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車間通用安全要求

車間通用安全要求

2024-07-18 閱讀 1381

一)、安全的一般要求:

1.所有工作場地應經常保持清潔,保持安全環境,做到人走場地清。

2.禁止在工作時玩耍、打逗。嚴禁酒后上崗。

3.易燃物一定要遠離加工現場,使用和儲存易燃物的場所,要有《禁止吸煙》的標志。

4.所有人員進入車間都必須戴安全帽。

5.禁止穿脫鞋、裙子、短褲及背心者進入車間;

6.當放開鋼絲繩、補償鏈、電纜時,人不可站在其中間。

7.特種作業人員要持證上崗;

8.遵守公司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9.嚴格遵守用電安全管理制度;

10.正確配戴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禁止戴手套進行鉆孔操作。

二)、電焊切割:

1.?操作前應檢查所有工具、電焊機、電源開關及線路是否良好,金屬外殼應有安全可靠接地或接零,進出線應有完整的防護罩,進出線端應用銅接頭焊牢。

2.每臺電焊機應有專用電源控制開關,必須接漏電保護器。開關的保險絲容量,應為該機的1.5倍,嚴禁用其它金屬絲代替保險絲,完工后,切斷電源。

3.電氣焊的弧火花點必須與氧氣瓶、乙炔瓶、木料、油類等危險物品的距離不少于10m。與易爆物品的距離不少于20m。氧氣瓶、乙炔瓶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5m。乙炔瓶使用時不得傾倒。

4.乙炔瓶、氧氣瓶均應設有安全回火防止器,橡膠管連接處須用扎頭固定,并且要有防倒措施。

5.氧氣瓶嚴防沾染油脂,有油脂衣服、手套等,禁止與氧氣瓶、減壓閥、氧氣軟管接觸。

6.清除焊渣時,面部不應正對焊紋,防止焊渣濺入眼內。

7.經常檢查氧氣瓶與減壓閥表頭處的螺紋是否滑牙,橡皮管是否漏氣,焊割炬嘴和炬身有無阻塞現象。

8.注意安全用電,電線不準亂拖亂拉,電源線應按規定接牢。

9.電焊機周圍應保持干凈,無鐵絲、焊絲等雜物。

10.焊鉗與電纜必須絕緣良好,連接牢固。更換焊條應戴電焊手套,在潮濕地點操作時,應站在絕緣膠板或木板上。雷雨時,應停止露天焊接作業。

三)、個人勞動防護器具:

1.?工作時必須穿合適的工作服、工作鞋。

2.?當使用電鉆、切割、焊接、修磨時,和在空氣中含有較多塵屑的地方工作時,都必須使用保護面罩,保護眼鏡。

3.?在搬運物件時,必須戴上手套,但切勿戴手套接近運動中的器械。

4.用正確的方法吊裝重物,禁止在起吊物下行走。

5.當安裝或修理電器設備時,應切斷電源,并掛上“禁止合閘”標志牌或派專人看護。

6.當使用電鉆、車床等設備時,禁止配戴手套。

四)、安全鎖和掛貼標牌:

1.?這些措施的目的,是為了保障工人在設備裝置上工作之前,采取某種預防措施防止發生事故。

2.?這些措施包括:切斷電源、上鎖和掛貼“禁止合閘”標志,防止他人合閘。

3.?如果施工人員在切斷電源后離開時,應確定該裝置鎖閉無誤,以防電源有被接通的危險。

4.?所有負責維護保養、修理、調試或在電力驅動裝置上工作的人員都必須遵照這些步驟。

五)、電器裝置:

1.所有電壓均屬危險。36V以上電壓造成嚴重事故。

2.進行電器作業時,應站在干燥木板、橡膠墊板等絕緣物體上。

3.在測試電路上的任何電壓值時,電壓表應撥至最高一檔位置。

4.?使用的臨時線必須按規定接牢,規定用鮮明顏色和足夠長度及截面直徑的導線。

六)、手提電動工具:

1.需要接臨時線時,要防止絆倒。并注意遠離銳利器械的邊緣,以免破損而引起觸電或火災。

2.在啟用電動工具前,應做徹底檢查,損壞的工具及時修理。使用完后把電線繞好。

3.臨時工作燈必須加防護罩,不能用本身的電線作為懸掛用。

4.?觸電是使用電器工具的主要危害,使用電器工具時必須保證有效接地以防止觸電。

5.拿取工具時不要利用其導線作為提卸或拖曳之用。也不能隨意把工具拋擲。

6.?使用角磨機前,應詳細檢查,(包括砂輪片是否損壞)防止發生意外。

7.不能把電動工具當作其它用途使用。

8.當調整工具、刷清切屑和揩清工具時,應先切斷電源。

七)、一般工具:

1.應保持工具經常處于良好狀態。

2.有破損裂紋的搬手不能使用,也不能隨意加長工具的手柄。

3.不可把螺絲刀當作沖頭使用。

八)、構件支護:

