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機械安全生產技術規程
?通用機械是各行業機械加工的基礎設備,主要有金屬切削機床、鍛壓機械、沖剪壓機械、起重機械、鑄造機械、木工機械、農業機械等。?
(一)、金屬切削機床及砂輪??
金屬切削機床是用切削方法將毛坯加工成機器零件的裝備。金屬切削機床上裝卡被加工工件和切削刀具,帶動工件和刀具進行相對運動,在相對運動中,刀具從工件表面切去多余的金屬層,使工件成為符合預定技術要求的機器零件。?
1.機床的危害因素
機床的危害因素是指機床部件的相對運動對人體造成碰撞、夾擊、剪切、卷入等傷害形式的災害性因素。
1)、靜止部件的危害因素
(1)、切削刀具與刀刃;
(2)、突出較長的機械部分;
(3)、毛坯、工具和設備邊緣鋒利飛邊及表面粗糙部分;
(4)、引起滑跌墜落的工作臺。
2)、旋轉部件的危害因素
單旋轉部分:軸;凸塊和孔;研磨工具和切削刀具。
3)、內旋轉咬合
(1)、對向旋轉部件的咬合;
(2)、旋轉部件和成切線運動部件面的咬合;
(3)、旋轉部件和固定部件的咬合。
4)往復運動和滑動的危害
(1)單向運動;
(2)往復運動和滑動相對固定部分;接近類型,通過類型;
(3)旋轉部件和滑動之間;
(4)振動;
(5)飛出物;飛出的裝夾具或機械部件,飛出的切屑或工具,
2.常見事故
(1)、設備接地不良、漏電,照明沒采用安全電壓,發生觸電事故。
(2)、旋轉部位楔子、銷子突出,沒加防護罩,易絞纏人體。
(3)、清除鐵屑無專用工具,操作者未戴護目鏡,發生刺割事故及崩傷眼球。
(4)、加工細長桿軸料時尾部無防彎裝置或托架,導致長料甩擊傷人。
(5)、零部件裝卡不牢,可飛出擊傷人體。
(6)、防護保險裝置、防護欄、保護蓋不全或維修不及時,造成絞傷、碾傷。
(7)、砂輪有裂紋或裝卡不合規定,發生砂輪碎片傷人事故。
(8)、操作旋轉機床戴手套,易發生絞手事故。?
(二)機床運轉異常狀態??
機床正常運轉時,各項參數均應穩定在允許范圍;當各項參數偏離了正常范圍,就預示系統或機床本身或設備某一零件、部位出現故障,必須立即查明變化原因,防止事態發展而引起事故。常見的異常現象有:
(1)、溫升異常。常見于各種機床所使用的電動機及軸承齒輪箱。溫升超過允許值時,說明機床超負荷或零件出現故障,嚴重時能聞到潤滑油的惡臭和看到白煙。
(2)、機床轉速異常。機床運轉速度突然超過或低于正常轉速,可能是由于負荷突然變化或機床出現機械故障。
(3)、機床在運轉時出現振動和噪聲。機床由于振動而產生的故障率占故障總數的60%~70%。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機床設計不良、機床制造缺陷、安裝缺陷、零部件運轉不平街、零部件磨損、缺乏潤滑及機床中進入異物。
(4)、機床出現撞擊聲。零部件松動脫落;進入異物;轉子不平衡。
(5)、機床的輸入輸出參數異常。表現在:加工精度變化;機床效率變化(如泵效率);機床消耗的功率異常;加工產品的質量異常如球磨機粉碎物的粒度變化;加料量突然降低,說明生產系統有泄漏或堵塞;機床帶病運轉(輸出會改變)、。
(6)、機床內部缺陷。出現裂紋;絕緣質量下降;因腐蝕而引起的缺陷。
以上種種現象,都是事故的前兆和隱患。事故預兆除利用人的聽覺、視覺和觸覺可以檢測到一些明顯的現象(如冒煙、噪聲、振動、溫度變化等)、外,主要應使用安裝在生產線上的控制儀器和測量儀表或專用測量儀器。
(三)運動機械中易損件的故障檢測?
