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旅行社安全事故報告處理制度
為積極預防、妥善處理在旅行社傷害事故,保護游客的合法權益和生命、財產安全,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制定旅行社安全事故報告和處理制度:
一、建立健全各類安全事故應急處理機制和預案,一旦發生突發事件,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采取有效措施,把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
二、事故發生后,旅行社應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事故調查和處理,旅行社負責人不得在事故處理期間擅離職守。
三、旅游安全事故發生后,導游或陪同人員,應立即報告安全領導組成員,撥打公安、衛生、交通、保險等部門的應急救援電話,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態勢的進一步擴大。組長對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應在2小時內電話報旅游管理部門,在24小時內書面報旅游管理部門,事故單位不得隱瞞、謊報或拖延不報,不得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毀滅有關證據,不得在事故救援和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或逃逸。
四、發生安全事故后,應當按事故的類別、性質向相關部門報告:
1、火災事故。撥打火警電話“119”,向消防部門報告和求援施救;2、治安(刑事)事故。撥打報警電話“110“,向公安部門報告和求援施救;3、食物中毒事故或出現危重病情、危重傷情,撥打醫療急救電話“120”,向衛生防疫、醫療部門報告和求援施救;4、交通事故。撥打交通事故報警電話“122”,向交警部門報告和求援施救;5、其它事故(意外傷害事故、自然災害事故等)。分別報告相關職能部門。
五、安全領導組相關人員和涉及事故部門的負責人,要立即趕赴事故現場,實施緊急救援,并保護事故現場,相互密切配合,妥善處理善后事宜。在公安部門未進入事故現場前,如因搶救工作需移動物證時,應當作出標志,盡量保護事故現場的客觀完整。
六、安全事故報告的必要內容。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傷亡情況、涉案人員的基本情況、事故簡要經過、采取的施救措施、事故發生的初步原因、報告單位、報告人及其他應當報告的事項。對死亡的,應當注意保護好遇難者的遺骸、遺體。對事故現場的行李和物品,要認真清理和保護,逐項登記造冊。
篇2:交通運輸突發事故信息報告處理辦法制度
為了規范車站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運輸突發事件信息報告和處理,根據交通部安全監督司交應急發(2010)84號《交通運輸突發事件信息報告和處理辦法》規定,制定本辦法:
一、本辦法適用于:
1、出現線路客運班車集體罷運,影響社會出行,在24小時內不能平息的事件。
2、車站遭受恐怖襲擊或極端暴力襲擊的事件。
3、在車站發現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疫情或發生《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法》規定的甲類傳染病的事件。
4、由于交通中斷出現大量旅客滯留車站,而預計在24小時以上難以疏散的事件。
二、信息報告程序
一旦出現上述突發事件,現場發現人員要立即向車站站長報告。由車站站長在兩小時內以書面形式報告局黨委和當地政府相關主管部門。
三、書面信息報告內容
1、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
2、事件起因,已造成的后果,基本過程,影響范圍,發展趨勢。
3、車站已采取的措施,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4、信息報送單位,聯系人和聯系電話。
四、對于情況不夠清楚、不齊全的信息要及時核實補充,并將后續情況及時上報上級交通主部門和當地政府相關主管部門。
五、突發事件處置結束后,要進行終結報告。
六、對遲報、謊報、瞞報、漏報信息,造成不良后果的責任人,予以責任追究。
篇3:事故報告處理制度
一、發生事故要做到及時、逐級上報、并立即保護好現場,組織搶險、核實等工作。
二、單位安全總負責人、主管負責人、各科室負責人要在第一時間內報告總負責人,總負責人負責逐級報告,并做好現場各項工作的處理。
三、事故處理要嚴格執行責任追究制度,逐級進行責任認定,并按責任大小給予經濟、行政處罰,觸犯法律的追究法律責任。
四、發生重大及重大以上事故,按《黑龍江省道路運輸業安全生產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及時逐級上報道路運輸管理部門。
五、事故處理堅持“四不放過”原則(1事故原因沒有調查清楚不放過;2事故責任者沒進行嚴肅處理不放過;3事故單位的職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4沒有制定防止同類事故發生的措施不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