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工程部供配電設備運行維護管理規程與細節要求
物業工程部供配電設備運行維護管理規程及細節要求
1.0目的
制定供電管理制度并實施,確保各物業管理配電設備正常運行供電。
2.0適用范圍
適用于管理處所管理的所有配電設備設施。
3.0職責
3.1值班電工負責供電設備的運行監控,輕微故障的維修,用電安裝;
3.2維修領班負責供電故障的維修、供電設施的保養
4.0程序內容
4.1值班電工崗位管理規程
4.1.1值班電工的崗位責任制是搞好配電房工作的一項基本制度。它有利于增強人員的責任感,有利于每一個人做好本質工作,便于檢查評比;
4.1.2值班電工必須熟悉電氣設備,并經考核合格,取得值班電工合格證(或操作證),值班電工應有一定的實際工作經驗;
4.1.3值班電工在運行領班的領導下,完成本職的設備巡視、倒閘操作、事故處理、監視各種儀表和保護裝置、填寫運行記錄;
4.1.4單人值班不得單獨從事修理工作;
4.1.5接班人員應提前到位做好接班準備工作。若接班人員因故未到,交班人員應堅守崗位,并立即報告有關領導,做好安排;
4.1.6交班時,應盡量避免倒閘操作。交接班過程中發生事故或異常情況,原則上應由交班人員負責處理;
4.2值班巡視制度
4.1.1每日巡檢配電房配電設備的運行情況;
4.1.2每周巡檢電力計量表,如電流表、電壓表、功率表的指示情況和配線接觸情況;
4.1.3每月巡檢各組團的配電箱接觸情況;
4.1.4遇有大風、雨雪等天氣,應巡檢電力線情況;
4.1.5巡視發現異常應及時檢修,當值人員巡視后應將巡視結果記錄于運行表中。
4.3配電房的管理規程
4.3.1保持良好的室內照明和通風,墻上配掛溫度計,室內溫度控制在35。C以下。
4.3.2房內禁止拉接臨時線路,供電線路嚴禁超載供電。
4.3.3嚴禁違章操作,操作或檢修時必須按規定使用電工絕緣工具,絕緣鞋套等。
4.3.4保持配電房內無雜物堆放,地面干凈,鋪設絕源橡膠墊層,設備外表清潔無塵。
4.3.5做好配電房的日常防水、防潮工作,堵塞漏洞,嚴防蛇、鼠等進入配電房,以防短路事故的發生。
4.3.6配電房內設備及線路需改變,必報上級領導批準,請專業人員確認方可改變。
4.3.7每年對配電房內全部機電設備大檢修一次。
4.3.8值班人員應認真做好值班記錄,仔細填寫《配電房運行記錄表》,認真執行交接班記錄制度。
4.4供配電設備運行管理規程
4.4.1每天定期巡查供配電系統設備,包括(高、低壓室,變壓器室),并將設備運行參數記錄在供配電系統運行記錄表上。
4.4.2發現供配電負荷有顯著變化或其他設備異常,應馬上查找原因,并通知維修領班安排處理。
4.4.3用電高峰或潮濕天氣期間,應每班兩次關燈檢查接頭是否有過流放電現象,發現異常馬上處理。
4.4.4未經領班師同意,不得私自更改設備線路和運行設置。特殊情況下,須經領班批準并做記錄。
4.4.5嚴格執行機房管理規定和交接班、值班規定。
4.4.6高壓工具應每年送供電局年檢,年檢合格標志貼在工具表面上。
4.4.7與系統有關的鑰匙集中放置在鑰匙箱中,交接班時清點數量,發現缺失立即追究。
4.4.8外借鑰匙應做好登記并按時追收。
4.5供配電設備維修保養規程
4.5.1嚴格按照供配電系統設備保養計劃進行轄區設備的保養。
4.5.2維修領班每年12月制訂下一年度的設備保養計劃。
4.5.3工作過程應嚴格遵守電氣作業規程。
4.5.4根據系統設備的特點,重點做好除塵、潤滑、緊固接線端子等保養工作。
