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酒店鍋爐房巡檢制度4

酒店鍋爐房巡檢制度4

2024-07-18 閱讀 3175

酒店鍋爐房巡檢制度(4)

1、每小時巡檢一次。

2、檢查鍋爐溫度、壓力、液位、爐膛燃燒情況。對循環泵、供水泵、水箱溫度及相關設備巡檢,看泵有無雜音,電機是否發熱,運行泵、備用泵狀況,壓力、溫度是否在正常值范圍。

3、水鍋爐不允許超過65℃,平時溫度控制定期根據天氣及采暖情況下達。

4、蒸汽鍋爐壓力小于4kg/cm?。

5、鍋爐每班排污二次,每次一分鐘。

6、如發現異常情況,要冷靜處理,首先不要使事故擴大,并及時通知有關人員。

7、要定期檢查液位計是否有假液位情況,壓力表有無失靈。

8、給使用蒸汽的用戶送汽時,要檢查分汽缸有無液體,并小心排出,防止發生水擊。

9、當要開蒸汽閥門時,一定要緩慢打開,不要快速打開。

10、鍋爐房內衛生每班要打掃,交班之前一定要清掃干凈。門外衛生也要符合標準,每次卸煤一定要及時清掃。

篇2:鍋爐房安全巡檢工作制度

1、鍋爐安全巡檢每天不少于2次,每次檢查中必須沖洗水位表和檢查進出水溫是否合乎要求。安全保護裝置每周不少于1次試驗,并將試驗相關數據作好記錄。

2、巡檢時,要按照從爐前向左,沿爐體向后,到爐體后部,轉到爐體右側,再沿爐體向前到爐頂,再回到爐前中部,再檢查附屬設備的路線進行。

3、巡檢時,主要檢查壓力,看溫度、水位是否正常;檢查爐體,看受壓部件有無滲漏、變形等異常情況;檢查爐墻,看有無塌裂、掉磚現象,爐門及其它有無過燒變形;檢查附屬設備,看鼓、引風機、爐排、除碴機、排污閥門及其它閥門正常,潤滑系統是否良好,安全附件、各類儀表工作是否正常,安全防護裝置是否靈敏,電器設備作用是否靈敏可靠;檢查燃料輸送系統是否正常;檢查給水系統中水箱情況是否正常,水泵運轉狀況和給水調節閥、逆水閥的工作狀況是否正常。

4、必須嚴格遵守設備、設施巡視制度,并嚴格按照鍋爐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和維護,保持鍋爐本體和安全保護裝置等處于完好狀態,鍋爐設備進行中發現有嚴重安全隱患時,應立即停止進行,并做好記錄。

一、司爐人員必須對鍋爐及輔機定時進行巡回檢查,確保安全運行。

二、鍋爐房內要列出巡回路線圖,明確巡回檢查的范圍和項目內容,司爐人員應了解鍋爐設備的安全狀況和運行要求。

三、遇有下列情況,司爐長應決定增加巡回檢查次數。

1、當設備存在某些暫時不影響安全運行的一般缺陷時;

2、新裝、長期停運或檢修后的設備投入運行時;

3、設備運行中有可疑現象是。

四、司爐人員要將巡視情況逐項及時添入運行記錄,并向司爐長匯報。重大設備缺陷應立即匯報。

五、對巡回檢查時發現的影響人身的設備安全的情況,應按有關規程妥善處理。

六、司爐長應加強巡視工作的監督檢查。

1、當班人員每二小時(主管領導每月,管理人員每周)至少對鍋爐設備(鍋爐房內)進行一次巡回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填入運行(鍋爐安全運行)記錄。

2、巡回檢查內容:

①水位、壓力,蒸汽溫度在規定范圍內。三大安全附件、保護裝置和儀表靈敏可靠,無泄漏現象。

②受壓部件可見部位無鼓包、滲漏、變形、爐內燃燒工況良好、無漏水汽。

③爐墻、爐拱、爐門、看火門無破損,完整牢固。

④管道、閥門無泄漏(包括內漏),閥門開關靈活。

⑤爐排及轉動機械無摩擦異常響聲,油位正常,軸承冷卻充足,并注入了潤滑油。

⑥鍋爐進水系統、出渣系統、煙灰系統、水處理設備。

3、如有異常情況,重大事故后必須增加巡回檢查次數,隨時掌握運行情況。

4、巡回檢查時應遵守安全規章制度,集中思想、看、聽、摸、嗅設備各方面情況。對各主要設備(含水處理)應繞周巡視。

5、巡回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記入運行記錄中,并匯報有關部門人員通知檢修人員及時處理,重大問題應報主管領導。

