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塵瓦斯防護技術規程
1.瓦斯噴出的預防
要預防瓦斯的噴出,首先要加強礦井地質工作,摸清采掘地區的地質構造情況;其次,要在可能發生噴出的地區掘進巷道時,打前探鉆孔或抽排鉆孔;第三,加大噴出危險區域的風量。另外,要將噴出的瓦斯直接引入回風巷或抽放瓦斯管路;掌握噴出的預兆,及時撤離工作人員,并配備自救器,安設壓氣自救系統;還要掌握礦壓規律,避免礦壓集中,及時處理頂板,以防大面積突然卸壓造成瓦斯噴出。
2.防治煤(巖)與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的措施
防治煤(巖)與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的措施主要有防治突出的技術措施、“四位一體”綜合防治突出措施和安全防護措施。防治突出的技術措施主要分為區域性措施和局部性措施兩大類。區域性措施是針對大面積范圍消除突出危險性的措施,局部性措施主要在采掘工作面執行,針對采掘工作面前方煤巖體一定范圍消除突出危險性的措施。目前區域性措施主要有3種,即預留開采保護層、大面積瓦斯預抽放、控制預裂爆破;局部性措施有許多種,如卸壓排放鉆孔、深孔或淺孔松動爆破、卸壓槽、固化劑、水力沖孔等。“四位一體”綜合防治突出措施是指首先應對開采煤層及其對開采煤層構成影響的鄰近煤層進行突出危險性預測。對確認的突出危險區域,應采取區域性防治突出技術措施,對確認的突出危險工作面,必須采取防治突出技術措施。在采取防治突出技術措施后,必須對防治突出技術措施和消除突出危險性的效果進行檢驗,如果檢驗有效,在采取安全防護措施的前提下進行采掘作業;如果檢驗無效,必須補充防治突出技術措施,直至再次檢驗為有效時方可在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前提下進行采掘作業。否則,必須繼續補充技術措施。安全防護措施主要用來控制突出危害程度,也就是說即使發生突出,也要使突出強度降低,對現場人員進行保護不致危及人身安全。如震動性放炮、遠距離放炮、反向防突風門、壓風自救器、個體自救器等。
3.預防瓦斯爆炸技術措施
預防瓦斯爆炸技術措施包括4個方面:防止瓦斯積聚和超限;嚴格執行瓦斯檢查制度;防止瓦斯引燃的措施;防止瓦斯爆炸災害擴大的措施。為防止瓦斯積聚和超限,可采用瓦斯抽放方法。瓦斯抽放系統主要由瓦斯抽放泵、瓦斯抽放管路(帶閥門)、瓦斯抽放鉆孔或巷道、鉆孔或巷道密封等組成。根據抽放瓦斯的來源,瓦斯抽放可以分為:本煤層瓦斯預抽、鄰近層瓦斯抽放、采空區瓦斯抽放以及幾種方法的綜合抽放。瓦斯檢查制度,要求進行礦井瓦斯檢測及監測。瓦斯檢測實際上是指甲烷檢測,主要檢測甲烷在空氣中的體積濃度。使用便攜式瓦斯檢測報警儀,可隨時檢測作業場所的瓦斯濃度,也可使用瓦斯傳感器連續實時地監測瓦斯濃度。煤礦常用的瓦斯檢測儀器,按檢測原理分類有:光學式、催化燃燒式、熱導式、氣敏半導體式等等,可以根據使用場所、測量范圍和測量精度等要求,選擇不同檢測原理的瓦斯檢測儀器。
另外,還可建立礦井瓦斯監測監控系統。這套系統主要由監測終端、監控中心站、通信接口裝置、井下分站、傳感器組成。目前國內在用的礦井瓦斯監測、監控系統有:KJ4、KJ90、KJ95、KJl01、KJP2000、KJ4/KJ2000和KJG2000等監控系統,以及MSNM、WEBGIS等煤礦安全綜合化和數字化網絡監測管理系統。
篇2:防治瓦斯煤塵爆炸的安全措施
煤礦瓦斯、煤塵爆炸事故,屬于井下重大災害事故。在瓦斯、煤塵爆炸事故中,由爆破作業直接或間接引起的瓦斯、煤塵爆炸事故占有很大比例。為此,加強爆破管理工作,避免爆破作業引起瓦斯、煤塵爆炸事故發生,應為煤礦安全生產工作中的重點。防止爆破作業過程中引發瓦斯、煤塵爆炸事故,除要建立灑水滅塵、瓦斯排放系統及定期清掃積塵以外,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及國家相關規定,則是防治和杜絕此類事故發生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1、爆破作業是必須做到“一炮三檢制”。
