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途線路客車安全運輸方案范本
為了進一步落實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切實做好長途線路班車的安全運行、服務質量、車輛管理等方面的基礎保障和日常管理工作,促進各項管理工作切實落實到實處,確保企業安全形勢穩定,結合公司實際,特制定本運輸方案。
一、工作目標
通過制定長途線路客車安全運輸方案,建立健全長途線路客車安全運輸有效機制,規范長途客車在安全運行、服務質量、車輛管理等方面的基礎保障和日常管理工作,有效防止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企業穩定發展。
二、組織領導
為確保安全運輸職責,公司成立長途線路客車安全運行管理小組,由公司經理擔任組長,分管安全的主席擔任副組長,成員由安全技術部和公司各負責人組成。
(一)公司總經理安全管理職責
1、積極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法規、規定、條例、辦法和公司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嚴格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基本方針。
2、建立健全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檢查并考核同級副職安全生產責任的落實情況。
3、審定公司安全生產規劃和計劃,確定公司的安全生產目標,組織制定公司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技術規程,批準重大安全技術措施,切實保證安全生產資金的投入。
4、負責健全公司安全成產管理機構,充實專職安全技術管理人員。
5、主持召開公司安委會會議,研究解決安全成產工作中的重特大問題。
6、及時、如是報告生產安全事故,組織生產安全事故的救援、調查,并按照“四不放過”(及時安全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安全事故責任者和群眾未受到教育不放過;未指定防范措施不放過;未進行安全事故責任追究不放過)的原則對事故進行嚴肅處理。
7、按照《寧夏同心縣交通運輸有限責公司安全事故緊急處置預案》的規定,落實事故緊急救援、善后處理等工作。
(二)公司副總經理安全管理職責
1、嚴格執行國家及行業管理部門的各項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公司的各項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抓好分管業務范圍內的交通、工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并向公司經理負責。
2、積極貫徹“生產與安全統一”(即在安全生產管理中落實“管生產必須管安全”、“三同時”、“五同時”)的原則,監督、檢查所分管單位(部門)對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及時糾正失職和違章行為。
3、監督分管單位(部門)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安全技術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等計劃的制定、修訂和編制。
4、存在安全隱患的整改,監督各項安全制度、措施的落實。
5、監督分管單位(部門)的安全生產教育和考核工作。
6、組織分管單位(部門)事故的調查處理,并及時向上級報告。
7、組織召開分管單位(部門)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分析安全生產動態,及時解決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8、按照寧夏《同心縣交通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安全事故緊急處置預案》的規定,落實事故經濟救援、善后處理等工作。
三、基礎管理
(一)基本安全、運行管理制度
1、《寧夏同心縣交通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安全管理辦法》
2、《寧夏同心縣交通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客運運行管理辦法》
3、《寧夏同心縣交通運輸有限責任公司設備管理辦法》
4、《寧夏同心縣交通運輸有限責任公司GPS系統使用管理辦法》
5、《寧夏同心縣交通運輸有限責任公司超長線路營運車輛強制換駕、休息點規定》
6、《寧夏同心縣交通運輸有限責任公司營運車輛保險規定》
7、《寧夏同心縣交通運輸有限責任公司營運車輛二級維護規定》
8、《寧夏同心縣交通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安全事故應急總預案》
(二)營運車輛調度程序及派車單內容
1、調度程序:營運車輛派班執行“派車單”制度,調度員要嚴格按照《調度員指導書》流程進行。
1)公司調度員依照車輛運行計劃、GPS監控設備完好通知單,簽發行車路單。
2)安檢員憑行車路單進行安全技術狀況檢查,經安檢合格提供“車輛合格通知單”。
