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塵防治的現場安全管理措施
(1)采區(工作面)風流中的含塵量是否符合要求。
(2)在采區巷道兩幫、頂底、管子上、支架上是否有厚度2mm、長5m的積塵。
(3)是否有清洗煤塵制度,對巷道是否經常清洗。
(4)放炮前后是否灑水。
(5)是否使用水炮泥,每個炮眼的水炮泥數量是否符合規定。
(6)采區刮板輸送機、帶式輸送機、轉載點是否有噴霧灑水裝置,是否靈活可靠。
(7)工作面是否用濕式煤電鉆進行打眼。
(8)工作面是否有煤層注水措施,注水量、時間、水壓是否滿足要求。
(9)注水后濕潤煤量是否滿足要求。
(10)封孔質量是否符合要求,有無漏水地點。
(11)供水管路是否符合防塵、灑水、注水的要求。
(12)割煤機的內外噴霧是否符合要求,是否經常清洗堵塞噴霧的煤粉。
(13)巖粉棚、水棚、水袋、水槽的巖粉量、水量是否滿足巷道的需要。
(14)隔爆設施安設的位置是否合適,是否起隔爆作用。
(15)每個隔爆棚的間距是否符合要求,吊棚是否合適。
篇2:煤業瓦斯煤塵爆炸演練方案
根據《瓦斯、煤塵爆炸事故(專項預案)應急救援預案》,結合我礦生產實際,經研究決定于2013年6月1日進行2013年度礦井瓦斯、煤塵爆炸演練。為使本次瓦斯、煤塵爆炸演練安全順利進行,特編制此演練方案。一、礦井瓦斯、煤塵爆炸演練的目的:1、檢驗應急救援預案和程序是否存在的缺陷,暴露應急救援預案中存在的問題。2、提高應急救援機構、各部門及人員之間的協調能力,提高整體應急反應能力,提高災害處理能力。3、進一步明確應急救援工作中各單位及各崗位的職責。4、檢驗應急救援人員的組織情況,檢驗并提高應急救援人員應急救援工作的熟練程度和技術水平。5、檢查應急救援物資的儲備情況。6、檢驗員工對避災路線的熟悉程度及員工自救、互救能力,增強全體員工應急救援意識,提高應急救援能力。7、檢驗礦井通訊系統暢通情況。8、檢驗人員定位系統的可靠性。8、檢驗壓風自救系統是否完好。9、檢驗供水施救系統是否完好。10、檢驗監測監控系統的可靠性。二、演練考核項目:1、檢查井下現場人員組織撤離情況,記錄發生瓦斯、煤塵爆炸事故后全部員工撤離的時間。2、調度接到通知后全體搶險救災指揮部成員到達會議室時間。3、檢查各應急救援部門及機構和人員之間的協調能力、整體應急救援反應能力和災害處理能力。4、檢查相應的應急救援方案從制定到組織實施的時間。5、檢查并記錄各應急救援隊伍組織情況和到達指定地點的時間。6、現場檢查應急物資儲備情況及發放情況。7、檢查員工對自救器及壓風自救呼吸器的正確使用情況,檢查員工對供水施救系統使用的熟練程度,檢查人員對避災路線的熟練程度。8、檢查礦井通訊系統暢通情況。9、檢查人員定位系統運行狀況和準確程度。10、檢查壓風自救系統是否正常。11、檢查供水施救系統是否正常。12、檢查監測監控系統是否正常,檢查監控數據是否準確、可靠。三、礦井瓦斯、煤塵爆炸演練組織機構1、瓦斯、煤塵爆炸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機構:總指揮:盧義(礦長)副總指揮:姚海成(總工程師)指揮部成員:邊水平(通風副礦長)、周二文(安全副礦長)張鋼舉(生產副礦長)常吉林(機電副礦長)李獻英(安全副總)、曹子文(生產副總)苑樹海(基建副總)吉玉海(通風科長)?趙兵(生產科長)、雷潤憨(調度主任)李俊文(企管科長)、趙躍斌(監控主任)魏俊利(安監科長)、喬勁松(地測科長)張峰(機電科長)、崔百興(人事科長)、陳振光(綜合辦主任)、陳建國(保衛科長)孫毛小(準備隊隊長)、袁彥飛(探水隊隊長)??謝栓柱(綜采隊隊長)、李栓平(綜采副隊長)職責:負責指揮應急救援工作,負責制定搶險救災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指揮現場搶險救災。