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非煤礦山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措施

非煤礦山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措施

2024-07-22 閱讀 7978

(一)采掘施工方面

1.相鄰礦山開采錯動線重疊,開采移動線與周邊居民村莊、重要設備設施安全距離不符合相關要求,以及與相鄰礦山開采相互嚴重影響安全的;

2.露天礦山沒有采用自上而下順序、分臺階(層)開采的;

3.露天礦山臺階參數和設備能力嚴重不匹配的;

4.地下礦山超層越界開采或者擅自開采保安礦柱、巖柱的;

5.地下礦山每個礦井、每個生產水平(中段)、每個采場不具備兩個獨立的能行人的直達地面的安全出口的;

6.夜間無照明裝卸作業的。

(二)火工品及爆破方面

1.礦山爆破器材庫不符合設計要求,或者民爆器材違規、超量和混存的;

2.爆破作業時,對拒爆和殘爆現象不處理,處理時不采取警戒、防護措施,或使用鐵器、設備直接挖取的;

3.使用非專用車輛運送爆破器材或炸藥、雷管混裝混運的;

4.露天礦山開采周邊安全距離不符合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規定的;

5.爆破作業現場沒有設置堅固的人員避炮設施的。

(三)邊坡及采空區方面

1.沒有對采空區進行治理,以及對地表塌陷沒有采取有效監測監控措施的;

2.對采空區密集區域不執行“先探后采”的;

3.在探明的采空區危險區域內進行采掘施工作業的;

4.露天礦山邊坡角大于自然安息角或者邊坡不穩的;

5.露天礦山沒有對高陡邊坡采取監測監控措施,以及對較大滑坡體沒有治理的。

(四)排土場方面

1.在經常發生滑坡的山坡地基或軟地基上排土,未采取有效安全措施的;

2.山坡匯水面積大而未修筑排水溝或排水溝被嚴重堵塞的;

3.排土場邊緣沒有設置安全車檔,或車檔高度不足輪胎直徑1/2,車檔頂寬和底寬不足輪胎直徑1/4和3/4的;

4、對沉降部位不及時進行處理,在反坡角小于2%的位置進行排土作業的;

5.坡頂線內側30m內側范圍內有大面積裂縫(縫寬0.1m-0.25m)或不正常下沉(0.1m-0.2m)時,汽車仍在該區域進行排土作業的;

6.排土場內因煙霧、粉塵、照明等因素使駕駛員視距小于30m的;

7.夜間無照明進行排土作業的;

8.易發生泥石流的山坡排土場,下游存在采石場、工業場地、居民點、鐵路、道路及永久建筑等,未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的;

9.推土機沿排土場平行坡頂線方向推土的;

10.排土作業車輛倒車速度大于5km/h,高速沖撞安全車檔的。

(五)防排水方面

1.礦山未按規定設置專用防水、排水設施,或者防水、排水設施能力嚴重不足的;

2.礦井主要排水設備的型號或數量不能滿足安全規程要求的;

3.有嚴重水患,沒有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的;

4.井口標高低于當地歷史最高洪水位的;

5.水文地質條件復雜,井底車場周圍未設置防水閘門的。

(六)通風方面

1.地下礦山沒有按規定建立機械通風系統,以及通風能力不足,風速、風量、風質不符合要求的;

2.壓風設備壓力表、安全閥、斷油(水)保護裝置及溫度保護裝置等不齊全可靠的;

3.存在有害氣體,檢測儀器的數量、頻次等不符合規定要求的;

4.井下爆破器材庫未有單獨通風風流或回風風流未直接進入礦井回風巷道內的。

(七)機電方面

1.地下礦山一級負荷沒有采用雙回路、雙電源供電的;或礦井雙回路供電電源均T接有其他用電負荷的;

2.中性點直接接地的變壓器或發電機向井下直接供電的;

3.提升設備未按規定定期檢測檢驗的;

4.提升設備其防墜、防過卷、制動等安全保護裝置不符合安全規程要求的;

5.井下高壓電器、線路等年久失修絕緣層老化或敷設不當;

6.特種設備未按規定經有資質的安全檢測檢驗機構檢測,以及經檢測檢驗不合格的仍使用的;

7.采掘、運輸等設備從架空電力線路下方通過時,其頂端與架空電力線路的距離,不滿足下列規定:3kV以下,不得小于1.5m,3kV-10kV,不得小于2.0m;高于10kV,不得小于3.0m。

8.大型設備的供電電纜絕緣層老化或破損而沒有及時更換的;

9.停送電或在電源線路上斷電作業時,電源開關沒有加鎖、不設專人監護或不懸掛警示牌的。

(八)消防安全方面

1.油庫、炸藥庫等易燃易爆場所沒有配備足量消防設施設備,或消防設施設備不能正常使用而沒有及時更換的;