1.柱梁構件堆放不得超過三層,且總高度不得超過1.5米。

2.在加工高大構件(超過1米)時,應有防倒措施。

九)、升降平臺:

1.升降平臺操作人員必須在執行各項檢查和保養后方可啟動升降平臺,工作前應檢查升降平臺車的工作范圍,清除障礙物;

2.?支撐是升降平臺操作的一項重要準備工作,應選擇平整的地面,如地基松軟或起伏不平,必須用枕木墊實后,才可進行工作;

3.工作平臺上的操作人員應佩帶安全帶,在帶電區域工作時,應將車體按規定進行接地,升降平臺登高作業應由工作負責人進行指揮,負責人應按照GB5082標準規定信號與升降平臺操作工進行聯系。發出的信號必須清楚、準確;

4.升降平臺作業前,工作負責人應向操作人員,進行技術和安全交待,內容應包括:工作內容及要求;安全注意事項及危險點;人員分工情況及責任范圍。工作負責人除要對車況和操作人員進行檢查以外,還要負責查看地形環境、起降是否符合安全技術措施的要求或事先制定的工作方案,如有出入,則應制定出相應的措施后方能開始工作;

十)、物料人力搬運:

1.搬運物件之前,首先觀察搬運的路徑,清除阻塞通道的雜物,保證暢通。

2.檢查物件,除去突出的鐵釘及其它尖銳物件,搬運物件需戴上手套。

3.?用鐵棍撬起或移動物件時,要考慮撬棍及其支點的強度,同時要顧及在滑脫時身體不致受到傷害。

十一)、起重及其裝置:

1.吊鏈應經常進行保養和維修,以確保鏈輪與鏈子之間有適當的潤滑。

2.在吊卸重物時,人員不能站在重物下。

3.決不可把提升設備的鏈條中的一段,用來捆綁起吊物件。

4.要經常檢查起吊用鋼絲繩及銷釘,在使用鋼絲繩時,一定要戴手套。

5.使用吊車時不能超載吊卸,不能斜拉。

十二)、其它設備:

1.使用型鋼調直機調直型鋼時,應安放平穩,移動型鋼時,手應在外側。

2.用剪板機剪切鋼板時,鋼板應放置平穩,機的上剪未復位不可送料,手不得伸人壓刃下方。禁止剪切超過規定厚度的鋼板。下班操作完成后應關閉機械,切斷電源。

十三)、特別說明:

1.特殊工作人員,如:電工、電焊切割、汽焊工等,必須持證上崗。

2.所有車間內的加工人員,必須聽從管理,遵守國家和當公司的一切安全規章制度,遵守本崗位的安全操作規程。

篇2:進入鍋爐車間安全要求

鍋爐是發電廠主要設備之一。它的作用是把燃料(如:煤、油、天然氣等)的化學能轉變成蒸汽的內能。

1.鍋爐系統設備特點

鍋爐系統由汽水系統、燃燒系統、制粉系統、及其他輔助設備、管道等構成。

(1)汽水系統。汽水系統包括省煤器、汽包、下降管、水冷壁、過熱器、再熱器等設備(圖2-5)。

省煤器布置在鍋爐尾部煙道溫度較低的區域。從外面是看不見的。它是由若干排蛇形管構成的,其內部流動著從給水泵來的水,吸收煙氣中的熱量,把水加熱到飽和溫度后送入汽包。

水冷壁布置在爐膛墻壁四周內側的垂直管排,它既吸收燃料燃燒后放出的輻射熱,加熱其內部的飽和水,使之變為汽水混合物,又對爐墻起保護作用而不被燒壞。

汽包是直徑較大的圓筒,其內部裝有汽水分離器。它的作用是:省煤器的來水,經它供給水冷壁蒸發。水冷壁上升管內的汽水混合物,進入汽包后進行分離,分離出的水繼續循環蒸發,飽和蒸汽送入過熱器加熱。

下降管是汽包向水冷壁下聯箱供水的通道,它布置在爐墻外邊,不受熱,不產生蒸汽。

過熱器是提高蒸汽溫度,提高蒸汽過熱度、增加蒸汽內能的設備,也是由蛇形管排構成的,它布置在爐膛出口、煙氣溫度較高的煙道中。

再熱器是大容量、高參數汽輪機為提高熱效率而增加的設備。它的工作原理是,蒸汽在汽輪機做功后,壓力和溫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送人再熱器加熱,提高其過熱溫度,增加內能后,再返回汽輪機的中低壓段繼續做功。再熱器一般與過熱器交叉布置在煙道的高溫區。

(2)燃燒系統。燃燒系統有空氣預熱器、噴燃器、爐膛、煙道等設備(圖2-6)。

空氣預熱器是加熱空氣溫度的設備。它布置在煙道中煙氣溫度較低的部位,可進一步降低煙氣溫度、減少熱損失,同時加熱后的空氣送人爐膛,有利于提高爐內溫度,便于煤粉迅速著火、燃燒。

