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不良事件報告管理制度
1.護理不良事件分為護理差錯、護理事故、在院跌倒、護理并發癥護理投訴及其他意外或突發事件。
2.護理部及各科室具備防范、處理護理不良事件的預案,并不斷修改完善。
3.發生護理不良事件后,當班護士要立即向護士長和當班醫生匯報,本著病人安全第一的原則,迅速采取補救措施,盡量避免或減輕對病人健康的損害,或將損害降到最低程度。
4.護士長要逐級上報不良事件的原因、經過、后果,并按規定填寫對應的登記表.情節嚴重的差錯、投訴或病人自殺等突發事件半小時內上報護理部,其他不良事件12小時內上報護理部,護理部及時了解情況,給予處理意見,盡量降低對病人的損害.
5.發生護理不良事件的各種有關記錄、檢驗報告、藥品、器械等均應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銷毀,必要時封存,以備鑒定。
6.護理部制定護理投訴和糾紛的接待流程,熱情接待、認真調查、尊重事實、耐心溝通、端正處理態度,5個工作日內給予答復.重大護理投訴,上報醫院備案、討論。
7.護理不良事件發生后,病區和科室要組織護士進行討論,分析原因,提高認識、吸取教訓、改進工作。
8.執行非懲罰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并鼓勵積極上報未造成不良后果但存在安全隱患的事件以及有效杜絕差錯的事例.如不按規定報
告、有意隱瞞已發生的護理不良事件,一經查實,視情節輕重給予處理。
9.各科室和護理部如實登記各類護理不良事件。
10.醫院成立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和護理技術管理委員會,對上述事件每月匯總進行討論,從制度合理性、制度執行、環節管理、工作流程、職業道德、主觀態度等方面綜合分析,根據事件的情節及對病人的影響,確定性質,提出獎懲意見和改進措施,在全院護士長會上傳達,共享經驗教訓,不斷提高護理工作質量。
篇2:醫療護理不良事件報告管理制度
醫院醫療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和管理制度
一、各護理單元應建立護理不良事件登記本,一旦發生應及時報告護士長,科室在24小時內匯報護理部,若發生嚴重事故應立即上報護理部及醫務科。
二、發生護理不良事件后應積極采取補救措施,以減少或消除對病人造成不良后果。
三、發生護理不良事件后,護士長應組織本病房、本科或院內有關人員進行討論,分析原因,提高認識,提出防范措施,并將事情經過及討論結果詳細填寫在登記表中及時報護理部。
四、與護理不良事件有關的各種文書資料、藥品、器械等均應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銷毀。
五、護理部定期組織護理不良事件分析,確定性質,提出處理意見及防范措施。
六、鼓勵護理人員主動呈報護理不良事件,如發現有隱瞞不報則從嚴處理。
篇3:護理工作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
護理工作核心制度: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
1)在護理活動中必須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遵守護理服務職業道德。
2)各護理單元有防范處理護理不良事件的預案,預防其發生。
3)各護理單元應建立護理不良事件登記本,及時據實登記。
4)發生護理不良事件后,要及時評估事件發生后的影響,如實上報,并積極采取挽救或搶救措施,盡量減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5)發生護理不良事件后,有關的記錄、標本、化驗結果及相關藥品、器械均應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銷毀。
6)發生護理不良事件后的報告時間:當事人應立即報告值班醫師、科護士長、區護士長和科領導。由病區護士長當日報科護士長,科護士長報護理部,并交書面報表。
7)各科室應認真填寫“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單”,由本人登記發生不良事件的經過、分析原因、后果,及本人對不良事件的認識和建議。護士長應負責組織對缺陷、事件發生的過程及時調查研究,組織科內討論,對發生缺陷進行調查,分析整個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層級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確定事件的真實原因并提出改進意見或方案。護土長將討論結果和改進意見或方案呈交科護士長,科護士長要將處理意見或方案提出建設性意見,并在1周內連報表報送護理部。
不論是院外帶入壓瘡或院內發生壓瘡,一旦發現,均需填寫《壓瘡報告單》。
8)對發生的護理不良事件,組織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對事件進行討論,提交處理意見;缺陷造成不良影響時,應做好有關善后工作。
9)發生不良事件后,護士長對發生的原因、影響因素及管理等各個環節應作認真的分析,確定根本原因,及時制訂改進措施,并且跟蹤改進措施落實情況,定期對病區的護理安全情況分析研討,對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制定相關的防范措施。
10)發生護理不良事件的科室或個人,如不按規定報告,有意隱瞞,事后經領導或他人發現,須按情節嚴重程度給予處理。
11)護理事故的管理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