指揮部地點:公司調度室,聯系電話:0350—7356588、7356599四、演練模擬事件:2013年6月1日9時25分假定在8103運輸順槽掘進工作面發生瓦斯、煤塵爆炸,受災區域10人,由跟班隊長但堂志發出瓦斯、煤塵爆炸事故警報,跟班隊長、班長負責組織瓦斯、煤塵爆炸地點作業人員立即沿避災路線有序向外撤離,同時向調度室匯報災害地點和災情。調度室接到災害匯報后,立即通知井下各地點所有人員(副斜井、主斜井信號工除外)立即撤離,同時通知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應急救援總指揮立即下令啟動《瓦斯、煤塵爆炸事故(專項預案)應急救援預案》??傊笓]立即組織指揮部成員分析發生災害的原因及災害程度,制定救援方案,按救援方案組織施救。五、瓦斯、煤塵爆炸演練形式、地點和時間:1、演練形式:礦井全面演練;2、演練地點:8103運輸順槽掘進工作面3、時間:2013年6月1日9:25至2013年6月1日11:35六、演練程序:1、2013年6月1日9時25分8103運輸順槽掘進工作面跟班隊長但堂志向調度室匯報8103運輸順槽發生瓦斯、煤塵爆炸事故,并組織本工作面人員向副斜井井底撤離。2、值班調度員接到8103運輸順槽跟班隊長但堂志的匯報立即下達井下停產、撤人的指令,同時立即向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匯報情況,總指揮立即下令啟動《瓦斯、煤塵爆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3、井下其它地點接到調度室撤人命令后跟班隊長、班組長迅速組織人員向副斜井井底撤離。4、各地點瓦檢員接到撤人命令在準備撤離的同時檢測并匯報所在地點的瓦斯及其它有害氣體情況。5、接到災害通知后,指揮部成員立即趕赴調度室集中,由總指揮組織制定搶險救災方案、落實責任、統一安排工作。各部門進入緊急狀態,開始搶險工作,同時通知救護隊。6、應急救援隊各隊長在接到應急救援指揮部指令后,迅速集合本隊人員進行應急救援工作。第一小隊由邊水平帶領,隨時待命,聽從指揮部的調度;第二小隊由周二文帶領,在副斜井井口進行搶險救援工作;第三小隊由張鋼舉帶領,在主斜井井口進行搶險救援工作;7、安監科派人負責主斜井、副斜井井口的人員清點和安全維護工作(演練中在副斜井清點撤出的人員)。8、供應科負責組織應急搶險救援物資的發放工作。9、各應急救援小隊按照指揮部指令進行搶險救災工作。10、演練結束后,總指揮下達演練結束命令,泰安煤礦瓦斯、煤塵爆炸演練結束。七、發生瓦斯、煤塵爆炸時的撤退路線1、8103運輸順槽掘進工作面——8103運輸順槽——輔運大巷——副斜井井底2、8103回風順槽工作面————8103回風順槽——輔運大巷——副斜井井底3、8102綜采工作面——8102運輸順槽——輔運大巷——副斜井井底4、遇到無法撤退時,應迅速采取以下措施自救;①瓦斯煤塵爆炸事故發生后,立即帶好自救器或用毛巾快速捂住口鼻,就地臥倒,若邊上有水坑,可側臥于水中。②聽到爆炸后,應趕快張大口。并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避免爆炸所產生強大沖擊波擊穿耳膜,引起永久性耳聾。③爆炸瞬間,要盡力屏住呼吸,防止吸入有毒高溫氣體灼傷內臟;④用衣物蓋住身體裸露部分,使身體露出部分盡量減少,以防止爆炸瞬間產生的高溫灼傷身體;⑤距離爆炸中心較近的作業人員,在采取上述自救措施后,迅速撤離現場,防止二次爆炸的發生。⑥如果巷道破壞嚴重,又不明撤退路線上安全與否,要到安全地點臨時躲避,安靜耐心地等待救護。躲避地點要選擇頂板堅固又無有害氣體,且有水或離水較近的地方。避災中,人人都要守紀律,聽指揮,要嚴格控制礦燈的使用,照顧好傷員,并時時敲打鐵器和巖石、管道發出呼救信號,并派有經驗的老工人(至少二人同行)外出偵察,經探險確認安全后,避災負責人可組織大家向井口撤退,沿途應做出標記和信號,以便救護隊跟蹤尋找。有可能時,要尋找電話,盡早與地面取得聯系。5、礦山救護隊到達后,首先應組織人員進行偵查工作,準確探明事故性質、原因、范圍、被困人員可能的位置,以及巷道通風、瓦斯等情況,積極搜索被困人員。