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一合兩保工作質量控制標準
序號內容扣分標準檢查措施1醫保經辦人員和相關醫務人員必須熟悉醫保政策業務,建立健全有關工作制度。監管機構如需查看參保患者病歷及有關資料、詢問當事人等,應積極配合。2/項檢查2設置“一合兩保”政策宣傳欄和投訴箱,每月定期公示新農合住院費用和補償情況。2/項檢查3參保人員就診時,醫務人員應認真進行患者身份和證件(身份證或戶口本、社保本、合作醫療本)識別,不得弄虛作假、冒名頂替。發現就診者與所持醫療保險證身份不符時,應拒絕記帳,扣留醫療保險證件并及時通知醫保科。對入院時不能及時出具身份證(或戶口本)和醫療證等有效證件的醫務人員應在工作日期間及時通知醫保科。3/項檢查4醫務人員應積極宣傳社保、新農合相關醫療政策及規定,熱情為參保或參合患者提供咨詢服務。2/項檢查5在收住精河縣、溫泉縣新農合患者入院時,未辦理《轉診轉院通知單》的,醫務人員應督促患者5日內回當地合管辦辦理《轉診轉院通知單》2/項檢查6準確、及時為“一合兩保”患者實行即時結報,不出現補償計算錯誤,按規定及時進行補償登記。及時向參保人員提供住院費用明細單、出院結算單、結算發票等材料。2/項檢查7醫務人員應堅持“以參保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原則,對于參保人員投訴工作人員態度惡劣的,應認真查實,如情況屬實,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3/項檢查8醫務人員應為參保人員提供醫療保險本密碼修改和個人賬戶余額的查詢服務。1/項檢查9醫務人員必須在住院登記薄上詳細登記參保患者的單位、住所、病種、醫保編號等有關信息。2/項檢查10醫務人員應嚴格執行首診負責制和貫徹因病施治的原則,不出現無指征用藥、重復用藥、不規范用藥;無指征檢查、重復檢查等違規現象。收治的住院參保人員不出現掛床住院、空床住院。發生額的2倍檢查11病歷記錄真實、完整,病歷書寫與處方用藥、診療項目相符。臨床用藥、檢查和治療與疾病診斷及病程記錄相符。及時收存報告單的檢驗、檢查項目,有相應記錄的藥品和治療項目。3/項檢查12收治外傷患者住院時,要在病歷中詳細書寫現病史,包括外傷經過,致病原因,患者是否飲酒、醉酒等要記錄真實全面,不能模糊不清。2/項檢查13醫務人員為參保人員提供醫療服務時,必須嚴格按照醫療服務相應的標準收費,收費項目必須與處方、醫囑、手術記錄、護理記錄、檢查報告單等病歷資料一致。藥品名稱按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的通用名開具,診療項目按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名稱書寫。3/項檢查14收費記賬準確,不違反物價部門規定。及時將當天就診費用錄入信息系統,住院實行一日清單制,且醫囑單必須與收費清單相符。用藥、輔助檢查、治療等不出現多收費、亂收費、分解收費、變相收費等事項。發生額的2倍檢查15醫務人員為參保患者提供目錄范圍外的醫療服務時,應事先征得參保人員或其家屬同意,并簽訂注明醫療服務項目或藥品名稱的文字協議。3/項檢查16嚴格執行雙向轉診制度。因限于技術和設備條件不能診治的疾病,應按有關規定及時為參保患者辦理轉診手續,根據患者病情指定與監管機構簽訂協議的區內二級及以上定點醫療機構,同時應告知參保患者在監管機構辦理備案手續。轉院率控制在15%以內。3/項檢查17參保人員在住院期間,確因技術設備等條件限制不能做的項目,醫務人員應為其開具外院指定項目檢查建議書,并告知醫保科。費用由院方比照同級標準予以報銷,同時上傳社保局,社保局在費用結算中支付。3/項檢查18慢性病門診治療項目與疾病診斷、電腦記錄相符、不超出治療范圍。2/項檢查19慢性病外配處方量、門診慢性病治療用藥、出院病人帶藥按規定執行。參保病人出院帶藥3日用藥量,慢性病7日用藥量。住院外配用藥量應與住院時間相符。外購藥品的處方應書寫規范,使用漢字,字跡工整,并加蓋藥劑科外配處方專用章。2/項檢查20醫務人員不得重復檢查或擴大檢查范圍,參合人員在其他同級定點醫療機構所做檢查的結果,應充分利用,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檢查。2/項檢查21按照監管機構及我院制定的統籌基金定額標準嚴格控制住院次均費用。根據發生額實扣檢查22醫務人員要妥善維護安裝的軟件程序,接入社保信息網的計算機禁止訪問、登陸其他任何網站,禁止安裝游戲等娛樂軟件。必須安裝正版殺毒軟件,工作日內每天殺毒,經常升級。不得因人為原因篡改和破壞社保數據。3/項檢查23對社保機構或合作醫療管理機構拒付的基金進行核實、責任到人。根據發生額實扣檢查