4.5.5各系統的維修保養以不影響物業服務正常營運為原則,特殊情況,須報告管理處主任,及時通知受影響的用戶。
4.5.6使用期中,每月重點檢查電器的各部件,注意可動部分是否有卡住,緊固件是否有松脫等現象。
4.5.7配電設備導電部分與接地電阻及其他部分的絕緣電阻,定期用搖表檢查絕緣接地電阻是否良好,一般應大于10兆歐。
4.5.8接觸器的觸頭表面應經常保持清潔,不允許用金屬的工具摩擦觸頭。
4.5.9母線支架無污損、破裂,導體無松動,連接部分無過熱或變形現象。
4.5.10配電柜各相電壓、電流工作平衡,繼電器動作顯示正常,信號指示燈正常
4.5.11電壓互感器(PT)、電流互感器(CT)無異常的聲音、氣味、無放電痕跡,保險完好無損。
4.5.12補償電容器無漏電等異常現象,無異常工作聲音及氣味,無溫度過熱現象,保護電容器的保險工作正常。
4.5.13對電器的轉動部分,如自動開關操作機構等,每年添加潤滑油,以保持轉動靈活。
4.5.14高低壓開關的運行無異常現象,絕緣電阻在正常范圍內,動力照明配電設備的配電分柜工作正常,無過熱異常現象。所有配電設備的金屬部分,均有可靠接地裝置。
4.5.15維修保養結束后,應將有關工作情況記錄在高壓電房設施檢查表、變壓器設備檢查表、低壓柜設備檢查表或當值日志上。
4.5.16高壓設備發生接地時,在室內不得接近故障點4米以內,在室外不得接近故障點8米以內,進入上述范圍必須穿絕緣鞋;接觸設備外殼或構架時應戴絕緣手套。
4.6變壓器保養操作規程
4.6.1前的準備與檢查
a)記錄保養前變壓器電流和油溫的指標。
b)按批準指令辦理停電手續,斷開變壓器高壓閘主開關。
c)備好工具、器材和儀表。
d)檢查并確認變壓器高壓閘主開關已斷開,掛牌并上鎖。
e)放電并接好地線后方可工作。
4.6.2保養工作
a)清潔變壓器外殼、瓷瓶和瓷套管,發現有裂縫或損壞的予以更換。
b)檢修吸濕器和閥門。檢查油位,缺油須補充,有不合格須更換。
c)檢查并調整分接頭開關,保證其切換動作正確。
d)檢查硅膠有無變色,變色須更換。
e)檢查變壓器中性線與變壓器外殼接地情況。
f)對變壓器的整體進行檢查,緊固所有螺絲,確認保養無誤后,清理現場。
4.6.3結尾工作
a)驗收合格后,按程序辦理送電手續,拆除地線、撤鎖、撤牌、斷開變壓器低壓閘主開關及全部負荷開關。
b)按程序送電,拉合二次高壓閘主開關,充電。一切正常后,正式合上高壓閘主開關。
c)合上低壓閘主開關,在分別合上分開關。
d)測量各種參數,確認工作程序無誤。
4.7電房倒閘操作制度
4.7.1倒閘操作必須根據領班指令,操作人確認無誤后執行。發布指令應準確、清晰,使用正規操作術語和設備雙重名稱(即設備名稱和編號)。
4.7.2停電拉閘操作必須按照開關+負荷側刀閘+母線側刀閘順序依次操作,送電合閘的順序與此相反。如變壓器需要停電時,應先停低壓,后停高壓;送電時先送高壓,后送低壓。嚴防帶負荷拉合隔離開關(刀閘)。為防止誤操作,高壓電氣設備都應加裝防止誤操作的閉鎖裝置。
4.7.3倒閘操作由操作人填寫操作票,每張操作票只能填寫一個操作任務。下列項目應填入操作票內:
a)應拉合的開關和刀閘。
b)檢查開關和刀閘的位置。
c)檢查接地線是否拆除。
d)檢查負荷分配。
e)裝拆接地線。
f)安裝或拆除控制回路、電壓互感器回路的保險器。
g)切換保護回路和檢驗是否確無電壓等。
4.7.4倒閘操作應由兩人執行,其中一人操作,一人監護。