3)駕駛員出示當日車輛安檢合格單、本人的駕駛證、準駕證、資格證、學習卡、行駛證、保險證、二級維護合格證報班,調度員驗證所出示證件齊全有效、檢查車容車貌。
2、派車單內容:詳見后附《寧夏同心縣交通運輸有限責任公司派車單》
(三)發車前車輛的安全檢查操作規程及記錄登記
1、操作規程:按照《寧夏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管理辦法》規定的程序、項目和內容執行。
2、記錄登記:按照規定內容和格式詳細記錄(詳見后附樣表)
(四)GPS監控系統
1、公司所以營運車輛均安裝有車載GPS監控系統。
2、公司設立GPS監控中心,按照職責24小時不間斷地對營運車輛實施監控。
3、對監控出的違法、違規作業行為和現象,嚴格按照公司《GPS系統使用管理辦法》的規定進行處罰和糾正。
(五)強制換駕、休息
公司制訂有《寧夏同心縣交通運輸有限責任公司超長線路營運車輛強制換駕、休息點規定》,并通過GPS監控平臺監督實施。路途較長的如西安、洛陽等需在夜間運行的車輛、凌晨2時至5時必須停止運行,按照公司知道的地點落地休息。
(六)安全檢查人員
除了各級領導和各部門按照制度規定履行各自的安全管理和監督職責外,公司專門設立安全技術部,配備了2名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七)車輛日常保養及二級維護
公司嚴格按照行業標準,對車輛執行規范的日常維護和技術保養,確保車輛安全技術性能良好。
(八)應急保障
1、公司制訂有《寧夏同心縣交通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安全事故緊急處置預案》、《寧夏同心縣交通運輸有限責任公司突發災情道路運輸保障應急預案》等應急管理保障制度。
2、公司營運車輛途經地的互營公司和行業部門保持緊密的業務聯系,在公司應急保障力量未到達的情況下,可由途經地的互營公司和行業部門現行協助進行前期處置和提供相關應急保障支持。
四、運行管理
1、我公司建立有完善、高效、符合行業管理規范和要求的運行,調度作業控制體系,能夠對營運客車進行有效的運行監督和調度控制。
2、嚴格按照批準的線路及途經地進行運行,并在規定的汽車客運站經營,嚴格杜絕竄線經營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3、在始發站嚴格按照向社會公布的時間準點發車,客車正班率不低于98%、正點發車率不低于98%。
4、積極協調、配合線路的始發地、目的地及途經地的客運站、行業管理部門及互營公司,大力加強對營運車輛運行作業的監督管理,能夠做到對客車的正點、安全運行情況進行協同監督,并提供有效的運行保障支持。
五、人員管理
1、我公司建立有完善的駕駛員準入管理、安全教育培訓與培訓制度。在準入管理方面,凡我公司營運車輛駕駛員,必須由公司進行全面摸底調查和技能考察后,再進行嚴格的安全作業知識、服務道德規范、法律法規常識、職業道德規范、駕駛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訓與考核,合格后核發我公司營運車輛準駕證,方可駕駛車輛營運。在教育培訓方面,公司堅持對駕駛員進行日常安全學習教育和政策法規、服務質量、職業道德規范方面的持續培訓教育,不斷提高駕駛員的安全生產意識、服務質量意識和職業榮譽認識。
2、我公司對車輛乘務員有作業管理制度和服務規范要求,定期組織乘務員進行職業道德規范、服務質量要求、安全運行常識和應急處置技能等方面的學習教育和培訓,不斷提高乘務員的綜合職業素質。
3、對400公里以上長途線路的營運車輛,我公司選用持A1證3年以上、具有客車資格證和本公司營運車輛準駕證的駕駛員承擔駕駛工作;乘務員具備必要的乘務服務知識和職業道路常識,實行掛牌持證上崗。
六、車輛保障
1、我公司長途客運車輛及旅游包車的類型等級、技術等級全部符合線路設計要求,尾氣排放達到國家Ⅲ標準,安全技術性能優良、穩定;數量及座位能夠完全滿足沿途旅客的實際出行需求。
2、企業嚴格按照車輛技術保養規范要求,按照車輛的實際行駛公里數對車輛強制進行定期、定點的二級維護保養作業;確保車輛安全技術性能合格。
3、嚴格執行車輛的出車前、運行中和收車后的例行檢查和保養管理制度。
4、車輛各項附屬安全設施設備符合要求、配備齊全、有效。
5、車輛必須安裝GPS行駛監控系統才能投入運行。
七、服務保障
1、嚴格按照核定的線路、定點、發車時間發車營運,嚴格遵守行紀行規,做到不甩客、不倒客、不兜圈行駛;在沿途主要站點車輛一律進站上下客,由車站提供客運站系列服務。
2、遵循運價政策,不隨意抬高、壓低票價,特別是節假日高峰期間,更要按規定操作,維護旅客的合法利益。
3、配備雙班駕駛員,駕駛員連續駕駛時間不得超過4小時,確保良好的精神狀態,做到安全運行,并為本車旅客提供各項良好服務。
4、遇有停運或車輛故障等突發事件,及時通知站方,采取頂班或換班措施,保證班線的正班率。計劃性停班,提前三天通知站方,及時通告旅客。
5、保持車輛清潔衛生,定期消毒,做到窗明、簾潔、地凈。車上免費提供針線包、飲用水、污物袋。
6、定期征求旅客意見,不斷改進服務工作,車內設置意見薄、公布投訴電話;對于旅客的投訴,處理不超過5個工作日。廣泛接受社會監督,努力提高服務質量。
八、安全保障
1、我公司安全管理體系健全、有效:專業安全管理、技術人員配備齊全到位,安全生產管理與監督機制靈活。基礎安全管理工作扎實,應急保障與救援體系健全、有效。
2、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做好車輛的各級別技術保養和維護工作,確保車輛安全技術性能穩定、優良。
