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線檢測作業安全注意事項
每次探傷作業前應檢查所用設備的狀況和電源,作業時設備要有良好的接地。必要時按規定要求先進行訓機操作。
每次探傷作業前應檢查控制區,確保在送高壓前控制區內無任何人員。作業場所啟用時,應圍繞控制區邊界測量輻射水平,并按不超過40μGy•h-1的要求進行調整,在其邊界必須懸掛清晰可見的"禁止進入放射性工作場所"警示標識。未經許可人員不得進入該范圍。控制區要有警示標志,白天用警示線,夜間用警示燈。監督區位于控制區外,允許有關人員在此區活動,培訓人員或探訪者也可進入該區域。其邊界劑量應不大于2.5μGy•h-1,邊界處應有"當心,電離輻射"警示標識,公眾不得進入該區域。
射線探傷人員作業時必須使用個人劑量監測儀,進行常規個人劑量監測,并建立個人劑量檔案和健康管理檔案,按標準規定定期進行體檢。其個人年劑量限值如下:
a)連續5年內年平均有效劑量20mSv;
b)任何單一年份內有效劑量50mSv;
c)一月內有效劑量4mSv;
d)一周內有效劑量1mSv。
進行探傷作業時,必須考慮射線探傷機和被檢物體的距離、照射方向、時間和屏蔽條件,以保證作業人員的受照劑量低于標準規定劑量限值,并應達到可以合理做到的盡可能低的水平。
防護設施是指對有射線存在區域所采用的防護設施,包括固定式(如射線源和被檢材料封閉在內進行輻照的曝光室)和移動式(例如射線源和被檢材料在外,保護射線檢測工作人員在內部工作用的防護車、可移動的防護室等)以及便攜式防護器材(例如防護屏風、防護衣褲、手套、鞋或靴、帽以及防護眼鏡等)。
固定式防護設施的設計必須經過有資格的專家審查,必須考慮對鄰近區域的影響,以及保證足夠的屏蔽、報警裝置、聯鎖裝置、機頭位置限制以及輻射監控、緊急情況處理裝置等。必須符合已頒布的技術安全法規的規定并接受安全法規執行與監督機構的檢查和鑒定。移動式和便攜式防護設施、防護器材的防護能力必須經過國家相關部門的鑒定,符合防護要求。
安全防護的程序控制包括為限制輻射照射操作人員以特定方式進行工作時所必須遵循的制度、規范和細則,亦即安全操作規程或制度,這里面應涉及到射線源的使用方式、接近射線源的限制、對照射時間和占用制定區域的限制以及使用射線源進行工作時容許的動作程序和種類等等。
例如:使用便攜式*射線機在現場作業時,每小時超出1mSv(相當于100mR/h)的輻射區域必須在周圍設置輻射警告標志和文字說明:“危險!高輻射區域!”。在輻射劑量率每小時超過50μSv的區域周圍,也必須設置輻射警告標志和文字說明:“注意!輻射區域!”并設置人員警戒。并應當設置人員在危險區外警戒,如果要接近這些區域,必須得到射線工作人員的許可。
為了確保所制定的安全防護程序得到正確實施,必須注意對射線檢測工作人員的教育與培訓以及定期進行區域測量(輻射防護監測)和人員監督(例如射線檢測工作人員的定期健康檢查)。
篇2:防X射線手套和防X射線服規范
防*射線服是用軟鉛橡膠為防護材料,配各種襯里或面料制成的特種防護服,有防護圍裙和防護衣兩類。一、防護圍裙1、功能防護圍裙是放射診斷人員個人防護用品,主要用于直接進行熒光透視的放射工作人員,在*射線機旁從事各種*射線特殊檢查的臨床醫生,以及在*射線輻射場中進行防護劑量監測的放射衛生防護人員。2、材料、形狀與規格防護圍裙用軟鉛橡膠作防護材料,外罩以不同花色、防水、易清洗的尼龍綢制成,形式多種多樣。