4.7.5操作中發生疑問時,不準擅自更改操作票,不準隨意解除閉鎖裝置,應立即向領班報告,查明原因后再操作。
4.7.6電氣設備突然停電后,即使是事故停電,在末拉開有關刀閘和做好安全措施以前,不得觸及設備或進入遮攔,以防突然來電。
4.7.7下列各項工作可以不用操作票:
a)事故處理。
b)拉合開關的單一操作。
c)拉開
接地刀閘或拆除全電房僅有的一組接地線。
4.8用電安裝審批制度
4.8.1業主提出用電安裝申請;
4.8.2管理員審閱業主提交的用電安裝申請,并在接申請后一個工作日內,根據物業原設計容量簽署意見,提交管理處主任;
4.8.3管理處主任在接表后一個工作日內審批物業原設計容量內的用電安裝申請;
4.8.4當值電工負責執行經批準的用電安裝任務。
5.0相關文件
6.0記錄
6.1《配電房運行記錄表》
6.2《供配電設備維保工作記錄表》
6.3《供配電停送電倒閘工作票》
篇2:配電設備運行治理制度
第一條:配電臺區三相電力導線A、B、C三相的相別,應分別以黃、綠、紅色標志表示;低壓電網中性線(N)以淡蘭色標志表示〔TN—C系統的保護中性線(PEC)以豎條間隔的淡蘭色表示〕;接地線(明敷設部分)以深黑色標志表示。三相三線制或三相四線制導線應在下列地點標明相別:
1、配電變壓器低壓側套管端部;
2、配電室進出線穿墻套管內外側;
3、配電室(箱)盤(屏)母線和引下線;
4、配電室(箱)外第一基電桿;
5、電纜或地埋線進出線端部。
第二條:開關和刀開關(刀閘)的分、合位置標示牌應清楚、正確。合閘位置的標示牌為紅色,在紅底色上寫明白色的“合”字;分閘位置的標志牌為綠色,在綠底色上寫明白色的“分”字。
第三條:巡視檢查配電裝置時,進出配電室必須隨手關門。配電箱巡視完畢須加鎖,電工巡視檢查設備時,不得越過遮欄或圍墻。
第四條:低壓電力設備應按下列周期進行巡視:
1、配電室每月巡視檢查一次;
2、低壓架空電力線路,每月巡視檢查一次《夜巡每季一一次》;地埋線路每半年巡視檢查一次,每年測定絕緣電阻一次。
3、接戶線和照明裝置,每季巡視檢查一次。
4、電動機及其附屬裝置長期停用或檢修后,在使用前應進行絕緣阻測試和檢查。運行中的電動機及附屬設備,每月巡視檢查一次。中旭范文大全-
5、對設備的接地裝置,每年在干燥季節進行檢查一次,每五年(春季)測定一次接地電阻值。
6、觸電保護器(總、分路保護器)每半年檢查(試跳、定值)試驗一次,應正確動作無誤。
第五條:農忙高峰用電季節增加巡視檢查次數(如三夏、三秋、防汛排澇、重要節假日等)。大風、雪、雨和冰雹后,進行非凡巡視,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第六條:對事故停電和觸電保護器動作,要認真查明原因,采取相應措施,決不能草率行事,因急于恢復送電而擴大事故。
第七條:對巡視檢查的結果,要做具體記錄,以便于分析和安排檢修,對嚴重危及人身和設備安全的,必須采取果斷停電措施,待修復后方可送電。一般缺陷要列入檢修項目,按時定期修復,使低壓線和設備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
篇3:配電設備運行維護巡回檢查制度
一、配電設備巡回檢查的基本方法
1、巡視檢查設備時,要精力集中、認真、仔細。一般采用勤看、細看、仔細嗅,對外殼接地的設備可用手摸的方法,并及時分析設備運行是否正常。
2、可在細小雨天或小雪天檢查設備是否發熱。
3、利用日光檢查戶外、瓷瓶是否有裂紋。
4、用雨后檢查瓷瓶的水波紋的方法,檢查瓷瓶表面的裂紋。