3、嚴格按照行業規范和公司制度的規定和要求,加強現場作業管理與監督檢查,確保各項運動作業符合安全規范要求。
4、層層簽訂安全生產管理目標責任書,明確各個部門、各個崗位、各個環節、每個人員的安全生產職責與責任。
5、加強GPS監控制度,對車輛實際運行狀態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全程監控,并定期開展路檢路查作業,有效提高車輛安全、文明經營。
6、做好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與緊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和維護廣大旅客的切身利益。
7、公司各項日常管理均符合行業管理規范和企業制度要求,滿足長期經營的需求。各類工作記錄完善,從管理制度、工作機制、作業管理、服務提供等各個環節、各個層次上能夠確保車輛運行暢通、安全順利。
8、公司安全管理和營運調度人員24小時值班,保持對車輛跟蹤服務,隨時掌握車輛運行情況,及時協調處理發生的各種問題,保證旅客安全、順利到達目的地。
?
寧夏同心縣交通運輸有限責任公司
二0一二年九月十三日
篇2:旅游客車管理規定辦法
海南經濟特區道路旅游客運管理若干規定
(2012年3月30日海南省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根據2015年9月25日海南省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關于修改〈海南經濟特區道路旅游客運管理若干規定〉的決定》修正)
第一條為了維護道路旅游客運市場秩序,提高道路旅游客運服務質量,保障道路旅游客運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道路旅游客運事業的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經濟特區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道路旅游客運是指以旅游客運車輛運送旅游觀光的旅游者且其線路至少有一端在旅游景區(點)的道路客運方式。
第三條縣級以上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道路旅游客運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負責具體實施道路旅游客運管理工作。
旅游、公安、工商、價格、質量技術監督、安全生產監督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道路旅游客運管理工作。
第四條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編制全省道路旅游客運發展規劃,報政府批準后實施。
全省道路旅游客運發展規劃應當符合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
第五條道路旅游客運運力投放應當實行總量控制、動態調整的原則,保持旅游客運供求的平衡。
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道路旅游客運市場需求,確定和調整本經濟特區道路旅游客運運力投放。
在確定和調整道路旅游客運運力投放時,應當采取論證會、聽證會等形式,廣泛征求意見。
省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按照道路旅游客運運力投放額度,遵循鼓勵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并有利于提升旅游客運車輛檔次和改善車型結構的原則,合理配置道路旅游客運資源。
省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定期向社會公布本經濟特區內的道路旅游客運運力投放、線路布局、主要客流流向和流量等情況。
第六條從事道路旅游客運經營,應當辦理工商登記,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和車輛營運證。
申請從事道路旅游客運經營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申請人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二)有與其經營業務相適應并經檢測合格的客運車輛:
1。
車輛技術等級應當達到《營運車輛技術等級劃分和評定要求》(JT/T198)規定的一級技術等級;
2。
車輛類型等級應當達到《營運客車類型劃分及等級評定》(JT/T325)規定的中級以上;
3。
車輛設施應當符合《旅游客車設施與服務規范》(GB/T26359)的相關規定;
4。
道路旅游客運車輛數量在五十輛以上、客位三百五十個以上,但定線旅游客運除外;
(三)有與其經營規模相適應的停車場地和固定辦公場所;
(四)有符合規定的從事道路客運經營的管理人員和駕駛人員,并且駕駛人員在三年內無重大以上交通責任事故記錄;
(五)有健全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第七條申請在本經濟特區從事道路旅游客運經營的,應當向省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提出申請。
