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冬季交通安全行車措施

冬季交通安全行車措施

2024-07-18 閱讀 4311

一、冬季行車安全注意事項

1、冬季防范疲勞駕駛

冬季,車內使用空調保溫,長時間駕駛時,駕駛人易產生疲勞。疲勞導致駕駛人的判斷能力下降、反應遲鈍,增加操作失誤。如果勉強駕駛車輛,則可能發生交通事故。因此,長途行車之前,駕駛人要有充足的睡眠,不要服用任何容易使人困倦的藥物。當駕駛人感到疲勞時就應及時駛離道路,停到安全地帶休息,減輕疲勞后再繼續駕駛車輛。

2、冰雪天氣安裝防滑鏈

冰雪天氣,應在出行之前安好防滑鏈,不要在遇到冰雪路面之后再安裝,因為臨時停車安裝防滑鏈比提前安裝麻煩,也不利于安全。安裝、拆卸前要將車輛停放在安全地帶。如在繁忙的路上,需要設置必要的交通警示標志。安裝防滑鏈后,行駛速度一般不要超過每小時50公里,并注意盡可能避免突然加速或減速。并可考慮攜帶鐵鍬、鐵鎬等防滑工具。

3、及時清除霧氣

冬季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由于室內外溫差會令車窗凝結霧氣,用暖風除霧的同時將前車門窗打開一點,其效果十分迅速有效。還應注意后窗除霧,以觀察車后情況并增強倒車過程的安全性。

4、保持安全車距

與前車保持安全車距,留出充分的反應時間和制動距離。冬季冰雪路面安全車距應保持在其他季節干燥路面安全距離的兩至三倍。

5、正確轉向

在冰雪路面上轉向時,提前降低車速,緩慢轉動方向盤,勻速通過,避免突然打冷舵,否則容易造成車體失控,影響其他車輛通行,甚至發生事故。

6、正確使用制動

在冰雪路面行車,使用制動一定要謹慎。可采取點制動降低速度,盡量避免緊急制動。可利用發動機的牽阻作用幫助減速和制動,必要時可以靈活運用手制動。防止制動造成車輛側滑或甩尾。

篇2:冬季施工生產交通安全管理規定

1?目的:

冬季氣溫較低,氣候多為陰雨、大霧,給施工帶來安全隱患及不便。為加強各在建工程項目、物資運輸的冬季生產安全生產管理,防止發生因氣候原因導致的施工事故及其它事故,進一步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提高冬季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規定。

2?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公司所屬各單位。

3?安全管理規定:

3.1.1各作業現場需根據季節特點,合理安排工作進度,確保安全。

3.1.2冬季施工生產期間,施工隊(班組、車間、工作站)定期進行每周一次的冬季安全生產專項檢查。

3.1.3冬季施工生產項目的作業指導書中,必須有針對該項目的《冬季施工生產安全措施》。

3.1.4進入冬季施工生產,對有條件進行封閉的作業場所,應對其屋頂、門窗及孔洞及早進行封閉。

3.2?大風、大霧、雨雪、低溫結冰天氣安全措施

3.2.1大風(風力大于六級)、大霧(能見度小于20米)、雨雪天氣嚴禁露天高空作業。

3.2.2防滑跌安全措施

3.2.3在現場施工區域清除積水、霜雪,防止結冰。

3.3?防凍安全措施

3.3.1嚴禁使用明火取暖,并保證通風良好。

3.3.2對消防器具應定期進行全面檢查,對消防設施應做好保溫防凍措施。

3.3.3作業工器具、設備工作完畢后必須做好防護措施,防止霧水、低溫損傷施工工器具、設備。

3.4?冬季用電安全措施

3.4.1對施工、生活用電定期進行全面檢查,加強用電管理,確保供電設備、線路的正常運行。

3.4.2施工配電盤必需裝設漏電保護器,臨時電源只能從漏電保護器后接引。

3.4.3加強電動工具管理,嚴防電動工具受潮,雨雪天氣使用的電動工具,必須符合相應防護等級的安全技術要求。

3.4.4嚴禁使用電爐取暖,取暖用電嚴禁超負荷;用普通煤爐取暖必須有專門的除煙通道,且室內必須設置專門的通風口,防止發生觸電和火災事故。

3.5夜間加班安全措施

3.5.1盡量避免夜間高處作業,如確需進行,必須配備足夠的照明,并有防寒、防滑措施。

3.5.2寒冷天氣高處作業,除應做好防寒、防凍、防滑措施外,作業人員必須配備御寒勞動保護用品。

3.5.3冬季夜晚施工照明應充足,高處作業使用的電梯應處于良好狀態。

3.6?冬季防火安全措施

3.6.1冬季氣候比較干燥,進入林區作業,作業現場禁止吸煙、生活用火。

3.6.2在林區內的各施工作業點須至少配備2只滅火器,作業結束時,由工作負責人檢查作業場地四周50米范圍內的起火隱患。

3.6.3對于火災易發區,隱患區進行一次排查,組織人力排除隱患,對于易發區進行重點監控,要求其監護人履行好監護職責。

3.6.4強化宣傳,做到預防在前。要求項目部、材料站及施工隊在駐地張貼森林防火標語,積極營造防火氛圍。

3.6.5加強動火管理、及時清除火源周圍的易燃物,動火區布置一定數量的滅火器。

3.6.6禁止在密閉容器、房間內避寒、取暖,避寒、取暖設施必需保證通風良好。

3.7冬季交通運輸安全措施:

3.7.1人力運輸的道路應事先清除障礙物,運輸用的工器具應牢固可靠,每次使用前應進行認真檢查,雨雪后抬運物件時,應有防滑措施。

3.7.2督促駕駛員出車前進行車輛例行檢查,定期進行保養維修,禁止帶病行車。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把不安全的隱患及早排除。

3.7.3天氣、道路條件不良時,車輛應減少運輸重量,增加安全系數。

3.7.4冬季雨雪天氣、路面結冰時,車輛應做好必要的防滑措施。

3.7.5車輛必須加裝霧燈,否則禁止使用。

4?相關文件:

4.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4.2《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4.3南方電網公司《電網建設安全健康與環境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4.4《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變電所和架空電力線路部分)

篇3:某某校冬季交通安全應急預案

冬季到來,由于雨、霧、雪、等天氣的即將來臨,導致道路能見度降低,部分路段可能存在積水結冰的現象,嚴重影響道路暢通和行車安全,為了切實加強冬季學生接送車輛運行安全管理,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高效有序的組織事故搶救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和學校秩序,明確安全事故處理的責任,確保學生人身安全不受傷害,特制定本預案。

一、組織領導

學校建立學生校車冬季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長任副組長,組員由各班班主任、安保人員及校車司機組成,領導小組負責本預案的制定,發布和實施,參與處理安全事故,對事故發生經過做好詳細調查和記錄,并在第一時間內報告相關部門,并通知相關人員趕到現場,協助交警等部門進行處理。全體成員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的開展救援處理工作。

二、事故預案方法和措施

1、學校要對放學乘坐校車的學生經常進行安全方面的教育和交通法規的教育,特別是對于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因素,重點反復地對學生進行講解、分析,增強學生自我保護能力和意識。

2、制定學生乘坐校車的紀律和安全制度,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對乘坐校車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強調安全第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租用車輛要求選用遵守交通法規,駕駛經驗豐富的駕駛員,選用車容、車況、安全性能好的車輛為學校提供服務。

3、加強駕駛員和乘坐校車負責老師的責任意識教育,要求駕駛員嚴格遵守交通法規謹慎駕駛,“文明駕車、禮讓先行”,提高駕駛員安全意識,減少事故隱患,并落實安全檢查制度,確保車輛安全狀況良好。要求負責教師加強管理,發現安全隱患及時制止并加以教育。

4、要求學生在乘車中自覺依次上下車,要文明、安全候車,要在規定的時間、地點等候校車,上下車輛時要特別注意安全。在行車過程中,嚴禁同學之間打鬧,頭和手伸出窗外。

5、做好車輛例行保養工作,出車前要對車容、車況、安全性能(特別是制動系統)進行檢查

三、處理事故的職責

接到事故發生報告后,有關職能部門要立即趕赴現場,以最快的速度立即積極開展工作,控制事故的蔓延和擴大,組織救援、保護事故現場、開展事故調查取證,盡快設法向領導小組報告事故情況;如屬重大安全事故,則視事故情況,與有關方面取得聯系,妥善處理。

四、關于安全事故的調查結案

原則:突發安全事故發生后,應先搶先救急,及時匯報,按照依法辦案、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開展事故調查處理。

確認事故現場,保護現場,先搶救傷員排險,防止事態擴大而采取的緊急措施和移動現場物件時,應作出標志,協助交警、交管部門拍攝或繪制現場圖并寫出書面記錄。

及時疏散人員,組織人員及時做好同乘學生的護送工作。

在上級部門指導下做好其他善后工作。

五、應急處理程序

一旦發生校車交通事故,應按下列程序進行處理:

隨車教師第一時間報警,然后及時匯報學校領導。

領導小組及時報中心校、教育局和相關部門。

處置乘車人員。

①如有受傷者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要盡快及時聯系車輛把傷員送至縣級或縣級以上醫院救治。

②另外調動車輛接送同乘沒有受傷的學生。換乘車輛時,隨車教師要看清周圍交通、車輛行駛情況,避免發生新的交通事故。

及時通知家長。

配合交通事故處理部門,并參與調解。

及時做好學生及家長安撫工作,控制事態,維持學校教育教學秩序正常進行。

保險介入。

關津鄉育林學校

2011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