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醫院手術管理制度(3)

醫院手術管理制度(3)

2024-07-15 閱讀 1200

醫院手術管理制度(三)

(一)凡需施行手術的病人,術前需要完成必要的檢查,盡可能明確診斷。對診斷有疑問的病人或診斷依據不夠直接、客觀的病人,應充分估計診斷出錯的可能性。對明確診斷的擇期I―Ⅲ類手術,如無禁忌癥及特殊要求,應在入院96小時內施行手術。

(二)術前必需的、短時期有變化可能的檢查,距手術日期不得超過1周,否則應重新檢查。

(三)手術醫師在手術前必須親自診視病人,檢查手術準備情況。

(四)各類手術必須嚴格執行術前討論制度。I-Ⅱ類手術由手術者組織討論記錄在病歷;Ⅲ-Ⅳ類手術、新開展手術、有可能嚴重影響患者生命質量的手術、修改重要常規的手術以及老人小孩疑難病例、有嚴重并發癥的病人,必須由科主任組織全科人員共同討論(手術者、經管醫師、麻醉醫師、護士長、經管護士必須參加),重點討論診斷、手術適應癥、術前準備、手術方案、麻醉方案、手術參加人員,最后擬定手術方案,提出術中注意事項和應急處理方案、術后注意觀察事項、護理要點等,并在病歷及病例討論登記簿上作好詳細記錄。

(五)手術病人經討論決定手術后,由經管醫師填寫手術申請單,按手術審批制度逐級審批。審批者必須詳細了解術前準備及術前討論情況,再作決定。

(六)手術前應由手術主刀醫師向病人或家屬詳細說明疾病的性質、診斷、手術日期、手術方案及手術中和手術后可能出現的意外和并發癥。手術的預后以及可能的替代療法,必須用通俗的語言,務必使病人及家屬完全理解。經管醫師將與病家談話內容詳細記錄在手術申請單上,讓病家仔細閱讀(或由醫生宣讀)后,簽署姓名、日期與病人關系等。急診手術如無家屬、單位領導,可由醫教科、分管院長或總值班簽字。

(七)麻醉科施術者應在術前檢視病人,了解術前準備情況,將麻醉方法、風險及可能的變更方案向病人及家屬交代清楚,并簽署同意書。對未作好充分準備的病人,有權拒絕麻醉。

(八)擇期手術,必須在術前一天上午10點前將手術通和單送達手術室。通知單應注明手術時間、病人姓名、性別、床號、住院號、診斷、手術方案、主刀及助手(如系指導手術應注明指導者)、批準人、是否需要器械護士以及有無傳染性疾病(如乙肝、愛滋病等)或感染等。如需特殊體位或特殊器械、設備也應注明。急診手術應在半小時前通知手術室,麻醉科及手術室必須在半小時內作好手術準備,接收病人。特殊情況,手術室可先接收病人,手術醫生負責觀察,搶救病人,以盡可能縮短等待時間。

(九)手術室應規定各病區的手術臺數,允許接臺手術。各病區根據手術臺數安排手術。在手術臺有空的情況下,允許各病區增加手術臺數。手術應優先保證急診。對由于急診而取消預定的擇期手術,必要時應加班手術、醫院按業余勞務發給補貼。擇期手術病人由手術室負責接收。急診病人由病區護士護送。手術室護士接收前,應做好交接班.并檢查術前準備情況。對未做好術前準備者。應協助做好術前準備,對確實無法在手術室補充完成術前準備者,可拒絕接收。(上述二種情況,手術室均應登記,并報告醫教科,由醫教科根據情節、對責任人進行處理。)手術前,手術巡回護士、麻醉醫師、手術醫師應認真核對病員姓名、床號、診斷、手術部位、麻醉方式等,然后再施行手術。

(十)手術人員應嚴格按照手術權限執行。實習醫師不得單獨進行任何手術,包括門診小手術及急診清創手術。進修醫師手術權限必須經醫教科批準。主刀醫師為手術小組負責人,在手術過程中對病員負完全責任,助手、麻醉師、護士應按主刀醫師要求,協助手術,并聽從主刀醫師的指揮,發現不利于病人情況時,應提醒術者注意,但不能隨意評論,以免增加病人心理負擔或造成不必要的醫療糾紛。當手術是在上級醫師指導下,由低年資醫師或進修、實習醫師任手術者,仍由上級醫師對病員負完全責任,術者必須服從指導。

(十一)術中發現與術前診斷不符或需改變原定手術方案,或者術中出現意外情況和需修改重要常規手術方案,應及時向上級醫師或科主任或醫教科、分管院長匯報,作術中急會診,并完善補充家屬談話和簽字手續。

