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設施試生產情況報告防范措施

安全設施試生產情況報告防范措施

2024-07-18 閱讀 8479

項目概述仙居縣圃瑞藥業有限公司“年產200公斤康力龍、7噸依普利酮技改搬遷”項目,安裝部分于2011年3月開始安裝,至2011年10月底,整個工程項目基本建設完成,相應的公用工程配套設施、安全設施、消防設施、防雷防靜電設施以及環保設施也隨著主體工程基本完工并通過相關部門驗收合格。本項目安全設施設計由江西省化學工業設計院設計,設備及工藝管線、電氣部分由臺州市聯華化工設備安裝有限公司負責施工。工程開工以來,無論是建設方、承建方還是監理單位,都本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嚴格遵循國家相關規范,嚴格按照《安評》及批復,按照《安全設施設計專篇》以及審核意見書的相關內容施工和監督,保證了安全要求符合以上行政審批文件,保證了安全設計、設施在工程進展的同時得到了切實的落實。在試生產期間沒有發生因設備、人為原因造成安全事故,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有以下內容:安全設施配置情況1、為降低車間空氣中易燃物料及有害物氣體濃度,車間采用框架和鋼結構輕質屋頂,并設置應急排風扇與可燃氣體報警儀連鎖,確保各生產車間通風良好。生產裝置盡量采用密閉裝置,控制有毒物質的揮發、泄漏。作業車間附近設置固定的緊急淋浴器和洗眼器等職業衛生設施。根據車間涉及的危險化學品危險危害程度,配備適當相應的勞動防護用品。2、工藝外管、公用工程、儲罐區溶劑物料輸送管道布置選用架空方式,利用管架及管墩支撐,管架間距根據設計確定,對于跨越道路的管架選用鋼架梁輔助支撐實現大跨度支撐,保持管網的功能性和完美性,使管路安裝方便,便于檢修。3、管線沿工藝裝置、廠房東側道路一邊布置,橫跨道路布置的管線其凈空高度大于4.5米。4、生產精餾過程中,主要設備及物料管道采用無縫鋼管,選用SH3405標準管材。管道盡量采用焊接防止泄漏,物料輸送泵選用磁力泵,避免輸送物料過程中跑,冒,滴,漏現象。高溫設備、管道均采用保溫、防燙灼措施。5、壓力容器按照《壓力管道安全管理與監察規定》和《特種設備管理條例》等國家規范、標準進行設計;工藝設備和管道防雷、防靜電按照《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和《化工企業靜電接地設計規范》GB50057-94等國家規范、標準進行設計;電氣設備符合GB50058-1992《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的要求6、儲罐安裝冷卻噴淋設施和泡沫管道滅火消防設施。7、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使用、檢驗、修理和改造符合國家的有關標準、規范的要求,設備的設計考慮了抗震和振動、脆性破裂、應力、失穩、高溫蠕變、腐蝕破裂及密封泄漏等因素,并采取了相應的安全措施加以控制。設備從具有生產資質的專業工廠采購,安裝施工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完成。設備、管道安裝完成后,按規范要求進行試壓、試漏,并取得驗收合格報告后,才投入使用。8、使用的特種設備按照《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規定進行管理,特種設備在投入使用前向臺州市質檢局、仙居縣質檢局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登記并檢驗合格。企業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定期進行校驗、檢修,并作出記錄。9、壓力容器和壓力管道的設計、制造、安裝、檢驗、管理和使用嚴格執行《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和《壓力管道安全管理與監察規定》,管道的安裝和試驗及管道附件、閥門的選擇符合國家規定,企業內使用的壓力容器和壓力管道必須定期檢測合格,并根據介質的類別按有關要求在管道上噴涂相應的顏色標志。10、廠區內設備、管道布置按工藝要求銜接緊密,設備、管道的布置便于操作,且安全可靠,設備、管道的布置留有檢修的空間,在發生事故時便于人員逃生。11、生產中使用滿足工藝要求的設備、管道,并定期檢修、防腐,保證完好,杜絕物料的“跑、冒、滴、漏”。輸送物料的管道跨越道路時,管道在路面上的凈高大于4.5m,管道采用焊接,并有醒目警示標志。生產中使用的設備、管道配置有準確的監控儀表和完善的安全附件、防雷、防靜電設施。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定期進行校驗、檢修,并作出記錄。12、生產中的設備、管道做了相應的標識,物料輸送管道根據介質的類別按有關要求在管道上噴涂相應的顏色標志。管道系統安裝后進行氣體泄漏性試驗,強度試驗、吹掃或清洗。13、生產中設備容器排放尾氣統一集中凈化處理。確保又安全又環保。14、生產車間、甲類倉、儲罐區安裝了可燃氣體濃度報警儀、應急指示燈等危險報警設施。15、嚴格控制進料速度、進料溫度、精餾溫度等,防止因熱量積聚產生事故。16、定期檢驗計量儀表,經常檢查儀表的運行情況,不準超量程運行,嚴禁無關人員亂動儀表。17、電氣設備選型、設計符合《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50058-1992的規定和要求。18、電氣設備正常不帶電的金屬部分均安全接地,接地系統采用TN-C-S系統,PE線及N線自變電所引出后嚴格分開。有危險場所的工藝及管道均按防靜電規程做防靜電接地。安全接地、防靜電接地及防雷接地系統連為一體,接地電阻要求不大于1歐姆。19、各段管道導電良好,當法蘭或螺紋間的電阻值超過0.03Ω時,采用導線跨接,符合《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的規定和要求。并嚴格按有關規范驗收。20、生產場所制定安全警示標志、安全色、安全周知卡。21、廠區內配備了應急救援器材。22、生產區域按國家有關標準設置醒目的安全標志和安全色。23、廠區及各車間根據《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設置操作人員的防毒、應急救援器材設施,具體如下:序號設施名稱數量安裝場所備注1乳膠手套,膠鞋按操作人員定2防毒面具按操作人員定3緊急沖淋洗眼器儲罐區2個、甲類倉庫1個,公用工程1個一車間3個二車間4個共11個4半罩式防毒面具四套5正壓式空氣呼吸器三臺6防毒服八件7常備維護用品按需要8藥品及器械按需要9其他勞動防護用品按操作人員定試生產調試情況康力龍和依普利酮生產裝置安裝工作完成后,由施工單位、安裝單位及監理單位相關人員根據安全設施設計專篇及設計圖紙對現場安全設施進行了對照檢查并調試,現場所配置的安全設施符合設計要求。我公司自設備安裝開始調試生產,一車間生產康力龍共投料225公斤,生產產品180公斤;二車間生產依普利酮共投料62批合計3435公斤,生產產品2748公斤。試生產調試過程設備運行良好。安全設施狀態本項目安全設施全部安裝到位。并對安全設施進行調試,由專人日常檢查維護工作。確保了消防安全設施處于正常備用狀態。設備監督檢驗設備安裝,特種設備,計量設施有臺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驗收合格。防雷防靜電設施已通過仙居縣氣象局檢測驗收合格;防爆設施和消防設施通過仙居縣公安消防大隊驗收合格。仙居縣圃瑞藥業有限公司??2012年10月15日

