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職業病主要措施
預防職業病的主要措施有:
1)大搞技術革新、改革生產工藝如以無毒或低毒的物質代替有毒或劇毒的物質,以低噪聲設備代替高噪聲設備等。生產過程實現機械化、自動化,從而減少工人與有害因素接觸的機會。
2)采取通風法、排毒、降噪、隔離等技術性措施來降低或消除生產性有害因素。
3)加強生產設備的管理,防止毒物的跑、冒、滴、漏污染環境;
4)對新建、改建、擴建和技術改造項目進行“三同時”審查,確保這些項目完成后有害因素的濃度或強度可以達到國家標準;
5)制訂和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防止發生意外事故;
6)加強個人防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止有害物質進人體內;
7)合理安排休息制度,注意營養,增強機體對有害物質的抵抗能力;
8)對接觸生產性有害作業的工人,進行就業前體格檢查和定期體格檢查,及早發現禁忌癥及職業病患者,及早進行處理;
9)根據國家制定的一系列衛生標準,定期作業環境中生產性有害因素的濃度或強度,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篇2:水泥廠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專項經費管理制度
水泥公司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專項經費管理制度
1、為了保證企業安全生產,維護生產經營活動正常的開展,加強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專項經費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企業主要負責人對本企業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專項經費的管理負主要責任,要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職業病防治管理經費投入計劃,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要求,確保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專項經費的投入。
3、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專項經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
4、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專項經費按企業銷售額的3-5%提取,保證經費按時、足額到位。
5、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專項經費計劃不足時,應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追加,以確保職業病防治經費的投入。
6、積極采用先進的技術裝備,努力彌補職業衛生工作欠賬,確保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專項經費的有效使用。
水泥有限責任公司
篇3:職業病危害控制措施規程
第一條、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工作場所要符合以下規定;
(1)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強度或者濃度符合國家職業安全健康標準;
(2)有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
(3)生產布局合理,做到有害與無害作業分開;
(4)有配套更衣間,洗浴間等衛生設施;
(5)設備、工具、用具等設施符合保護勞動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6)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關于保護勞動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第二條、從事有職業病危害工作的工作人員要做到:
(1)上崗前、在崗期間及離崗時必須進行健康檢查;
(2)工作期間必須配戴防護用具;
(3)必須定期參加防護培訓;
(4)嚴格按規程進行操作。
第三條、職業健康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對職業病防治工作進行檢查,對不符合職業病防治要求的車間、部室,要提出整改意見。未按期整改完畢的進行考核。
第四條、分公司所有職工都有職責和義務監督職業病防治工作的進展,對不符合職業病防治要求的項目,可及時報告職業健康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進行檢查及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