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處理運行崗位工作職責要求
一、堅決服從值班長或副班長安排的各項生產工作。
二、污泥處理是我廠生產運行系統的重要崗位,運行人員要熟悉工藝流程,了解設備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掌握正確的出泥操作方法。
三、認真填寫運行報表,如實反映每天運行情況。
四、負責脫水機房室內外、重力濃縮池、調理池周圍的環境衛生,保持工作現場的干凈整潔。
五、在值班長組織下負責對脫水機房的所有設備的保養、維護工作。
六、負責生產污泥的及時外運工作,確保外運污泥數量的準確性。
七、愛崗敬業,認真學習業務知識,掌握操作技能,團結協作,在班組長的帶領下共同完成好本職工作和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篇2:污泥處理安全操作規程
1、嚴格執行污泥處理安全操作規程,禁止違章操作。
2、壓榨過濾時,嚴禁使用未更換破損濾板、濾布的壓濾機。
3、嚴禁私自亂調整壓濾機液壓站內各種液壓控制閥的整定壓力。
4、壓榨操作時,應正確穿戴好各勞保用品,嚴禁穿拖鞋、赤腳上機臺操作,上下機臺不得亂蹦亂跳,要注意安全。
5、清理現場時,嚴禁用水沖洗操作箱、液壓站、各部位行程限位、接線端子盒。
6、操作臺嚴禁帶手套操作,嚴禁用帶水抹布檫洗。
7、每條沖洗水管用完后要統一卷起,擺放整齊,使用的輔助工具,用完后,應清洗干凈,整齊的擺放在指定位置。
8、電機設備嚴禁用水直接沖洗。
9、低配柜電氣嚴禁帶電清掃、除灰,非專業人員嚴禁拆卸。
10.斜板沉淀池、化學除油器要定期清洗、排放。
11、干化池排污水時,必須提前聯系鐵皮沉淀池值班人員,到位后方能進行操作。
篇3:溝泥處理工藝系統安全操作規程
一、開機前檢查
1、檢查系統供電電路,確保所有設備供電正常。
2、檢查系統管路上的閥門是否打開,確保所有閥門處于正常狀態。
3、檢查儲水罐內是否有水,水位過低應當及時補充。
4、檢查循環水池內是否有水,水位過低應當及時補充。
5、冬季運行時,應經常檢查轉鼓格柵內是否有結冰,必要時清除,檢查沖洗水管路是否冰凍,必要時加熱融化。
6、檢查旋流分離器進口是否有石子堵塞,如有需人工清理。
7、檢查洗砂器渦輪口處是否有筷子、竹簽類物質堵塞,如有應及時清理。
8、檢查室外出料區,各類物料存放場地是否空置,如物料過高應及時清理。
9、檢查減速箱的潤滑油是否符合要求,如有滲漏或耗損,隨時補油至油位。
10、查看值班記錄、現場,檢查是否有故障記錄或顯示。
11、若系統有超過24小時間歇,重新開始工作時必須有操作人員在場觀察。
二、安全啟動、關閉操作
(一)手動操作模式
1、就地控制器手動操作
(1)將設備車間就地控制柜上的模式選擇鑰匙按鈕置于“本地”位置。
(2)開啟不同的設備應將相對應的按鈕置于“開”位置。
(3)具體操作參見設備單機安全設備操作規程。
2、控制面板手動操作
(1)將配電室控制面板設定的模式選擇設置為“手動模式”位置。
(2)選擇進入下一級菜單,對照觸摸屏上設備位置選擇需要操作的設備。
(3)點擊要開啟的設備,進入設備開啟菜單,選擇“開”或“關”。
3、手動操作安全須知
(1)本系統程序比較復雜,正常工作時必須在自動模式下運行,手動模式下無法實現功能控制,只適用于設備檢修和故障排除。
(2)在手動操作時宜采用就地控制器上的按鈕來實現功能操作,這樣操作人員能直觀看到設備的操作反應,有問題能夠立即解決。不宜在配電室的控制面板上操作,易發生設備事故。
(3)當發生安全事故時,應立即按下離身邊最近的紅色“急停”按鈕。事故解決后,需在配電室控制面板上復位后設備才能正常開啟。
(二)自動操作模式
1、配電室控制面板設定的模式選擇設置為“自動”位置。
2、設備車間所有就地控制器上的模式選擇鑰匙按鈕置于“遠程”位置。
3、檢查就地總控制器上綠色運行指示燈是否亮起,若指示燈亮起,表示系統正常可以開啟。若紅色指示燈亮起,表示系統還存在問題,需要檢查控制面板故障信息,排除故障后復位,紅燈滅,綠燈亮。
4、就地總控制器上選擇鑰匙按鈕置于“連續運行”。設備將按照控制面板上設置的程序自動投入連續運行。若選擇鑰匙按鈕置于“限時運行”系統將按照設置的程序自動運行規定的時間后停車。
5、停車時,選擇鑰匙按鈕置于“停止運行”。設備將按照設置的程序自動停止運行。
6、當就地總控制器上綠色和紅色指示燈都不亮時,而且系統也沒有故障信息,需檢查其他就地控制器模式切換開關是否設置在“遠程”位置。
三、安全維護注意事項
1、定期檢查設備減速機潤滑油油位是否在正常位置,不足時應加注潤滑油。
2、設備必須定期進行保養維修,定期進行全面清理。
3、如設備發生故障,應立即停止運行并通知生產廠家進行維修。
4、遇有異常、緊急情況時,按下急停,可立即切斷電源,使設備停止運行。
5、所有操作人員務必詳細閱讀廠家提供的設備操作說明書,并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操作。
6、控制面板系統參數應由專業技術人員設置、未經允許不可隨意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