噴燃器是煤粉鍋爐的燃燒設備。通過它,一次風連續不斷地把煤粉吹入爐膛,同時二次風(熱風)在噴燃器出口與吹進的煤粉混合,使其在爐膛中加快燃燒。

爐膛也稱燃燒室,是由水冷壁管圍起來的大空間,外側有爐墻把整個鍋爐封閉起來。爐膛主要是鍋爐供煤粉燃燒的部位。

(3)制粉系統。制粉系統由磨煤機、分離器、排粉機、給粉機等設備組成,主要作用是磨制合格的煤粉送入爐膛燃燒(圖2-7)。

1-原煤斗;2-自動磅秤;3-給煤機;仁磨煤機;5-粗粉分離器;

6-次風箱;7-去噴燃器的輸粉管;8-噴燃器;9-鍋爐;

10-送風機;11-空氣預熱器;12-熱風管;13-冷風管;

14-排風機;15-二次風箱;16、17-冷風門

(4)其它輔助設備。送風機是為空氣預熱器鼓風的設備。

引風機又稱吸風機,它把鍋爐燃燒產生的全部煙氣經除塵裝置除塵后,再經煙囪排入大氣。

安全門是鍋爐汽、水系統防止超壓的安全裝置。當鍋爐內部壓力超過規定值時,安全門自動打開,鍋爐泄壓,以免鍋爐承壓各個部件超壓損壞。

水位計是汽包等壓力容器的重要附件,通過水位計可以觀察到容器中的水位變動情況。

防爆門是鍋爐燃燒系統和制粉系統的保護裝置。在燃燒不正常,或操作不當時,爐膛內將會產生很高的壓力,當上升到整定的壓力時,煙氣沖開防爆門,泄出爐外,以防止對鍋爐爐膛的損壞。

此外,鍋爐輔助設備還有燃油系統、除塵、除灰系統的設備等。

鍋爐設備的安全特點可以用“高、險、難”三個字來概括。

(1)“高”,不僅外形高大,即大容量鍋爐高聳入云,百米有余,而且鍋爐生產出的蒸汽壓力高,溫度高。例如:配用功率為300兆瓦汽輪發電機組的亞臨界直流爐,蒸發量達1025噸/時,蒸汽壓力為17兆帕,蒸汽溫度為攝氏540度(過熱/再熱)。

新職工進入鍋爐房,一定要樹立牢固的安全意識,要意識到周圍許多管道中,流動著高壓高溫的給水或蒸汽,一旦管道或閥門泄漏,將會造成人身傷害事故,事實上,鍋爐最常見的故障就是滅火放炮,管道閥門泄漏,水冷壁爆管等。因此,新職工在生產現場熟悉設備時,要注意安全,不得較長時間在上述設備附近停留。

(2)“險”,主要指鍋爐本體上連接的設備很多是多層布置,除零米有許多設備外,還設有幾層工作平臺。另外鍋爐本體上設置有樓梯,可供人員到各層巡視或作業,這樣無論從上往下看,還是從下往上看,使人感到很“險”。另外,鍋爐設備由于是豎式布置,有時上面一臺設備檢修,下方幾乎看不見,往往突然掉下什么東西,容易將路過行人砸傷,這也夠“險”啦。1982年6月*日,某電廠在鍋爐房起吊一個管道彎頭中,突然滑落,將正從下面經過的一名工人當場砸死。因此,在鍋爐房行走時,要注意上下左右的環境,不要在上方有人作業或起吊重物的下方通過或停留。另外上下樓梯要扶好、踩穩,以免滑倒跌下。

(3)“難”,主要指鍋爐安全運行難。眾所周知,鍋爐運行的過程是將煤粉燃燒,加熱水變為合格蒸汽。這是值班人員通過調節熱工自控裝置,使制粉系統、燃燒系統、汽水系統,及所有輔助設備共同協調運行來完成的。在現場運行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包括人為因素的影響,各系統的運行工作情況千變萬化,設備安全運行受到影響。例如:由于調整不當,制粉系統發生煤粉爆炸,防爆門首先爆開減壓,但如果爆開時,附近有人停留或通過,將會造成人身傷害(圖2-8)。煤粉是易燃易爆的,制粉系統風溫調整必須適當,當一次風溫調節過高時,將引起制粉系統發生煤粉爆炸事故。

2.安全注意事項

新職工進入鍋爐生產現場后,不得觸動任何設備,否則可能使鍋爐運行工作情況發生異常變化,而被迫使其停止運仃,例如1985年6月8日,某電廠一名臨時工,出于好奇,按動了正常運行的引風機事故按鈕,造成引風機跳閘、一臺鍋爐被迫停止運行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