篇2:綜采工作面試生產安全措施

一、概況:

1501綜采工作面各生產系統已安裝完畢,已具備生產條件,為確保試生產期間的安全、工程質量達標,制定措施如下:

二、試生產時間:2011年5月27日早班至試生產結束

三、施工負責人:三班班長

四、施工方法及順序:

檢查所有設備、設施的完好情況、清理工作面雜物→運輸設備逐臺送電試運轉→運輸系統進行試運轉→送煤機冷卻系統水→煤機空運轉→煤機割煤→移架→推工作面運輸機。

五、主要安全措施:

1、所有工作人員到現場后必須做到先檢查后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處理不了的必須向礦調度室、工區匯報。

2、試生產前,必須按照設備完好的標準對工作面及兩道的機電設備逐臺進行檢查,逐臺送電試運轉。一切正常后,方可全部送電,聯合試運轉。一通三防、綜合防塵設施齊全,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要求,并能正常使用。所用安全設施必須齊全且能正常使用。

3、施工負責人、支架工及支架維護等要重點對支架完好情況、聯接銷子、液壓系統等逐架進行檢查,并對頂板煤壁區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煤機運轉前,應將工作面內所有多余材料、設備等回收運出工作面,并安排專人清理機道,確保煤幫沒有金屬物件、雜物。人工清理機道時,煤機、運輸機停電閉鎖、掛停電牌,設專人看管。清理人員必須站在支護完好的安全地點。

5、割煤前,必須經礦職能部門對工作面進行驗收,同意后方可進行生產。

6、割煤時,應先打開煤機冷卻系統和內外噴霧,然后再給煤機送電。空轉5分鐘后一切正常,方可進行割煤。

7、割第一刀煤時,煤機速度控制在3m/min以內,煤機身上下5m范圍內除煤機司機外嚴禁有其他人員。煤機司機必須集中精力,密切注視煤機運行情況,發現異常情況必須及時停煤機、運輸機進行處理。割煤至上下出口5m時必須放慢速度(速度為1m/min),割出的錨桿、網必須及時停煤機、運輸機撿出。

