術措施。

關鍵詞:小水輪發電機;安全運行措施

1前言

近年來,農村小水電站在不斷的發展,由于有投資少、見效快、回報率高的特點,因此,吸引了不少的投資者,使得小水電站的數量不斷增多,隨著電力網建設的不斷完善,這些小水電站大多已并網運行,給發電機的安全運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機組的保護設置現狀及不正常運行分析

農村小水電站大多數是采用裝機容量在1000kW以下的低壓水輪發電機組,由于電站小,機組的保護一般都按最簡的原則進行配置,發電機出口經低壓斷路器、隔離開關到低壓母線,發電機的保護主要靠低壓斷路器QF的保護來實現(一般只配有過流保護、低電壓保護)如圖1所示。

發電機無功負荷的調節、有功負荷的調節、并網操作及發電機甩負荷操作,基本上都采用手動來完成。若發電機滿負荷運行時,因外線故障或大電網停電,發電機電壓迅速降低,使發電機出口斷路器跳閘,發電機轉速迅速升高,發電機出口電壓將升高到額定電壓的1.3倍以上,此電壓將使發電機的絕緣受到嚴重威脅。若發電機有絕緣缺陷,則發電機將會被燒壞。同時水輪機由于沒有調速器,使得機組轉速不斷升高,將出現"飛車"現象。

3安全措施

3.1發電機過電壓保護的設置

如圖2所示,在發電機出口電壓互感器二次側裝設電壓繼電器KV1見圖2(a),整定值為發電機額定電壓的1.25~1.3倍。當發電機出口電壓達到整定值時,其KV1的動合觸點接通,使中間繼電器KM1線圈勵磁并自保持見圖2(b),若一個電站有多臺機組,則采用圖中并聯接法。同時,KM1的另一動合觸點也接通,見圖2(c),使發電機滅磁。這樣,發電機不會出現空載過電壓的現象,KM1的設置是為了防止發電機轉子磁場的"慣性"作用,確保發電機有效滅磁,發電機在下一次起勵前必須按復位按鈕SB1,再進行其它正常操作。其它機組KM的接法同KM1。發電機滅磁后,則發電機出口沒有電壓,此時,事故照明電源由UPS提供。

UPS電源的容量確定與機組的數量成正比。

3.2水輪機自動操作的設置

單相交流電動機經減速器來控制水輪機的操作手柄,水輪機的轉速控制及有功負荷控制由電動機來完成。當開機或增大有功負荷時,按下SB3;當關機或減有功負荷時,按下SB4。若機組滿負荷運行,此時當出現外線路故障或大電網停電時,由中間繼電器KM1的動合觸點使電動機運轉見圖3,經減速器使水輪機的導水機構自動關閉,此時位置開關S1斷開,電動機停止運轉,自動過程結束。S2安裝在水輪機導水機構100%時對應的碰桿位置。當外線故障或大電網停電時,由中間繼電器KM1的動合觸點使電動機運轉,經減速器使水輪機的導水機構自動關閉,防止了機組"飛車"事故的發生。

4結論

小型低壓水輪發電機并網的安全運行已顯得非常重要,我們對興山縣三岔口電站(2×320kW)進行了改造,經兩年來的運行,具有動作可靠、反應靈敏、操作方便等特點,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篇2:防止水輪發電機組大軸彎曲軸瓦燒損大軸磨損軸瓦損壞事故安全技術措施

為了防止水輪發電機組大軸彎曲、軸瓦燒損和大軸磨損及軸瓦損壞事故的發生,根據原能源部和國家電力公司關于《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項重點要求》的精神要求,按照《國家電網公司發電廠重大反事故措施(試行)》的規定,結合我公司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安全技術措施。

1防止水輪發電機大軸彎曲

1.1應具備和熟悉掌握的有關資料。

1.1.1水輪機過流部分的軸向、徑向間隙。水輪機水導軸承處的絕對擺度值不超過瓦隙,頂蓋水平/垂直振動幅度不大于0.07mm。

1.1.2水輪發電機組軸系臨界轉速及正常啟動、運行時各軸承及大軸的擺度值。

1.1.3系統進行改造、運行規程中尚未作具體規定的重要運行操作或試驗,必須預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經批準后執行。

