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分裝工作崗位職責
1、原料是否與包裝袋所標等級相一致。
2、檢查包裝袋是不是次品、有無重影、起膜、印刷有無斑點、瑕疵。
3、裝袋時必須正面向上,以免枸杞沫子粘在包裝袋透明窗上。
4、稱量時必須把稱調整在“零”點,根據包裝袋所標規格凈含量加上包裝袋皮重進行稱量(每次放袋稱量時,稱必須是零)。
5、封口人員根據包裝物材質調整好封口機溫度,調整好生產日期轉輪,封口必須平直、整牢固,打碼居中、清晰。
6、裝箱時檢查封口是否牢固,打碼字跡是否居中、清晰。包裝袋有無瑕疵,袋中原料有無雜質。檢查合格后的產品,依裝箱規格裝箱。
7、裝箱合格的產品,每箱加放合格證、墊板,封箱時箱口正中貼封口簽,封箱兩面膠帶頭一樣長,封箱后用捆扎機打好打包帶。
8、打包好的產品碼垛整齊(五花垛、八花垛),刻好外箱生產日期等標識,入成品庫。
篇2:低溫液體汽化分裝安全操作規程
1.范圍
適用于利用低溫泵對氧氣、氮氣、氬氣、混合氣(氬—二氧化碳)的充裝。
低溫液體汽化分裝按GB16912—1997《氧氣及相關氣體安全技術規程》的相關條款操作。對氣瓶的使用、管理執行《氣瓶安全監察規程》。
2、充裝前的檢查(由氣瓶收發人員負責)
2.1檢查氣瓶是否是勞動部門及有關主管部門經資格審定發給制造許可證的單位制造的。
2.2進口氣瓶是否是經勞動部門審定發給檢驗許可證的氣瓶檢驗單位檢驗合格的。
2.3氣瓶是否是上級或制造公司文件規定停用或需要復驗的產品。
2.4氣瓶材質是否適應欲充氣體性質的要求。
2.5盛裝永久氣體和高壓液化氣體的氣瓶是否是焊接的結構型式。
2.6氣瓶改裝是否符合規定,是否有改裝記錄,有無用戶自行改裝的。
2.7氣瓶原始標志是否符合標準和規程的規定,鋼印字跡是否清晰可辨。
2.8氣瓶是否在規定的定期檢驗有效期限內,其檢驗色標是否符合規定、是否有報廢標志。
2.9氣瓶原始標志或檢驗標志上標示的公稱工作壓力是否符合欲裝氣體規定的充裝壓力。
2.10氣體外表面的顏色、字樣、字色、色環等標記是否符合GB7144-86《氣瓶顏色標記》的規定。
2.11氣瓶安全附件是否齊全,并符合技術要求。
2.12瓶閥的材質,結構型式和出氣口連接型式是否符合欲裝氣體性質的規定,其錐形尾部連接螺紋的剩余扣數是否符合技術規定。
2.13盛裝氧氣或強氧化性氣體氣瓶的瓶閥和瓶體是否沾染油脂。
2.14氣瓶內有無剩余壓力(氣體),剩余氣體與欲裝氣體是否相符合。
2.15新投入使用,經定期檢驗,更換瓶閥或因故放盡氣體后首次充氣的氣瓶,是否經過置換或真空處理。
2.16用手搖晃或滾動氣瓶,憑手感判斷,永久氣瓶內有無過量積水或重物撞擊內壁。
2.17瓶體有無裂紋,嚴重腐蝕,明顯變形,機械損傷以及其他能影響氣瓶強度和安全使用的缺陷。
2.18通過音響檢查氣瓶是否存在隱蔽缺陷。
3.充裝
3.1充裝操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氣體充裝的規章制度。
3.2操作人員必須穿戴符合要求的護具,檢查充裝設備(含接地)裝置、儀器、儀表、工卡器具是否安全、靈敏、可靠。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充裝。
3.3檢查瓶閥是否完好,氣瓶與卡具連接要牢固可靠,然后開關氣瓶瓶閥,檢查瓶閥的氣密性是否符合要求。
3.4緩慢開啟充裝排的總閥門。
3.5從充氣開始,應隨時觀察壓力的變化情況,當壓力升至9.81Mpa和12.26Mpa時,應逐瓶檢查一次瓶體的溫度狀況。
3.6在檢查中若發現有的氣瓶不進氣(手摸氣瓶壁無升溫)或漏氣應及時處理,不進氣時檢查瓶閥是否打開,漏氣時應中止其漏氣瓶的充裝,但當壓力超過9.8Mpa或不便于處理時,要待該排氣瓶充氣結束后,從充氣排上取下予以處理。
