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風險控制部副部長工作崗位職責

風險控制部副部長工作崗位職責

2024-07-23 閱讀 6969

1.協助風險控制部部長完成公司內控制度和風險管理體系的建設,草擬各項風控制度和業務流程,并不斷進行修訂和完善;

2.參與并指導風險審查員對業務部報送的項目進行風險評估,提出風險控制措施和審查意見;對需要現場核實的情況進行實地現場考察;

3.參與業務項目的風險評審,匯總評審意見;

4.督促業務部門落實項目審批意見、反擔保措施和風險控制方案;

5.組織實施擔保項目的盡職調查和反擔保抵質押物的價值評估;

6.組織實施業務人員及風控人員的離任審計工作;

7.參與有問題擔保的風險處置方案的制訂,并督促、指導實施風險處置方案,參與追償方案的制訂和實施;

8.組織實施擔保項目成立后的檔案移交工作;

9.完成公司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篇2: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風險控制策劃控制程序

1.目的對公司范圍內的危險源進行辨識,評價確定出重大職業健康安全風險,并就此制定職業健康安全風險控制措施。2.適用范圍適用于公司范圍內危險源的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策劃。3.職責3.1質量環境安全部(QEHS)負責組織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的工作。3.2各相關部門配合、參與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的工作。3.3管理者代表批準重大職業健康安全風險及風險控制措施。4.工作程序4.1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的時機4.1.1公司進行初始狀態評審時,要做好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4.1.2以全體部門為對象,每年12月份管理評審后在設定第二年的的目標前進行。4.1.3在相關法律法規變更,公司的活動、產品、服務、運行條件,以及相關方的要求等情況發生變化時,可適時進行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策劃。4.2危險源辨識4.2.1質量環境安全部(QEHS)將“OHS危險源識別表”發放到相關部門。4.2.2各相關部門組織人員從其活動、產品、服務、運行條件中找出能夠控制或可望施加影響的OHS危險源,填寫“OHS危險源識別表”并反饋到質量環境安全部(QEHS)。4.2.3對公司共有OHS設施設備、建筑物及其周邊地帶的危險源辨識,由質量環境安全部(QEHS)進行。4.2.4質量環境安全部(QEHS)對收集回來的“OHS危險源識別表”進行統計和分析,整理出全公司的全公司的“OHS危險源登記表”。4.3風險評價4.3.1質量環境安全部(QEHS)依據“OHS危險源登記表”,將匯總分類后的危險源逐一填入“OHS風險評價表”中,組織相關部門和人員采用定性的方法進行風險評價。4.3.2風險級別的確定以事故后果的嚴重性等級(見表1)作為表的列項目,以事故發生的可能性等級(見表2)作為表的行項目,制成二維表格,在行列的交點上得出風險的級別(見表3)。表1?事故后果的嚴重性等級嚴重性等級等級說明事故后果說明Ⅰ嚴重傷害出現多人傷亡Ⅱ一般傷害人員嚴重受傷,嚴重職業?、筝p微傷害人員輕度受傷,輕度職業病表2?事故發生的可能性等級可能性等級等級說明事故發生的情況A很可能可能性極大B極少有可能發生C不可能很不可能,以至于可以認為不會發生表3?OHS風險評估分級確定表嚴重性等級可能性等級輕微傷害(Ⅲ)一般傷害(Ⅱ)嚴重傷害(Ⅰ)不可能(C)5級4級3級極少(B)4級3級2級很可能(A)3級2級1級4.3.3風險級別的含義表4?風險級別的含義風險級別風險級別的含義1級風險(不可容許風險)事故潛在危險性很大,并難以控制,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已極大,一旦發生事故將會造成多人傷亡的風險。2級風險(重大風險)◆事故潛在危險性較大,較難控制,發生頻率較高或可能性較大,容易發生重傷或多人傷害;或者會造成多人傷亡,但事故發生可能性一般的風險?!舴蹓m、噪聲、毒物作業危險程度分級達Ⅲ、Ⅳ級者。3級風險(中度風險)◆雖然導致重大傷害事故的可能性小,但經常發生事故或未遂過失,潛伏有傷亡事故發生的危險?!舴蹓m、噪聲、毒物作業危害程度分級達Ⅰ、Ⅱ級者,高溫作業危害程度分級達Ⅲ、Ⅳ級者。4級風險(可容許風險)◆具有一定危險性,雖然重傷可能性極小,但有可能發生一般傷害事故的風險。◆高溫作業危害程度分級達Ⅰ、Ⅱ級者;或粉塵、噪聲、高溫、毒物作業危害程度分級為安全作業,但對職工休息和健康有影響者。5級風險(可忽略風險)危險性小,不會傷人的風險。4.3.4重大OHS風險的確定4.3.4.1確定重大OHS風險的確準則①1級、2級、3級、4級風險,要確定為重大OHS風險。②下述情況可直接確定為重大OHS風險:a)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的。b)相關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c)曾經發生過事故,至今未采取防范、控制措施的。d)直接觀察到可能導致危險的錯誤,且無適當控制措施的。4.3.4.2重大OHS風險的登記將確定的重大OHS風險登記到“重大OHS風險及其控制措施一覽表”中。4.4風險控制策劃4.4.1根據風險評價結果,策劃風險控制措施。風險控制措施包括:①用OHS目標和OHS管理方案進行控制。對1級、2級風險,一定要制定OHS目標和OHS管理方案。對3級風險,視情況制定OHS目標和OHS管理方案。②運行控制。對1級、2級、3級、4級風險,要制定運行控制程序,按程序進行管理。③應急控制。對于潛在的緊急風險情況,應制定應急準備和響應控制程序,按程序進行管理。4.4.2將重大OHS風險及其控制措施填入“重大OHS風險及其控制措施一覽表”中,報OHS管理者代表批準后,由品質與安全部下發至各部門。4.5當公司的活動、產品、服務發生較大變化或法規及其他要求更新時,各部門應及時對危險源進行補充辨識,并報質量環境安全部(QEHS)進行風險評價以重新確定重大職業健康安全風險并進行風險控制策劃。5.支持性文件5.1《方針、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5.2《對相關方施加影響管理程序》6.記錄6.1?OHS危險源識別表6.2?OHS危險源登記表6.3?OHS風險評價表6.4?重大OHS風險及其控制措施一覽表

