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施工生產交通安全管理規定
1?目的:
冬季氣溫較低,氣候多為陰雨、大霧,給施工帶來安全隱患及不便。為加強各在建工程項目、物資運輸的冬季生產安全生產管理,防止發生因氣候原因導致的施工事故及其它事故,進一步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提高冬季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規定。
2?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公司所屬各單位。
3?安全管理規定:
3.1.1各作業現場需根據季節特點,合理安排工作進度,確保安全。
3.1.2冬季施工生產期間,施工隊(班組、車間、工作站)定期進行每周一次的冬季安全生產專項檢查。
3.1.3冬季施工生產項目的作業指導書中,必須有針對該項目的《冬季施工生產安全措施》。
3.1.4進入冬季施工生產,對有條件進行封閉的作業場所,應對其屋頂、門窗及孔洞及早進行封閉。
3.2?大風、大霧、雨雪、低溫結冰天氣安全措施
3.2.1大風(風力大于六級)、大霧(能見度小于20米)、雨雪天氣嚴禁露天高空作業。
3.2.2防滑跌安全措施
3.2.3在現場施工區域清除積水、霜雪,防止結冰。
3.3?防凍安全措施
3.3.1嚴禁使用明火取暖,并保證通風良好。
3.3.2對消防器具應定期進行全面檢查,對消防設施應做好保溫防凍措施。
3.3.3作業工器具、設備工作完畢后必須做好防護措施,防止霧水、低溫損傷施工工器具、設備。
3.4?冬季用電安全措施
3.4.1對施工、生活用電定期進行全面檢查,加強用電管理,確保供電設備、線路的正常運行。
3.4.2施工配電盤必需裝設漏電保護器,臨時電源只能從漏電保護器后接引。
3.4.3加強電動工具管理,嚴防電動工具受潮,雨雪天氣使用的電動工具,必須符合相應防護等級的安全技術要求。
3.4.4嚴禁使用電爐取暖,取暖用電嚴禁超負荷;用普通煤爐取暖必須有專門的除煙通道,且室內必須設置專門的通風口,防止發生觸電和火災事故。
3.5夜間加班安全措施
3.5.1盡量避免夜間高處作業,如確需進行,必須配備足夠的照明,并有防寒、防滑措施。
3.5.2寒冷天氣高處作業,除應做好防寒、防凍、防滑措施外,作業人員必須配備御寒勞動保護用品。
3.5.3冬季夜晚施工照明應充足,高處作業使用的電梯應處于良好狀態。
3.6?冬季防火安全措施
3.6.1冬季氣候比較干燥,進入林區作業,作業現場禁止吸煙、生活用火。
3.6.2在林區內的各施工作業點須至少配備2只滅火器,作業結束時,由工作負責人檢查作業場地四周50米范圍內的起火隱患。
3.6.3對于火災易發區,隱患區進行一次排查,組織人力排除隱患,對于易發區進行重點監控,要求其監護人履行好監護職責。
3.6.4強化宣傳,做到預防在前。要求項目部、材料站及施工隊在駐地張貼森林防火標語,積極營造防火氛圍。
3.6.5加強動火管理、及時清除火源周圍的易燃物,動火區布置一定數量的滅火器。
3.6.6禁止在密閉容器、房間內避寒、取暖,避寒、取暖設施必需保證通風良好。
3.7冬季交通運輸安全措施:
3.7.1人力運輸的道路應事先清除障礙物,運輸用的工器具應牢固可靠,每次使用前應進行認真檢查,雨雪后抬運物件時,應有防滑措施。
3.7.2督促駕駛員出車前進行車輛例行檢查,定期進行保養維修,禁止帶病行車。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把不安全的隱患及早排除。
3.7.3天氣、道路條件不良時,車輛應減少運輸重量,增加安全系數。
