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旅行社導游帶團安全管理制度
為確保旅行社旅游團隊中保障游者的人身、財產安全,給游客營造一個良好的旅游環境和氛圍,現制定導游人員帶團安全管理制度如下:
一、旅行社導游人員必須參加旅*政管理部門或旅行社組織的關于旅游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培訓學習,掌握旅游安全知識和一般旅游安全事故的處理辦法與程序。
二、接團要求
(一)接待團隊前的要求
1、認真檢查團隊行程、旅游計劃是否完備,是否有周密的安全保護方案和應急措施。對于特殊線路團隊,有監督旅行社或有關方面備齊特種物品的義務;
2、了解團隊成員的基本情況。若團隊中有需特殊照顧的旅游者,應配合旅行社做好準備工作;
3、檢查旅行社是否已為旅游者和導游人員購買旅游意外保險;
4、了解旅游車(船)的安全狀況。若發現問題及時與公司聯系解決;
5、導游人員須健康、持證上崗。
(二)接待團隊過程中的要求
1、對旅游者的行李要有完備的交接手續,防止損壞或丟失,同時提醒客人在游覽過程中注意保管好自己的個人財物;
2、對于游程中的安全問題,應提前向旅游者發出警示、警告,勸阻、制止游客進入危險區域或實施危險行為,及時消除隱患。嚴禁帶領游客進入危險區域。
3、在旅游過程中監督旅游車司機的工作質量,避免其出現酒后駕車、疲勞駕駛等危及安全的行為;在交通擁擠、時間匆促時,尤其在窄路、山區行車時,在雨、雪、霧天旅行時,導游員要提醒司機注意交通安全,嚴禁催促司機開快車;勸阻司機開“英雄車”、斗氣車;阻止司機酒后開車;阻止非本車司機開車;阻止司機在中途停車搭載無關人員;遇到不明身份的人攔阻旅游車時,提醒司機不要停車。
4、鑒于高原氣候的多變性以及春季流感的蔓延,導游人員必須及時提醒客人做好保暖、防病措施。若客人生病應及時安排其就醫,嚴禁私自向客人提供藥品;
5、監督用餐地點的食品衛生狀況,保障客人的健康。監督進駐的賓館、購物場所、娛樂場所的消防安全狀況,了解知悉其消防疏散通道。
(三)對導游人員的要求
1、帶團導游員是旅游團隊安全監督管理直接責任人,旅游全程要始終把安全放在首位。
2、導游人員帶團時,應嚴格遵守國務院《導游人員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
3、接待過程中發生問題要保持客觀冷靜,積極配合旅行社、旅*政管理部門做好對客人的安撫工作,嚴禁有煽動客人情緒、發表不負責言論、危害旅游業安全的行為。
四、旅游安全事故處理程序(參見《旅行社安全應急救援預案》)
篇2:黨建帶團建工作制度規范
第一條為加強和改善黨對共青團工作的領導,推動團的建設,鞏固黨的青年群眾基礎,根據《中國共產章程程》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黨組織要從思想上、組織上、班子上、作風上、隊伍上帶動團組織建設。
第三條黨組織建設和團組織建設要統一研究、統一部署、統一規劃、統一檢查、統一考核。
第四條局黨委應定期召開“黨建帶團建”工作,應定期召開“黨建帶團建”工作聯席會議,研究和解決基層黨建帶團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制定基層黨建帶團工作規劃,進行工作部署。團支部要經常調查了解基層團組織建設的情況,及時掌握團建工作動態,加強請示、匯報,提出改進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第五條局黨委每年至少要召開一次專題會議,研究制定本單位青少年工作目標。
第六條黨的組織對團的組織建設負有領導責任。黨委書記是黨建帶團建工作的第一負責人,分管共青團工作的書記是直接責任人,要把黨建帶團建列入黨建目標管理考核的重要內容,列為對黨組書記任期考核和考察的一項重要標準。
第七條要按照有利于黨組織加強對共青團工作的領導,有利于增強團組織活力和團員青年健康成長的原則,靈活設置基層團組織。基層團組織的工作機構,末征得上級黨委組織部門和上級團委的同意,不得撤銷、合并或歸屬于其它工作部門。對長期活動不正常,處于松散、癱瘓狀態的基層團組織,黨組織要指導、督促團組織進行整頓,調整理順不適應新形勢、新情況的組織設置,撤換不稱職的團干部,保證團組織的正常運轉。
第八條團干部實行雙重管理,以同級黨組織管理為主,上級團組織協助管理。黨組織要指導團組織按期換屆,在任免、調動同級團組織負責人時,應嚴格按照干部雙重管理的規定,事先征求上級團委的意見,在充分協商的基礎上配備好各級團的領導干部。
第九條團組織對下一級團組織領導班子成員負有教育、培養、考察的責任。
第十條局黨委要把團干部的培訓納入干部培訓規劃,把團干部掛職、交流、輪崗等納入局黨委的統籌安排,有計劃地選派基層團干部到黨政崗位和上級機關掛職鍛煉,提高素質,增長才干。
第十一條要把團干部的轉崗輸送與年輕干部的選拔、培養、使用有機地銜接起來,有計劃地做好專職團干部的交流和轉崗輸送工作。局黨委每年都要定期專題研究團的干部工作,保持團干部隊伍合理的年齡結構。對從事團工作較長或到(超)齡的團干部,要及時予以安排,優秀的團干部,應及時進行調整。把共青團的“薦才”工作納入選拔、培養年輕干部的總體規劃,與黨政后備干部隊伍建設銜接起來,使團組織推薦的優秀青年干部成為選拔和任用年輕干部的重要來源。
第十二條要把團組織的“推優”工作納入基層黨組織發展青年黨員工作規劃,指導基層團組織完善“推優”制度,規范“推優”程序。
第十三條堅持“三會、兩制、一課”等團組織的常規制度,基層團組織開展團員民主評議,應與黨員民主評議同步進行。