2.油庫、炸藥庫等易燃易爆場所的電力裝置(電機、燈具、開關等)不防爆,或防爆等級(類別、級別、組別)及線路敷設不符合有關標準、規定要求的;

3.油庫、炸藥庫等易燃易爆場所的電氣設備達不到防爆要求的;

4.油庫、炸藥庫等易燃易爆場所的設施、設備未按規定設置防雷設施,或未按規定進行檢測并符合要求的;

5.油庫、炸藥庫等易燃易爆場所的設備、管線、罐車等設施未按規定設置靜電接地設施,或未按規定進行檢測并符合要求的;

6.封閉的易燃易爆物品倉庫未設置通風裝置或裝置失效沒有及時更換的;

7.油庫、炸藥庫等易燃易爆場所及爆破作業裝藥區域擅用明火的;

8.辦公樓、宿舍等人員密集場所沒有配備足量合格消防設施設備,或消防設施設備不能正常使用而沒有及時更換的。

(九)車輛運輸方面

1.運輸車輛制動或其它安全輔助裝置故障,仍進行運輸作業的;

2.運輸車輛嚴重超速、超高、超載的;

3.運輸道路坡度、半徑不符合規程要求的;

4.山坡填方的彎道、坡度較大的填方地段以及高堤路基路段外側沒有設置護欄、擋車墻的;

5.車輛在露天采場存在明火的地點或其它不安全地點加油的。

篇2: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為準確認定,及時消除礦井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杜絕重大安全生產事故。根據《國務院關于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國務院446號令)、《煤礦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報告和監管監察辦法》(晉煤監辦字[2005]711號)等文件規定和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領導組

組?長:總經理黨委書記

成?員:生產經理?安全經理?機電經理?總工程師

經營經理?工會主席?后勤經理?通風區長

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安監處。

聯系電話:7087017?7087036

辦公室主任:安監部部長

成?員:各副總工程師及各相關科室科長

?二、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職責

1、領導組職責

組長對全礦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工作全面負責。應當每月組織一次全礦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排查;組織制定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整改方案、安全保障措施;落實整改的內容、資金、期限、責任單位等并組織實施。

2、各分管經理、總工程師負責組織分管范圍內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并把分管范圍內的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提交總經理安全辦公會研究解決。

3、各生產業務科室負責向領導組辦公室書面匯報本專業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情況;領導組辦公室負責對全礦重大安全生產隱患進行統計、分析,并建檔登記。

4、各生產業務科室和責任單位負責抓好本專業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治理的具體實施,并將整改結果按時報領導組辦公室;領導組辦公室負責全礦安全生產隱患治理的監督復查,并將整改進度及結果建檔登記。

5、領導組辦公室負責每月25日前將本月度重大安全生產隱患及排查治理情況向集團公司安監局提交書面報告。

?三、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程序

1、嚴格執行定期(全礦每月逢三安全大檢查)和不定期(各級領導、工程技術人員、安全小分隊下井檢查和安全員現場督查等多種形式)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制度。發現重大安全生產隱患,立即停止生產,按程序進行排查治理,并及時向集團公司安監局上報隱患情況。

2、隱患排查治理領導組組織相關單位制定隱患整改方案、安全保障措施,落實整改的內容、資金、期限、責任人、整改方案和措施,并組織實施。

3、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整改結束后必須按照重大隱患整改驗收標準,由隱患排查領導組組織相關單位進行自檢。自檢達標后方可恢復生產,并向集團公司安監局匯報。

4、領導組辦公室定期對全礦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認真統計分析和總結,并登記建檔。

5、每月下旬組織召開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會,總結本月度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四、重大安全生產隱患的認定

(一)《煤礦重大安全生產隱患認定辦法(試行)》(安監總煤礦字[2005]133號)中規定的15種重大安全生產隱患。

第一條?“超能力、超強度或者超定員組織生產”,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礦井全年產量超過礦井核定生產能力的;

2、礦井月產量超過當月產量計劃10%的;

3、一個采區內同一煤層布置3個(含3個)以上回采工作面或5個(含5個)以上掘進工作面同時作業的;

4、未按規定制定主要采掘設備、提升運輸設備檢修計劃或者未按計劃檢修的;

5、煤礦企業未制定井下勞動定員或者實際入井人數超過規定人數的。

第二條?“瓦斯超限作業”,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瓦斯檢查員配備數量不足的;

2、不按規定檢查瓦斯、存在漏檢、假檢的;

3、井下瓦斯超限后不采取措施繼續作業的;

第三條“通風系統不完善、不可靠”,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礦井總風量不足的;

2、主井、回風井同時出煤的;

3、沒有備用主要通風機或者兩臺主要通風機能力不匹配的;

4、違反規定串聯通風的;

5、沒有按正規設計形成通風系統的;

6、采掘工作面等主要用風地點風量不足的;