省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作出許可或者不予許可的決定。
予以許可的,向申請人頒發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注明道路旅游客運經營范圍,并向申請人投入運輸的車輛配發車輛營運證;不予許可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道路旅游客運申請人為二人,且其申請均符合法定條件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根據受理申請的先后順序作出許可決定。
道路旅游客運申請人為三人以上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采取招標的方式作出行政許可決定。
第八條市、縣、自治縣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在本決定實施之前已經依法批準在本轄區內從事道路旅游客運的經營者符合本規定第六條第二款條件的,可以在原批準期限內在本經濟特區從事道路旅游客運經營。
省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為其換發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和車輛營運證。
具體辦法由政府制定。
市、縣、自治縣道路運輸管理機構不再審批道路旅游客運經營。
第九條道路旅游客運經營期限為四到八年。
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在作出旅游客運經營許可時,應當根據車輛技術和類型等級等因素明確具體的經營期限。
經營期限屆滿需要延續經營的,道路旅游客運經營者應當在期限屆滿前六十日重新提出申請。
第十條禁止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和車輛營運證的單位和個人從事旅游客運經營。
旅行社、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以下統稱承租人)不得向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或車輛營運證的單位或個人租用車輛從事旅游活動。
道路旅游客運經營者應當在許可的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
第十一條道路旅游客運經營者在道路旅游客運經營期限內,應當擁有旅游客運車輛所有權,禁止掛靠經營、轉包經營。
禁止將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車輛營運證轉讓、變相轉讓或者出租、出借給其他單位或者個人。
第十二條道路旅游客運經營者應當向旅游者提供連續運輸服務,不得擅自暫停、終止旅游客運業務。
道路旅游客運經營者在經營期限內需要暫停、終止旅游客運業務的,應當提前三十日向省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提出申請。
經批準暫停道路旅游客運業務的,道路旅游客運經營者應當在十日內將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車輛營運證交回省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經批準終止道路旅游客運業務的,由省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注銷其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車輛營運證。
道路旅游客運經營者在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車輛營運證后,無正當理由超過三十日不投入運營或者運營后連續七日以上停運的,視為自動終止旅游客運業務,由省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注銷其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或者車輛營運證。
第十三條道路旅游客運經營者應當按照以下要求規范經營:
(一)對旅游客運車輛和駕駛人員實行統一管理、統一調度;
(二)設立統一銀行賬戶、統一收支管理、統一成本核算、統一繳納稅費;
(三)依法與所聘從業人員簽訂勞動合同,依法統一發放工資、統一繳納各項社會保險。
鼓勵道路旅游客運經營者利用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為承租人提供網上租車等服務。
未經道路旅游客運經營者統一調派,駕駛人員不得私自提供旅游運輸服務。
第十四條道路旅游客運經營者是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責任主體,應當依法加強安全管理,完善安全生產條件,健全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并定期對從業人員開展安全、職業道德教育和旅游客運專業知識培訓。
道路旅游客運經營者應當對車輛進行定期檢測,確保車輛符合機動車國家安全技術標準。
