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手術安全檢查制度范本

手術安全檢查制度范本

2024-07-18 閱讀 1917

一、手術安全核查是由具有執業資質的手術醫師、麻醉醫師和手術室護士三方,分別在麻醉實施前、手術開始前和患者離開手術室前,同時對患者身份和手術部位等內容進行核查的工作。

本制度所指的手術醫師是指術者,特殊情況下可由第一助手代替。

二、本制度適用于各級各類手術,其他有創操作應參照執行。

三、手術患者均應配戴標示有患者身份識別信息的標識以便核查。

四、手術安全核查由麻醉醫師主持并填寫《手術安全核查表》。如無麻醉醫師參加的手術,則由術者主持并填寫表格。

五、實施手術安全核查的內容及流程。

(一)麻醉實施前:由麻醉醫師按《手術安全核查表》中內容依次核對患者身份(姓名、性別、年齡、病案號)、手術方式、知情同意、手術部位與標示、麻醉安全檢查、皮膚是否完整、術野皮膚準備、靜脈通道建立、患者過敏史、抗菌藥物皮試結果、感染性疾病篩查結果、術前備血情況、假體、體內植入物、影像學資料等其他內容,由核查三方共同核查確認。

(二)手術開始前:由手術醫師、麻醉醫師和手術室護士按上述方式,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別、年齡)、手術方式、手術部位與標示,并確認風險預警等內容。手術物品準備情況的核查由手術室護士執行并向手術醫師和麻醉醫師報告。

(三)患者離開手術室前:由手術醫師、麻醉醫師和手術室護士按上述方式,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別、年齡)、實際手術方式,清點手術用物,確認手術標本,檢查皮膚完整性、動靜脈通路、引流管,確認患者去向等內容。

(四)三方核查人確認后分別簽名。

六、手術安全核查必須按照上述步驟依次進行,每一步核查無誤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寫表格。

七、術中用藥的核查:由手術醫師或麻醉醫師根據情況需要下達醫囑并做好相應記錄,由手術室護士負責核查。

八、手術科室、麻醉科與手術室負責人是本科室實施手術安全核查制度與持續改進管理工作的主要責任人。

九、醫院醫務部門、護理部門等醫療質量管理部門應根據各自職責,認真履行對手術安全核查制度實施情況的監督與管理,提出持續改進的措施并加以落實。

十、《手術安全核查表》應歸入病案中保管。

十一、手術科室病房與手術室之間要建立交接制度,并嚴格按照查對制度的要求進行逐項交接。

?

附件:

手術安全核查表

科?別:

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

病案號:

麻醉方式:

手術方式:

術?者:

手術日期:

麻醉實施前

手術開始前

患者離開手術室前

患者姓名、性別、年齡正確:?

是□否□

手術方式確認:是□否□

手術部位與標識正確:

是□否□

手術知情同意:是□否□

麻醉知情同意:是□否□

麻醉方式確認:是□否□

麻醉設備安全檢查完成:

是□否□

皮膚是否完整:是□否□

術野皮膚準備正確:

是□否□

靜脈通道建立完成:

是□否□

患者是否有過敏史:

是□否□

抗菌藥物皮試結果:

有□無□

術前備血:有□無□

假體□/體內植入物□/影像學資料□

其他:?

患者姓名、性別、年齡正確:是□否□

手術方式確認:是□否□

手術部位與標識確認:?

是□否□

手術、麻醉風險預警:

手術醫師陳述:

預計手術時間□

預計失血量□

手術關注點□

其它□

麻醉醫師陳述:

麻醉關注點□

其它□

手術護士陳述:

物品滅菌合格□

儀器設備□?

術前術中特殊用藥情況□

其它□

是否需要相關影像資料:是□否□

其他:?

患者姓名、性別、年齡正確:是□否□

實際手術方式確認:是□否□

手術用藥、輸血的核查

是□否□

手術用物清點正確:是□否□

手術標本確認:是□否□

皮膚是否完整:是□否□

各種管路:

中心靜脈通路□

動脈通路□

氣管插管□

傷口引流□

胃管□

尿管□?