6、鍋爐房照明良好,道路通暢。

7、巡回檢查線路。

電控柜→壓力表、水位表→安全閥→自控聯鎖裝置→燃燒器→油壓力表→燃燒室→防爆裝置→進水系統→排污閥→煙道→尾部排煙溫度→日用油箱→過器→水處理→各類閥門→分氣缸→電控柜

篇3:鍋爐巡檢工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目的本規程旨在要求崗位人員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思想,使安全生產有章可循,確保崗位作業順利進行,以達到優質、高效、低耗、安全文明作業。2.適用范圍本規程適用于余熱發電車間鍋爐巡檢工崗位。3.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4.崗位安全操作流程4.1作業前4.1.1必須具備國家關于壓力容器操作的許可證書。4.1.2進入工作場所根據工作需要必須穿戴好勞保用品、做到扎緊袖口、領口和上衣下擺口,扎緊工作鞋帶,鎖緊安全帽,嚴禁酒后上崗和班中飲酒。4.1.3上下工業斜梯直梯時必須抓緊欄桿或扶手并及時清掃梯面雜物,下雪天及時清掃積雪,以防滑倒摔傷。4.2作業中4.2.1巡檢窯頭爐拉鏈機、拉鏈機主電機、減速機,檢查有無異響,有無漏油、漏料現象,檢查鏈條有無損壞,檢查主電機油位。檢查時與設備保持安全距離,避免機械打擊。4.2.2巡檢窯頭爐下料器運轉情況,翻板閥是否靈活,檢查時注意高溫部件防止燙傷,上下樓梯抓好扶手,避免跌倒摔傷。4.2.3巡檢窯頭爐二層保溫間,檢查各管道、閥門有無“跑冒滴漏”現象,管道較多,行走時注意腳下,防止跌倒摔傷。4.2.4巡檢窯頭爐汽包,檢查就地壓力、就地水位、汽包安全閥,如有需要沖洗水位計,須與中控操作員溝通,檢查時遠離高溫設備,防止燙傷。4.2.5檢查窯頭爐主體有無“跑冒滴漏”現象,上下時注意樓梯,防止摔落。4.2.6檢查三次風爐拉鏈機、拉鏈機主電機、減速機,檢查有無異響,有無漏油、漏料現象,檢查鏈條有無損壞,檢查主電機油位。檢查時與設備保持安全距離,避免機械打擊。4.2.7檢查三次風爐翻板閥是否靈活,檢查時注意高溫部件防止燙傷,上下樓梯抓好扶手,避免跌倒摔傷。4.2.8巡檢三次風爐保溫間,檢查各管道、閥門有無“跑冒滴漏”現象,管道較多,行走時注意腳下,防止跌倒摔傷。4.2.9檢查三次風爐頂層,就地壓力、溫度、安全閥,檢查時遠離高溫設備,防止燙傷。4.2.10檢查三次風爐主體有無“跑冒滴漏”現象,上下時注意樓梯,防止摔落。4.2.11巡檢窯尾爐拉鏈機、拉鏈機主電機、減速機,檢查有無異響,有無漏油、漏料現象,檢查鏈條有無損壞,檢查主電機油位。檢查時與設備保持安全距離,避免機械打擊。4.2.12巡檢窯尾爐下料器運轉情況,翻板閥是否靈活,檢查時注意高溫部件防止燙傷,上下樓梯抓好扶手,避免跌倒摔傷。4.2.13巡檢窯頭爐保溫間,檢查各管道、閥門有無“跑冒滴漏”現象,管道較多,行走時注意腳下,防止跌倒摔傷。4.2.14檢查窯尾爐震打情況,震打電機、減速機是否正常,鏈條有無松動,檢查時保持安全距離,避免機械打擊、燙傷。4.2.15巡檢窯尾爐汽包,檢查就地壓力、就地水位、汽包安全閥,如有需要沖洗水位計,須與中控操作員溝通,檢查時遠離高溫設備,防止燙傷。4.2.16檢查窯尾爐主體有無“跑冒滴漏”現象,上下時注意樓梯,防止摔落。4.3.作業后4.3.1開班后會總結工作。