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屏蔽機房功能分類安全技術措施

屏蔽機房功能分類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2 閱讀 5376

一、功能

1.靜電屏蔽

用完整的金屬屏蔽體將帶正電導體包圍起來,在屏蔽體的內側將感應出與帶電導體等量的負電荷,外側出現與帶電導體等量的正電荷,如果將金屬屏蔽體接地,則外側的正電荷將流入大地,外側將不會有電場存在,即帶正電導體的電場被屏蔽在金屬屏蔽體內。

2.交變電場屏蔽

為降低交變電場對敏感電路的耦合干擾電壓,可以在干擾源和敏感電路之間設置導電性好的金屬屏蔽體,并將金屬屏蔽體接地。交變電場對敏感電路的耦合干擾電壓大小取決于交變電場電壓、耦合電容和金屬屏蔽體接地電阻之積。只要設法使金屬屏蔽體良好接地,就能使交變電場對敏感電路的耦合干擾電壓變得很小。電場屏蔽以反射為主,因此屏蔽體的厚度不必過大,而以結構強度為主要考慮因素。

3.交變磁場屏蔽

交變磁場屏蔽有高頻和低頻之分。低頻磁場屏蔽是利用高磁導率的材料構成低磁阻通路,使大部分磁場被集中在屏蔽體內。屏蔽體的磁導率越高,厚度越大,磁阻越小,磁場屏蔽的效果越好。當然要與設備的重量相協調。高頻磁場的屏蔽是利用高電導率的材料產生的渦流的反向磁場來抵消干擾磁場而實現的。

4.交變電磁場屏蔽

一般采用電導率高的材料作屏蔽體,并將屏蔽體接地。它是利用屏蔽體在高頻磁場的作用下產生反方向的渦流磁場與原磁場抵消而削弱高頻磁場的干擾,又因屏蔽體接地而實現電場屏蔽。屏蔽體的厚度不必過大,而以趨膚深度和結構強度為主要考慮因素。

二、安全技術措施

1.場地選擇

應避開有害氣體來源以及存放腐蝕、易燃、易爆物品的地方。

應避開低洼、潮濕的地方。

應避開強振動源和強噪音源。

應避開電磁干擾、電磁輻射。

2.防火措施

應設置火災報警裝置。在機房內、基本工作房間內、活動地板下、吊頂里、主要空調管道中易燃物附近部位應設置煙、溫感受探測器。

應設置鹵代烷1211或1301滅火器。

3.計算機機房內部裝修

計算機房裝修材料應符合TJ1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規定的難燃材料和非燃材料,應能防潮、吸音、不起塵、抗靜電、防輻射等。

計算機機房應裝活動地板,活動地板應是難燃材料和非燃材料,應有穩定的抗靜電性能和承載能力,同時耐油、耐腐蝕、柔光、不起塵等。

活動地板提供的各種規格的電線、電纜進出口應做得光滑防止損傷電線、電纜。

活動地板下的建筑地面應平整、光潔、防潮、防塵。

安裝活動地板時,應采取相應措施,防止地板支腳傾斜、移位、橫梁墜落。

4.供配電系統

計算機信息系統應有專用可靠的供電線路,其電源設備應提供可靠的電源,供電電源應滿足下列要求(C)類:

頻率:50±1Hz

電壓:380V/220

變動輻度(%):-15~+10

相數:三相五線制或三相四線制或單相三線制。

波形失真率(%):≤±10

供電電源設備的容量應有一定的余量。

在計算機機房出入口處或值班室,應設置應急電話和應急斷電裝置。

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各設備走線不得與空調設備、電源設備的無電磁屏蔽的走線平行。交叉時,應盡量以接近于垂直的角度交叉,并采取防延燃措施。

