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VIP接待安全保衛管理辦法
1目的
明確VIP貴賓接待安全保障任務各崗位人員職責,規范接待的安全保衛工作。
2適用范圍
VIP接待的安全保衛工作。
3職責
3.1VIP接待的安全保衛項目所涉及到的保安部是辦法的執行人;
3.2治安值班室領班負責VIP接待安全措施的前期準備工作情況檢查;
3.3保安部經理、主管根據不同級別的VIP接待類別對接待全程跟蹤保障;
3.4中心總經理是本辦法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人。
4.?工作程序
4.1接到貴賓接待單后,由部門管理員將接待內容告知當值治安值班員,治安值班員將
內容記錄在《當值記錄》上;
4.2治安值班員在每天當值領班接崗以前,告知領班當日的接待任務;
4.3遇有當日臨時通知增加的接待,當值治安值班員需在第一時間通知當值領班;
4.4不同級別的接待安全保衛工作操作程序如下:
4.4.1一級接待操作程序
a車管當值保安員在貴賓到達前一小時,對停車場貴賓預留車位進行檢查,貴賓車輛到
達時指揮車輛按序停放并及時通知內場當值保安:“貴賓已到”,貴賓參觀時看護好貴賓的車輛,貴賓車輛離開前,為其留出專用通道,貴賓車輛離開時指揮車輛離開;
b當值領班應在貴賓進入區域外設立治安崗;
c當值領班應提前一小時對貴賓入口處周圍進行檢查,并派一名保安員維持秩序,安排當值保安員對貴賓進入的區域進行檢查,在貴賓到達前20分鐘,應完成人員清場和
安全檢查工作,阻止無關人員進入;
d各區域當值保安員在貴賓到達本區域前15分鐘完成清場工作;
e觀光梯崗保安員在貴賓到達前15分鐘疏散滯留在此處的觀眾,為貴賓留下專用電梯;
f機動崗保安員負責在貴賓到達前一小時對參觀路線安全情況及周圍情況進行檢查,在貴賓到達前20分鐘完成所有檢查項目,并將檢查情況及時報告部門經理,接待時作為VIP貴賓參觀游線的隊前疏導;
g監控中心保安員負責貴賓接待的全程監控錄像,隨時觀察貴賓所到之處的周圍情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部門經理,記錄貴賓的進入、離開時間,將貴賓的行進路線事先通知相關崗位人員;
h施工、消防檢查保安員在接待前一小時完成場館施工場地安全的檢查,對影響接待的施工應要求施工單位暫停施工,檢查消防器材、消防設備是否完好有效,接待時,配合隊前疏導人員對無關人員進行清場、疏導工作;
I治安值班室領班在貴賓到達前20分鐘,對貴賓參觀路線所經過的區域再做一次檢查,對檢查出無法按接待要求落實的安全情況應馬上通知相關部門采取彌補措施,并將檢查記錄填在《VIP貴賓接待安全措施落實情況檢查表》上。
4.4.2二級接待、三級接待操作程序參照特級、一級接待操作程序,根據接待要求適當調整。
4.4.3其他要求
a二級以上(包括二級)貴賓接待,部門主管或主管以上領導必須到達接待現場,進行安全保衛現場指揮,并全程跟蹤。
b?三級貴賓接待,部門領班應到達接待現場,并隨時將接待情況與部門經理保持聯系;
c?接待內容、等級、要求等相關情況發生變化時,以上級通知為準。
d?保安人員在檢查完畢后,必須逐級上報,將檢查結果、落實情況及時匯總到部門負責人處;
e?保安部全員在接待時,應統一聽從上級安排,主動協助、配合相關崗位做好接待工作。
5.相關文件
《重大活動管理辦法》
6.記錄表式
6.1《當值記事》
6.2《VIP接待安全措施落實情況檢查表》
篇2:工程建設指揮部公務接待管理辦法
為了加強公務接待管理工作,確保省指對外接待工作高效、順利開展,本著勤儉節約、管理規范及有利于建設工作開展的原則,并結合工程建設處實際,制訂本辦法。
一、公務接待工作由辦公室統一安排辦理。
二、公務接待包括會議、參觀、培訓、上級領導檢查工作、相關部門業務往來等接待。
三、接待標準劃分如下:
(一)地(廳)級領導和隨行人員來省指檢查指導工作,可安排在市區就餐,每人標準不超過50-70元/天。除省指領導外,嚴格限制陪餐人數。
(二)系統有關業務單位縣(處)級以上(含縣處級)領導接待可安排在飯店,每人標準不超過40-60元/天。除省指領導外,陪餐人數不超過二人。
(三)外系統有關業務單位縣(處)級以下工作人員接待在省指食堂安排桌餐。無特殊情況,須在就餐時間前二個小時向辦公室說明。