礦山救護隊員井下搶救時必須遵循以下原則;①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及時救助遇險人員,盡量減少人員傷亡;②為了防止二次爆炸,要及時通知供電部門切斷災區電源;③在監測系統沒有遭到破壞時,要隨時觀察災區的瓦斯,及一氧化碳濃度的變化,確認無二次爆炸可能時,要及時恢復被破壞的巷道和通風設施,恢復正常通風;④應根據事故地點、范圍,決定是否改變礦井通風方式;為保證人員呼吸,原則上不得停止主要通風機運行。6、在災區附近新鮮風流中選擇安全地點設立井下搶救基地,及時對井下傷員進行救護并組織升井。7、爆炸停止,遇難人員救出后,進一步檢查整個采區的情況,若有瓦斯超限或冒頂堵塞巷道,要采取措施進行排放和處理,只有查明整個采區確無隱患的情況后全面進行災后處理、恢復。八、演練要求及演練考核工作安排1、瓦斯、煤塵爆炸事故應急救援總指揮部人員及有關單位必須按照要求認真組織人員,參加并完成相應的工作任務;2、在各采、掘工作面撤人過程中安監科安排各工作面安檢員負責抽查考核員工對壓風自救呼吸器使用的熟練情況及所負責區域壓風自救系統的完好情況同時做好記錄并匯報到安監科。3、通風科安排各工作面瓦檢員負責抽查考核員工對供水施救系統的熟練程度及所負責區域供水施救系統的完好情況同時做好記錄并匯報到通風科,通風科安排各地點瓦檢員在接到撤人命令準備撤離的同時檢測并匯報所在地點的瓦斯及其他有害氣體情況,。4、在演練過程中安檢科負責派人在副斜井井底統計撤人情況并派人到副斜井口模擬進行安全維護工作;監控室通過井下人員定位系統核實撤人情況、記錄人員全部撤離到副斜井底的時間。安檢科和通風科分別派人協同在副斜井底負責抽查員工對自救器使用操作的熟練程度。5、調度室負責記錄指揮部人員到達指揮部的情況及時間、應急救援方案從制定到組織實施的時間。6、通風科安排輔助救護隊員檢測并匯報各井口風流中有害氣體情況。7、機電隊安排人員檢查匯報主扇運行情況及其輔助設施的完好情況。6、供應科負責檢查各應急救援隊伍組織情況和救援物資的儲備情況。8、監控中心負責檢查通訊系統的暢通情況、人員定位系統的運行情況和監測監控系統的運行情況,并核實有害氣體、溫度等監測數據。9、通風科在接到井下發生事故的通知后立即派主管技術人員準備好通風系統圖、網絡圖、防塵及防滅火系統圖到調度室,機電科準備好供電系統圖、供水施救系統圖、壓風系統圖到調度室,生產技術科準備好采掘平面圖等到調度室。九、演練總結演練結束后,總指揮組織相關成員召開專題會議,分析、總結演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形成書面總結報告和改進建議。
篇3:Z瓦斯煤塵應急避險預案演練方案
一、演練目的:檢驗、完善應急準備及應急響應能力,全面檢驗全礦整體抗災、防災能力,救災物資及救災人員的調動,增強全礦干部職工對礦井搶險救災的高度認識,進一步增強應對突發性事故的快速反應能力、應急處理能力和協調作戰能力,提高應急救援水平,切實保障職工群眾生命和企業財產安全。二、演練時間:三、演練地點:假定10102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積聚發生瓦斯煤塵爆炸四、應急避險處置原則:(1)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2)統一領導,分級管理。(3)反應快捷,措施果斷。(4)依靠科學,依法規范。五、演練準備:所有參加演練人員必須進行培訓,各應急部門、機構和人員應按《榮泰礦生產安全事故及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預案》規定的職責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提前1天召開應急避險專題會,詳細布置安排演練活動。六:組織機構及職責瓦斯、煤塵爆炸事故應急避險組織體系示意圖
