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倉泵檢修作業指導書

倉泵檢修作業指導書

2024-07-22 閱讀 6239

1現場準備

1.1現場做好地面防砸防碰防污染措施。

1.2拆卸部件的定置規定及標志已完善。

1.3腳手架已搭設完畢,并檢驗合格。

1.4現場保衛及消防設施完善。

2檢修工序

2.1辦理工作票

2.1.1落實工作票確實辦理,檢查安全措施全部實施,確保倉泵及輸送管道內無壓力,所有連接氣源閥門確定關閉隔離。

2.1.2大修時倉泵進料伸縮節全部拆除,搶修時進料手動門應關閉。質量要求:工作現場必須清理干凈。

2.2進料裝置的檢修

2.2.1拆開進料蝶閥汽缸及連接螺絲。

2.2.2檢查進料蝶閥閥板的磨損情況。

2.2.3檢查進料蝶閥控制氣缸。

2.2.4檢查氣缸Y形圈有無損壞。

2.2.5檢查進料伸縮節有無磨損。

2.2.6清理干凈進料蝶閥及伸縮節法蘭結合面。

2.3氣化裝置的檢修

2.3.1拆開法蘭連接螺絲。

2.3.2拆下的螺絲擺放整齊,法蘭結合處做好標記

2.3.3檢查過濾板及孔板有無磨損及堵塞

見證點W-1

2.4附件的檢修

2.4.1檢查倉泵進氣手動門是否靈活自如。

2.4.2檢查進氣逆止門有無堵塞、磨損。

2.4.3檢查換向閥各密封圈是否損壞及內部結合處是否有油污,操作自如。

2.5泵體內輸送管及泵體壁厚的檢查

2.5.1檢查管道磨損情況。

2.5.2泵體壁厚按照壓力容器安全監察規程執行。

2.6氣動出料閥的檢修

2.6.1開氣動出料閥法蘭螺絲,用倒鏈吊下閥門。

2.6.2法蘭做好標記,擺放整齊。

2.6.3拆下閥門上的螺絲檢查密封圈及閥芯。

2.6.4做好標記及密封圈、閥芯的磨損情況。

2.6.5檢查氣缸活塞,檢查Y形圈的磨損情況。

2.6.6檢查傳動部分及傳動軸有無磨損、彎曲等。

3組裝

3.1進料裝置組裝,檢查各零部件,閥體、閥座已清理完畢,用壓縮空氣吹凈,各結合面清理干凈并用1213膠密封,依次裝如伸縮節和進料蝶閥。

3.2氣化裝置組裝,清理干凈結合面按標記進行組裝。

3.3附件的組裝,依次安裝進氣手動門、換向閥及逆止門等。

3.4氣動插板閥的組裝,清理干凈法蘭結合面后,按所作記號組裝。

4現場清理

4.1修后清理干凈現場衛生。

4.2修后設備無漏漆、掉漆部位。

4.3恢復各介質流向及閥門標志牌。

5工作票終結

確認檢修設備完全符合標準,工作人員撤出現場,終結工作票。

6倉泵的維護

6.1根據設備的運轉情況,制定定期檢修制度。每次檢修都必須檢查進料閥和透氣閥密封圈的磨損

情況,并根據磨損情況對密封圈進行調整或更換。

6.2泵體應定期檢驗,按壓力容器安全監察規程執行。

6.3經常檢查各管道上的閥門工作是否正常,特別是止回閥,確保逆止良好,防止內部串灰,漏氣。

6.4倉泵在輸送過程中,嚴禁切換輸送物料的閥門,改變物料的流向,同時也不要隨意改變倉泵的

工作運行方式。

6.5進料閥在工作時,應經常檢查進料蝶閥的轉向標志,及時發現進氣汽缸有無漏氣或關閉不到位的現象。

6.6經常清除泵體和閥門上的集灰,保持環境的清潔衛生。

7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

7.1當“輸送堵管”指示燈閃爍時,一般為一下原因:

1)物料因濕度大或氣源壓力不正常所致,應加長輸送超時設定時間。

2)可能為堵管先兆,必須引起注意。

3)應檢查出料閥是否開啟到位。

4)電磁閥及其它熱控部件是否正常。

7.2當“倉泵欠壓”指示燈閃爍時,一般為一下原因:

說明加壓時間超過升壓最長時間,應檢查倉泵出料閥和進

1)料閥氣缸是否關閉到位,如關閉不到位,應使其恢復。

2)檢查壓力變送器和數字顯示儀表,如有問題應在修理或更換后再進行輸送。

3)檢查倉泵進氣管路是否堵塞,進氣換向閥是否正常動作。

4)電磁閥及其它熱控部件是否正常。

7.3當“氣源低壓”指示燈閃爍時,則供氣壓力低于設定值。控制系統保持當前工作狀態,但輸送不需停止,等輸送結束后進行等待,待氣源壓力回升后再繼續工作。

篇2:車輛檢修作業安全規定

1未經批準嚴禁對列車進行檢修作業。

2工作前必須按規定正確穿戴好防護用品。禁止穿拖鞋、高跟鞋,硬底鞋進行作業。

3無電作業前,如需上車頂作業,首先必須落實接觸網隔離開關是否關斷,接觸網地線是否連接好,未經批準,嚴禁上車頂作業。

4隔離開關操作時應有人監護,操作人和監護人均要有操作證,嚴禁擅自操作隔離開關。

5進行檢修作業或車輛靜態試驗時,應在列車兩端分別掛上"嚴禁動車"告示牌。最后一組取消"嚴禁動車"告示牌的人員要確認車輛狀態,并匯報檢修調度。

6進行無電作業時司機室操作臺要關閉,應在列車兩端掛上各自"嚴禁升弓"告示牌,并且要做好防止他人誤升弓的安全措施。當需絕對禁止帶電作業時,檢修人員應將一列車中兩個蓄電池箱中的熔斷器取出,本人保管,檢修完畢后,復原。

7員工須以安全的方式上下車輛、穿越地溝,不得從車輛直接跳躍至地面,不得從非檢修車下部穿越,不得跳躍方式越過地溝。

8任何人未經允許和接地線未掛好不得進入車頂檢修平臺,任何時候不得有翻越車頂檢修平臺的行為。未經允許不得使用移動扶梯上車頂。

9使用電動工具前,應首先檢查確認手把、外殼、開關、電源線、插頭等技術狀態和絕緣良好。操作時要注意本人及他人安全,中斷作業時要立即切斷電源。

10使用各種千斤頂時,重心要找準,底座安放平穩、牢固,其行程不得超過四分之三。如鐵與鐵接觸要加防滑木墊。

11車輛檢修人員,不得動用非車輛部管理的車載設備。

12當受電弓升起或接上車間電源時,嚴禁進行無電檢修作業。禁止打開高速開關箱、濾波器箱、主逆變器箱、輔助逆變器箱、直流變換器箱,輔助設備箱等高壓設備進行檢修作業,進行試驗時要采取嚴格的安全防護措施。

13嚴禁帶電更換熔斷器和自動開關。

14禁止帶電情況下接觸電氣設備導電部分。電氣設備未經驗電,一律視為有電。

15在移動列車前,必須停止車間電源向地鐵車輛供電,拆除供電電纜和接地線,并確認車輛狀態。

16車間電源柜操作人員在送電前要斷開隔離開關,掛好接觸網地線,確認車輛檢修狀態、并保證車間電源接線正確。

17禁止在車頂上拋擲工具或其它物品。禁止在車頂、工作平臺邊緣放置工具及零件,以免墜落傷人。

18拆裝車下電氣、機械設備、半自動車鉤、半永久牽引桿時必須使用能保證安全的起重工具和專用工具。

19在有風壓時,禁止擰下管堵、塞門、風閥等風動器具和拆卸風缸。

20嚴禁私接電源線。機械設備的電氣部分發生故障時,要立即關閉電源開關,通知專業人員進行修理,禁止非專業人員擅自進行維修。

21對設備進行無電檢修時,要關斷電源開關并掛上"嚴禁合閘"牌或取下熔斷器,作業完畢后復原。

22電客車檢修完或中途暫停無人作業時應關好客室門并鎖好司機室側門。

篇3:易燃易爆危險場所檢修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第一條(目的和依據)

為加強易燃易爆危險場所檢修作業安全管理,有效防范檢修作業過程中各類事故的發生,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依據《安全生產法》、《消防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以及《上海市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辦法》和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適用范圍)

本市行政區域內在易燃易爆危險場所中,從事設備設施的檢修作業及其安全監督管理,適用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易燃易爆危險場所是指生產、儲存、使用、經營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的場所;