7、采區進(回)風巷未貫穿整個采區,或者雖貫穿整個采區但一段進風、一段回風的;

8、風門、風橋、密閉等通風設施構筑物質量不符合標準、設置不能滿足通風安全需要的;

9、煤巷、半煤巖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巖巷的掘進工作面未裝備甲烷風電閉鎖裝置或者甲烷斷電儀和風電閉鎖裝置的。

第四條?“有嚴重水患,未采取有效措施”,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未查明礦井水文地質條件和采空區、相鄰礦井及廢棄老窯積水等情況而組織生產的;

2、礦井水文地質條件復雜沒有配備防治水機構或人員,未按規定設置防治水設施和配備有關技術裝備的、儀器的;

3、在有突水威脅區域進行采掘作業未按規定進行探放水的;

4、擅自開采各種防隔水煤柱的;

5、有明顯透水征兆未撤出井下作業人員的。

第五條?“超層越界開采”,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國土資源部門認定為超層越界的;

2、超出采礦許可證規定開采煤層稱層位進行開采的;

3、超出采礦許可證載明的坐標控制范圍開采的;

4、擅自開采保安煤柱的。

第六條?“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設備、工藝”,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被列入國家應予淘汰的煤礦機電設備和工藝目錄的產品或工藝,超過規定期限仍在使用的。

3、礦井提升人員的絞車、鋼絲繩、提升容器、斜井人車等未取得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未按規定進行定期檢驗的;

4、使用非阻燃皮帶、非阻燃電纜,采區內電氣設備未取得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的;

5、未按礦井瓦斯等級選用相應的煤礦許用炸藥和雷管、未使用專用發爆器的;

6、采用不能保證2個暢通安全出口采煤工藝開采(三角煤、殘留煤柱按規定開采者除外)的;

第七條?“年產6萬噸以上的煤礦沒有雙回路供電系統”,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單回路供電的;

2、有兩個回路但取自一個區域變電所同一母線端的。

第八條“有其他重大安全生產隱患”。

(二)《關于煤礦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報告和監管監察辦法》(晉煤監辦字[2005]711號)中規定的10條重大安全生產隱患。

1、高瓦斯、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沒有專用回風井的;

2、未實行壁式開采的;

3、生產能力30萬噸/年及以下礦井同一煤層超過一個回采工作面和二個掘進工作面的;

4、以掘代采的;

5、下井作業人員超過規定、未在井口掛牌明示的;

6、沒有按核定生產能力配備相應數量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并持證上崗的;

7、一證多坑礦井超出煤炭生產許可證載明范圍開采

采的;

8、主提升井兼作回風井無控制外部漏風措施,漏風量超過規定的;

9、井下作業人員未在具有四級以上資質的安全培訓機構接受培訓教育并考核合格的;

10、超出安全生產許可證載明許可范圍生產的。

?五、工作要求:

1、全礦各級領導必須對礦井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高度重視,嚴格按照《國務院關于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國務院446號令)、《煤礦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報告和監管監察辦法》(晉煤監辦字[2005]711號)等文件規定和要求,認真做好隱患排查工作。

2、各生產業務科室必須制定專人負責本專業重大安全生產隱患的排查治理工作,25日前報安監部建檔登記,每月28日前分別向分管領導和領導組辦公室報送本專業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情況。報送的內容應包括產生重大安全生產隱患的原因、現狀、危害程度分析、整改方案、安全措施和整改結果等。

3、各有關科室科長必須根據礦井實際情況親自在《煤礦企業重大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和報告表》上簽字。地測科必須按時將采掘工程平面圖交領導組辦公室。

4、領導組辦公室必須將重大安全生產隱患及排查治理整改情況上報集團公司安監局。

?5、對不按時整改或未按時報送的單位,按公司有關規定進行處罰,并與本單位安全考核掛鉤。因未按時整改的造成事故的單位,經黨政聯席會研究決定,對責任單位負責人進行行政處分。

篇3:礦井重大安全隱患排查上報制度

1、礦井重大安全隱患排查由公司安全監察部牽頭,生產、技術、機電各部門配合,每周組織一次礦井安全生產大檢查,一般安全隱患落實部門負責處理,安監部負責督查,重大安全隱患必須報礦長、公司總經理召開安全辦公會議落實處理,同時上報區煤炭局。

2、公司所屬井下班組長,現場發現重大安全隱患,必須撤出所有人員,將險情報現場管理人員(帶班隊長、安檢員、帶班領導)。

3、帶班隊長、安檢員、帶班領導,現場發現重大安全隱患,必須責令停工、停機、停產,撤出現場所有作業人員到安全地點,將險情報生產技術部、安監部。

4、公司員工發現礦井各生產系統、采掘面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立即報公司安監部,由安監部牽頭,生產、技術、機電各部門配合,現場檢查識辨,并對報告人員進行獎勵。

5、安監部負責礦井重大安全隱患統計上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