8、割煤時,工作面采高嚴格控制在1.8m左右。人員需到煤壁攉炭時,必須先停止工作面煤機和運輸機并閉鎖。

9、現場施工人員必須服從瓦斯員的管理,瓦斯濃度超過規定時,必須停止割煤。

10、試生產結束后,必須經職能部門驗收,合格后掛安全運行許可證,方可轉入正常回采。

11、其他事項按《1501工作面回采作業規程》執行。

單位:綜采工區

編制:單位負責人:

2011-5-26

生產技術部:

安監部:

生產副總:

篇3:工作面進入試生產安全技術措施

由于工程安排需要,提前進入1295Ⅳ工作面進行生產前的準備工作,為保施工安全,在遵守《煤礦安全規程》、《各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的基礎上,特制定如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1295Ⅳ工作面概況及工作面系統:

1295Ⅳ工作面走向長度:走向長度:408~438m,平均423m;傾向長度:75~77m,平均76m。兩巷道支護型式均為金屬拱型棚子支護,工作面選用52組G320-13/32型液壓支架護,MG375型機組割煤。

進掌路線為:地面→副井→1248大巷→1448大巷→1434斜井→1490軌道邊眼→1295Ⅳ下運→1295Ⅳ工作面

運煤系統:工作面→1295Ⅳ下運→1463溜煤井→1449→1249→井底煤倉→主井→地面

輔助運輸系統:地面→副(風)井→1248→1448→1434斜井→1490軌道邊眼→1295Ⅳ風道

排水系統:1295Ⅳ風道(下運)→1490軌道邊眼→1434斜井→1448→1248→井底水倉

通風系統:

⑴新鮮風流:

副井→1248大巷→1448大巷→1434斜井→1490軌道邊眼→1295Ⅳ下運→1295Ⅳ工作面

⑵乏風風流:

1295Ⅳ工作面→1295Ⅳ風道→專用回風巷→0440→主井→地面

工作面發生災害時避災路線:

水災避災路線:

工作面→風道→1490軌道邊眼→0440→副(風)井→地面

火災及瓦斯煤塵爆炸事故避災路線:

工作面→下運→1490軌道邊眼→1434斜井→1448大巷→1248大巷副(風)井→地面

二、工作面毛窩回替抬棚、金屬拱型棚子及兩出口建梁打支護安全技術措施

1、毛窩里的金屬拱型棚子堅持從里向外逐架回撤的原則。

2、回撤毛窩金屬拱型棚子前,先在迎頭棚子下打好中柱,中柱使用單體柱,單體柱與棚梁用不小于16#鐵絲栓牢。

3、回棚子采用JH-8t絞車與人工配合作業,絞車距回棚子地點8~15米,并打好壓戧柱。用絞車回棚子時,先回腿再回梁。松解卡纜時要解一幫卡纜,回一個腿,嚴禁兩幫卡纜同時松解。人工解卡纜時一次一幫,對面不許站人,防止螺母崩出傷人。

4、棚腿用40T溜子鏈拴好,用帶螺絲的剎勾與絞車繩頭聯接好。螺絲上滿扣,人員躲開繩道及三角區。嚴禁用絞車掰卡纜。回棚子時要有專人觀山。

5、回棚梁前,棚梁用40T溜子鏈拴好,用帶螺絲的剎勾與絞車繩頭聯接好。螺絲上滿扣,人員躲開繩道及三角區。中柱采用遠方放液的方法卸載后,開動絞車將棚梁拉出。

6、下運替回毛窩里的金屬拱型棚子前,下運轉載機必須打“0”位。

7、回出的鐵活要及時外運,保證后路暢通。需要人工抬、搭、扛運件時,必須互叫互應,防止磕手碰腳。

8、毛窩回完后要擋好芭簾。

9、回抬棚安全技術措施:

①補齊棚腿,對原有金屬拱型棚子卡纜進行緊固,保證金屬拱型棚子的完好可靠。

②提前先對抬棚進行加固,即在抬棚下加打兩趟托梁,托梁垂直于抬棚鐵插梁,梁用3000×170×160mm3方木,一梁四柱,柱用水柱,用鐵絲將柱梁雙絲雙扣栓牢固,支柱初撐力滿足要求。