本規定所稱檢修作業是指施工、維護保養、清洗、檢測檢驗等作業。

第三條(管理部門的職責)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對易燃易爆危險場所檢修作業實行綜合安全監督管理。

建設管理部門對易燃易爆危險場所建設工程施工實施行業安全監督管理。

公安消防部門對易燃易爆危險場所依法實施日常監督檢查。

質量技術監督管理部門對特種設備重大修理過程的監督檢驗實施監督管理。

市政管理部門對燃氣供氣設備設施檢修作業實施安全監督管理。

第四條(生產經營單位責任)

存在易燃易爆危險場所的生產經營單位(以下簡稱“生產經營單位”),對檢修作業負有下列安全管理職責:

(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標準,制定本單位易燃易爆危險場所檢修、動火作業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危險物品和場所防火防爆管理等規章制度;

(二)負責審查檢修作業單位的相關資質;審核檢修作業單位編制的作業方案(包括檢修作業安全措施);

(三)對進入易燃易爆場所從事檢修作業的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告知易燃易爆危險場所存在的危險因素及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

(四)負責審批《檢修安全作業證》、《動火安全作業證》等;

(五)負責檢修作業現場的日常檢查和督促;

(六)法律、法規及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五條(檢修作業單位責任)

按照“誰作業、誰負責”的原則,檢修作業單位負責檢修作業任務范圍內的下列安全管理職責:

(一)制定檢修作業方案及檢修安全防范措施;

(二)組織落實檢修作業安全防范措施;

(三)開工前應當向相關管理等部門告知檢修作業相關情況;

(四)組織檢修作業人員現場安全交底;

(五)辦理《檢修施工安全作業證》、《動火安全作業證》等。

(六)指定專人負責整個檢修作業過程的安全管理工作。

(七)法律、法規及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六條(承發包管理)

在易燃易爆危險場所從事檢修作業的單位,應取得建設管理部門頒發的相應施工資質。從事特種設備重大更新、改造、維修的單位,還應取得質量技術監督管理部門頒發的相應的《特種設備安裝改造維修許可證》。

生產經營單位與檢修作業單位簽訂工程合同時,應當簽訂安全管理協議,明確雙方的安全生產責任。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加強檢修作業全過程監控,防止檢修作業單位將作業任務轉包給不具備資質的單位或個人。

第七條(教育、培訓和考核)

檢修作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對施工人員的日常安全教育、技術培訓和考核的制度,并嚴格組織實施,對從事易燃易爆危險場所檢修作業的人員,應進行專門的安全教育和培訓。

從事易燃易爆危險場所檢修作業的單位主要負責人、項目經理以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取得相應的安全資格證書,并具備危險化學品安全、消防相關知識和管理能力。

電焊、氣割等特種作業人員應經專門培訓、考核合格,取得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操作證后,方可上崗。

檢修作業單位不得安排未接受過安全教育、技術培訓并經考核合格的施工人員上崗作業。

第八條(檢修作業證制度)

檢修作業前,作業單位應當向生產經營單位申請辦理《設備設施檢修安全作業證》,涉及動火作業的,應當辦理《動火安全作業證》。

未經生產經營單位批準,不得進行檢修作業。

第九條(編制專題施工方案)

從事動火、進入密閉空間以及設備設施壓力試驗和氣密性試驗等危險性較大的檢修作業,作業單位應當編制專題檢修作業方案及相應的安全措施,經生產經營單位審核,檢修作業單位技術負責人審定,檢修單位負責人批準后實施。

第十條(檢修前的安全教育)

檢修作業前,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會同檢修作業單位對參加檢修作業的人員進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內容包括:檢修作業項目、任務、檢修方案和檢修安全措施;檢修作業現場和檢修過程中可能存在或出現的不安全因素及對策;檢修作業必須遵守的有關檢修安全規章制度;檢修作業過程中個體防護器具和勞動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

第十一條(設備設施清洗和交出)

對盛有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的生產裝置、儲存設施的檢修作業,生產經營單位應按以下規定進行處置:

(一)必須進行工藝處理。按照退料、置換、清洗,分析等工作程序,由生產經營單位處置合格后移交;

(二)發包給專業清洗公司的,生產經營單位應會同專業清洗公司制定清洗方案和相應的安全措施,并配合做好相關工作;

(三)檢修作業場所和設備設施應與其他場所、非檢修設備設施有效隔離(拆除連接短管或加盲板);