3.7氣體充裝終了的氣瓶壓力應按氣體種類、充裝溫度、許用壓力確定。為防止超壓,應安裝電接點壓力表,保證超壓時報警。
3.8每一排氣瓶充裝結束后,關閉總閥以前應稍微打開另一排氣閥,再關閉此一排總閥,并及時全開另一排總閥,充裝另一排氣瓶(切記緩慢,以避免因總閥進出口壓差的影響,使出口端管道瞬間內產生絕熱壓縮而出現事故),然后,將此排充裝結束的每個氣瓶的瓶閥關好,緩慢打開回氣閥,待管道降到壓力裝1.96Mpa以下時,從充裝排上卸下氣瓶,檢驗合格后,戴好瓶帽,送到倉庫或指定地點。
4.充裝注意事項
4.1?充裝前必須確認待充氣瓶已經檢驗合格。
4.2定期檢驗充裝排上的閥門(含安全閥),壓力表,卡具連接墊圈,充裝氣體的連接卡子以及管道,以確保安全可靠。
4.3操作任何閥門時,操作人員必須位于其側面,開關閥門必須緩慢進行,必須一次開足或關嚴,但亦不應太緊,以免產生過大的磨擦熱或氣流沖擊,因產生靜電而使可燃氣體或助燃氣體氣瓶發生燃燒爆炸。用力過猛會損壞閥體或螺紋。
4.4向氣瓶內充氣,速度不得大于8m3/h(標準狀態氣體)充裝時間不應少于30min。為限制氣流速度,防止產生過大的氣流磨擦熱,在充裝可燃性或助燃性氣體過程中,特別在充裝排壓力達到充裝壓力10%以后,禁止插入空瓶進行充裝,也不準任意減少每排的充裝瓶數。
4.5充氣過程中,在瓶內壓力尚未達到充裝壓力1/3以前,應逐只檢查瓶體溫度是否正常,若發現瓶壁溫度異常升高時,應及時查明原因,妥善處理。除了手摸瓶溫以外,還應注意監聽瓶內有無異常音響以及查看瓶閥密封是否良好。
4.6充裝可燃氣體或助燃氣體的操作過程中,嚴禁用扳手等金屬器具敲擊瓶閥或管道。
4.7充氣過程中,如遇到瓶閥燃燒時,應立即關閉燃燒著的瓶閥及其相連的充裝支管閥門。并根據充裝氣體的特性,采用相應的辦法來滅火報警。
4.8高壓氧氣管道匯流排的材質應與充裝氣體相適應,壓力大于2.94Mpa的輸氧管道,必須采用銅管或不銹鋼管,且管道內不得有銅粉及其它金屬粉末,閥門、墊片等均應符合《氧氣安全設計規范》的有關規定。
4.9充裝可燃氣體或助燃氣體的充裝臺,應采取可靠的接地裝置,接地電阻應小于5Ω,電器照明均需采用防爆型產品。充裝操作人員不得穿化纖質地的衣帽以及帶釘子的鞋子。在充裝場所嚴禁吸煙,禁絕一切火源。檢修動火,必須采用可靠的措施,并應經批準領取動力火證后,方可動火。
4.10凡與氧或強氧化介質接觸的人員,其雙手、服裝、工具等均不得沾有油脂,也不得使油脂沾染到閥門,管道,墊片等一切與氧氣接觸的裝置物件上。
4.11搬運氣瓶時,手應遠離氣瓶閥口,氣瓶存放時,閥口亦不應對著人及其他可燃物。
5.充裝記錄
5.1充氣單位應由專人負責填寫氣體充裝記錄,記錄內容至少應包括:充氣日期、瓶號、室溫、充裝壓力、充瓶起止時間、充氣過程中有無異常現象等。持證操作人員、充氣班長均應在記錄上簽字或蓋章,以示負責。
5.2充氣單位應負責妥善保管氣體充裝與分析記錄,保管時間不應少于三年,或根據用戶要求做更長時間的保存。
篇3:勾兌及分裝工人崗位操作規程
一、勾兌前的準備工作:
(1)工作人員換好防靜電的工作服,同時提醒工作人員不能把火柴、打火機帶進工作場地。
(2)場地準備好防火沙、滅火毯、開桶蓋用的銅板子,檢查勾兌裝置是否完好無損,附屬設施是否適用。
(3)把工作場地潑濕。
二、工藝操作過程:
(1)技術員測試各種原料是否合格。工作人員檢查原料管線及包裝有無破損,確保工作時不能有滴漏。
(2)開啟通風換氣設施。
(3)按原料的配比勾兌,嚴禁顛倒順序及控制流量、流速。
(4)靜止,嚴禁搶趕時間。
(5)分裝。
三、注意事項:
(1)專庫存放,禁止露天存放。
(2)車間、庫房保持整潔干凈,避免功能多樣性。
(3)專用場地作業避免隨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