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護工崗位工作標準
(一)崗位標準
1、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
2、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否則,不得上崗;
3、必須熟悉液壓支柱的性能、結構、原理,能夠完成標準維護和保養支柱;
4、熟悉井下各方面安全基礎知識,字跡清晰;
5、熟悉井下避災路線,了解煤礦瓦斯、煤塵爆炸相關知識;
6、了解井下各種氣體超限的危害及預防知識。
(二)工作標準
1、支護工負責檢查兩順槽超前支護距離不小于20m,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2、支護工(推溜)推移刮板運輸機前必須通知架前作業人員撤離,待人員撤離到安全地點后,方可推溜。
3、支護工操作前必須檢查作業區是否有人員作業,發現有人員作業時,必須要求撤離,待人員撤到安全地點后,方可作業。
篇2:支護工作業標準規程
一、作業標準
(一)一般規定
1、支護人員必須熟悉采煤工作面煤層、頂板特征、頂板控制方式和所采用支柱的性能、結構原理、完好標準及使用維護方法。
2、進入工作地點后,必須先敲幫問頂,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
3、工作面支護頂梁必須與頂板緊密接觸,頂板不平必須用木楔或板皮背實。
4、單體液壓支柱的支設最大高度應小于支柱設計最大高度的0.1m,最小高度應大于支柱設計最小高度的0.2m,當采高發生變化時,應及時更換相應規格的單體支柱。
5、新支柱使用前要檢查三用閥安裝是否牢固,防止飛出傷人;并將支柱注放液3次,排凈柱內空氣。
6、支設支柱時應由上而下,上下互相照應,以防倒柱傷人,人員一律不準正對注液槍和三用閥以防傷人。
7、使用注液槍時,特別是拉到溜前使用時,要托高膠管,防止注液槍或供液管被刮板輸送機拉住造成損壞或傷人。
(二)單體液壓支柱支護流程
1、帶帽點柱操作順序:
量好柱距、排距→清理拉柱→豎立支柱→用注液槍沖洗注液閥內煤粉→將注液槍卡住注液閥→加木楔(或帶柱帽)→供液升柱并達到初撐力。
2、鉸接頂梁與單體液壓支柱操作順序:
掛梁→插水平楔→背頂→清理和定柱位→立柱→用注液槍沖洗注液閥內煤粉→供液升柱并達到初撐力。
二、質量標準
1、支架正規有勁,狀態良好,支柱初撐力符合規定要求;
2、過頂嚴實,聯網嚴密,頂板、煤壁、老塘實行“三封閉”;
3、做到拉線補柱,支柱成線,柱距不超過規定值±50mm,排距不超過規定值的±100mm;
4、支柱定位齊,梁頭齊,支柱閥嘴一致,把手一致;
5、無單撅棚,嚴禁梁子不鉸接;
6、支柱要棵棵栓防倒繩,且無間斷現象;
7、工作面插齊一峒水平銷子,且小頭朝上。
三、安全標準
1、確保一梁一柱,嚴禁單梁單柱支護。
2、掛鉸接梁時,頂梁應擺平并垂直于煤壁。
3、每次放炮后,要檢查支架、頂板、煤幫情況,認真進行安全確認;及時掛梁控制頂板或按規定支設臨時支護,在進行刨梁窩、掛梁、過頂、出煤等工作時,要時刻對支架、頂板、煤幫情況進行安全確認。
4、升柱時,應用手托住水平楔并隨升柱而及時插緊,當支柱升緊后,必須用錘將水平楔打緊。
5、臨時支柱的位置應不妨礙支設基本支柱,基本支柱未支設好,不準回撤臨時支柱。
6、支護時要注意在附近工作人員的安全和各種管線,要按規定留出機道。
篇3:端頭支護工風險管理標準管理措施
管理對象
端頭支護工
管理責任人
班段長
監管部門
安全生產辦公室、生產技術辦公室
監管人員
安檢員、采掘檢查人員
工作任務
兩巷超前支護
編?號
DYYN-CMD-支架工-01
所需工具
防護用品
安全帽、防塵口罩、自救器、手套、工作服、礦工靴、礦燈
管理標準
1.端頭支護工在進、回風順槽作業時.至少兩人,指定專人在超前支護內負責監護;
2.端頭支護工進入回風巷進行超前支護前,必須認真觀察回風巷頂板、兩幫,發現頂板離層、兩幫片幫時,必須立即處理,確認環境安全后,方可操作;
3.端頭支護工卸載支柱前,必須檢查支架周圍是否有人員作業,發現人員后必須立即通知其撤離,待人員撤到安全地點后,再降柱;
4.端頭支護工進入回風順槽支設完超前支護后,必須認真檢查超前支柱的初撐力,發現初撐力未達到50KN,必須立即整改;
5.端頭支護工不得將兩架超前支護棚子同時降下。
管理措施
1.班組長、安全生產辦公室負責監督端頭支護工進入回風順槽是否檢查超前支護情況,對于未按照規定要求檢查,對責任人進行相應的處罰;
2.安全生產辦公室、班組長負責監督端頭支護工進入回風順槽是否有人監護作業,發現無人監護時,必須要求其立即整改,發現監護人員未按照要求站在超前支架內,必須要求其立即整改,并重新對端頭支護工進行不少于8小時的培訓;
3.班組長、安全生產辦公室負責監督端頭支護工是否按照規定的程序操作超前支架,發現問題,立即要求其整改;
4.安檢員、班組長、技術員發現端頭支護工將兩部超前支架同時降下或將一部超前支架與端頭支架同時降下時,必須對責任人進行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