計算機信息系統接地應采用專用地線。專用地線的引線應和大樓的鋼筋網及各種金屬管道絕緣。

5.空調系統

計算機房應采用專用空調設備,若與其他系統共用時,應保證空調效果和采取防火措施。

應盡量采用風冷式空調設備、空調設備的室外部分應安裝在安全及便于維修的地方。

安裝在活動地板上及吊頂上的送、回風口應采用難燃材料或非燃材料。

空調設備中安裝的電加熱器和電加濕器應有防火護襯,并盡可能使電加熱器遠離用易燃材料制成的空氣過濾器。

空調設備的管道、消聲器、防火閥接頭、襯墊以及管道和配管用的隔熱材料應采用難燃材料和非燃材料。

6.其它設備和輔助材料

計算機機房使用的磁盤柜、磁帶柜、終端點等輔助設備應是難燃材料和非燃材料,應采取防火、防潮、防磁、防靜電措施。

計算機機房應盡量不使用地毯。

計算機機房內所使用的紙、磁帶和膠卷等易燃物品,應放于金屬制的防火柜內。

7.其他保護和安全管理

計算機機房要注意防水,位于用水設備下層的計算機機房,應在吊頂上設防水層,并設漏水檢查裝置。

計算機機房要注意防靜電,采取安全接地(接地是防靜電采取的最基本措施)。在易產生靜電的地方,可采用靜電消除劑和靜電消除器。

計算機機房的溫度、濕度要求:

溫度(℃):10~35

相對濕度(%):30~80

溫度變化率(℃/H):<15(要不凝露)

計算機機房應符合GB157《建筑防雷設計規范》中的防雷措施,在雷電頻繁區域,應裝設電源避雷器、網絡避雷器和通信線路避雷器。

計算機機房內應設置捕鼠或驅鼠裝置。在易受鼠害的場所,機房內的電纜和電線上應敷設驅鼠藥劑。

計算機機房應裝設監控系統,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出入口應安裝防盜安全門,窗戶應安裝金屬防護裝置。

計算機信息系統應裝設容量充足的UPS.

計算機房應裝設備用電源和自備發電機。

計算機機房要符合《電子計算機系統安全規范》、《計算站場地技術要求》和《計算站場地安全要求》及國家有關規定,對不符合規定的,由當地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計算機管理監察部門責令其停止使用或重新改建。

篇2:屏蔽機房功能分類安全技術措施

一、功能

1.靜電屏蔽

用完整的金屬屏蔽體將帶正電導體包圍起來,在屏蔽體的內側將感應出與帶電導體等量的負電荷,外側出現與帶電導體等量的正電荷,如果將金屬屏蔽體接地,則外側的正電荷將流入大地,外側將不會有電場存在,即帶正電導體的電場被屏蔽在金屬屏蔽體內。

2.交變電場屏蔽

為降低交變電場對敏感電路的耦合干擾電壓,可以在干擾源和敏感電路之間設置導電性好的金屬屏蔽體,并將金屬屏蔽體接地。交變電場對敏感電路的耦合干擾電壓大小取決于交變電場電壓、耦合電容和金屬屏蔽體接地電阻之積。只要設法使金屬屏蔽體良好接地,就能使交變電場對敏感電路的耦合干擾電壓變得很小。電場屏蔽以反射為主,因此屏蔽體的厚度不必過大,而以結構強度為主要考慮因素。

3.交變磁場屏蔽

交變磁場屏蔽有高頻和低頻之分。低頻磁場屏蔽是利用高磁導率的材料構成低磁阻通路,使大部分磁場被集中在屏蔽體內。屏蔽體的磁導率越高,厚度越大,磁阻越小,磁場屏蔽的效果越好。當然要與設備的重量相協調。高頻磁場的屏蔽是利用高電導率的材料產生的渦流的反向磁場來抵消干擾磁場而實現的。

4.交變電磁場屏蔽

一般采用電導率高的材料作屏蔽體,并將屏蔽體接地。它是利用屏蔽體在高頻磁場的作用下產生反方向的渦流磁場與原磁場抵消而削弱高頻磁場的干擾,又因屏蔽體接地而實現電場屏蔽。屏蔽體的厚度不必過大,而以趨膚深度和結構強度為主要考慮因素。

二、安全技術措施

1.場地選擇

應避開有害氣體來源以及存放腐蝕、易燃、易爆物品的地方。

應避開低洼、潮濕的地方。

應避開強振動源和強噪音源。

應避開電磁干擾、電磁輻射。

2.防火措施

應設置火災報警裝置。在機房內、基本工作房間內、活動地板下、吊頂里、主要空調管道中易燃物附近部位應設置煙、溫感受探測器。

應設置鹵代烷1211或1301滅火器。

3.計算機機房內部裝修

計算機房裝修材料應符合TJ1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規定的難燃材料和非燃材料,應能防潮、吸音、不起塵、抗靜電、防輻射等。