(四)一般業務工作就餐由有關部門負責人向辦公室申領工作餐券,憑券就餐。
(五)內部公務接待,::中餐一律不準飲酒。
四、招待審批程序和批準權限
(一)公務接待實行先報批后接待。經辦人需填寫《公務接待審批單》,注明接待單位、人數,陪客人數及接待標準,按程序報批后方可接待。
(二)縣(處)級領導接待(安排在飯店的)由有關業務部門分管領導批準。
(三)縣(處)級及以下工作人員安排在食堂桌餐由相關業務部門和辦公室負責人批準。
(四)工作餐由相關業務部門負責人和辦公室后勤管理員批準。
五、接待工作應本著節約的原則,盡可能降低接待費用,嚴格控制費用支出。
六、接待用餐實行就近定點制度,確定定點飯店,由辦公室統一安排。
七、接待工作財務報銷除特殊情況外必須由辦公室專人負責,部門要求的接待部門負責人必須在費用單上簽字。
八、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執行。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3:人民醫院投訴接待工作制度(管理辦法)
人民醫院投訴接待工作制度(管理辦法)
為加強醫院投訴管理,規范投訴處理程序,維護正常醫療秩序,保障醫患雙方合法權益,根據衛生部《醫院投訴管理辦法》制定本辦法。本辦法所稱投訴,主要是指患者及其家屬等有關人員(以下統稱投訴人)對醫院提供的醫療、護理服務及環境設施等不滿意,以來信、來電、來訪等方式向醫院反映問題,提出意見和要求的行為。
1.醫院24小時接待病人投訴,將綜合辦、醫教科、護理部、服務臺、總值班設為常規投訴接待處。
2.一般情況下,如病人或家屬投訴到窗口,則由窗口工作人員負責接待;門診病人投訴由“一站式”服務臺負責接待處理;住院病人投訴由各科護士站負責接待處理。
3.各科室及每位員工均有接待投訴的責任與義務。凡第一位接到病人投訴的本院職工均為“投訴第一接待人”。“投訴第一接待人”必須嚴格按“首問負責制”對待病人的投訴,凡對病人投訴不接待者,當事人作為一次投訴處理。
4.所有接待投訴的工作人員必須做到語言文明,態度熱情,認真聽取投訴者的意見、要求,做好協調工作,對投訴情況進行登記。如對病人投訴的問題沒有能力解決,凡醫療投訴上交醫教科、收費投訴上交財務科、行風投訴上交綜合辦處理。
5.對投訴者的不正確意見和不合理要求,要耐心解釋,做好疏導工作,消除矛盾。
6.對不能立即答復或解決的問題,做好登記,留下聯系方法,在規定時日內把調查結果和處理意見反饋給投訴者。
7.屬于下列情形之一的投訴,投訴管理部門應當向投訴人說明情況,告知相關處理規定:
(1)投訴人已就投訴事項向人民法院起訴的;
(2)投訴人已就投訴事項向信訪部門反映并作出處理的;
(3)沒有明確的投訴對象和具體事實的;
(4)已經依法立案偵查的治安案件、刑事案件;
(5)其他不屬于投訴管理部門職權范圍的投訴。
投訴人應當依法文明表達意見和要求,向醫院投訴管理部門提供真實、準確的投訴相關資料,配合醫院投訴管理部門的調查和詢問,不得擾亂醫療正常秩序。對于投訴人采取違法或過激行為的,醫院有權采取相應措施并依法向公安機關和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8.分析和整改
(1)投訴管理部門應當定期對投訴情況進行歸納分類和分析研究,發現醫院管理、醫療質量的薄弱環節,提出改進意見或建議,督促相關部門、科室及時整改。
(2)醫院應當定期召開投訴分析會議,分析產生投訴的原因,針對突出問題提出改進方案,并加強督促落實。
9.內部投訴
醫院工作人員有權對醫院管理、服務等各項工作進行內部投訴,提出意見、建議,醫院及投訴管理等有關部門應當予以重視,并及時處理、反饋;對于發現的藥品、醫療器械、水、電、氣等醫療質量安全保障方面的問題,有責任向投訴管理部門或者有關職能部門反映。
10.建立投訴檔案
醫院投訴管理部門或者有關職能部門建立健全投訴檔案,立卷歸檔,留檔備查,主在內容為:
(1)投訴人基本信息,包括診療過程和全部資料;
(2)投訴事項及相關證明材料;
(3)調查、處理及結果;
(4)整改和評估;
(5)其他與投訴事項有關的材料。
醫院24小時公開投訴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