③然后回撤臺棚臉拱型棚子,回撤前先在臺棚臉下加打中柱,同時所有托梁水柱二次注液。以上工作完成后,才能回撤臺棚臉拱型棚子。

④回撤臺棚臉棚子時,先回腿后回梁,要先松解開一幫卡纜,然后把棚腿回出,然后在松解另一幫卡纜,回出棚腿,嚴禁兩幫同時松解卡纜,松解卡纜時人員躲開卡纜螺母彈射方向,卡纜對面嚴禁有人作業或停留,防止螺母彈出傷人。

⑤將臺棚臉下的中柱進行放液,回出棚梁,放液時要遠方放液,用專用放液鉤子配合手繩放液,距離不得小于2m。放液前,棚梁用繩爪栓好,并與絞車繩連接。

⑥用繩抓和插梁外露一端鎖牢,繩抓一端外領,用8t絞車將插梁抽出。

⑦回抬棚鐵插梁使用8t絞車,距迎頭8~15m。絞車要穩在頂板支護完好的地段,打齊打牢壓戧柱,使用絞車前先檢查繩、繩頭及絞車完好情況,有隱患先處理,處理好后在使用。使用口笛做信號,禁止口喊或晃燈,信號規定為“一行二開三倒車”。信號要清晰明確,司機聽清信號后在開車,操作要準確及時,插梁外露一端用40T大鏈與繩抓栓好,用沙勾與絞車繩頭連接螺絲上滿扣,回插梁禁止生拉硬拽,繩道要順線,不順線要用好平輪,人員躲開繩道三角區,防止斷繩脫鉤傷人,掛輪處要支護完好,禁止使用歪扭及頂空棚子做吊點。

⑨最后替插梁的上方的金屬拱型棚子。

⑩替回金屬拱型棚子時,遵循先棚后回的原則。回棚子時,提前打好中柱,替棚子使用3000×170×160mm3方木當梁,柱用單體液壓支柱,單體柱與梁用鐵絲栓牢,一梁四柱,幫柱扎角80度-85度,上頂和兩幫用小板插嚴背實。

臺棚下替板完畢后,在抬板下打3趟走向托梁,托梁使用3000×170×160mm3方木,一梁四柱。

10、機頭、機尾建梁時,直接在原有方木下建梁,梁使用1.2m雙楔鉸接梁進行支護,梁距450±50mm,機頭機尾上方控頂區雙楔鉸接梁保證插齊橢圓肖或扁肖,肖子用大錘打上勁。架子邊至雙楔鉸接梁間臥3000×170×160mm3方木或φ180×3000mm3半圓。

11、在上、下出口20m范圍內加強支護,在原有支護下方打托梁,托梁使用φ160×2000mm3半圓,10m以內打雙趟,10~20m范圍內打單趟,單體柱與托梁用鐵絲栓牢。把上、下出口煤壁前方3~7m的棚子替出,替棚子梁用φ180×3000mm3半圓,間距600mm,用1.2m雙楔鉸接梁打托梁,下出口3~4趟,上出口2~3趟。

三、工作面支架打完好:

支架的液壓系統要保持密封良好,無漏液、串液現象,所有管路吊掛整齊,架箱無浮煤,架間噴霧齊全,管子不敞口,不插單腿銷,不許用鐵絲代替插銷,各種千斤頂和閥要保持動作靈活可靠,更換管子、閥件及管子接頭時,必須先停止供液并保持清潔,不得將煤塵等臟物混入液壓系統,換下的舊件及時封堵上井,不得丟失,液壓系統要按設計安裝,不得隨意倒裝,嚴禁亂拆管子和各種銷子。

四、機尾小面支護安全技術措施

1、采用1.2m雙楔鉸接梁和DZ25-25/100(或DZ22-30/100)單體液壓支柱配套支護,單體液壓支柱必須穿好柱鞋。

2、梁間距450±50mm,雙楔鉸接梁擺平,掛直,梁上插嚴背實,嚴禁空頂。雙楔梁兩端鉸接處保證插齊橢圓肖,橢圓肖必須用大錘打上勁。

3、雙楔鉸接梁與末組支架的間距超寬或不足時,及時加梁或掐梁。

4、架子邊至雙楔鉸接梁間臥3000×170×160mm3方木或φ180×3000mm3半圓,方木或半圓隨推采往前串。如腮部煤壁松軟,易片幫、抽冒,必須用手鎬刷幫,超前掛梁,上頂插嚴背實,煤壁側護好幫。

5、過機尾時,打牢銷子后方可回梁下單體柱,機尾移過后,立即補齊柱子。

6、回銷子時,正對銷子飛出方向禁止站人,以免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