計算機機房應裝活動地板,活動地板應是難燃材料和非燃材料,應有穩定的抗靜電性能和承載能力,同時耐油、耐腐蝕、柔光、不起塵等。

活動地板提供的各種規格的電線、電纜進出口應做得光滑防止損傷電線、電纜。

活動地板下的建筑地面應平整、光潔、防潮、防塵。

安裝活動地板時,應采取相應措施,防止地板支腳傾斜、移位、橫梁墜落。

4.供配電系統

計算機信息系統應有專用可靠的供電線路,其電源設備應提供可靠的電源,供電電源應滿足下列要求(C)類:

頻率:50±1Hz

電壓:380V/220

變動輻度(%):-15~+10

相數:三相五線制或三相四線制或單相三線制。

波形失真率(%):≤±10

供電電源設備的容量應有一定的余量。

在計算機機房出入口處或值班室,應設置應急電話和應急斷電裝置。

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各設備走線不得與空調設備、電源設備的無電磁屏蔽的走線平行。交叉時,應盡量以接近于垂直的角度交叉,并采取防延燃措施。

計算機信息系統接地應采用專用地線。專用地線的引線應和大樓的鋼筋網及各種金屬管道絕緣。

5.空調系統

計算機房應采用專用空調設備,若與其他系統共用時,應保證空調效果和采取防火措施。

應盡量采用風冷式空調設備、空調設備的室外部分應安裝在安全及便于維修的地方。

安裝在活動地板上及吊頂上的送、回風口應采用難燃材料或非燃材料。

空調設備中安裝的電加熱器和電加濕器應有防火護襯,并盡可能使電加熱器遠離用易燃材料制成的空氣過濾器。

空調設備的管道、消聲器、防火閥接頭、襯墊以及管道和配管用的隔熱材料應采用難燃材料和非燃材料。

6.其它設備和輔助材料

計算機機房使用的磁盤柜、磁帶柜、終端點等輔助設備應是難燃材料和非燃材料,應采取防火、防潮、防磁、防靜電措施。

計算機機房應盡量不使用地毯。

計算機機房內所使用的紙、磁帶和膠卷等易燃物品,應放于金屬制的防火柜內。

7.其他保護和安全管理

計算機機房要注意防水,位于用水設備下層的計算機機房,應在吊頂上設防水層,并設漏水檢查裝置。

計算機機房要注意防靜電,采取安全接地(接地是防靜電采取的最基本措施)。在易產生靜電的地方,可采用靜電消除劑和靜電消除器。

計算機機房的溫度、濕度要求:

溫度(℃):10~35

相對濕度(%):30~80

溫度變化率(℃/H):<15(要不凝露)

計算機機房應符合GB157《建筑防雷設計規范》中的防雷措施,在雷電頻繁區域,應裝設電源避雷器、網絡避雷器和通信線路避雷器。

計算機機房內應設置捕鼠或驅鼠裝置。在易受鼠害的場所,機房內的電纜和電線上應敷設驅鼠藥劑。

計算機機房應裝設監控系統,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出入口應安裝防盜安全門,窗戶應安裝金屬防護裝置。

計算機信息系統應裝設容量充足的UPS.

計算機房應裝設備用電源和自備發電機。

計算機機房要符合《電子計算機系統安全規范》、《計算站場地技術要求》和《計算站場地安全要求》及國家有關規定,對不符合規定的,由當地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計算機管理監察部門責令其停止使用或重新改建。

篇3: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病人標準護理計劃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病人標準護理計劃