根據防護范圍有長短之分,短者僅防護腰部以下性腺區,長者從頸部至膝關節附近,長110mm,寬60mm;針對使用者有男式和女式之別,前者尺寸較大、面料色調單一,后者尺寸較小,面料花色美觀;根據防護區域不同,有單面、雙面二種,單面圍裙僅防護前身,雙面可防背面、腰間和后上半身;根據結扣方式,有前開口尼龍扣和后備腰帶前打結之區別。防護圍裙的鉛當量有0.25、0.30、0.35和0.5mmPb等多種,可根據需要選用。二、防護衣1、功能防護衣主要用于直接進行熒光透視的放射工作人員,更適合于流動車室外熒光透視查體和野外流動*射線工業探傷人員穿用。由于防護衣的防護層是活里,故在進行非放射性操作時,又可利用其外衣做防護服或防寒服穿用。2、材料、形式與規格防護衣以軟鉛橡膠作防護材料,外表用皮革、呢絨,防雨布、尼龍華達呢等作面料,內罩羽紗、尼龍綢等襯里制成。有的為適用于冬季野外放射性作業,可加羊毛襯里。防護衣的形式有西服式、獵裝式、夾克式和風衣式等多種,但有效防護區域均限于上半身,相當于一個鉛膠坎肩或馬夾的防護面積,前長650~700mm,后背長150~300mm。防護衣的鉛當量,前身有0.25、0.30、0.35和0.5mmPb等多種規格,后背一般為0.25mmPb防*射線手套是由鉛當量適中、物理性能良好的軟質鉛橡膠制成的防護*射線個人護品。三、防*射線手套的技術要求產品質量應符合LD34.5-92標準的規定。1、手套的材質(1)具有均勻的鉛當量。(2)質地柔軟,無硬塊、針孔、異物。2、手套尺寸為符合要求的外形五指的手套。3、手套的力學性能應符合規定。4、手套的防*線性能:應符合規定。四、分類與使用要求:1、分類和設計要求醫用*射線防護手套有二類:一類是普通防護手套,供放射工作人員透射時擠壓、觸摸病人使用,其鉛當量分0.25、0.35和0.5mmPb三種;另一類是骨科防護手套,專供骨科醫生佩戴在*射線視下做骨折復位用,其防護厚度為0.15mmPb,對醫用診斷*射線的屏蔽效率定在90%左右;采用模壓工藝成型,具有柔軟,耐折的優點。2.、設計要求防*射線手套的設計應是防護性能、物理性能和使用性能三者最佳結合的原則,即手套要柔軟、彈性好、便于操作,又要有較好的屏蔽效果。防護手套的防護區域除全手外,還應超過腕部以上。
篇3:輻射線眼病的防護應注意的事項及措施
1)加強個體防護的研究,有關防紫外線、紅外線濾光玻璃的研究,國外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已開始。經過幾十年的不斷改進、提高和完善,已制成一系列標準化的防紫外線、紅外線濾光玻璃鏡片。我國在1981~1983年,經北京市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和上海電子管六廠共同合作,終于研制成功了中國第一套防紫外線、紅外線濾光玻璃片,性能完全符合GB3609-83標準要求,為我國防輻射線眼病提供了方便條件。防紫外線、紅外線濾光玻璃分七個號,可滿足防紫外線、紅外線焊接光片19個遮光色號的要求。可制造各種形狀的護目鏡片,能供各種不同場合使用(表11-4),是確保人眼安全的有效防護濾光片,國內早已開始批量生產。
2)電焊工須佩戴電焊工防護面罩,輔助工須戴輔助工防護眼鏡。不戴防護鏡者,不得在電焊場所協助電焊或參觀。
3)焊工操作時,應用可移動屏障,圍住操作區。
4)紅外線視網膜灼傷多系使用的防護鏡片不能充分濾除紅外線所致,故注視高溫光源或熱源時,須佩戴能充分濾除紅外線的防護鏡。
5)對工人進行焊接操作規程的技術培訓及使用防護鏡意義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