3.7.4冬季雨雪天氣、路面結冰時,車輛應做好必要的防滑措施。
3.7.5車輛必須加裝霧燈,否則禁止使用。
4?相關文件:
4.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4.2《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4.3南方電網公司《電網建設安全健康與環境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4.4《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變電所和架空電力線路部分)
篇2:A廠內車輛交通安全管理規定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廠內車輛和交通安全管理的相關內容和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分公司的各單位和現場。
2,職責
2.1公司安全質量環保處對公司機動車輛和廠內交通安全進行監督管理。
2.2直屬單位安全主管部門負責本單位車輛和廠內交通安全的日常監督管理。
3,管理內容與要求
3.1公司各有車直屬單位應明確一名行政副職分管交通安全,并將交通安全納入日常生產安全管理。
3.2駕駛員管理
3.2.1機動車駕駛員必須持證上崗,認真遵守交通法規,自覺服從公安交警的指揮和管理。
3.2.2各有車單位車隊每周組織駕駛員開展安全活動,每月組織一次安全培訓學習并作好《安全培訓記錄》,作到時間、人員、內容、效果四落實。駕駛員無特殊原因必須參加。
3.2.3凡持有機動車駕駛證人員,必須參加每年公安交通部門組織的年審,合格后方可繼續駕駛車輛。
3.2.4駕駛員不得擅自將車交給他人駕駛,嚴禁私自教練他人學習駕駛,由此而發生事故,全部責任和損失由駕駛員承擔。
3.2.5酒后駕車或將車交給無證人員駕駛,一經發現立即下崗,在一年內不得從事駕駛員崗位。由此而發生事故,全部責任和損失由駕駛員承擔。
3.2.6非專職駕駛員不得隨意駕駛本單位車輛,確因工作需要駕駛本單位車輛,須經主管領導審批同意后方可駕駛。
3.2.7有下列情況之一,駕駛員有權拒絕駕駛車輛
a)有醫院證明患有妨礙安全行車的疾病;
b)裝載的物品不符合裝載規定;
c)裝載危險品手續不全,沒專人押送;
d)車輛存在嚴重故障,影響安全行車;
e)行車路線和地點與路單不符。
3.2.8駕駛員必須隨車妥善保管駕駛證、行駛證、檢查證、營運證、保險證、附加費購置證等有效證件。不得涂改、轉借、偽造。車隊應建立、健全駕駛員各種行車有效證件編號記錄。
3.2.9各有車單位車隊對身體狀況差,思想素質低或多次違章、發生事故的駕駛員應及時調換崗位。
3.3車輛管理
3.3.1新車入戶,外籍車輛轉入及辦理機動車輛異動、變更、過戶手續時,必須嚴格執行公安交通管理規定。
3.3.2各有車單位車隊應建立健全機動車輛技術檔案,記錄車輛的履歷,歷次大修時間以及更換的零部件,車輛事故損壞修復情況等;對車輛進行質量檢查,實行三級保養,不符合行駛條件的不得使用。
3.3.3機動車輛必須參加公安交通部門組織的年檢,經年檢合格,車輛方可上路行駛。長期停駕車輛重新啟用前應進行一次全面檢查、保養,合格后方可使用。
3.3.4各種機動車輛,未經批準,一律不得進入或通過生產裝置,油罐區及其他易燃易爆區域。
3.3.5會議和接待用車必須經承辦單位(部門)主管領導審批,原則上安排專門車隊(組)承擔,重要接待任務應指定專人帶車,負責行車安全。
3.3.6執行長途行車任務的駕駛員應進行嚴格挑選,至少需三年以上的駕駛經驗,出車前,駕駛員應對車輛進行全面檢查并作好《長途車輛出車檢查記錄》。車隊主管領導對駕駛員和車輛檢驗情況進行審查,確認合格報主管領導審批并填寫《長途用車領導審批記錄》,方可執行長途任務。
