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醫院護理不良事件報告獎懲制度

醫院護理不良事件報告獎懲制度

2024-07-15 閱讀 1664

醫院護理不良事件報告獎懲制度(試行版)

一、不良事件的定義

護理不良事件是指在護理過程中發生的、不在計劃內的跌倒、墜床、壓瘡、用藥錯誤、走失、誤吸或窒息、燙傷及其他與患者安全相關的、非正常的護理意外事件。

二、不良事件報告的原則

非懲罰性、主動報告的原則:護理部鼓勵護理人員主動、自愿報告不良事件,包括報告本人的或本科室的,也可以報告他人的或其他科室的,可以實名報告也可以匿名報告。對主動報告的科室和個人的有關信息,護理部根據意愿將嚴格保密。

三、上報內容

包括患者一般資料、不良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不良事件類型、發生的主要原因、采取的措施、患者損害的嚴重程度及后果和改進措施等。上報形式以個人或科室為上報單位。

四、報告形式

(一)口頭報告:一般護理差錯24小時內匯報,發生嚴重護理差錯事故時,立即報告護理部事件情況。

(二)院內網報告:一般護理差錯事件72小時內,嚴重護理差錯事故12小時內在護理安全(不良)事件報告系統填寫上報。

五、獎懲規定:

(一)鼓勵志愿報告,對主動、及時上報不良事件的人員或科室給予表揚,并按照報告人的意愿對報告人給予保密。

(二)發現護理不良事件后,及時查證根本原因,整改措施積極、有效,且在全院范圍內有推廣價值的,經通過護理質量安全持續改進小組研究、調查、分析評定,予團隊或個人獎勵。

(三)發生護理不良事件隱瞞不報、未在規定時間內報告及累犯的當事人或護士長處罰人民幣200元,并予部門內通報批評。

(四)若發生嚴重護理差錯或事故給醫院造成損失,按醫院規定處理。

篇2:醫療護理不良事件報告管理制度

醫院醫療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和管理制度

一、各護理單元應建立護理不良事件登記本,一旦發生應及時報告護士長,科室在24小時內匯報護理部,若發生嚴重事故應立即上報護理部及醫務科。

二、發生護理不良事件后應積極采取補救措施,以減少或消除對病人造成不良后果。

三、發生護理不良事件后,護士長應組織本病房、本科或院內有關人員進行討論,分析原因,提高認識,提出防范措施,并將事情經過及討論結果詳細填寫在登記表中及時報護理部。

四、與護理不良事件有關的各種文書資料、藥品、器械等均應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銷毀。

五、護理部定期組織護理不良事件分析,確定性質,提出處理意見及防范措施。

六、鼓勵護理人員主動呈報護理不良事件,如發現有隱瞞不報則從嚴處理。

篇3:護理工作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

護理工作核心制度: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制度

1)在護理活動中必須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遵守護理服務職業道德。

2)各護理單元有防范處理護理不良事件的預案,預防其發生。

3)各護理單元應建立護理不良事件登記本,及時據實登記。

4)發生護理不良事件后,要及時評估事件發生后的影響,如實上報,并積極采取挽救或搶救措施,盡量減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5)發生護理不良事件后,有關的記錄、標本、化驗結果及相關藥品、器械均應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銷毀。

6)發生護理不良事件后的報告時間:當事人應立即報告值班醫師、科護士長、區護士長和科領導。由病區護士長當日報科護士長,科護士長報護理部,并交書面報表。

7)各科室應認真填寫“護理不良事件報告單”,由本人登記發生不良事件的經過、分析原因、后果,及本人對不良事件的認識和建議。護士長應負責組織對缺陷、事件發生的過程及時調查研究,組織科內討論,對發生缺陷進行調查,分析整個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層級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確定事件的真實原因并提出改進意見或方案。護土長將討論結果和改進意見或方案呈交科護士長,科護士長要將處理意見或方案提出建設性意見,并在1周內連報表報送護理部。

不論是院外帶入壓瘡或院內發生壓瘡,一旦發現,均需填寫《壓瘡報告單》。

8)對發生的護理不良事件,組織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對事件進行討論,提交處理意見;缺陷造成不良影響時,應做好有關善后工作。

9)發生不良事件后,護士長對發生的原因、影響因素及管理等各個環節應作認真的分析,確定根本原因,及時制訂改進措施,并且跟蹤改進措施落實情況,定期對病區的護理安全情況分析研討,對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制定相關的防范措施。

10)發生護理不良事件的科室或個人,如不按規定報告,有意隱瞞,事后經領導或他人發現,須按情節嚴重程度給予處理。

11)護理事故的管理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