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戶外工作安全須知

戶外工作安全須知

2024-07-23 閱讀 8542

日常工作中,很多行業都涉及戶外工作,如建筑地盤、園藝、貨物儲運、清道夫或修路工人等。雖然他們的工作范圍有很大分別,但他們可能會面對一些相同的危害。如在猛烈的陽光下工作,便會有中暑或患上皮膚癌的危險;若在斜坡上工作便會面對人體下墜的危險;若在水邊工作便會有遇溺的危險等。此外,戶外工作亦會經常遇上一些突發事情,可能會對員工構成危險,現列舉其中一些主要危險及預防方法。

可能遇上的危害

·中暑

香港的夏天是非常炎熱,更加上濕度高,長時間在戶外工作之人員除了要注意工作上之安全外,亦可能會面對中暑危險。

在酷熱環境下,人體需要加強散熱,方法是加速血液流動或出汗。當以上兩種方法都不能滿足人體散熱的需求,便會發生生理崩潰,中暑便在這種情況下產生。

中暑主要可分為四大類:

──熱暈闕(HeatSyncopy)

──熱痙攣(HeatCramps)

──熱衰竭(HeatE*haustion)

──中暑高熱(HeatStroke)

見表

預防方法:

──減少暴露時間

避免長時間在高溫的環境下工作或避免在陽光最猛烈的時段下工作。

──適當休息

在工作一段時間后,應有短暫的休息。休息及午飯時間須處身在陰涼的環境中。

──補充水份及鹽份

工作時須飲用合適飲料,補充失去的水份及鹽份。

──工作服

應穿著合適之工作服及佩戴帽等。

·皮膚癌

見表

戶外工作者須長時間在陽光下工作,若皮膚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紫外線便會透過皮膚而傷及身體內細胞組織,令細胞腫脹及皮膚灼傷。若暴曬時間越長,患皮膚癌的機會便會越高。

一般來說白種人患皮膚癌的機會比其他人為高,因非白種人皮膚中的黑色素,能吸收紫外幅射而具有保護作用。

預防方法:

──改變工作程序

──在遮蓋物下工作

──改變工作時間/轉換工作

──使用個人防護衣服/器具/帽

·路邊工作

涉及在路邊的工作,如在公路旁,工作進行中可能會引致意外,如:

──員工被車輛撞倒

──車輛因閃避員工而導致交通意外

──車輛撞著凸出路邊之工具或物料

預防方法:

──在工作范圍圍上鐵馬,及在工作范圍外樹立警告牌

──穿上反光衣工作

──將物件、工具等整齊地擺放,不可伸出鐵馬外

·水邊工作

如需在水邊工作,必須有一套安全預防措施以防止遇溺危險

預防方法:

──在水邊放置水泡等救生設備

──在水邊工作之員工須穿上浮水衣

──避免單獨工作

·惡劣天氣

臺風、暴雨、雷暴等惡劣天氣可對戶外工作者做成工作上的困難,甚致會構成危險。

對于戶外工作者的安全及健康須注意的事項包括:

──認識天文臺有關的氣象警告

──清楚公司對臺風、暴雨等特別安排

──帶備通訊設備,如通話器、流動電話、傳呼機等,并留意電臺的最新消息

──定時和其他人保持聯絡

──發覺情況轉壞時,須立即離開該危險地方及前往安全地方暫避

──避免單獨工作

·斜坡工作

在斜坡上工作如剪草,種樹等工序,員工面對的危險主要是因失足造成滑倒、絆倒,甚至人體下墜等意外。

注意事項:

──工作前須認清楚工作環境是否有潛在危險,如是否有山泥傾瀉的危險

──使用正確的進出途徑到達工作地點,避免攀爬

──如斜坡之斜度可造成員工站立不穩時,可使用安全帶,以防止人體下墜。安全帶須扣在獨立救生繩上。

──穿著合適之安全鞋工作

·生物危害

戶外工作者很多時會接觸或染上真菌、細菌或病毒之泥土、枯木、植物等,從而生病。或會受到蚊、黃蜂、跳蚤等昆蟲滋擾及染上傳染病。

保護方法:

──穿著合適之個人防護衣服

──使用殺蟲劑控制危害

──避免在昏暗的地方工作

·被動物攻擊

動物如蛇、貓、狗、老鼠等可能會對戶外工作之員工造成危險,在工作前須認識工作環境是否可能有蛇或流浪狗支等出沒。

保護方法:

──穿著合適之工作服,如可能有蛇出沒之地方,應穿上長靴

──如有需要可帶備噴霧器,防止流浪狗的攻擊

──避免單獨工作

──如情況不能控制時,應找有關部門處理

總結

戶外工作面對的風險較室內工作為高。除了要面對工作本身帶來的危害外,亦要面對自然環境如天氣、氣溫、陽光等的影響。此外,亦要應付一些突發事件。員工在工作前應對工作本身可帶來的危機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并遵守公司訂下的安全及健康工作守則。

篇2:戶外安全守則(范文)

戶外安全守則

第一條:精心準備,謹小慎微。

每次戶外活動之前,召集人應做好充分的準備,了解線路情況,細心考慮各種可能性,并將這些信息告知給每一位隊員。心理準備是克服困難的力量來源,謹慎防范是安全順利的重要保證。對行進的每一步,對每一個細節,對每一個動作,對每一座山峰,過每一條溝壑,都不可掉以輕心。

第二條:檢查身體、器械、裝備。

長途旅行之前要作身體檢查,尤其平時活動較少的隊員,在野外時一旦身體不適,極易發生危險,也給團隊造成影響。器材的安全事關重大,尤其是登山、攀巖、探洞及極限運動,一定要仔細檢查,毋生毗漏。駕車出行,要檢查車況。即使普通的野外活動,哪怕背包帶斷裂也是無窮的麻煩。

第三條:拒絕冒險行為。

戶外運動一定要把風險降到最低,不鼓勵冒險行為,不做無把握的冒進。地形復雜時要探明路而后行動,迷路時要原路返回。領隊必須牢記安全意識,新隊員要聽從指揮,毋盲目輕率行動。

第四條:集體行動。

行動中不得超越領頭隊員,不得落后于守尾隊員,不得擅自脫隊離隊,小組活動必須三人以上行動。駕車出行,車隊必須保持隊形。除非有可靠的支援,登山沖頂也必須三人以上。組隊時要注意老隊員的比例,一般來說,不得低于半數。如果安排留守看護等,也最好二人以上。大部隊行動前要讓俱樂部其他人員了解行程,行動中也要適時報告。小組行動,要經常向大本營報告情況,以便掌握動向。

第五條:循序漸進,量力而行。

體力透支容易產生危險,故做任何行動,都必須留有余地,不能硬撐。如有隊員感到身體不適或體力不支,當及時放棄,不能勉強。新隊員一定要對自己的體力有正確的估計,戶外活動中在體力和節奏上把握分寸。

第六條:危險地帶相互協助。

當行進于危險地帶時,領隊和向導必須提醒隊員提高注意力,保持緊密隊形,讓新隊員在老隊員中間。路遇艱險、過巖壁、冰坡等徒手難以通過時必須采取保護,不得硬闖。結組繩隊前進時要安排好順序,要保證確保點牢固。

第七條:不做能力與知識不及之事。

對有風險的行動,要做適當的培訓。要做好活動前的練習與學習,隊員要不斷提高自己戶外運動、應急避險、野外生存的技能。如果碰到難以克服的困難,如果出現大的意外情況,要及時調整計劃乃至放棄。

第八條:注意食品安全與水的安全。

要隨聲攜帶必要的食物和充足的水,尤其是后者,在無補給水源的地區斷水會是致命的危險。要注意食物和水的衛生,避免野外引起身體不適。

第九條:要注意天氣狀況。

天氣惡劣在一些極端的環境下是十分危險的。即使在通常的環境中,遇到惡劣天氣,對裝備水平薄弱的新隊員們,還是會造成傷害的。因此,要關注出行的天氣,在高原地帶,更要時刻關注天氣變化,避免風險。

第十條:請辦理好保險。

戶外運動中,風險無處不在,出行之前隊員要自行購買好保險。如系俱樂部組織的長途遠征,組織者要提醒隊員購買保險之事,并為隊員代為辦理保險相關事務。

第十一條:要約束自己的行為。

戶外運動是一個臨時的大家庭,相互之間為完成活動的任務還需相互協作、相互配合,因此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忍讓,要克制自己的性情,要克制自己的習慣,要克制不良的嗜好,要服從領隊的指揮,領隊也要發揚民主作風,任何人不得分裂集體,不從事有損集體的活動。在戶外活動中,不得酗酒,不得打架。要入鄉隨俗,尊重他人,遵從法律,要避免與當地居民發生沖突。