其他□

患者去向:

恢復室□?

病房□

ICU病房□

急診□?

離院□

其他:?

手術醫師簽名:?麻醉醫師簽名:

手術室護士簽名:

?

篇2:醫院手術管理制度

門診手術室院內感染管理制度

手術室屬于醫院感染的高危區。感染來自病人的皮膚、醫護人員的手、器械敷料、輸液、輸血以及空氣等。流行病學調查,造成手術切口感染,絕大多數可溯源于手術時刻,而且與醫護人員的直接和間接接觸有關。因此,手術室的醫護人員要嚴格執行無菌技術和操作規程。為了預防院內感染,應采取以下各項措施:

一、嚴格限制進入手術室的人員,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及皮膚破損者嚴禁入內,參觀和帶教實習人員盡量減少。

二、手術室中的人員要避免不必要的流動和談話,外出必須換衣、鞋或穿外出衣。

三、病人進入手術室前,應做好術前一切清潔工作,衣服、用物不應帶入室內。

四、手術中,醫護人員要加強協作配合,縮短手術時間,遞送器械以手語表示。

五、醫護人員在手術中應隨時注意自己和他人如有違反無菌操作者,及時糾正。

六、每月對手術人員的洗手進行一次檢測。

七、連臺手術之間,手術人員應更換手術衣,地面及用物應用消毒液擦拭,手術間用紫外線照射20分鐘。

八、高壓蒸汽滅菌器應定期檢查滅菌效能。

九、各種(類)消毒液和滅菌物品,每月應做一次細菌培養,發現有可疑污染,立即停止使用。

十、一次性物品的使用、保管、采購,堅決執行國家對一次性物品管理條例,對每一個批號進行自查。

十一、堅持執行清潔衛生制度,手術間定期進行空氣消毒,每月做培養一次。

注:門診手術室院內感染控制小組名單:豐成秀趙敏

手術室基本制度

一、為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除參加手術的醫療人員和有關工作人員外,其他人員一律不準進入手術室(包括直系親屬)?;加泻粑栏腥?面部、頸部、手部有創口或炎癥者,不可進入手術室,更不能參加手術。

二、手術室內不可隨意跑動或打鬧,不可高聲談笑、喊叫,嚴禁吸煙,保持肅靜。

三、凡進入手術室人員,必須按規定更換手術室專用的手術衣褲、口罩、帽子、鞋等。穿戴時頭發、衣袖不得外露,口罩應遮住鼻孔。外出時更換指定的外出鞋。

四、手術室工作人員,應堅守工作崗位,不得撤離、接私人電話和會客,遇有特殊情況必須和護士長聯系,把工作妥善安排后,方準離開。除特殊情況外,手術進行中的醫生,一概不給傳呼。

門診手術室感染管理小組職責

一、負責本科室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工作,根據本科市醫院感染的特點制定管理制度,并組織實施。

二、對醫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環節進行監測,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醫院感染發病率;

發現有醫院感染趨勢時,及時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并積極協助調查。

三、監督檢查本科室抗感染藥物使用情況。

四、組織本科室預防、控制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

五、督促本科室人員執行無菌技術操作、消毒隔離制度。

門診手術室感染管理小組人員

組長:

成員:

巡回護士職責

一、在指定手術間配合手術,對傷病人的病情和手術名稱應事先了解,做到心中有數,有計劃、有步驟地主動配合。

二、檢查手術間內各種藥品是否齊全,室內固定物品是否適用,根據當日手術需要,落實、補充、完善一切物品。

三、傷病人接來后,按手術通知單核對姓名、性別、床號、年齡、住院號、所施用麻醉等,特別注意查對手術部位(左側或右側),以免發生差錯。

四、安慰傷病人,解除思想顧慮,檢查手術區的皮膚準備是否合乎要求,傷病人的假牙、發卡和貴重物品是否取下。詳細清點由病房帶來的各種物品,將傷病人頭發包好或戴帽子。

五、神志不清的傷病人或兒童,應適當束縛在手術臺上,或由專人看護,防止發生墜床。根據手術需要固定好體位,使手術位暴露良好。注意傷病人舒適,避免受壓部位損傷。用電灼器時,鉛板要放于臀部肌肉豐富的部位,防止灼傷。