一般機械設備本體出現的故障很少,容易損壞的零件成為易損件。運動機械的故障往往都是指易損件的故障。提高易損件的質量和使用壽命是預防事故的重要任務。
(1)、零部件故障檢測的重點。傳動軸、軸承、齒輪、葉輪,其中滾動軸承和齒輪的損壞更為普遍。?
(2)、滾動軸承的損傷現象及故障。損傷現象:滾珠砸碎、斷裂、壓壞、磨損、化學腐蝕、電腐蝕、潤滑油除污、燒結、生銹,保持架損壞、裂紋;檢測的參數:振動、噪聲、溫度、磨損殘余物分析,間隙。
現已有專門用于檢查軸承異常的軸承監測器。
(3)、齒輪裝置的故障。損傷現象:齒輪的損傷(包括齒和齒面損傷)、:齒輪本體損傷,軸、鍵、接頭、聯軸節的損傷;軸承的損傷;檢測的參數:噪聲、振動;齒輪箱漏油、發熱。?
(四)金屬切削機床常見危險因素的控制措施
(1)、設備可靠接地,照明采用安全電壓。
(2)、楔子、銷子不能突出表面。
(3)、用專用工具,帶護目鏡。
(4)、尾部安防彎裝置及設料架。
(5)、零部件裝卡牢固。
(6)、及時維修安全防護、保護裝置。
(7)、選用合格砂輪,裝卡合理。
(8)、加強檢查,杜絕違章現象,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
(五)、砂輪機的安全技術
砂輪機是機械工廠最常用的機器設備之一,各個工種都可能用到它。砂輪質脆易碎、轉速高、使用頻繁,極易傷人。它的安裝位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它的使用方法是否正確,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規程,這些問題都直接關系到每一位職工的人身安全,因此在實際的使用中必須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1.砂輪機安裝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安裝位置的選擇。砂輪機禁止安裝在正對著附近設備及操作人員或經常有人過往的地方。較大的車間應設置專用的砂輪機房。如果受廠房地形的限制不能設置專用的砂輪機房,則應在砂輪機正面裝設不低于1.8m高度的防護擋板,并且要求擋板牢固有效。?
(2)砂輪的靜平衡。砂輪的不平衡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在砂輪高速旋轉時,引起振動;另一方面,不平衡加速了主軸軸承的磨損,嚴重時會導致砂輪的破裂,造成事故。因此,要求直徑大于或等于200mm的砂輪裝上法蘭盤后應先進行靜平衡調試。砂輪在經過整形修整后或在工作中發現不平衡時,應重復進行靜平衡調試。?
(3)、安裝砂輪與卡盤的匹配。匹配問題主要是指卡盤與砂輪的安裝配套問題。按標準要求,砂輪法蘭盤直徑不得小于被安裝砂輪直徑的1/3,且規定砂輪磨損到直徑比法蘭盤直徑大10mm時應更換新砂輪。此外,在砂輪與法蘭盤之間還應加裝直徑大于卡盤直徑2mm、厚度為1~2mm的軟墊。?
(4)、砂輪機的防護罩。防護罩是砂輪機最主要的防護裝置,其作用是:當砂輪在工作中因故破壞時,能夠有效地罩住砂輪碎片,保證人員的安全。砂輪防護罩的開口角度在主軸水平面以上不允許超過90゜。防護罩應安裝牢固可靠,不得隨意拆卸或丟棄不用。?
防護罩在主軸水平面以上開口大于等于30゜時必須設擋屑屏板,以遮擋磨削飛屑傷及操作人員。它安裝于防護罩開口正端,寬度應大于砂輪防護罩寬度,并且應牢固地固定在防護罩上。此外,砂輪圓周表面與擋板的間隙應小于6mm。?
(5)、砂輪機的工件托架。托架是砂輪機常用的附件之一。砂輪直徑在150m以上的砂輪機必須設置可調托架。砂輪與托架之間的距離應小于被磨工件最小外形尺寸的1/2,但最大不應超過3mm。?
(6)、砂輪機的接地保護。砂輪機的外殼必須有良好的接地保護裝置。?
2.使用砂輪機的安全要求??
(1)、禁止側面磨削。按規定用圓周表面作工作面的砂輪不宜使用側面進行磨削,因為砂輪的徑向強度較大而軸向強度很小,操作者用力過大會造成砂輪破碎,甚至傷人。?