3.3.7執行緊急任務,需日夜兼程的車輛,必須配備兩名或兩名以上駕駛員,嚴禁疲勞駕駛。
3.3.8各有車單位應嚴格執行“三交一封”(交車輛鑰匙、行駛證、駕駛證,封存車輛),建立《“三交一封”記錄》,固定停放地點或車庫,嚴禁亂停亂放和私自將車開回家。
3.4廠內道路
3.4.1廠內道路應設交通標志,其設置位置、形式、尺寸、顏色等符合國家交通法規之規定,且須執行本地政府有關規定。
3.4.2廠內道路在彎道、交叉路口的橫距范圍內,不得有妨礙駕駛員視線的障礙物。
3.4.3穿越道路的管溝須設牢固、堅實的蓋板,路面的上、下水井、閥門井等應選用重厚井蓋,并必須完好無損,防止缺失。
3.4.4嚴禁在廠內道路堆集物資、設備,禁止在路面進行阻礙交通的作業。凡由于道路需要臨時占用或破土施工時,必須經直屬單位主管部門確認,并向消防大隊申請批準,備案后方可占用或施工,并設置安全標志。
3.4.5鐵路兩側距鋼軌1.5米內,不準堆放物資、設備。在規定的范圍外堆入的物資必須穩固,以防溜塌侵入軌道,并不得影響機動車行駛視線。
3.4.6跨越鐵路拉設輸電線和管道,應事先征得主管部門同意,架設要牢固,距離軌面的高度,輸電線路不低于7.5米,管道不得低于5.5米。
3.4.7在鐵路兩側、上空、地下從事非鐵路運輸作業或進行各種施工作業而影響鐵路運輸時,必須取得直屬單位主管部門的同意,并應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作業時應隨時與鐵路部門聯系。
3.4.8廠內各生產裝置、油品罐區、液態烴球罐區及其它臨時劃定禁區,應由直屬單位安全主管部門和禁區所在單位設置禁止機動車輛(以下簡稱車輛)通行的標志和設施。
3.5進廠車輛要求
3.5.1機動車輛狀況必須保持齊全、有效、良好、按交通管理部門規定,定期檢審,發給檢審證方可行駛。
3.5.2車輛載重量及乘員人數不準超過行駛證上核定的數量;車輛載物高度、寬度和長度應符合交通法規的規定。
a)車上應根據危險貨物的性質配備相應的防護、消防器材、車前后兩頭應標有明顯的危險標志;
b)應在車輛排氣管處安裝防火罩,裝載液態或氣態易燃、易爆物品的罐車接防靜電設施;
c)易燃、易爆貨物不得與其它貨物混裝,其載量不得大于規定載量的三分之二,堆放高度不得高于車廂攔板。
3.6車輛在廠內的行駛
3.6.1車輛進廠時,除司機外乘座人員一律憑入廠證入廠。具體執行《出入廠管理規定》。
3.6.2車輛在廠內道路上行駛時,時速不超過二十公里。行至交叉路口、裝卸作業區、廠大門口及人員稠密路段時,時速不超過十五公里,并要在五十米外減速,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行”,嚴禁搶道通行。機車掛有易燃、易爆、腐蝕性等危險物品的掛車時速不超過十公里。
3.6.3執行任務的消防車、工程搶險車、救護車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不受規定速度的限制。
3.6.4廠大門口、廠內交叉路口、轉彎處等二十米內不準停車。
3.6.5貨車不準人貨混載。大型貨運機動車除駕駛室和車廂內可乘坐額定的人員外,其它部位(駕駛室頂、腳踏板、葉子板等)不準載人。
3.6.6私人摩托車不準入煉油廠、乙烯廠,單位摩托車應辦理相關手續,憑證通行。
3.7非機動車輛及行人
3.7.1所有進入廠內的自行車等非機動車輛,應遵守廠內車輛安全十大禁令有關規定。
3.7.2自行車、三輪車不準牽引其它非機動車輛或被機動車輛牽引,轉彎前必須慢行,并伸手示意,不準突然猛拐。禁止畜力車進廠。