(十二)術后病程錄應在術后即時完成,應記錄麻醉方式、手術方案、術中情況、術后診斷、術后情況及術后注意事項。手術記錄應在12小時內完成。應具體、詳細記錄切口、進路、探查情況及手術過程。手術記錄由術者或第一助手書寫,由第一助手書寫的手術記錄必須經手術者簽名認可。上級醫師指導的手術記錄,必須經上級醫師簽名認可。(邀請上級醫院醫師手術者,由本院第一助手書寫。)

(十三)手術醫師及經管醫師應加強術后管理。實習、進修醫師及下級醫師發現情況要及時向手術醫師或科主任匯報,對并發癥的解釋應征得手術醫師或科主任的同意,不得自以為是,獨斷行事。麻醉醫師應加強術隨訪,處理相關問題。

(十四)手術病人應重視圍手術期用藥。術后要嚴格控制抗生素的應用,尤其是抗生素的長期應用及二聯、三聯應用。

篇2:某鄉鎮衛生院手術管理制度

鄉鎮衛生院手術管理制度

一、手術準入管理

(-)按照執業許可證核準的科目、衛生部醫院分級管理標準及其附件規定和部、省、市相關文件的要求,醫院應開展與其等級相符合的手術。

(二)根據執業醫師法的規定,醫師首先應獲得合法資質才能開展與其醫院等級和技術職稱相符合的手術。

(三)認真執行手術報告及審批制度。

二、圍手術期管理

(一)術前管理

1、完成必需的術前檢查。

2、認真進行術前討論、明確診斷、指針、術式、風險、麻醉方式,預防用藥和術中應急措施。

3、認真履行告知義務、簽好三種同意書(手術、麻醉、輸血)。

4、醫師、麻醉師術前查房。

5、手術室作好一切準備。

(二)術中管理

1、手術查對無誤。

2、意外處理果斷合理。

3、改變術式書面告知并重新簽字。

4、手術切除的組織器官送病理檢查。

(三)術后管理

1、術前診斷與術后病理診斷相符。

2、有科學的并發癥預防的措施。

3、術后觀察及時、嚴密,早期發現并發癥并妥善處理。

三、麻醉安全管理

(一)麻醉工作程序規范。

(二)術前麻醉準備充分。

(三)輸血正確。

(四)麻醉復蘇實施全程觀察。

篇3:鄉鎮衛生院手術室工作制度

鄉鎮衛生院手術室工作制度

一、手術室應有專人負責、專人管理、專人登記。

二、手術室人員必須嚴格遵守無菌原則,保持室內肅靜和整潔。進入手術室必須穿戴手術室的鞋、帽、參觀衣或手術衣和口罩。外出時應更換外出鞋,著外出衣。每次手術完畢,手術衣、褲、口罩、帽子、拖鞋須放回指定地點。無關人員不得擅入。

三、室內的藥品、器械、敷料專人保管,定期查對,及時修理補充,用后放在固定位置。急診手術器材、設備應經常檢查,以保證手水正常進行。毒性藥品、麻醉藥品、精神藥品標志明顯,嚴格管理。未經領導同意,手術器械不得外借。

四、無菌手術與有菌手術應分室進行。

五、手術通知單須于手術前1日10:00前送手術室,如需特殊器械,預先注明。手術室根據手術通知單按時接送病人手術。

六、急診手術由值班醫生通知手術室,并填寫手術通知單。加急診手術與常規手術沖突時優先安排急診手術。

七、接手術病人時,先取病歷并認真核對病人的姓名、床號、年齡、診斷、手術名稱和部位,嚴防差錯。病情允許時應向病人做必要的自這介紹,消除病人的緊張焦慮情緒,體現整體護里內涵。麻醉師、手術護士術前1天應訪視病人。

八、手術室設24小時值班,隨時接受急診搶救,不得擅自離崗。

九、手術時間為手術開始時間,排定參加手術人員均應在預定時間前20-30分鐘到手術室決好準備工作。臨床科室因故更改、增加或停止手術時,應事先與麻醉科科主任、護士長聯系。

十、對施行手術的病人做詳細登記,按月統計上報。

十一、手術室醫務人員負責保存和及時送檢采集的標本,并建立簽收制度,防止標本丟失。

十二、按衛生部院感管理規范,認真做好手術室內各區域的各種消毒工作和院感監測工作,并接受疾控部門的定期檢查。手術用過的器械物品及手術床及時進行清潔消毒處理。嚴重或特殊感染手術用過的一切器械物品均應作特殊處理,經重新消毒后方可再用。手術室污水應進入醫院污水處理站統一處理。

十三、手術室應有備用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