第十二條:要注意營地安全。

領隊和向導要根據扎營的要求安排營地,特別注意防水、防風、墜石等的危險。隊員要服從領隊的安排,顧全大局。要提醒財物的保管,如果在不太安全的地區露營,全隊應安排值班人員。如果在野獸出沒的地區,還應看守篝火。

第十三條:要謹守用火安全。

伐木取薪,燃點篝火,都是對環保的破壞,如非必需盡量避免。如必須生火,務必謹慎選擇地方,遠離雜草樹木,遠離帳篷;如果夜間必須保持篝火,當安排看守,以防風起火揚,產生危險。戶外活動中千萬不能亂扔煙蒂。無論是點篝火還是起爐灶,離開時必須用水澆滅,而且要確保無火星、無冒煙。

第十四條:發生意外要及時救助。

戶外運動中一旦出現意外,導致受傷等情況發生,隊員有道義上的義務盡一切努力救助,俱樂部也會千方百計盡救助之力。領隊應當機立斷,找尋援助,指揮救助。活動計劃因此而作出必要改變屬情理之中,領隊及俱樂部不為此承擔任何法律和經濟上的責任。

第十五條:學習戶外知識,提高戶外技能,改善戶外裝備。

戶外活動要講求科學,所以主張隊員們認真學習有關知識。遵照規定要求,按照合理步驟,依靠科學方法,這是避免風險的根本。戶外生存、戶外救助也是戶外運動愛好者必須要學習掌握的知識技能,危難之中,既可救人,也可自保。高品質的戶外裝備是戶外安全的重要保障,我們主張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盡量使用品質較好的戶外用品,這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供安全保障。

篇3:某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安全應急預案

幼兒園安全工作事關幼兒的生命安全,關系到千萬萬個家庭的幸福,關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長,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定。近幾年來我園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取得定成效。成績只能代表過去,在今后的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中我們還需繼續努力,為幼兒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經常組織人員進行安全自查,對自查中發現的問題和不安全隱患,及時采取措施給予解決,做到檢查與整改相結合,盡最大努力把不安全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由于我園的活動資金短缺,活動場地大部分為硬質場地,幼兒有摔傷的可能。為了切實保護幼兒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認真預防和減少傷害事故隱患,提升幼兒園應對傷害事故的處理能力,依據《中小學校學生傷害事故處理條例》、教育部《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要求和“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原則,建立應對迅速、處理及時的防范體系,制定本預案:

一、預防事故發生

幼兒園應建立體育活動的管理、規章制度。

幼兒園內的體育器材、場地設施應有專人保管和維護,保證安全使用。

體育活動應有體育專職人員帶領做好準備活動、整理放松活動,保證幼兒身心健康參加體育活動。

體育活動過程、體育教學過程應符合相關部門的要求。幼兒活動中保證體育專職人員在場指導。

幼兒園體育活動應保證每班配備一名教師指導和管理。

幼兒園應當科學、合理安排體育活動和體育課的場地,避免同一場地擠滿幼兒。

二、處理程序

幼兒園一旦發生幼兒傷害事故甚至傷及生命事件,應當遵循以下程序應對處理。

1、幼兒園應根據現有條件和能力及時采取措施救護受傷害的幼兒;情況嚴重者,應以最快方式將傷者緊急送至附近醫院救治。

2、及時收集有關事故信息,并做好相應的記錄。

3、無論課內課外發生的,都應做好有關證據、資料的保存工作。情況嚴重的應保護好現場。

4、及時報告:

幼兒園應根據上級部門規定的事故發生后2小時內向區教育行政部門報告。嚴重傷害事故應在第一時間內上報教育局相關部門。

5、報告內容:

(1)、傷害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傷害事故的原因及處理情況等。

(2)、對于發生傷害事故原因不明的,可以在后續報告中說明情況。

(3)、傷害事故處理的進展在后續報告中說明。

6、啟動應急成立小組:

(1)、幼兒園突發事件處理應急小組應各司其責,分工合作。

(2)、做好安撫幼兒(家長)等工作,組織探望、送至醫院及時救治。

(3)、對于情況嚴重的,應及時控制事態,維護幼兒園教育教學秩序正常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