一、焦慮

1.環境改變。

2.自身疾病困擾。

3.對檢查、治療不了解。

4.對手術效果有顧慮。

1.主訴有憂慮、壓抑感,對預后缺乏信心。

2.難于控制情緒,易激動、發怒,事后常后悔。

3.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對他人或周圍事情漠不關心。

4.不能主動配合醫、護人員進行相關檢查和治療。

1.術前病人能夠講述焦慮的臨床表現。

2.病人能夠針對焦慮原因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3.病人主訴焦慮感減輕或消除。

1.提供安靜、舒適、無不良刺激的環境。

2.介紹負責醫師和護士、病室環境及有關規章制度。

3.同情、安慰、體貼病人,耐心傾聽病人的訴說,生活上給予細心照顧。

4.向病人說明手術的安全性與必要性,以及術前準備的相關檢查和治療的目的。

5.指導病人掌握消除焦慮的方法,如聽音樂、看書、散步、與室友交心等。

6.對病人提出的疑問給予明確、有效的答復,以消除其顧慮。

7.對病人主動合作的態度,給予及時肯定和鼓勵。

二、睡眠紊亂

1.焦慮。

2.環境改變。病人有突眼癥狀。

3.甲狀腺腫大壓迫氣管。

1.主訴難以入睡,且入睡后易驚醒。

2.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答非所問。

3.眼瞼關閉不全,結膜干燥。

病人能描述和掌握促進睡眠的方法。

病人主訴睡眠充足,表現為睡眠后精力較充沛,無疲倦感。

1.提供安靜、舒適、溫濕度適宜、無不良刺激的環境。

2.幫助病人尋找影響睡眠質量的原因。

3.各種治療和護理盡量集中進行。

4.盡量滿足病人以往的入睡習慣和入睡方式。

5.突眼病人涂眼膏或戴墨鏡入睡。

6.甲狀腺腫大壓迫氣管影響正常呼吸者,囑其采取高枕側臥,頸部微屈位。

7.告訴病人睡前避免喝咖啡和濃茶等刺激性飲料。

8.告訴病人減少睡前活動量。

9.為病人提供促進睡眠的措施:(1)睡前熱水泡腳或洗熱水澡;(2)按摩背部;(3)聽輕音樂;(4)喝熱牛奶。

10.按醫囑給予鎮靜、催眠藥,并觀察用藥后的效果。

三、自我形象紊亂

1.突眼。

2.因甲狀腺腫大頸部變粗(粗脖子)。

3.術后頸部留有疤痕。

膽小、害羞,不愿參加集體活動。

注重他人的評價。

1.病人的自信心恢復。

2.病人掌握合理修飾的技巧。

3.病人恢復以往的生活、工作習慣。

1.對病人講解本病的相關知識,說明突眼、粗脖子等癥狀只是暫時的甲亢伴隨癥狀,手術后經過一段時期,這些癥狀會逐漸消失。

2.保持切口清潔、干燥、引流通暢,保持局部衛生,以防切口感染致疤痕增生。

3.指導病人修飾,如利用圍巾、高領毛衣以及其他著裝掩蓋頸部,突眼者帶墨鏡。

四、營養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

1.基礎代謝增高,基礎代謝率大于+20%。

2.睡眠紊亂。

3.交感神經過度興奮。

1.訴心悸,怕熱,性情急躁,失眠。

2.易激動,發怒,兩手顫動,多汗。

3.食欲亢進,但形體消瘦,活動無耐力

1.病人住院期間體重穩定或增加。

2.病人營養狀況改善,能耐受手術。

1.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飲食,要求少食多餐,均衡進食。

2.限制調味過濃的食物和刺激性的飲料,如濃茶、咖啡、可樂和酒等。

3.避免劇烈活動,減少體力過多消耗。

4.每日監測基礎代謝率,及時遵醫囑調節抗甲狀腺素藥物及碘劑的劑量。

5.精神過度緊張或失眠者,遵醫囑使用鎮靜劑和催眠藥。

每周稱體重1次。

重點評價

體重是否穩中有升。

飲食結構是否合理,每天熱量是否達到生理需要。

基礎代謝率下降情況。

五、潛在并發癥--窒息

1.術后切口出血,壓迫氣管。

2.術后喉頭水腫。

3.術后痰液粘稠。

1.主訴頸部有壓迫感,伴呼吸困難;檢查切口敷料滲血較多,切口處有血凝塊。

2.主訴胸悶,呼吸困難;檢查喉頭有水腫。

3.主訴痰液不易咳出或因切口疼痛不敢用力咳嗽排痰;檢查有呼吸費力,面色紫紺,聽診肺部有干、濕音,氣管部位有痰鳴音。

病人掌握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病人呼吸道通暢。

病人未發生因切口出血形成巨大血腫而壓迫氣管,引起窒息。

病人未發生因痰液粘稠而阻塞氣管,引起窒息。