5、高溫季節或高峰負荷時,重點檢查設備的發熱情況。
6、氣候突然變熱或變冷時,應檢查注油設備中油的運行情況。
二、配電柜(箱)、控制箱(盤)、電纜線路的巡回檢查及維護處理規定。
1、經常保持設備現場的安全環境和通風環境。及時清除淋雨潮濕、雜物及小動物進入等安全缺陷。對配電室、變壓器室、設備控制箱所在區域環境衛生應每周進行一次清掃。并對電器元器件積圬處用高壓電吹風進行吹掃,用干凈抹布擦凈設備外殼,設備空隙處不得殘留蜘蛛網。
2、10KV高壓開關室、低壓總配電室、各車間配電室、設備控制箱、電纜線路、運行中的電動機每24小時巡視檢查一次,同時填寫運行負荷日志若遇有大雨,冷雪等惡劣天氣或配電裝置發生故障后,應相應增加巡查次數。
3、配電裝置在運行中巡視檢查項目如下:
(1)母線和各接點是否有過熱、發紅、放電現象;
(2)開關柜中各電器元件有無異常氣味和聲響。
(3)儀表、信號、指示燈等指示是否正常,繼電保護狀態是否正確。
(4)接地和接零裝置的連線有無松脫現象和斷線。
(5)通風照明及安全防火裝置是否正常。
(6)高溫季節或高峰負荷時,重點檢查設備的發熱情況。
(7)特殊場所(易燃、易爆、腐蝕等)的電器設施是否存在安全隱患。
(8)對安裝在帶有特殊介質場所的設備或穿越特殊介質的線路,應經常跟蹤檢查環境是否變化,確保設施安全運行。
4、新安裝的或檢修后的配電裝置,投入運行前,除按規定檢查試驗外,還須增加如下檢查項目:
(1)瓷瓶、絕緣套管、穿墻套管等是否清潔,有無破損及放電現象;
(2)檢查母線連接是否良好,以及支架是否牢固;
(3)斷路器(負荷開關)和隔離開關的機械聯鎖是否靈活可靠。
(4)斷路器和隔離開關觸頭接觸是否良好,各觸頭接觸先后是否符合要求,分合回路的可靠性是否符合要求。
?三、變壓器運行檢查
1、變壓哭器運行檢查一般要求:
變壓器的巡視檢查隨同配電裝置一道進行。除對設備本體監視檢查外,還應結合儀表參數綜合判斷設備運行狀況。變壓器每24小時檢查一次,并記錄變壓器電壓、電流和上層油溫等運行指標。遇有滿負荷甚至過負荷運行或疑似不正常狀況,應增加檢查次數,雷雨后應檢查套管(瓷瓶)有無放電現象和放電痕跡。
2、變壓器巡視檢查項目:
(1)油箱的油位、油色均為正常,各密封面應無滲漏現象;
(2)套管外部清潔,無破損裂紋,無放電痕跡,無滲漏現象;
(3)變壓器運行音響正常(正常為均勻翁翁聲),本體無滲漏現象,呼吸器應暢通;
(4)上層油溫不超過85℃;
(5)引線接頭、電纜、母線連接良好,無發熱現象;
(6)防爆管(防爆裝置)完好,無異常現象;
(7)變壓器室的門、窗應完整,通風良好,房屋無漏水、滲水現象,照明完好,消防(安全)設施齊全、完好;
(8)變壓器的運行電壓不應超過額定電壓的±5%,如長期超過應停電調整分接開關使之符合規定要求。
四、電纜及線路檢查
1、電纜溝內電纜及戶外其它方式敷設電纜每星期檢查一次,雷雨后應另行檢查。室內電纜線路每月檢查一次。
2、檢查內容:
(1)電纜位置是否正常,電纜交叉處交叉應無擠壓和過份彎折,線路無外力妨礙和磨損;
(2)電纜外觀無變形、變色、溫度無異常;
(3)電纜接頭無發熱、浸水等異常現象;
(4)支架構件完好,通風、排水、防火設施完善;
(5)電纜絕緣電阻(潮濕的環境)芯線之間不得低于1MΩ,一般環境不得低于2MΩ。
五、以上各項檢查中,若發現異常情況,應按電氣安全操作規程進行相應處理,如不能及時處理應上報上級管理部門,并填好記錄及交接班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