篇3:企業安全生產風險評估風險控制程序

1目的風險評估是因那些物理、化學、微生物等對人或產品所帶來的的威脅、存在的弱點、造成的影響,以及三者綜合作用而帶來風險的可能性而進行評估評估。作為風險管理的基礎,風險評估是組織確定安全需求的一個重要途徑,屬于組織安全管理體系策劃的過程。持續對全管理處范圍內所有危險源進行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策劃,為消除事故隱患奠定基礎。2適用范圍適用于全管理處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策劃工作。3職責3.1管理者代表負責組織管理處危險源的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策劃工作。3.2安全辦公室是管理處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策劃工作的歸口管理部門。3.3各科室和單位負責其管轄范圍內的危險源辨識工作,參加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工作。4工作程序4.1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過程確定生產作業過程→識別危險源→安全風險評價→登記重大安全風險。4.2危險源的辯識4.2.1危險源的辯識應考慮以下方面:4.2.1.1所有活動中存在的危險源。包括管理處管理和工作過程中所有人員的活動、外來人員的活動;常規活動(如正常的工作活動等)、異常情況下的活動和緊急狀況下的活動(如火災等)。4.2.1.2管理處所有工作場所的設施設備(包括外部提供的)中存在危險源,如建筑物、車輛等。4.2.1.3管理處所有采購、使用、儲存、報廢的物資中存在危險源,如食品、辦公用品、生活物品等。4.2.1.4各種工作環境因素帶來的影響,如高溫、低溫、照明等。4.2.1.5識別危險源時要考慮六種典型危害、三種時態和三種狀態1)六種典型危害a各種有毒有害化學品的揮發、泄漏所造成的人員傷害、火災等;b物理危害:造成人體輻射損傷、凍傷、燒傷、中毒等;c機械危害:造成人體砸傷、壓傷、倒塌壓埋傷、割傷、刺傷、擦傷、扭傷、沖擊傷、切斷傷等;d電器危害:設備設施安全裝置缺乏或損壞造成的火災、人員觸電、設備損害等;e人體工程危害:不適宜的作業方式、作息時間、作業環境等引起的人體過度疲勞危害;f生物危害:病毒、有害細菌、真菌等造成的發病感染。2)三種時態a過去:作業活動或設備等過去的安全控制狀態及發生過的人體傷害事故;b現在:作業活動或設備等現在的安全控制狀況;c將來:作業活動發生變化、系統或設備等在發生改進、報廢后將會產生的危險因素。??3)三種狀態a正常:作業活動或設備等按其工作任務連續長時間進行工作的狀態;b異常:作業活動或設備等周期性或臨時性進行工作的狀態,如設備的開啟、停止、檢修等狀態;c緊急情況:發生火災、水災、交通事故等狀態。4.2.2識別的方法1)收集國家和地方有關安全法規、標準,將其作為重要依據和線索。2)收集本單位和其它同類單位過去已發生的事件和事故信息。3)通過收集其它要求(如:顧客的要求等)和專家咨詢獲得的信息。4)通過現場觀察、座談和預先危害分析進行辨識:現場觀察:對作業活動、設備運轉進行現場觀測,分析人員、過程、設備運轉過程中存在的危害;座談:召集安全管理人員、專業人員、管理人員、操作人員,討論分析作業活動、設備運轉過程中存在的危害,對現場觀察分析得出的危害進行補充和確認;預先危害分析:新設備或新過程采用前,預先對存在的危害類別、危害產生的條件、事故后果等概略地進行模擬分析和評價。4.3?風險評價4.3.1?矩陣法?后果可能性輕微傷害傷?害嚴重傷害極不可能可忽略風險可容許風險中度風險不可能可容許風險中度風險重大風險可能中度風險重大風險不可容許風險4.3.2LEC定量評價法D=LEC式中:D-風險值;L-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C-發生事故產生的后果。