?6.2指揮機構及職責6.2.1礦成立瓦斯、煤塵爆炸事故應急避險救援指揮部,作為礦應急處置事故的最高決策機構。指揮長:魏樹群副指揮長:臻?丁海臻毛國力?嚴勇劉華?張其朋?楊文光成員:閆德忠?紀振綱馬維遠白光榮高小炎郭榮貴邢占民?李海民王越張隨印孟慶保劉進悅李存珍?張躍云魏建軍王玉懷路海平職責:(1)指揮長:負責決定應急預案啟動和終止,批準應急救援方案,全面指揮應急救援工作,并督促實施。(2)副指揮長:按照指揮部的分工,帶領相關的業務部門組成現場搶救、醫療救護、物資供應、事故調查等工作小組,研究制定搶險救援方案實施辦法和措施,全力以赴投入救災工作。6.2.2指揮部主要職責1.日常職責(1)分析本單位存在的危險、危害因素及可能發生的事故并制定、批準預防措施和應急處置措施。(2)教育和督促所有從業人員嚴格執行本單位的生產安全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并向從業人員告知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應急處置措施。(3)組織演練工作,針對存在問題組織修訂應急救援預案。2.應急救援時職責(1)事故發生時,立即組織自救,防止事故擴大,努力將事故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2)分析判斷事故、事件或災情的受影響區域、危害程度及應急處置程序,確定相應警報級別、應急救援級別。(3)督察應急操作人員的行動,保護現場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4)指揮救護、醫療工傷搶救、后勤支援等各項工作,調度解決搶險救援所需資金、物資、設備等。(5)對應急救援工作中發生的爭議問題及時進行決策和組織處理。(6)負責事故調查的組織工作。(7)負責總結事故的教訓和應急救援經驗,組織修訂應急救援預案。6.3工作機構及職責指揮部辦公室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在礦調度室。主任:劉?華(兼)職責:(1)負責應急救援過程中的通訊聯絡工作;傳達指揮部對搶險救援的決定、命令,并負責督促落實。(2)調度事故搶險救援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向相關領導和上級有關部門匯報。(3)參與制定救災方案及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了解其執行情況和相關信息,及時為領導小組提供決策依據。(4)配合有關部門做好事故調查和善后處理等工作?,F場指揮組組?長:救護隊隊長成?員:救護小隊小隊長、事故單位負責人職?責:(1)事故發生后,組織人員撤離,應急搶險救災,防止事故擴大。(2)具體負責實施指揮部制定的搶險救災方案和安全措施,按照指揮部命令,完成遇險人員緊急救護和搶險救災的相關任務。通信與信息保障組組?長:嚴?勇副組長:紀振綱成?員:李海民、高小炎職?責:(1)熟悉井上下供電和通訊線路,并繪制井上下供電系統圖、井上下通訊系統圖等。(2)確保井上下通訊暢通,一旦發生災害時,能保持正常聯系。搶險救援組組?長:丁海臻副組長:閆德忠成?員:王玉懷、魏建軍、郭榮貴職?責:(1)按指揮部要求將井下人員有序撤到安全地點直至地面,清點匯總人數,并及時匯報。(2)在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負責實施指揮部制定的搶險救災方案和安全措施,按照指揮部命令,完成遇險人員緊急救護和搶險救災的相關任務。物資裝備與財力保障組組?長:伊建峰副組長:龍文學、溫世文、成?員:勞資科、財務科、供應科工作人員職?責:(1)負責事故發生后各種搶險救援物資的調撥供應;(2)負責事故發生后各項搶險救援所需資金的籌措和調撥;(3)負責各種應急救援設備和物資的購置儲備和保管維護。交通保障組組?長:張?俊?副組長:李志偉成?