1.2設備、系統方面的安全技術措施。

1.2.1水輪機檢修密封和工作密封間隙應符合制造公司的規定,一般總間隙工作密封為0.6~0.9mm,檢修密封為1.5~1.7mm(撤圍帶時)。

1.2.2保證冷卻水暢通,確保冷卻水不進入油盆。

1.2.3水輪發電機組的監測儀表應完好、準確,并要定期進行校驗。

1.3運行方面的技術措施

1.3.1水輪發電機組啟動前必須符合以下條件,否則禁止啟動。

1.3.1.1大軸擺度、振動等表計顯示正確。

1.3.1.2大軸擺度值不超過瓦隙。

1.3.1.3上次運行時,油溫、瓦溫、冷卻水溫符合設計規范要求。

1.3.2機組起、停過程操作措施

1.3.2.1水輪發電機組啟動后檢查時,若發現有磨擦、碰撞聲應研究處理。

1.3.2.2機組啟動過程中發現振擺超標必須立即停機,應全面檢查,認真分析,查明原因,嚴禁盲目啟動。

1.3.2.3停機后應認真監視推力/上導、下導、水導油位,防止進水。

1.3.3發生下列情況之一,應立即停機:

1.3.3.1機組運行中,各導軸承溫度過高。

1.3.3.2當木里河來水流量達到500m3/S以上或泥沙含量達到930g/m3時,需停機避峰。

2防止水輪發電機組軸瓦燒損

2.1油盆和油凈化方面采取的措施。

2.1.1要經常檢查油盆油位,保持油位在規定位置;如果發生透平油泄漏,運行人員應有熟知的方法進行處理。

2.1.2油系統油質應按規程要求定期進行化驗,在油質及清潔度超標的情況下,嚴禁機組啟動。

2.1.3運行中注意觀察軸承油位,如果不正常或油盆油位升高,必須查明原因,進行處理。

2.1.4檢修時,對油盆、油冷卻器和軸承體要清洗或擦拭干凈,防止將雜物遺留在油系統內。

2.2油冷卻器

2.2.1油冷卻器的進出水閥門應掛禁止操作的警告牌。

2.2.2技術供水進行切換操作時,應在指定人員的監護下按操作票順序進行操作,操作中嚴密監視水壓、瓦溫、油溫的變化。

2.2.3定期對推力/上導軸承、下導軸承、水導軸承油的乳化情況進行檢測分析,防止因冷卻器破裂造成油混水現象。

2.2.4大修時,應對冷卻器銅管進行疏通、清洗,并通1MPa水壓做30min耐壓試驗。

2.3運行維護檢修方面

2.3.1應避免機組在振擺不合格的情況下長時間運行。

2.3.2機組啟動、停機和運行中要嚴密監視推力瓦、軸瓦鎢金和油溫度。當溫度超過標準要求時,應按規程規定的要求果斷處理。

2.3.3運行人員應熟悉運行條件突然變化時的正確處理方法。

2.3.4軸承檢修時,應仔細檢查軸瓦巴氏合金應無磨損、擦傷、剝落、脫胎等現象。如發現軸瓦有上述缺陷,應分析原因進行處理。

2.3.5組裝軸承時,不得裝錯和裝反,軸瓦間隙、瓦面接觸情況都必須符合檢修工藝質量標準。

2.3.6軸領的表面應光滑,必須符合檢修工藝質量標準的要求。

2.3.7推力/上導軸承、下導軸承、水導軸承油盆不得有滲油、漏油、甩油現象,定期檢查油位,油不足應及時加油。

2.3.8各導軸承擋油筒間隙應均勻,密封嚴密,不得有滲漏油。

2.3.9氣封間隙其間隙應在規定范圍內。

2.3.10油系統的閥門一般應平裝(即應避免閥門在重力方向進行開關),防止閥門桿斷落時斷油;閥門上應有掛牌標示和開關方向的標志。平時不應操作的閥門應加鎖或采取其它防止誤操作的措施。

2.3.11油循環時,應用木棒敲擊油管道和適當提高油溫,以保證油管道的清潔。

2.3.12油系統應嚴密不漏油。

2.3.13機組試運行前,所有的壓力油管路系統應進行酸洗。

3防止大軸磨損及軸瓦損壞

3.1透平油系統安裝和檢修

3.1.1各在建機組應嚴格按照DL5011-92《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進行施工和驗收,相關單位應制定具體的質量保證措施,責任到人,壓力到位:所有油管道必須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進行除銹,必須采用氬弧焊工藝,并進行酸洗。