第十五條道路旅游客運駕駛人員在執行運輸任務前應當對車輛進行安全檢查,禁止車輛帶故障運行,嚴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
發生危及旅游者人身安全的情形時,駕駛人員應當采取必要的措施,立即報告危險發生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并可以要求承租人、導游和旅游者配合處理,防止人員或者旅游客運車輛受損失。
發生人身傷亡等安全事故的,駕駛人員、導游或旅游者應當立即報警,并向所屬道路旅游客運經營者和相關部門報告,采取應急措施,配合有關部門進行救助。
第十六條道路旅游客運經營者應當為旅游者投保承運人責任險。
鼓勵道路旅游客運經營者共同建立道路旅游客運交通安全互助金,提高道路旅游客運企業抵御交通事故風險的能力。
第十七條道路旅游客運價格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由省價格主管部門會同交通運輸、旅游主管部門依據旅游客運車輛的車型等級、社會平均成本、市場供求狀況等要素,合理制定最高限價。
道路旅游客運經營者在最高限價內自行確定具體價格,不得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從事道路旅游客運經營。
道路旅游客運經營者應當遵守有關價格規定,使用道路運輸專用票證,不得擅自漲價、壓價和自立項目收費。
第十八條道路旅游客運經營者應當在營運車輛外部的適當位置噴印經營者名稱或者標識,在車廂內顯著位置公示監督投訴電話。
道路旅游客運經營者應當為旅游者提供良好的乘車環境,保證車輛設備、設施齊全有效,保持車輛整潔、衛生,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在運輸過程中發生侵害旅游者人身、財產安全的違法行為。
營運車輛因故障不能正常行駛時,道路旅游客運經營者應當及時更換其他車輛,并不得加收任何費用。
第十九條道路旅游客運經營者應當與承租人簽訂旅游客運合同,明確旅游運行計劃、服務標準、雙方權利義務等內容。
道路旅游客運經營者及其從業人員應當按照旅游客運合同提供運輸服務,不得中途擅自將旅游者交給他人運輸或者終止運輸,不得擅自變更運行線路、發車站點、發車時間和營運車輛。
道路旅游客運經營者及其從業人員未按照約定路線運輸增加運輸費用的,承租人有權拒絕支付增加的運輸費用。
旅游客運經營者擅自降低營運車輛等級的,應當退還多收的費用;提高車輛等級的,不得加收費用。
旅行社和旅游者經協商依法變更旅游團隊運行計劃的,駕駛人員應當按照變更后的運行計劃提供運輸服務,并及時報告所屬道路旅游客運經營者,所增加的費用由旅行社和旅游者承擔。
旅游客運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二十條道路旅游客運經營者及其從業人員在提供運輸服務時,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損害國家利益、民族尊嚴、人格尊嚴及違*公德;
(二)不尊重旅游者宗教信仰和民族風俗;
(三)擅自搭載與旅游團隊無關的人員;
(四)誘導或者安排旅游者參加黃、賭、毒等活動;
(五)刁難、毆打、謾罵旅游者或者導游;
(六)欺騙、脅迫旅游者消費;
(七)索要小費、收取旅游經營者給予的財物;
(八)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
第二十一條旅行社和導游應當履行旅游客運合同的約定,不得擅自變更旅游團隊運行計劃;擅自變更的,駕駛人員有權拒絕,并可以向有關部門和導游所在的旅行社舉報。
承租人、導游和旅游者不得向道路旅游客運經營者及其從業人員提出危及行車安全、侮辱人格尊嚴或者違反職業道德和行業規定的不合理要求,不得攜帶國家規定的危險物品及其它禁止攜帶的物品乘車。
承租人和導游應當合理安排駕駛人員的休息時間,嚴禁駕駛人員連續駕駛時間超過四個小時。
第二十二條在旅游客運高峰期或者旅游客運運力不足時,省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可以臨時調用符合以下條件的營運客運車輛和社會非營運客運車輛應急運輸:
(一)車輛技術等級不低于二級;
(二)已購買承運人責任險;
(三)駕駛人員已取得相應的機動車駕駛證,且年齡不超過六十周歲。
省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公告臨時調用應急運輸車輛有關事項,擁有符合前款規定條件車輛的單位可以向省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提出申請。
經審查符合條件的,省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將其納入應急調用車輛信息庫,由承租人自行選擇租用。
被租用的車輛憑省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開具的證明運行。
第二十三條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和完善道路旅游客運車輛的互聯網監管平臺,加強對道路旅游客運車輛運行狀態、通行信息和服務質量信息的采集,實行動態監管,提供便捷的公共信息服務。
第二十四條道路旅游客運車輛應當安裝符合國家規定的車載衛星定位裝置和視頻監控裝置,確保正常運行,并告知旅游者。