六、幫助手術人員穿好手術衣,安排各類手術人員就位,隨時調整火丁光,注意傷病人輸液是否通暢。輸血和用藥時,根據醫囑仔細核對,避免差錯。及時補充室內手術缺少的各種物品。

七、手術開始前,與洗手護士、手術第二助手共同清點器械、紗布、紗墊、縫針及線卷等,準確登記于專用登記本上并簽名。在關閉體腔或手術結束前,和洗手護士、手術醫生清點上述物品,以防遺留體腔或組織內,切口縫合完畢再清點一次。

八、手術中要堅守工作崗位,不可擅自離開手術間,隨時供給手術中所需一切物品,經常注意病情變化。重大手術,充分估計術中可能發生的意外,做好應急準備工作,及時配合搶救。監督手術人員無菌技術操作,如有違犯,立即糾正。隨時注意手術臺一切情況,以免污染。保持室內清潔、整齊、安靜,注意室溫調節。

九、手術完畢后,協助術者包扎傷口,向護送人員點清傷病人攜帶物品。整理清潔手術間,一切物品歸還原處,進行空氣消毒,切斷一切電源。

十、若遇手術中途調換巡回護士時,須做到現場詳細交待,交清傷病人病情,醫囑執行情況,輸液是否通暢,查對清點工作中使用的藥品,在登記本上互相簽名。必要時通知術者。

手術室安全制度

一、定期學習消防安全知識,愛護消防設施,不準移動或搬動做他用,消防器材專人負責,定期更換,定期檢查。

二、熟悉手術室的各種電氣設備,遵守操作規程,手術結束后,應撥出所有電源插頭。電器設備由專人負責,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三、劇毒藥品應有專柜儲藏,配上鎖,并派專人保管,使用進行登記。

四、易燃物品應安置在通風陰暗處,要求遠離火源,專人管理。

五、值班人員應巡視手術室每個房間,負責氧氣、吸引管。水電、門窗的安全檢查及大門的安全,堅守工作崗位。

六、非值班人員請勿任意進入手術室。

七、手術室內嚴禁吸煙。

八、接送病人注意安全,防止碰傷、摔傷。

九、如發現意外情況,應立即向有關部門匯報。

臨床醫院感染管理小組職責

臨床科室應建立醫院感染管理小組,由科主任、護士長及本科兼職監控醫師、護士組成,在科主任領導下開展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一、負責本科室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工作,根據本科室醫院感染的特點,制定管理制度,并組織實施。

二、對醫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環節進行監測,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醫院感染發病率,發現有醫院感染流行趨勢時,及時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并積極協助調查。

三、監督檢查本科室抗感染藥物使用情況。

四、組織本科室預防、控制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

五、督促本科室人員執行無菌操作技術,消毒隔離制度。

六、做好對衛生員、配膳員、陪住、探視者的衛生學管理。

手術室的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合理,符合共橫流程和潔污分開的要求;分污染區、清潔區、無菌區、區域間標志明確。

二、天花板、墻壁、地面無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統,便于清潔和消毒。

三、手術室內應設無菌手術間、一般手術間、隔離手術間;隔離手術間應靠近手術室入口,每個手術間限置一張手術臺。

四、手術器具及物品必須一用一滅菌,能壓力蒸汽滅菌的應避免使用化學滅菌劑浸泡滅菌,備用刀片,剪刀等器具可采用小包裝壓力蒸汽滅菌。

五、手術用器具、物品的清潔和消毒滅菌嚴格執行消毒技術規范,加強消毒滅菌質量的監測。

六、麻醉用器具應定期清潔、消毒,接觸病人的用品應一用一消毒;嚴格遵守一次性醫療用品的管理規定。

七、洗手刷應一用一滅菌。

八、醫務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消毒滅菌制度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