3.7.3廠內行人必須走人行道或靠路邊行走,不準突然橫穿馬路;不要在有毒、有害物排放的地方停留;不準在起重物下行走;行走要注意腳下看有無溝、坑、井,頭頂上部有無管線、架子、電線等障礙物。
3.7.4廠房內、設備旁不準停放自行車、三輪車,不準阻礙安全通道。自行車必須集中存放管理。
3.8車輛進入生產裝置和罐區
3.8.1如車輛因特殊情況或工作需要進入廠內各生產裝置、油品罐區、液態烴球罐區及其它臨時劃定禁區,事先提出申請,車輛要佩戴好防火罩,通過所屬車間落實安全措施并辦理有效的《車輛進裝置特別通行證》,由車間主管領導審批后方可按指定路線進入。
3.8.2搶險,急救,消防滅火的車輛在執行任務或訓練時不必辦理車輛通行證。消防車,急救車等進入生產裝置演習或監護時,不必辦理車輛進裝置通行證,但要事先告知生產裝置的相關負責人。
3.8.3非防爆電瓶車、機動三輪車、拖拉機、翻斗車、載人轎車原則上不能進入正在運行的裝置區和罐區。
4,相關文件
4.1Q/SYDS780出入廠管理規定
4.2Q/SYDS614安全生產禁令管理規定
5,記錄
5.1安全培訓記錄
5.2長途車輛出車檢查記錄
(以上記錄由車隊設置格式,建立并保存,保存期限一年)
5.3長途用車領導審批記錄
5.4車輛“三交一封”記錄
(以上記錄由直屬單位車輛管理部門設置格式,建立并保存,保存期限一年)
5.5車輛進裝置特別通行證
(公司安質環處設置格式,基層車間建立并保存,保存期限一年)
5.6消防通道占道許可證
(消防大隊設置格式,基層車間建立并保存,保存期限一年)
篇3:企業內交通安全管理規定
為了加強廠內機動車輛的管理,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保障廣大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特制定如下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一、從事廠內運輸工作的新工人和代培、實習人員,入廠時應進行安全教育,在指定的老工人帶領下工作3~6個月,經考試合格后,方準單獨操作。
二、廠內機動車駕駛員屬于特種作業人員,必須通過有關部門組織的專業技術培訓、安全操作考試合格,持有特種作業人員操作合格證,方準駕駛。駕駛員應定期進行體檢,凡患有色盲、嚴重近視、耳聾、精神病、高血壓、心臟病等禁忌癥者,不得繼續擔任原職工作。
三、機動車輛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在無限速標志的廠內主干道行駛時,不得超過30公里,其他道路不得超過20公里/小時。在進出廠房、倉庫大門、上下地磅、危險地段、生產現場、倒車時最高行駛速度不能超過5公里/小時。
四、惡劣天氣能見度在5米以內,應停止行駛。
五、車輛通過地磅時,要做到“一看、二慢、三通過”,發現停車信號,須依次停車于停車線以外,無停車線的,應停在距離地磅五米遠的地方。
六、距地磅、廠房、倉庫15米以內禁止停放車輛。
七、車輛在冰雪、泥濘路段行駛時,車速應緩慢,避免緊急制動。同向行駛的車輛,兩車之間的距離保持在50米以上。
八、廠內各主要路口應設置“減速慢行”“急拐彎處減速”等交通安全標志,限速標識和限速帶。
九、要做好廠內機動車輛的日常維護保養,保持車況良好,及時發現和消除故障、隱患、防止車輛損壞。
十、鏟車在行駛時,無論空載還是重載,其車鏟距離地面不得小于300mm,但也不得高于500mm。
十一、嚴禁任何人站在車鏟或車鏟的貨物上隨車行駛,也不得站在鏟車車門上隨車行駛。
十二、嚴禁駕駛員酒后駕車、疲勞駕車、爭道搶行等違章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