衛星定位裝置應當納入全國重點營運車輛聯網聯控系統統一管理。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衛星定位裝置和視頻監控裝置以及惡意人為干擾、屏蔽衛星定位裝置信號,不得篡改衛星定位裝置和視頻監控裝置數據。
衛星定位裝置和視頻監控裝置數據應當保存不少于六個月。
第二十五條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旅游、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制定道路旅游客運服務質量標準。
省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定期對道路旅游客運經營者及其從業人員的經營行為、安全生產、服務質量等情況進行考核,并將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布。
考核優秀的經營者,在重新申請道路旅游客運許可時予以優先考慮。
第二十六條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公布投訴電話,及時受理道路旅游客運投訴,并在投訴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內,做出投訴處理決定并告知當事人。
第二十七條交通、旅游、公安、工商、價格、質量技術監督、安全生產監督等部門應當實行道路旅游客運資源共享,建立信息互通機制。
第二十八條違反本規定,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擅自從事道路旅游客運經營或者超越范圍經營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違反本規定,承租人向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或車輛營運證或超越車輛營運證經營范圍的單位或個人租用車輛從事旅游活動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九條違反本規定,道路旅游客運經營者在經營期限內擅自暫停、終止旅游客運服務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限期整改,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合格的,由省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吊銷其經營許可。
第三十條違反本規定,道路旅游客運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限期整改,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合格的,由省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吊銷其經營許可:
(一)允許掛靠經營或者轉包經營的;
(二)轉讓、變相轉讓或者出租、出借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車輛營運證的;
(三)未對旅游客運車輛和駕駛人員實行統一管理、統一調度的。
第三十一條違反本規定,駕駛人員未經旅游客運經營者統一調派私自提供旅游運輸服務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限期改正,處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沒收違法所得。
第三十二條違反本規定第十四條和第十五條的,依照《海南經濟特區安全生產條例》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第三十三條道路旅游客運經營者及其從業人員違反本規定第十九條第一款和第二十條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給予警告,處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違反治安管理規定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四條違反本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拒不改正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停運并限期整改:
(一)未安裝或者擅自拆除車輛衛星定位裝置和視頻監控裝置的;
(二)破壞衛星定位裝置和視頻監控裝置或惡意人為干擾、屏蔽衛星定位裝置信號的;
(三)偽造、篡改或刪除衛星定位裝置和視頻監控裝置數據的。
第三十五條違反本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
(一)未將衛星定位裝置納入全國重點營運車輛聯網聯控系統的;
(二)衛星定位裝置和視頻監控裝置不能正常運行的車輛從事道路旅游客運經營活動的。
第三十六條違反本規定,交通主管部門、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依照本規定的條件、程序和期限實施行政許可的;
(二)參與或者變相參與道路旅游客運經營的;
(三)發現違法行為不及時查處的;
(四)未按規定期限處理投訴的;