員:辦公室工作人員負責上級領導及其他客人的接待和地面車輛調配工作。安全保衛組組?長:韓?臻成?員:白光榮、楊建業職?責:(1)參加搶險救災的全過程,根據批準的處理事故的作戰計劃,調配檢查人員,對作戰計劃的各環節、措施的實施過程進行檢查,確保作戰計劃安全順利完成,發現不安全因素有權制止并提出安全可靠的補救措施,及時向指揮部匯報,聽取指令。(2)負責事故搶救和處理過程中的警戒保衛工作,在井口、調度室、辦公室等要害地點設置專人警戒,維持礦區的正常秩序,不準閑雜人員入礦,嚴禁閑雜人員逗留、圍觀,并保證井口附近20米范圍內無火源。(3)負責事故現場的保護、事故嫌疑責任人的監控及協助上級事故調查組在事故追查過程中對現場的勘查和取證等相關工作。技術保障組組?長:毛國力成?員:馬維遠、閆乃祥、邢占民職?責:(1)了解現場信息,組織制定搶險避險救援方案。(2)負責瓦斯、粉塵的監測監控和通風系統管理,確保通風系統合理、穩定、可靠。(3)組織完成必要的通風工程、瓦斯排放等與一通三防有關的工作任務。(4)完善必要的局部反風設施,需要時能進行局部反風。醫療救護與善后處理組組?長:鄭?勇成?員:徐輝、暢里勇職?責:(1)負責事故發生后現場醫療救護指揮以及救援醫護人員的集結調配。(2)受傷人員的分類搶救,危重傷員的護送轉院和特殊情況下對傷員組織專家會診。(3)負責處理事故發生后的善后處理工作。七、應急避險處置措施:(1)應急救援指揮部要迅速組織撤退災區和受威脅區域的人員,搶救遇難人員。組織救護隊探明發生爆炸的地點、范圍和氣體成分,并同時制定搶險救災方案。(2)嚴格按搶險救災方案開展工作,嚴防造成新的人員傷亡和事故擴大。煤塵爆炸后,應盡快恢復礦井通風系統,為搶險救災創造條件。(3)組織救護隊全力以赴搶救遇險人員,進入災區前,必須切斷通往災區的電源,發現火源立即撲滅。(4)進入災區偵察時,必須首先檢查災區氣體情況及風量、風向、爆炸點情況等,并做好記錄,應急救援指揮部研究全面救災方案。(5)迅速找到并控制或消除事故的危害和危險源,防止事故擴大。(6)萬一發生連續爆炸時,應掌握煤塵爆炸間隙規律,利用間隙進行救災工作,但必須派專人在災區回風側檢查瓦斯,如有爆炸危險,應及時撤出在災區內進行搶險救災的人員,以保證救災人員的安全。(7)根據事故性質迅速恢復被損壞的供電、通風、提升運輸、排水、通訊等系統,確保搶險救災工作的順利進行,并采取措施為遇險人員逃生創造條件。(8)為保證搶險救災工作的順利進行,條件具備時,應在靠近災區的安全地點設立井下救災基地。井下基地的指揮由領導小組選派具有救護知識,并熟悉現場情況的人員擔任。井下基地必須裝有直通地面救災指揮部的電話。九:為保證瓦斯煤塵爆炸應急避險演練順利進行,成立瓦斯煤塵爆炸應急避險演練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成員:各業務科室科長、各單位隊長在停風應急急避險演練過程中,各業務部門及有關領導按照上級對口科室責任和任務進行落實。瓦斯煤塵爆炸應急避險預案演練指揮部設在調度室,電話:63000十:瓦斯煤塵爆炸應急避險救援預案演練措施步驟:(1)、?年?月?日?分由值班井長宣布演練開始:假定10102回采工作面發生瓦斯煤塵爆炸事故,現場跟班隊干向井調度室事故的性質、地點,發生范圍和影響程度。(2)井調度室接到事故電話后,要問清事故地點、類型、嚴重程度及人員撤離情況,立即向值班人員和礦調度室匯報災害情況,通知立即切斷戊四采區電源消除火源,防止再次爆炸。啟動本單位瓦斯煤塵爆炸重特大安全事故及突發事件救援預案。同時向應急救援辦公室匯報。(3)調度室接到匯報后根據具體情況,通知應急救援指揮部及其他有關人員立即到應急指揮部報到。根據應急救援指揮部意見,啟動應急救援預案。(4)發生瓦斯、煤塵爆炸事故后,現場負責人立即組織人員撤出危險區域。礦、井調度室按照應急救援指揮部指令,立即電話通知受威脅區域的人員按照規定的避災路線撤退到地面,進行緊急避險。