3.1.2所有油管道安裝前要嚴格檢查其內部清潔度,對廠家提供的預制好的成品管應全部拆堵進行檢查清理,用白布拉拭干凈后及時封口。

3.1.3所有油管道安裝時才能拆封,嚴格做到在拆封、驗收合格后馬上安裝,禁止油管道敞口存放。

3.1.4在油管道上安裝表計接頭時不能用割炬開孔,應用電鉆開孔并及時清理干凈。

3.1.5對軸承進、回油口等不易看見的部位應采用內窺鏡進行檢查,軸瓦復裝前應徹底解體清洗干凈。

3.1.6油管道及軸瓦安裝的每道工序必須經過監理或我公司基建和生產技術人員的驗收合格后,方可繼續施工。

3.1.7檢修中大批量更換油管道時,應列入三級驗收項目,并嚴格執行三級驗收簽字程序。

3.1.8檢修中臨時拆除的油管道,應使用白布或采取其他可靠措施對管口進行可靠封堵,嚴防檢修期間將雜物遺留在油管道內,裝復時應徹底檢查清理油管內壁。

3.1.9油系統安裝或大修結束,應嚴格按照工藝對油系統進行循環沖洗,確保油系統內殘留的雜質數量符合有關規定。

3.2機組運行維護

3.2.1機組啟動前和運行中應進一步加強油系統的油務監督工作,對油的各項指標定期化驗,及時發現問題、處理問題,確保油系統的各項指標在合格范圍以內。

3.2.2加強機組的運行監督,特別是對軸瓦鎢金溫度、油溫度、軸擺度等數據加強監視和記錄,發現異常及時進行分析和處理。

3.2.3機組運行中對透平油系統進行維護消缺時,應采取措施防止異物掉入油系統。

3.2.4運行中應定期對潤滑油濾網進行檢查和清理,發現破損應及時更換處理。?

篇3:水輪發電機安裝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基礎板吊裝就位后,應放置平穩,調正好后,應加固牢靠。未加固牢靠的基礎板和基礎螺栓,不得在其上行走或做平臺用。

2、在基坑施工時,工具和雜物不得掉入水輪機室。

3、支腳吊裝過程中,以及分瓣定子組裝時,頭與手腳不得伸入結合面之間。

4、組裝或搬運帶有毛刺、棱角、笨重的零部件、工件時應戴手套。進行清掃工作時應戴口罩。

5、使用去銹機清掃轉子鐵片時,動作應協調,防止挫傷手腳。在去銹機作業面相距10m以內,不準堆放易燃液體、氣體。

6、磁極掛裝到T型槽底部后,必須用千斤頂將磁極鐵芯下端撐牢并用方木毛氈將線圈下部撐牢,方可打入磁極鍵,打磁極鍵時嚴禁下面站人。

7、轉子試吊時,轉子下面禁止站人。

8、轉子試吊完成后,再起到一定高度,進行閘板清掃,清掃時應戴口罩和防護眼鏡。

9、轉子與主軸法蘭對裝時,法蘭面應用木板條或鋼板尺包以白布,浸酒精清掃,禁止手伸入法蘭面之間。

10、在機組內部及轉子上部工作,必須用36V行燈,并帶手電筒。上下轉子應穿膠鞋,防止滑倒。

11、清掃鏡板和軸瓦時,應戴手套,口罩和圍裙。

12、采用人工方法研瓦時,至少應兩人以上操作,手應避開棱角并防止軸瓦滑下砸腳。

13、用汽油或香蕉水清掃軸承油槽時,應穿戴專用工作服,工作鞋和工作帽,并戴口罩,應由多人輪流清掃,連續工作時間不可過長。

14、推力軸承強制建立油膜高壓油頂起裝置,各部件和系統油壓試驗應遵照有關規定執行。

15、盤車時當轉動部位停穩后,測量人員才能進入崗位測量記錄。全部測量人員離開轉動部位后,才能盤下一點。

16、采用電動盤車時,機組轉動部位應在機組中心,即發電機定子與轉子平均空氣間隙的±10%,才能盤車。切斷電源后,才能進行測量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