(五)違法扣留運輸車輛、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車輛營運證的;
(六)索取、收受他人財物,或者謀取其他利益的;
(七)其他濫權、玩忽職守、徇私的行為。
第三十七條違反本規定,本規定未設定處罰,相關法律、法規已有處罰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處罰。
第三十八條在本省內經濟特區以外區域的道路旅游客運管理工作,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三十九條本規定的具體應用問題,由政府負責解釋。
第四十條本規定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旅游汽車、游船管理辦法
總則
交通是旅游業的基本要素之一。
旅游汽車、游船是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搞好旅游汽車、游船的經營管理,努力提高服務質量,為賓客提供最佳服務,對提高我國旅游業的聲譽,促進旅游業的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切實執行“友誼為上,經濟受益”的原則,加強經營管理;搞好經濟核算;端正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以適應我國旅游事業的發展,特制定本辦法。
第一章性質、任務和經營方針
第一條性質:服務性質的企業。
應實行經濟核算、自負盈虧。
目前屬于事業單位的,應積極創造條件,逐漸向企業化過渡。
第二條任務:為來我國旅行游覽、探親觀光的賓客,以及在華的外交人員、外籍專家、公務人員、商人提供交通用車、用船。
在保證外事、旅游任務的前提下,還可以經營國內旅游、會議等用車、船業務。
第三條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貫徹勤儉辦企業的方針。
要貫徹按質論價的原則,明碼標價、合理收費。
要從方便客人和用戶出發,增加服務項目,增收節支,提高經濟效益。
第二章機構設置與職責范圍
第四條實行黨委領導下的經理(隊長)負責制。
經理(隊長)負責公司(車船隊)的全面生產業務行政工作。
根據實際工作的需要可設副經理(副隊長),協助經理工作。
堅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則,有關公司(車船隊)的生產、財務計劃、設備管理、人事調配、職工獎懲、職工福利等重大事項,要經集體討論通過,報主管領導部門審批。
第五條本著精簡的原則,設必要的職能機構。
公司(隊)下可設科、室(股)或專(兼)職管理人員,具體負責生產業務、安全、技術、統計、財會、政工人事、職工培訓、物資供應等日常工作。
第六條要建立和健全既適合于經營管理,又能充分發揮職工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各種管理制度。
核心是各級崗位責任制、職工文化技術培訓制、安全監督檢查制、車輛保養維修制和設備管理、物品管理、勞保福利、獎懲等制度。
第三章服務工作
第七條貫徹“友誼為上、賓客第一、優質服務、經濟受益”的原則,開展“五講四美三熱愛”的活動,堅持文明服務,做到主動、熱情、禮貌、周到的服務,要保證安全舒適,準確及時,團結協作,不出差錯。
第八條職工要積極學習外語,做到能用外語同客人進行業務會話。
并把這一條列為今后考核錄用職工的條件之一。
第四章計劃與財務管理
第九條要嚴格執行國家的政策法令,遵守財經紀律,實行經濟核算,加強成本管理,合理攤提各項費用。
第十條要建立健全財務機構和配備財會人員,對財會人員保持穩定,維護其職權,發揮其監督檢查作用。
第十一條各項計劃指標的制定,要充分發動群眾討論,要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月度、季度、年度生產計劃,采取有力措施保證計劃的完成。
第十二條要堅決執行財會制度,按規定要求,上報有關月、季、年度財務報告和預決算。
要加強經濟活動分析,把各項經濟活動都納入正常軌道。
第十三條在有條件的單位可開展二級經濟核算,逐步把經濟責任制落實到班組和個人。
第十四條嚴格執行國家物價局和國家旅游局制定的各項收費標準。
低于或高于標準的收費須報主管局,經與當地物價部門協商后,轉報國家旅游局批準后執行。
第五章安全管理
第十五條要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經常對職工進行遵章守紀的教育,嚴格貫徹執行交通法規和各項安全管理制度(規定)。
第十六條要建立安全管理機構并配備人員,負責安全宣傳、教育、監督檢查安全措施和活動,處理安全事故等事項。
公司(隊)領導要專人分管安全工作。
第十七條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監督檢查制度和安全獎懲制度,開展安全行車、航行競賽活動。
第十八條經常進行安全教育,要抓人的思想工作,做到四知(即知人、知事、知思想、知生活),堅持執行“3會一課”制度,即:月初安全行車、航行工作布置會、月末安全檢查會、季度評比會、安全教育課。
第十九條事故發生后,要做到三不放過:處理事故查不出原因的不放過,沒有接受教訓的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的不放過。
第二十條發生重大事故,除按月、季、年報主管部門外,應報國家旅游局。
