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A市糧食局工作職責

A市糧食局工作職責

2024-07-18 閱讀 4642

1.負責全市糧食流通的行政管理和行業指導。

2.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糧食流通和糧食儲備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研究提出并組織實施全市糧食宏觀調控和總量平衡以及糧食流通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和年度糧食購銷、出口計劃;配合有關部門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糧食產業結構調整的意見和建議;制定全市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方案,并負責組織協調落實。

3.組織實施對全市糧食流通的宏觀調控,負責全市糧食供需總量平衡,組織余缺調劑。建立糧食安全預警機制,負責制定糧食應急預案,組織、協調、落實應對重大自然災害、重大疫情或者其他突發事件引起的糧食供求失衡的具體措施。

4.制定和實施市、縣儲備糧總量規模、網點布局方案,負責管理省儲備糧和市、縣儲備糧,協調中央儲備糧與地方糧食的購銷關系;指導、協調全市糧食輪換和陳化糧處理。

5.實施糧食收購行政許可,審核全社會糧食收購資格。負責全社會糧食流通市場監督檢

篇2:P糧食局機關炊事人員崗位職責

糧食局機關炊事人員崗位職責

為做好飲食衛生安全工作,保障局機關和購銷總公司人員身體健康,防止事故的發生,特制訂以下辦法:

一、職責范圍:負責大院內局機關、購銷總公司的午餐、區域衛生、樓頂菜園種植管理。

二、工作要求:炊事人員接受局辦公室的管理和領導,具體做到以下幾點:

1、食堂人員每年必須進行健康檢查,在取得健康證后方可從事炊事工作。平時如出現咳嗽、腹瀉、發熱、嘔吐等有礙食堂衛生的疾病時,應及時告知辦公室,并到醫院查明病因,排除有礙食堂衛生的病癥治愈后,方可上班。

2、食堂人員應有良好的衛生習慣:

⑴工作前,處理食品原料后以及便后,應該用肥皂及流水洗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之前手消毒。

⑵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

⑶不得留長指甲、戴戒指加工食品。

⑷不得在食品加工場所吸煙。

⑸不用手直接抓熟食品。

⑹不面對食品打噴嚏、咳嗽。

⑺不用工作服或圍腰擦手。

⑻不隨地吐痰。

3、嚴格把好食品采購關,采購食品蔬菜要求新鮮,無腐爛變質、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它感官性異常,含有害物質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質污染,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食品。

4、加工的蔬菜應該沖洗干凈,無雜質。

5、對超過保質期限的食品、調料等,一律停止使用,采購時不易過多,以免形成積壓,造成食品不新鮮。

6、要經常更換菜肴品種,并做到色香味俱全,不斷提高飯菜質量。

7、食用器具的衛生要求:

⑴餐具每次用后要隨時洗刷干凈,及時消毒并儲存在保潔櫥內備用。用于原料生、熟的刀、墩、盆以及其它,工具、容器必須顯示標志,做到分開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凈,保持清潔。

⑵餐具實行四過關(一洗、二刷、三沖、四消毒),打菜、飯用具用開水清洗消毒,案板等用具要清潔衛生,生熟分開。

⑶抹布要分開使用,擦桌、椅抹布嚴禁混用,鍋臺抹布每天要洗凈,涼干使用。

8、環境衛生要求:

⑴食堂應當保持內外環境整潔,用餐場所應有防塵防蠅設施。

⑵餐廳、桌椅每天擦掃,做到無油膩、無灰塵,每周一沖洗。⑶操作間做到工完場凈,每天拖掃、一周一大掃。

⑷地面應干凈整潔、無垃圾、無積水、無雜物、櫥內無油污、墻壁門窗無積塵。

⑸所有餐飲具、食品堆放要定位整齊。

9、用餐結束,要及時關閉水電、液化氣,并注意用氣安全。

10、辦公室要對膳食質量、安全衛生進行檢查把關,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并定期認真聽取就餐人員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反饋。

11、保證樓頂菜園不拋荒,并充分利用各種蔬菜補貼食堂所需。

三、考核標準:

1、炊事員購物由市局指定專人陪同采購,所購物資接受局財務科出納員的檢驗。

2、確保食物衛生,安全無事故。

3、精心烹調,杜絕粗制濫造。

自覺接受機關組織的檢查和抽查,發生事故嚴肅處理,視情節輕重給于批評教育,經濟處罰,辭退,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篇3:P糧食局機關衛生保潔人員崗位職責

糧食局機關衛生保潔人員崗位職責

為做好機關大院內環境保潔工作,創造潔美和諧的辦公環境,特制訂本崗位職責:

一、職責范圍:局長室、門廳、大廳,三、四、六樓會議室、接待室的內部衛生。二、三、四、五、六樓走廊,樓梯、電梯、地面、墻面衛生,男、女廁所。

二、工作要求:衛生保潔員接受局辦公室的領導,具體做到以下幾點:

1、局長辦公室要在每天在7:30分前搞好衛生,招待客人后要及時清理,保持室內整潔。

2、衛生包干區域做到內外環境整潔、無垃圾、窗明幾凈,墻上無蛛網,地上無痰跡。樓梯扶手無灰塵,洗臉池臺面、地面無污跡,衛生間大小便池無污垢、無雜物,衛生間地面無積水。

3、三樓、六樓會議室、四樓接待室要保持整潔、干凈,隨時可用。

4、搞好各種會議前和接待客人的準備工作。包括水果、煙具、茶具的擺放等。

三、考核標準:自覺接受局機關組織的檢查和抽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并根據情況進行考核打分。如出現嚴重不負責任或造成其他不良影響的應視情節給予批評教育,經濟處罰或辭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