L、E、C分值分別按照下述表格確定:1)事故發生的可能性(L)分數值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分數值事故發生的可能性10631完全可以預料相當可能可能,但不經??赡苄孕?完全意外0.50.20.1很不可能極不可能實際不可能說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是指存在某種情況時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有多大,而不是指這種情況在我單位出現的可能性有多大。如:車輛帶病運行時,出現事故的可能性有多大(L值應為6或10),而不是指我單位車輛帶病運行的可能性有多大(此時L值為3或1)。2)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E)?分數值頻繁程度分數值頻繁程度1063連續暴露每天工作時間內暴露每周一次210.1每月一次暴露每年幾次暴露非常罕見地暴露3)發生事故產生的后果(C)?分數值可能出現的結果經濟損失(萬元)傷亡人數100200以上死亡10-29人、重傷50人以上40100-200死亡3-9人、重傷10-49人1550-100死亡1-2人、重傷3-9人710-10一次重傷1-2人31-10多人輕傷11以下少量人員輕傷4)危險源風險評價結果分為極其危險、高度危險、顯著危險、一般危險、稍有危險五個等級。具體劃分見下表:?D值危險程度>320160-32070-16020-70〈20極其危險,不能繼續作業高度危險,需立即整改顯著危險,需要整改一般危險,需要注意稍有危險,可以接受注:D>70的危險源為重大安全風險。4.4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的實施4.4.1各科室(單位)按照上述規定,對危險源進行識別,填寫《危險源辯識調查評價表》中的“序號”、“場所/設備設施/活動”、“危險源”、“可能的損害”、“現有控制措施/制度”等內容。4.4.2各科室(單位)根據“矩陣法”和“LEC定量評價法”,對已識別危險源進行評價,填寫《危險源辯識調查評價表》“風險評估”和“風險級別”的內容。根據評價結果,將重大安全風險匯總填寫《危險源辨識清單》。4.4.3各科室和單位將《危險源辯識清單》上交安全辦公室。安全辦公室對各科室和單位的《危險源辯識清單》進行審核和確認,匯總編制全公司的《危險源辯識清單》。4.5風險控制的策劃4.5.1風險控制的策劃應首先考慮消除或減少危險源,其次考慮采取措施降低風險,最后考慮個體保護。4.5.2重大安全風險控制4.5.2.1在一段時期內需采取專門措施控制時,應建立詳盡的實施計劃(即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4.5.2.2緊急情況下的重大安全風險,應制定應急預案。4.5.2.3建立和完善安全制度,編制相關安全操作規程或作業指導書。4.5.2.4監控各項安全制度和措施的落實。4.5.2.5對有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4.5.2.6加強有關設備、設施的檢查和維護。4.5.3一般風險控制對一般風險危險源,對職工進行安全風險教育,有關部門完善現有制度和措施,加強運行監控。4.6危險源的更新各科室和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隨時進行危險源的更新工作,對新增危險源進行風險評價,確定新增重大安全風險,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1)相關法律法規變化時;2)在工作程序將發生變化時;3)開展新的活動之前(如新建工程等);4)采用新設備、設施前或設備技術改造后投入使用前;5)采用新的物質;6)發現新的危險源時。各科室和單位根據補充辨識和評價的結果,填寫新增《危險源辯識清單》,報安全辦公室備案。5記錄5.1附件一:《危險源辨識清單》救助站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