傷害賓客和死亡事故要及時報告國家旅游局。
第六章車輛、游船管理與保養
第二十一條要按照車隊、船隊、班組分級進行管理。
車、船有專人、人有專責。
第二十二條設立車輛、船只技術檔案,對技術狀況、設施、維護修理、部件更換、經營情況、重大行車、機件事故作詳細的記載。
第二十三條條件具備的地方應設立修理場(車間),配備技術保修人員。
一般車、船隊應設維修保養組。
對保修后的車、船應按檢驗程序進行交接驗收。
第二十四條各級保養里程參數要參照國家旅游局規定,結合行程、航程情況,由各地具體制定。
各地可結合設備能力、技術力量制定保養規范、工藝過程,檢驗步驟的實施細則。
第七章獎與懲
第二十五條要堅決執行國務院批準的《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增強職工的國家主人翁責任感,維護正常的生產秩序和工作秩序,教育職工模范地遵守國家的政策、法律、法令、各地可根據本地區的情況建立、實行不同的獎懲制度。
獎罰分明,克服平均主義。
要堅持精神鼓勵和物質鼓勵相結合,以精神鼓勵為主的原則。
關聯法規:
第八章教育與培訓
第二十六條加強政治思想工作,經常對職工進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黨的方針政策教育,不斷加強職業道德和法制教育。
第二十七條各級管理干部要進行專業化學習,熟悉業務,掌握現代化管理知識,不斷提高管理水平,以適應旅游汽車、游船發展的需要。
第二十八條不斷提高職工的科學文化知識水平,不斷提高職工的素質。
每年利用淡季對職工進行短期培訓。
有計劃、有目的、有重點的解決政治思想上、業務技術上的薄弱環節。
有條件的可辦職工業余學校,使培訓工作經常化、制度化,對優秀職工可選送到專業學校進行培養。
第二十九條錄用新職工要經過嚴格的考核,擇優錄用。
對新職工要進行入隊教育,幫助他們熟悉旅游業務知識、服務常識,做好傳、幫、帶工作。
第九章職工代表大會
第三十條在有條件的單位,應建立職工代表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是企業的民主權力機構。
職工代表大會代表由基層部門民主選舉產生,人數
第三十一條職工代表大會的權利是:
(1)審議年度預決算和工作報告;
(2)審議職工提出的福利、衛生、公益等各項提案;
(3)對企業的經營管理、組織等各項工作提出意見、建議,提出瀆職人員的處理意見,審議開除處分的決定。
(3)審查企業對職工代表大會通過的提案、決議的執行情況。
附:旅游汽車駕駛員守則
一、堅持黨的四項基本原則,熱愛祖國,熱愛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
二、貫徹“友誼為上、賓客第一、優質服務、經濟受益”的原則。
做到“主動、熱情、禮貌、周到”,提供最佳服務。
三、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嚴格遵守交通規則,認真執行駕駛操作規程,確保安全行車。
四、保持車輛整潔,搞好個人衛生,工作時穿統一制裝,儀表端莊大方,不留怪發型。
五、搞好團結協作,禮貌待人、互諒互讓,克服外事任務優越感。
六、維護國家尊嚴,保守國家機密,嚴格執行外事紀律,拒腐蝕,永不沾。
七、認真學習技術、業務知識,提高駕駛操作及服務水平。
八、努力完成各項經濟技術指標,為四化建設多做貢獻。
附:旅游汽車計費辦法
旅游汽車公司(車隊)經營活動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各項收費要認真貫徹按質論價、合理收費的原則。
現將旅游汽車各項計費辦法和收費標準規定如下:
1.包車時間,從八時至十八時為一個工作日。
不足四小時的按半日計算,超過四小時的按整日計算。
十八時以后用車加收包車超時費。
2.包車每日可用四十公里。
超過可用公里部份,按公里單價核收超過公里費用。
3.包車超時費:以小時為計算單位。
不足一小時,超過半小時,按一小時計算。
4.臨時用車收費:以行車公里計價收費。
候車時間以小時計算。
不足一小時,超過半小時的,按一小時計算;超過十五分鐘,不足半個小時,按半小時計算,一次租車多次等候,時間累計。
5.空駛里程費:郊區用車,從市規定的零點公里起計算;調車或回程空駛,按實際行駛公里收取50%空駛里程費。
市區只按基價公里計費,不收空駛里程費。
6.退車費:用戶訂車,如車已發出或到達用車地點時而退車,按實際行車公里,收取50%的空駛費。
篇3:汽車客運站營運客車安全例行檢查項目要求
一、轉向:轉向節及臂,轉向橫、直拉桿及球銷應無裂紋和損傷;轉向盤應轉動靈活,操縱方便。
二、制動:無漏油、漏氣現象;相關連接鎖銷齊全、牢固;駐車制動有效;氣壓表工作正常。
三、傳動:離合器應結合平穩,分離徹底;中間軸承和萬向節不得有裂紋和松曠現象;驅動橋殼不允許有裂紋。
四、照明:前照燈、霧燈、轉向信號燈、示廓燈、制動燈、前位燈、后位燈、危險報警閃光燈齊全有效。
五、輪胎:輪胎不得有嚴重磨損(轉向輪的胎冠花紋深度不得小于3.2mm,其余輪胎胎冠花紋深度不得小于1.6mm);輪胎不得有破裂和割傷(輪胎的胎面和胎壁上不得有長度超過25mm或深度足以暴露輪胎簾布層的破裂和割傷);氣壓符合要求。
六、懸掛:不得有斷裂、移位現象。
七、車身:安全窗和安全門處有醒目的紅色標注和操作方法;安全窗采用安全玻璃的,在其附近應備有便于取用的擊碎玻璃的專用工具。
八、隨車安全設施:配備有危險警告標志牌、三角木、防滑鏈(在冰雪天氣時);滅火器在有效期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