1.術后協助病人取坡臥位,利用重力原理便于切口引流,由于膈肌下降利于呼吸自然。

2.術后24-48小時觀察病人病情變化,每2小時1次。主要包括血壓、脈搏、呼吸、切口敷料及呼吸道通暢與否等內容。

3.指導病人術后6小時開始進食溫、涼流質,半流質飲食。免進食過熱的飲食,減少切口部位充血的誘因。

4.囑病人避免頭頸部彎曲、過伸或快速轉動,以免誘發切口出血。

5.囑病人避免大聲說話、劇烈咳嗽,以減輕切口局部的張力和充血程度。

6.病人出現呼吸困難、紫紺時,立即給予氧氣吸入,增加血氧含量。

7.傷口敷料滲血較多時,即給予止血、換藥等處理;發現積血時,應急行術前準備,盡早手術,徹底止血。

8.常規備氣管切開包于床旁,以備急救。

9.若傷口疼痛不敢咳嗽排痰,可指導病人行有效咳嗽排痰方法:病人深吸一口氣,然后用手按壓切口處,快速用力將痰咳出。

10.病人痰液粘稠不易排痰時,給予霧化吸入,每天2-3次,并拍背促其排痰。

六、潛在并發癥--甲狀腺危象

相關因素

手術創傷的應激反應,兒茶酚胺大量釋放。

手術操作時大量甲狀腺素進入血液。

術后12-36小時內高熱(可達40-42℃)。

脈快而弱,每分鐘達120次以上。

煩躁、譫妄,甚至昏迷。

嘔吐、水瀉等胃腸道反應。

病人能表述甲狀腺危象的臨床表現。

醫護人員能夠及時發現、及時處理甲狀腺危象,盡最大可能搶救病人。

1.給氧,以改善病人組織的缺氧狀況,提高血氧分壓。

2.觀察病人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及神志變化,每15-30分鐘1次。

3.病人寒顫時,給予加蓋棉絮,放置熱水袋保暖,有條件時開放空調提高室溫。

4.病人高熱期給予口腔護理,每天2-3次,預防口腔粘膜感染,并積極采取降溫措施。

5.病人高熱后多汗,及時給予熱水擦浴,更換干燥、清潔的棉質衣褲,以防受涼感冒,并囑其多喝開水。

6.病人嘔吐時,頭偏向一側,預防吸入性肺炎的發生,嘔吐后,及時清掃嘔吐物,整理床單位,并保持口腔清潔衛生。

7.對水瀉者,及時清洗肛周,保持肛周皮膚清潔、干燥,防止皮膚破損。

8.術后指導病人按醫囑繼續服用復方碘劑,每天3次,每次10滴,持續1周左右;或由每天3次,每次16滴開始,逐日每次減少1滴。

9.術后因心率過快使用心得安者,密切觀察心率變化,當心率降至每分鐘60次時應停藥。

10.發現甲亢危象先兆癥狀,立即開放靜脈通道,按醫囑緊急處理。

七、潛在并發癥--低鈣血癥

1.手術誤傷甲狀旁腺。

2.術后甲狀旁腺血液供應不足。

3.病人有癲癇病史。

1.術后1-3天出現面部、唇或手足部的針刺感、麻木感或強直感。

2.嚴重者出現面肌和手足有疼痛感覺的持續性痙攣,每天發作多次,每次持續10-20分鐘或更長,甚至可發生喉和膈肌痙攣。

1.病人能表述低鈣血癥的臨床表現。

2.減少發生低鈣血癥的誘因或減輕其癥狀,保持生命體征平穩。

1.告訴病人低鈣血癥的臨床表現,以便及時指導采取防范措施。

2.囑病人限制含磷食物的攝入,如肉類、乳品和蛋類等。

3.與病人交談,了解病史。有癲癇史者,采取預防措施:①做好心理護理,囑病人保持心情平靜,配合醫護人員進行各項治療和護理。②講解術前準備的目的和必要性。③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多關心、體貼病人,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況。④按醫囑術前給予口服葡萄糖酸鈣,每次2~4克,每天3次,以防手術誘發癲癇發作。

4.抽搐發作時,使用床欄保護,以防墜床,發生意外,按醫囑補充鈣劑,并觀察其療效。

5.術后床旁備舌鉗包,以防喉痙攣、舌根后墜引發窒息。

八、知識缺乏:術前用藥知識

未接觸或接受相關藥物方面的信息和教育。

1.未掌握服藥方法。

2.不知道服藥的目的和意義。

1.病人能按要求定時、定量服藥。

2.病人懂得服藥的意義,能主動反饋服藥后信息。

1.向病人介紹術前用藥的目的:

2.硫氧嘧啶類藥物:降低基礎代謝率。

3.碘劑:既可抑制甲狀腺素的釋放,又可對抗硫氧嘧啶類藥物的副作用,使腺體縮小變硬、充血減輕,以減少術中出血。

4.心得安:降低心率,以耐受手術。

5.病人指導、示范正確的服藥和自我監測方法:

6.碘劑:采取飯后兌水服或將碘劑吸附于面包、餅干上食用,以避免刺激口腔和胃粘膜。

7.心得安:每次服藥前必須監測心率,若心率小于60次/分,則停止服藥,并及時饋給醫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