篇2:市人民醫院感染質量控制考評制度
市人民醫院感染質量控制與考評制度
一、醫院感染質量實行院感委員會、院感辦、科室三級控制和管理。
二、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負責全院醫院感染質量管理目標及各項質量標準制定,并對全院各有關部門醫院感染質量實施控制與管理。
三、院感辦制定全院各科室醫院感染質量考評標準,每月進行質量檢查一次,并將每月檢查結果向分管院長匯報,同時反饋到各科室,對醫院感染質量缺陷實施跟蹤監控,實現質量的持續改進。
四、院感辦按規范要求進行全院醫院感染監測工作和控制工作,包括醫院感染病例監測,消毒滅菌效果監測,醫院感染病原體及耐藥性的監測,環境衛生學監測等,對監測資料進行整理、匯總、分析,每季度在院感簡報上向全院醫務人員反饋。
五、院感辦每月對全院醫務人員手衛生管理制度執行情況進行檢查,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的依從性。
六、院感辦每月對重點科室進行檢查和督導,對存在的薄弱環節提出整改意見。
七、院感辦將醫院感染管理作為醫療質量管理的重要內容,督促醫護人員執行相關工作制度,將醫院感染管理的相關要求納入考核評分體系,制定質量管理標準中醫院感染控制評分標準,每月按照標準對各科進行考評,院感考核評分值占醫療質量控制總分的10%,占護理質量控制總分的20%。
八、科室建立醫院感染管理小組,由科主任、護士長及本科兼職監控醫師、護士組成,科主任作為科室醫院感染管理第一責任人,要切實履行職責,將醫院感染管理作為科室醫療質量管理的核心內容,常抓不懈。科室感染管理小組按照質量標準對本科院感質量實施全面控制,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對出現的質量缺陷進行分析,制定改進措施。檢查有登記、記錄并及時反饋。
九、院感辦對工作人員職業暴露和醫院感染知識培訓工作進行指導和檢查,每季度一次。
十、協助醫務科對抗菌藥物合理使用進行質量考評與檢查。
十一、醫院感染質量檢查考評結果作為科室進一步質量改進的參考及各科室綜合考評的重要條件,同時也將作為職能部門負責人和各科主任、護士長考評的重要條件。
篇3:附二醫院醫療超聲科質量控制制度
醫院醫療超聲科質量控制制度
一、需做檢查的病員,由醫師填寫檢查申請單,檢查當日送超聲波室登記,登記后病員按電腦分診叫號系統,到指定超聲波室檢查。
二、檢查前操作醫生應詳細閱讀申請單,了解病人是否按要求做好準備,要向預備檢查的病人詳細交待注意事項。
三、傳染病患者,應排在最后檢查,完畢后嚴格消毒儀器及用具。
四、重病員檢查,應有醫護人員陪同或到床旁檢查,出現陽性結果應復查。
五、操作醫生要熟練各種儀器的操作方法,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操作,每項檢查必須嚴肅認真、準確無誤。
六、及時報告檢查結果,報告內容應客觀、準確、全面,遇疑難、罕見的病例,應集體討論會診后才能報告,并及時與臨床醫生聯系,以便正確處理。
七、超聲波室診斷報告由操作醫生親筆簽名,必要時須經上級醫師審簽。
八、堅持追蹤隨訪,對誤診、漏診的病例應組織全科討論,總結經驗教訓,提高診斷質量。
九、各種檢查記錄應統一保管,按順序號入檔。檢查記錄單一般不外借,特殊情況須經醫務科批準并辦理借閱手續。
十、對各種儀器、設備指定專人管理,操作人員應遵守操作規程,定期維護和保養,并做好使用、維修記錄,注意用電安全。
十一、檢查室應保持整潔,定期清掃、消毒。冬季應注意保暖,室內禁止吸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