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基礎挖土施工作業標準

基礎挖土施工作業標準

2024-07-23 閱讀 8882

1、用吊車運土時,必須設專人指揮,并與操縱卷場機人員,建立聯絡信號,執行呼喚應答制。

2、用升降架運土時,要設專人統一指揮,升降架臺必須設檔車設備,防止土車滑掉傷人,并嚴禁作業人員乘升阡架。

3、作業人員要配帶安全帽。

4、卷揚機要根據起重量的要求選用,工作前,應檢查鋼絲繩的接頭,離合器和滑輪等配件,必須保證靈活可靠。

5、卷揚機穩正后,應用鋼絲繩牢固地捆綁在地龍上,未經固定的卷揚機嚴禁使用。

6、起重跑繩應順序纏繞在卷筒上,須排列緊密正齊,不準重迭,運轉時,滾筒上的鋼絲繩最少保留三圈。

7、往卷筒上纏鋼絲繩時,禁止用手引導,鋼絲繩不準有扭現象。

8、在基坑多人挖土,要保持安全距離,互相照顧注意安全。

9、上坡道推重車要有足夠人力,防止倒退傷人。

10、經常檢查各種運輸用具,鋼絲繩等設備。

11、在吊車升降架起落時,坑下作業人員應避開升降架。

篇2:立交橋挖孔樁挖土施工安全交底

  工程名稱:武黃公路2號立交橋

  部位:挖孔樁

  交底內容:挖土施工

  內容:

  進入現場必須遵守安全生產六大紀律。

  挖土過程中發現管道電纜及其它埋設物應及時匯報,不得擅自處理。

  人工挖土,前后操作人員間隔不得小于2~3m,堆土要在1m以外,并且高度不得超過1.5m。

  挖土時要注意土壁的穩定性,發現有裂縫及有傾塌可能時,人員應立即離開,并及時處理。

  每日及雨后必須檢查土壁及支撐穩定情況,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繼續工作,并且不得將土及其它物件堆在支撐上,不得在支撐下行走和站立。

  基坑四周必須設置1.5m的防護欄,要設置一定數量臨時的上下樓梯。

  開挖杯基坑時,必須設有切實可行的排水措施,以免基坑積水,影響基坑土壤結構。

  基坑開挖前必須摸清基坑下的管線排列和地質開采資料,以利于考慮開挖過程中的意外應急措施。

  清坡、清底工人必須根據設計標高作好清底工作,不得超挖。如果超挖,不得將松土回填,以免影響基礎的質量。

  開挖的土方要嚴格按照組織設計堆放,不得堆于基坑外側,以免引起地面堆載超荷引起土體移位、板樁移位或支撐破壞。

  開挖土方必須有開挖令。

  交底人:

  復核人:

  接收人:

  安全交底

  2007年 月 日

篇3:土方工程人工挖土與釬探施工方法

建筑土方工程人工挖土與釬探施工方法

一、施工準備

1.編制施工方案、打釬平面圖;

2.根據方案要求將施工區域內的地上、地下障礙物清除和處理完畢;

3.地面要平整,做好排水坡向,挖臨時排水溝;

4.測設標準軸線樁、定位控制樁及撒出開挖白灰線;

5.危險地段應有明顯標志;

6.地下水位高的地基基礎開挖,應預先降水,一般降至槽底標高下500MM。

二、操作工藝

1.開挖淺的條基,如不放坡時,應先沿灰線直邊切出槽邊的輪廓線,然后自上而下分層開挖。每層深度600MM為宜,每層應清底和出土,逐步挖掘;

2.在挖方上側棄土時,應保證邊坡和直立壁的穩定,拋于槽邊的土應距槽邊800MM以外;

3.在接近地下水位時,應先完成標高最底處的挖方,以便在該處集中排水;挖到一定深度時,測工及時抄出距槽底500MM平線,每條槽端部開始,每隔2~3M在槽幫上釘上水平小木橛;

4.挖至槽底標高后,由兩端軸線引樁拉通線,檢查距槽邊尺寸,然后修槽、清底;

5.開挖放坡基槽時,應先按規定的坡度粗略開挖,再分層按坡度做出坡度線,每隔3M做一條,以此線為準進行鏟坡;

6.開挖深槽時,應在槽幫中間留出800MM左右的倒土臺;

7.開挖大面積淺基坑時,沿坑三面開挖,挖出的土裝車后由未挖的一面運出;

8.雨季開挖、面積不宜過大,應逐段逐片分期完成,注意邊坡穩定,加強對邊坡、支撐、圍堰等措施的檢查;

9.冬季開挖時,應防止地基土受凍,開挖前先開凍翻松,或覆蓋,開挖后應及時覆蓋保溫防凍。

三、質量標準

1.地基土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嚴禁擾動;

2.外形尺寸偏差:標高:+0,-50;長、寬:-0;邊坡:不允許偏陡。

四、成品防護

1.定位樁、軸線引樁、水準點、龍門板不得碰撞;必要時用混凝土筑護;

2.對今鄰近建筑物、道路、管線等除按方案加固外,應隨時注意檢查、觀測;

3.發現文物古墓及時妥善保護,報有關部門處理;

4.距槽邊600MM挖200×300明溝,并有2‰坡度,排除地面雨水。或筑450×300土埂擋水。

五、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嚴禁超挖,發生超挖后,不得隨意填平,須經設計處理;

2.樁群上開挖,應在打完樁每隔一段時間后對稱開挖;

3.盡量減少對基底的擾動,如不及時施工,應在底標高以上留300MM的土層待以后開挖;

4.防止漏釬和步數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