瓦斯、煤塵爆炸應急避險演練時,采區各地點施工人員撤退路線:1)、采區人員撤退路線為:10102回采工作面→10102運輸順槽→軌道巷→集中軌道巷→副井底→地面2)10106運輸工作面撤退路線為:10106運輸工作面→軌道巷→集中軌道巷→副井底→地面恢復通風安全技術措施及程序:①主要通風機司機接到命令后,立即關閉防爆門,然后再恢復主要通風機正常通風。主要通風機啟動后,觀察主要通風機電流、電壓、負壓等數據,并立即向調度室匯報。②主要通風機恢復正常運轉后,總指揮可下命令通知瓦檢員、變電工、泵工和瓦斯排放人員入井,其他人員不得入井。③風流穩定后,瓦檢員檢查中央變電所氣體情況,若瓦斯濃度低于0.5%時,必須向總指揮匯報,申請送電。④瓦檢員檢查井底變電所、戊四采區變電所氣體情況,若瓦斯濃度低于0.5%必須向總指揮匯報,申請送電。⑤瓦斯檢查員分路檢查戊四運輸大巷、戊四運輸下山等全負壓通風巷道氣體情況,只有在所有地點瓦斯濃度在0.5%以下時,方可下令送電。⑥掘進頭供風前,瓦檢員沿風筒從外向里檢查氣體情況,若瓦斯濃度大于1%,按瓦斯排放措施進行瓦斯排放,但其回風流與新鮮風流混合處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5%。只有在掘進并頭及其回風流中瓦斯濃度小于0.5%和局扇開關地點附近10m內瓦斯濃度低于0.5%時,方可啟動局部通風機恢復掘進頭通風。⑦在各地點瓦斯、二氧化碳濃度恢復正常后,總指揮方可下令生產人員入井恢復正常生產,撤除警戒把口人員。⑧恢復送電時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在主扇開啟30分鐘井下風流穩定后,由值班井長向地面變電所下達命令恢復井口(副井口)絞車房供電,各區隊電工、泵工、變電工、瓦檢工、通風工下井進行瓦斯排放送電開泵工作,瓦斯排放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并執行分級排放原則,井下各個工作地點峒室,電氣設備附近必須經瓦斯檢查員檢查瓦斯濃度,且瓦斯濃度低于0.5%時方可送電,送電必須執行停送電有關手續。井下送電前,瓦斯檢查員分路檢查全負壓通風線路氣體情況,并及時向調度匯報氣體情況。只有在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都不超過0.5%時方可向井底變電所采區變電所送電。⑨開掘工作面送電前必須先檢查風機及其開關附近10米內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和停風區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只有在風機及其開關附近10米內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和停風區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都不超過0.5%時方可人工開啟局部通風機,方可恢復正常通風。⑽井下所有硐室、采掘面正常送電后,各地點電工匯報調度室,調度室向指揮部匯報,經同意后宣布應急避險演練結束,調度室安排4點班人員入井。十一、具體要求:1、演練當天調度室設專人進行記錄匯報,記錄要清楚準確。?2、評估隊提前對井下電話進行檢修,全部暢通。?3、所有參加演練人員必須認真貫徹學習朝川礦應急救援預案和本次演練步驟及要求。提前組織業務科室及各單位負責人召開專題會進行詳細布置安排,保證演練順利安全進行。?4、參與演練單位演練當班必須由主要隊干現場參與指揮(隊長或支部書記),嚴格按照規定程序執行,各施工地點電話撤離前必須設專人接聽,及時與指揮部聯系,所有參與演練人員及時操作及時匯報。?5、四點班人員開進班會后,在隊部學習等候下井命令。?6、電工、泵工、變電工、瓦檢工、通風工要14點前到崗,等候命令。?7、除人員撤退外其他操作必須虛擬進行按規定程序操作匯報。8、演練結束后寫出演練總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