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所護理工作制度范本
衛生所護士應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嚴謹的工作作風,必須熟練掌握各項護理操作技能,合理使用藥物,掌握正確的給藥方法,確保用藥安全有效。
(一)嚴格遵守安全給藥的原則1、按處方要求準確給藥護士對處方有疑問時應及時提出,切不可盲目執行,也不可擅自更改處方。2、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嚴格檢查藥物質量,對疑有變質或已超過有效期的藥物應放棄使用,切實做到“三查七對五準確”。“三查”:指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均須進行查對。“七對”:核對姓名、性別、藥名、濃度、劑量、用法和時間。“五準確”:將準確的藥物,按準確的劑量,用準確的方法,在準確的時間內給予準確的病人。3、按需要進行藥物過敏試驗。4、臨床用藥中的責任護士應了解所用藥物的作用及副反應,用藥過程中要密切觀察療效及副反應,并做好記錄。5、熟練掌握正確的給藥方法與技術。
(二)落實消毒滅菌管理措施1、定期進行環境、物品的消毒滅菌工作。2、嚴格監測消毒滅菌的效果。3、加強無菌觀念,操作中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原則。
(三)外傷包扎換藥的原則1、熟練掌握外科基本操作,加強無菌觀念,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配合醫師換藥及各種診療工作。2、負責準備敷料、器械,用后即刻清洗消毒并定期檢查保養。3、保持室內清潔,預防交叉感染。
(四)衛生所日常的清潔、消毒、滅菌1、環境清潔注射室、治療室要搞好清潔衛生工作并進行必要的消毒,對特殊污染的地面及空間,用化學消毒劑噴灑。2、被服、物品的消毒棉織品、枕芯、毛毯等經洗滌后曝曬或用紫外線照射消毒,工作人員的用物應單獨清洗、消毒。3、空氣凈化用物理、化學等方法使室內空氣中的含量減少到無塵、無菌狀態。室內定時通風、濕式清掃、紫外線消毒等。
篇2:某鄉鎮衛生院分級護理制度
鄉鎮衛生院分級護理制度
根據病情、醫囑執行護理級別。
一、特級護理
指病情危重需要隨時搶救和重點觀察的病人。
護理要求:派專人晝夜守護,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制定護理措施,做好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預防并發癥;備齊急救器材、藥品,隨時準備急救;及時、準確、客觀、完整書寫危重病人護理記錄。
二、一級護理
重癥及手術后需要嚴格臥床休息的病人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病人;生活部分自理,但病情隨時發生變化的病人。
護理要求: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制定護理措施,做好身心護理,預防并發癥;備齊急救器材、藥品,隨時準備急救;根據病情做好護理記錄。
三、二級護理
病情較重,生活部分自理的病人。
護理要求:注意觀察病情變化;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指導病人提高其自護能力,促進身心康復;做好相應護理記錄。
四、三級護理
各疾病的康復期、生活能自理的病人等。
護理要求:注意觀察病情,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進行自我護理,并做好健康指導;做好一般護理記錄。
篇3:醫院醫療護理交接班制度
醫院醫療護理交接班制度
一、目的
保證臨床醫療護理工作的連續性,預防事故的發生。
二、要求
(一)交接班要求
1.交班者在交班前應完成本班的各項工作,按護理文書書寫規范要求做好護理記錄。
2.交班者整理及補充常規使用的物品,為下一班做好必需用品的準備。
3.交接班必須按時。接班者提前到科室,完成各種物品清點、交接并簽名,閱讀重點病人(如危重、手術、新病人)的病情記錄。
4.交接班必須做到書面寫清、口頭講清、床前交清。接班者如發現病情、治療、器械、物品交待不清,應立即詢問。接班時如發現問題應由交班者負責,接班后發生問題應由接班者負責。
5.交接雙方共同巡視病房,注意查看病人的病情是否與交班相符,重病人的基礎護理、專科護理是否符合要求以及病室是否達到管理要求等。
6.對特殊情況者,如情緒、行為異常和未請假外出的病人,應及時與主管醫生或值班醫生聯系,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必要時向院部匯報。除向接班護士口頭交班外,還應做好記錄。
(二)交班方式
1.書面交班:每班書寫護理記錄單,進行交班。
2.口頭交班:一般患者采取口頭交班。
3.床邊交班:與接班者共同巡視病房,重點交接危重病人及大手術者、老年與小兒患者及異常心理狀態的患者。
(三)交班內容
1.病人動態:包括病人總人數,出入院、轉科、轉院、分娩、手術等人數,重危病人、搶救病人、一級護理病人、大手術前后或者有特殊變化的病人及死亡等情況。
2.病人病情:包括病人的意識、生命體征、癥狀和體征、與疾病密切相關的檢查結果,治療、護理措施及效果(如各種引流管是否通暢,引流液的色、性狀、量;輸液的內容及滴速;注射部位有無紅腫、滲漏);病人的心理變化,病人對疾病的態度,家庭、單位的態度和支持情況等。
3.物品:包括常備毒、麻藥品、搶救物品、器械、儀器等數量及完好。
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