2、必須依照爆破說明書說明的炮眼深度、角度,使用爆破材料的品種、裝藥量、封泥長度、連線方法和起爆順序進行爆破作業。
3、井下爆破作業,必須使用煤礦許可用炸藥和煤礦許用電雷管,不得使用過期或變質的爆破材料。
4、在有瓦斯和煤塵爆炸危險的采掘工作面,應采用毫秒爆破,在掘進工作面應全斷面一次起爆,不能全斷面一次起爆的,必須采取安全措施;在采煤工作面,可分組裝藥,但一組裝藥必須一次起爆;嚴禁在一個采煤工作面使用兩臺發爆器同時進行爆破。
5、裝藥前必須首先清除炮眼內的煤粉或巖粉。炮眼封泥應用水泡泥,水泡泥外剩余的炮眼部分應用粘土炮泥按規定封足封實。嚴禁用爆粉、塊狀材料或其它可燃性材料做炮眼封泥。無封泥、封泥不足或不實的炮眼嚴禁爆破、嚴禁裸露爆破。
6、處理卡在溜煤(矸)眼中的煤、矸時,必須遵守有關規定:如爆破前檢查堵塞部位的上部和下部空間瓦斯;爆破前必須灑水。
7、在有煤塵爆炸危險的煤層中,掘進工作面爆破前,附近20m的巷道內必須灑水降塵。
8、爆破地點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0%時嚴禁裝藥、爆破。
9、在爆破地點附近20m以內,礦車、未清除的煤、矸石或其它物體堵塞巷道斷面1?/3以上時,嚴禁裝藥、爆破。
10、采掘工作面風量不足時,嚴禁裝藥爆破。
篇3:Z防治瓦斯煤塵安全措施
1、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于“一通三防”的管理規定,礦各管理人員要高度重視瓦斯及煤塵的防治工作,嚴格執行瓦斯檢查制度。
2、加強通風系統的管理工作,做到礦井通風穩定和可靠,風量分配合理,加強通風設施管理,消除不合理的竄風現象對盲巷、廢巷及采空區進行及時封閉。
3、在采掘工作面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瓦斯巡回檢查制度》,嚴禁空班漏檢,認真執行“一炮三檢查”的安全制度。在瓦斯超限時(且瓦斯濃度達到1%時)立即停止放炮和其他作業,采掘工作面及其它作業地點風流中,電動機或其開關安設地點附近20米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過.1.5%時,必須停止工作和切斷電源,撤出人員并匯報礦有關負責人及時處理。
4、臨時停工地點,不得隨意停風。否則必須切斷電源,設置棚欄和示警牌,禁止人員進入工作面。因臨時停電造成掘進工作面局部通風機臨時停風,當班安全員、瓦斯檢查員必須立即撤出掘進頭所有施工人員到進風巷內,嚴禁嚴禁將人員撤至回風巷道內。
5、在排放瓦斯過程中,排出的瓦斯濃度與全風流混合處的瓦斯濃度都不得超過.1.5%,且采區回風系統內必須撤人,只有恢復通風的巷道風流瓦斯濃度不超過1.0%時、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時,方可恢復局部通風機向巷道內電氣設備的供電和采掘區回風流內的供電。
6、必須建立瓦斯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的檢查制度,凡礦入井人員,必須攜帶甲烷檢測儀;瓦斯檢查員必須攜帶光學甲烷檢測儀,安全員必須攜帶甲烷檢測儀或光學甲烷檢測儀,并且檢查好檢測儀的完好切誤使用損壞數據不準的檢測儀。對于井下的施工地點的瓦斯監控儀探頭,要加以愛護,嚴禁有意損害和破壞,否則將嚴厲進行處理。
7、掘進工作面和炮采工作面,應采取濕眼式打眼,使用水炮泥,炮采工作面在爆破前后,應采用水沖洗煤壁有,以取到降塵和減少煤塵的積聚。
8、及時清理巷道中的浮煤,清理和沖洗沉積煤塵,對大巷應定期進行刷漿
9、在作業工作面地點,需有安設噴霧裝置和水幕,在順槽機頭裝車地點應有噴頭噴水進行降塵。
10、當遇瓦斯煤塵事故的發生,應及時撤離人員,按避災路線有序的撤離地面。
未述到部分嚴格認真按《煤礦安全規程》和作業規程嚴格執行,凡入井工作人員必須認真學習和貫徹本措施,搞好文明安全生產,做到不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嚴格遵守礦有關規章制度和勞動紀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