4.3.2向下班交接當班設備運行情況和未完成工作5、現場危險源辨識及控制措施序號危險源名稱及地點造成的危害防范措施1鍋爐汽包爆炸傷害1.壓力容器定期檢查檢驗,保證安全附件及檢測儀表完好有效2.嚴格執行鍋爐安全操作規程3.作業人員應清楚遇險匯報程序及掌握緊急避險方法2鍋爐蒸汽管道蒸汽蒸汽燙傷灼傷1.正確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2.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3.鍋爐管道及閥門發生輕微泄露時,應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安全防護措施充分的情況下),禁止采用加長扳手力臂的方法緊固正在運行中管道、閥門的法蘭部位及其他耐壓部位,泄露嚴重時需及時向上級匯報,并做好停爐準備。3設備旋轉部件卷入﹑擠壓﹑較傷傷害1.保證旋轉部件防護設施完好齊全2.嚴禁身體接觸設備運行部位3.嚴禁用手探明設備內部情況4登高作業高處墜落傷害1.登高作業須系好安全帶或安全繩2.正確穿戴安全防護設施3.登高作業前須確認腳手架是否牢固5輸電線路觸電傷害1.嚴格執行安全操作2.正確穿戴安全勞動用品3.身體不接觸有高壓電的場所﹑地點6檢修、巡檢時設備突然啟動設備突然啟動造成人身傷害1.嚴格執行“上鎖、掛牌”程序2.設備啟動前須確認設備現場無人7樓梯樓梯濕滑造成跌倒﹑摔傷1.上下樓梯須緊握欄桿2.樓梯積水處須清掃干凈3.保證照明良好8清潔運轉設備卷入傷人1.嚴禁使用抹布﹑拖把接觸旋轉部件2.嚴禁拆除或移動設備的防護罩等防護設施6安全注意事項6.1開車前注意事項6.1.1確認待啟動設備周圍沒有人或障礙物。6.1.2確認設備檢修門、觀察門關閉鎖緊并密封良好。6.1.4確認現場控制站控制面板上所有設備信號正常。6.1.5確認安全防護及消防設施完好。6.1.6鍋爐起動前,中控應通知現場人員確認各手動閥門的開閉狀況、電動閥及調節閥是否動作靈活。各監視儀表應處于工作狀態,除汽包上的排氣閥以外,其它排氣閥及排污閥應全閉。在以上事項完成后,根據中控指令在現場監視或起動給水系統及鍋爐輔機設備進入運轉狀態6.1.7鍋爐起動前,認真檢查汽包水位,現場人員須同中控校對汽包水位,以保證汽包水位在正常值。6.2運行中的注意事項6.2.1檢查主電機、主減速機和各控制站設備運轉是否正常,如發現異常及時與中控人員聯系并匯報班長。6.2.2檢查各灰斗、下料器、拉鏈機有無堵塞,如發生異常及時與中控操作員聯系。6.2.3嚴禁跨越運轉設備,不得接觸設備運轉部位。7.安全嚴禁事項7.1工作區域嚴禁吸煙。7.2嚴禁酒后上崗和班中飲酒。7.3嚴禁跨越、鉆越運行的設備,或在運行的設備蓋上走動。7.4嚴禁用手或者其他工具觸摸運行部件。7.5設備巡檢時必須戴好粉塵防護用具,防止粉塵吸入傷害。7.6鍋爐禁止長時間超溫運行。8.防護用品配備正確佩戴和使用防護用品:護耳塞、防塵口罩、安全帽、勞保鞋、勞保服、安全帶等。9.應急處置措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滑跌、燙傷應急處置措施:向公司生產調度匯報,并撥打“120”向當地急救中心取得聯系,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聯系電話,派人路口接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