第十四條局黨委要指導和幫助團組織做好團員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黨委負責人要定期給團員青年上黨課、作形勢報告,局黨、團支部要共同利用思想教育陣地開展活動。開展黨員思想教育,組織黨員學習、上黨課,要吸收團干部和優秀團員參加。團支部要深入了解掌握團員青年的思想動態,及時向黨組織匯報,為黨組織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依據。
第十五條要加強團干部隊伍的思想作風建設,局黨委要指導團支部通過多種形式,廣泛開展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教育,激勵廣大團員青年在各自的崗位和社會生活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第十六條通過黨組織活動帶動團組織開展活動,根據團員的不同崗位和行業特點,黨組織要指導團組織圍繞黨政工作大局,結合青年特點開展好創建“青年文明號”、“青年志愿者”等主題實踐活動,不斷強化團員意識,激勵團員自覺搞好學習改造,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第十七條黨組織指導團組織建成“領導班子好、隊伍素質好、制度建設好、工作業績好、群眾反映好”的團組織;要求團員“帶頭學習講政治、帶頭干事謀發展、帶頭創新建佳績、帶頭服務比奉獻、帶頭自律樹形象”
第十八條把團的基層組織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的總體格局,把對團建工作的檢查考核納入黨建工作的檢查考核,重點考核團組織建設、團干部隊伍建設、團員青年教育、團的陣地建設、經費支持等工作。定期評選表彰基層“黨建帶團建”工作先進單位和個人。
第十九條黨組織要指導團組織加強對團員的教育管理和考核,督促團組織按要求和程序做好新團員、流動團員和超齡團員的登記。
第二十條黨組織要引導團組織采取設置意見箱、發放征求意見表、召開座談會、公布電子信箱等多種形式聽取團員青年的意見、建議。
篇3:黨建帶團建會議管理制度
黨建帶團建會議制度
“黨建帶團建、黨團共建”聯席會議制度為貫徹落實“黨建帶團建”團作會議精神,根據《關于印發〈關于加強黨建帶團建團作的意見〉》(張組發〔**〕13號),決定建立全鎮“黨建帶團建、黨團共建”聯席會議制度。
一、指導思想和團作原則堅持以*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黨群團作一體化理念,建立“黨建帶團建、黨團共建”團作大格局,通過加強“黨建帶團建、黨團共建’’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的溝通協調,充分發揮各成員單位的職能優勢,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和團會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為建設世界旅游精品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二、聯席會議的職責1.研究制定全鎮“黨建帶團建、黨團共建”團作規劃,明確團作目標;2.溝通情況,研究解決“黨建帶團建、黨團共建’’團作中的重大問題;3.協調各成員單位發揮自身優勢,共同推進“黨建帶團建、黨團共建”團作。
三、召集人與成員單位為切實加強對鎮“黨建帶團建、黨團共建”聯席會議制度的組織領導,由鎮委專職副書記為鎮“黨建帶團建、黨團共建’’聯席會議總召集人,鎮委組織部和鎮總團會主要負責人為召集人。成員單位由鎮委組織部、鎮總團會、鎮直機關團委、虎山鎮非公有制經濟黨團委、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所、鎮地稅所、鎮城建辦、鎮教育局、鎮衛生局、鎮農業局、鎮交通運輸管理所、鎮民政、鎮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鎮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單位組成。
單位,在履行自身職責的同時,負責與各成員單位的溝通聯系和檢查督促團作。聯席會議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團作。辦公室設在鎮總團會,各成員單位指派一名干部作為聯絡員,負責具體聯絡團作。各區縣要按照鎮“黨建帶團建、黨團共建”聯席會議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相關團作機制,切實加強本區基層黨組織和團會組織建設。
四、建立健全團作機制為充分發揮聯席會議制度的作用,加強各成員單位的溝通協調,建立健全以下團作機制:(一)年度例會制度。聯席會議原則上每年召開1-2次,也可根據情況臨時召開。會議由鎮委組織部、鎮總團會報總召集人同意后舉行。(二)調研檢查制度。每年10月為“黨建帶團建、黨團共建”團作調研檢查月。檢查內容主要包括:1.各成員單位貫徹落實鎮“黨建帶團建、黨團共建”團作的情況;2.各區縣建立“黨建帶團建、黨團共建”團作聯席會議制度并發揮作用的情況;3.各單位、各區縣組織開展“黨建帶團建、黨團共建”團作的情況。(三)責任捆綁制度。實行成員單位責任捆綁制度,做到分團明確、責任具體,對沒有完成年度團作任務的單位,要書面向上級組織部門和團會說明原因。(四)總結調度制度。每年召開全鎮團作總結調度會,了解團作進展情況、分析存在的問題,研究深化團作的對策,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推動黨團共建團作不斷發展。(五)典型培植激勵制度。在調研檢查監督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