(2)、不準正面操作。使用砂輪機磨削工件時,操作者應站在砂輪的側面,不得在砂輪的正面進行操作,以免砂輪出故障時破碎傷人。?
(3)、不準共同操作。2人共用l臺砂輪機同時操作,是一種嚴重的違章操作行為,應嚴格禁止。
篇2:機械安裝檢修工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認真執行煤礦“三大規程”和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指令、規定和要求。對所安裝、檢修的機械設備安全運行負責。
二、嚴格按規程安裝、檢修設備,保證安裝質量,做到臺臺設備符合完好標準。
三、大型設備安裝、檢修前要制訂專項措施,作業時要認真學習施工技術、安全措施,嚴格按措施施工,保證按時、保質完成安裝、檢修任務。
四、積極參加安全學習和技術培訓,提高保安能力和業務技術水平,杜絕“三違”。
五、加強采掘設備管理,做到安裝、拆除有記錄。
六、對分管的管路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按時保質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篇3:機電科工程師機械專業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崗位責任
第1條參加機電設備檢查,并協助機電設備管理員進行設備管理。
第2條對分管業務范圍內的機電安全工作的重點進行技術把關,對機電設備的選型、進貨質量的驗收等進行技術把關。
第3條負責礦井斜巷提升、大型固定設備及皮帶刮板運輸設備排水系統的選型計算,斜巷管理技術檔案的收集整理。
第4條負責編制大型固定設備及運輸專業各種設備、器材的檢驗檢測計劃,并跟蹤試驗檢測,及時將試驗報告的收集整理。
第5條負責運輸設備采購技術要求的起草。規程規范規定的本專業內的各種記錄審查,收集、分類及歸檔整理。協助其他專業編制采、掘等工作面的運輸設計,并制定、相應的設備接續計劃方案。負責機電設備月度檢修計劃的組織、編寫、報批。
第6條協助其他專業編制采、掘等工作面的排水及管線設計。
第7條負責機電月報材料的組織及編寫、報批。
第8條負責編制機電設備月停產檢修計劃并按時進行審批,檢修完成對月檢修進行總結,寫出報告匯報。
第9條負責組織或參與礦分管業務范圍內機電影響及事故的分析。
第10條積極在煤礦推廣機電、運輸安全生產新技術、新設備,開展安全生產科研攻關。
第11條分管業務范圍內安裝、檢修工程、工作的現場專盯指導。
第12條嚴格履行公司《本質安全型礦井管理條例》規定的其它安全生產職責。
二、責任追究
第13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機電科機械專業工程師警告處分;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章指揮工人或者強令工人違章、冒險作業的;
(二)對工人屢次違章作業熟視無睹,不加制止的;
(三)對重大事故預兆或者已發現的事故隱患不及時采取措施的;
(四)拒不執行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及其煤礦安全監察人員的安全監察指令的。
第14條煤礦發生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機電科機械專業工程師解聘直到開除的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按照規定及時、如實報告煤礦事故的;
(二)偽造、故意破壞煤礦事故現場的;
(三)阻礙、干涉煤礦事故調查工作,拒絕接受調查取證、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的。
第15條編制的機電、運輸專業安全技術措施以及分管業務范圍相關設計出現明顯技術失誤的,機電科機械專業工程師負直接責任。
第16條未及時組織分工范圍內的重大事故隱患排查、對治理未進行監督的,機電科機械專業工程師負重要責任。
第17條未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分析煤礦機電技術管理狀況,向機電科長提出具體意見的,機電科機械專業工程師負直接責任。發現或得知作業地點風量、溫度以及有害氣體不符合標準以及規定要求,但未及時采取相關措施的,或在帶隊檢查中有真意現象未及時制止的,機電科機械專業工程師負直接責任。
第18條在機電科技術管理工作中未遵守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和技術規范,機電科機械專業工程師負直接責任。
第19條機電科機械專業工程師對煤礦機電、運輸設備、設施技術檔案的整理、管理工作負直接責任。
第20條未按規定經常深入現場,或未及時發現和解決現場的不安全隱患,機電科機械專業工程師負直接責任。
第21條對于上述負直接責任、主要責任、重要責任的,應根據情節嚴重程度按照有關法律、規定及公司《本質安全型礦井管理條例》給予行政處分、經濟處罰、直至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