九、嚴格執行衛生、消毒制度、必須濕式清潔,每洲固定衛生日。

十、嚴格限制手術室內人員數量。

十一、隔離病人手術通知單上應注明感染情況,嚴格隔離管理。術后器械及物品雙消毒,標本按隔離要求處理,手術間嚴格終末消毒。

十二、接送病人的平車定期消毒,車輪應每次清潔,車上物品保持清潔。接送隔離病人的平車應專車專用,用后嚴格消毒。

十三、手術廢棄物品須置黃色或有明顯標示的塑料袋內,封閉運送無毒化處理。

更衣、更鞋室規則

一、更鞋室分為清潔區和非清潔區,矮柜以內為清潔區,矮柜以外為非清潔區。

二、凡是進入手術室的人員必須更換手術室專用拖鞋、專用衣物。

三、工作人員不得穿手術室專用拖鞋離開清潔區進入非清潔區。離開清潔區必須更換備用拖鞋或個人鞋。并穿外出衣。

四、進入更鞋室之前將個人名牌取下交值班人員,領取拖鞋衣物鑰匙等。手術結束必須交回拖鞋、鑰匙等,并取回自己的名牌,掛回原處,如未能及時全部交回物品將會影響下次進入手術室。

五、手術室工作人員將根據手術通知單上的上臺人員名單及參觀人名單發放物品。(上臺人員不得超過4人。特殊情況須經科主任、護士長統一,但每個手術間不得超過2人)。

六、保持更衣、更鞋室輕,不得亂丟雜物、吐痰,換下的手術衣、褲按規定的地點放好,不可隨意亂丟。洗澡間、衛生間應隨時保持清潔衛生。

七、手術室專用拖鞋必須每日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八、更鞋室清潔區地面保持每天用含氯消毒劑擦洗四遍。

九、為確保手術室的清潔、整齊、無菌,所有工作人員均須認真遵照執行。

篇3:外請醫師會診手術規定

關于外請醫師會診及手術的若干規定

外請醫師會診及手術是解決醫學疑難問題、提高醫療質量的重要途徑,是“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具體表現形式。為了加強外請醫師會診及手術管理工作,依法保障醫患雙方合法權益,現就有關規定及要求如下:

一、根據病情需要,有關科室可向本院醫務科提出外請醫師會診或手術申請。任何臨床業務科室或個人不得擅自外請醫師會診或手術。

二、當接到要求外請醫師會診申請后,醫務科應及時與有關臨床業務科室聯系,了解病情,并根據病人目前情況,向有關醫院醫務科提出會診或急會診的書面或電話請求。

三、當病情需要且臨床業務科室提出外請醫師手術申請時,醫務科在了解病情的同時應責成科室充分征求病人及家屬意見,在病人及家屬完全同意情況下(應簽訂有關協議書),醫務科在外請醫師手術申請書中簽署審核意見后報分管院長審批。同時,向有關醫院醫務科提出書面或電話請求(應有較為詳細的病情介紹和對手術及手術者有關要求的說明)。

四、外請醫師應邀來院會診或手術時,應當復習病史,檢查病人,和有關醫務人員一起,共同向病人及家屬解釋病情,交待有關注意事項,同時,共同完成會診記錄及手術記錄的書寫工作。

五、外請醫師應邀來院會診或手術后,醫院應按照有關會診意見,做好病人的診斷和治療工作:對手術后病人,應加強觀察和護理,有關科室或醫院應隨時和外請手術醫師溝通情況,防止手術后意外情況發生。

六、外請醫師應邀來院會診或手術時,醫院不得要求病人或家屬設酒宴款待,當病人或家屬要求款待時,醫院應予謝絕。

七、醫院應根據本院實際,積極主動同有關醫院建立協作關系,建立外請會診及手術人員專家庫,復印并保存好有關醫師資格證書等資料。

八、外請會診及手術人員費用按有關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