(四)檢修作業單位和生產經營單位現場負責人雙方確認合格后,辦理檢修設備移交手續。

第十二條(警示告知)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在易燃易爆危險場所設置檢修作業警示標志,內容包括:易燃易爆危險特性、防火防爆管理要求、檢修安全操作規定、事故防范及應急措施等事項。

檢修作業單位負責對檢修作業區域設警戒線。

第十三條(檢修作業報告制度)

檢修作業實行告知制度。檢修作業單位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在作業前向有關部門報告:

(一)在易燃易爆危險場所進行新、改、擴建設工程的檢修施工作業的,應報告建設管理部門;

(二)在加油(氣)站等可能危及公共安全的場所從事檢修作業的,應報告區(縣)安全生產監管部門;

(三)涉及燃氣設施檢修作業的,應報告市或區燃氣管理部門;

(四)涉及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等特種設備重大檢修作業的,應當在施工前根據有關法規要求,將擬進行的安裝、改造、維修情況書面告知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告知后即可施工。

第十四條(檢修前的安全檢查)

生產經營單位和檢修作業單位現場負責人應組織有關專業管理人員對以下檢修作業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

(一)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現場交底;

(二)《檢修安全作業證》、《動火安全作業證》的辦理;

(三)檢修作業人員的教育培訓;

(四)生產經營單位對移交檢修的設備設施退料、置換、清洗及分析情況;

(五)設置盲板或斷開管道連接等有效隔斷措施的落實;

(六)檢修現場易燃易爆物品的清理;

(七)檢修作業使用的氣體防護器材、檢測儀器、消防器材、通信設備、照明設備等配備;

(八)檢修作業現場的消防通道、行車通道暢通;

(九)檢修現場安全警示標志及警戒線(施工安全隔離)的設置等。

第十五條(動火檢修作業限制)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動用明火檢修作業實行嚴格的消防安全管理。

禁止在易燃易爆危險場所進行焊接、切割作業以及使用噴燈、電鉆、砂輪等產生火焰、火花和熱源的臨時性作業。因特殊情況需要進行動火作業的,應當辦理《動火安全作業證》。

第十六條(動火檢修作業安全措施)

從事動火檢修作業必須落實以下安全措施:

(一)執行動火作業許可制度;

(二)對裝置、設備設施、容器(爐、塔、釜、罐等)進行安全處置,符合檢修作業條件;

(三)應將動火檢修部位與其他相連的設備設施、金屬容器等有效隔斷;

(四)對動火檢修部位的設備、設施、管道、容器以及作業環境等進行測爆分析(動火作業中止半小時以上應重新測爆分析);

(五)存放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的設備、容器等處置合格后,應采取注滿水或充氮保護的措施;

(六)進入設備內部檢修作業,必須對設備內部可燃氣體、有害氣體的濃度和氧含量分析檢測合格;

(七)施工人員應使用相應防爆等級的防爆電器和工具;

(八)作業現場要安排2名現場監護人,配備必要的救護器具和消防器材,對作業的安全措施給予確認并做好監護工作。

第十七條(檢修作業過程安全管理)

生產經營單位及檢修作業單位應當加強檢修作業現場日常的安全巡視和檢查,督促施工人員按照施工安全技術標準、安全操作規程以及本項目施工方案進行施工作業,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和個體防護器具。

檢查中發現事故隱患和違反施工安全技術標準或者安全操作規程的行為,應及時予以制止或者糾正。

第十八條(作業人員的權利和義務)

作業人員應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品和個體防護器具,嚴格遵守易燃易爆危險場所檢修作業安全管理制度;發現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實或不具備檢修作業安全條件,有權拒絕檢修作業,作業過程中發現異常情況或緊急情況時,有權停止作業并撤離作業場所。

第十九條(法律責任)

未辦理動火安全作業證,在易燃易爆危險場所違法使用明火進行檢修作業,由公安消防部門依照《消防法》、《上海市消防條例》等有關規定依法實施處罰。

生產經營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按照《安全生產法》、《上海市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進行處罰:?

(一)將易燃易爆危險場所作業的項目發包給不具備安全條件的單位的;

(二)未在易燃易爆危險場所和相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的;

(三)未制定檢修作業方案和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并經生產經營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核、檢修作業單位負責人批準的。

違反特種設備檢修安全管理規定的,由質量技術監督管理部門按照《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罰。

第二十條?本規定自二OO八年五月十五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