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機械挖土施工方法

機械挖土施工方法

2024-07-11 閱讀 9519

機械挖土的施工方法

1基坑開挖前應對邊坡設置、降水效果、挖土流向、運土路線、堆土位置編制施工方案,經審查批準后方可開工。

2基坑開挖,本工程挖土選用1臺1.0立方米反鏟式挖機自東向西進行,4-6輛汽車汽車駁運,現(xiàn)場存土的方法,堆到預留操場用地上(詳見挖土流程圖)。

3本工程基坑實際開挖深度為4m左右,基坑周邊放坡為1:1,邊挖邊整修邊坡,并視土質情況用鋼絲網混凝土護坡,隨開挖進程及時設置水平樁控制挖土深度,人工挖至坑底后,為保證坑底穩(wěn)定,要及時清理坑底部浮土,邊挖邊澆搗墊層混凝土,同時布設排水溝、盲溝和集水井,進行排水。排水溝溝底寬度為0.3米,坡度為1-5‰,排水溝與集水井應保持一定的高差。

4挖土時應注意的事項

1、基坑開挖之前,應檢查設置的定位樁、軸線樁是否有走動現(xiàn)象,并按設計圖紙正確定出基坑的位置。

2、開挖應連續(xù)進行,專人指揮挖土,控制基坑的位置及標高,要及時測量,防止超挖,機械挖土留20公分土由人工挖至設計標高,超挖時不準用松土回填。

3、注意挖坡度時,挖機挖土的方向與坡度一致。

4、挖基坑至設計標高后,應通知監(jiān)理驗槽,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5、對定位樁、水準點等應注意保護好,挖運土時不得碰撞,并應定期復測,檢查其可靠性。

6、夜間施工時,施工現(xiàn)場應有足夠的照明設施,在危險地段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

7、挖土過程中或雨后復工,應隨時檢查土壁穩(wěn)定,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處理。

篇2:土方工程人工挖土與釬探施工方法

建筑土方工程人工挖土與釬探施工方法

一、施工準備

1.編制施工方案、打釬平面圖;

2.根據(jù)方案要求將施工區(qū)域內的地上、地下障礙物清除和處理完畢;

3.地面要平整,做好排水坡向,挖臨時排水溝;

4.測設標準軸線樁、定位控制樁及撒出開挖白灰線;

5.危險地段應有明顯標志;

6.地下水位高的地基基礎開挖,應預先降水,一般降至槽底標高下500MM。

二、操作工藝

1.開挖淺的條基,如不放坡時,應先沿灰線直邊切出槽邊的輪廓線,然后自上而下分層開挖。每層深度600MM為宜,每層應清底和出土,逐步挖掘;

2.在挖方上側棄土時,應保證邊坡和直立壁的穩(wěn)定,拋于槽邊的土應距槽邊800MM以外;

3.在接近地下水位時,應先完成標高最底處的挖方,以便在該處集中排水;挖到一定深度時,測工及時抄出距槽底500MM平線,每條槽端部開始,每隔2~3M在槽幫上釘上水平小木橛;

4.挖至槽底標高后,由兩端軸線引樁拉通線,檢查距槽邊尺寸,然后修槽、清底;

5.開挖放坡基槽時,應先按規(guī)定的坡度粗略開挖,再分層按坡度做出坡度線,每隔3M做一條,以此線為準進行鏟坡;

6.開挖深槽時,應在槽幫中間留出800MM左右的倒土臺;

7.開挖大面積淺基坑時,沿坑三面開挖,挖出的土裝車后由未挖的一面運出;

8.雨季開挖、面積不宜過大,應逐段逐片分期完成,注意邊坡穩(wěn)定,加強對邊坡、支撐、圍堰等措施的檢查;

9.冬季開挖時,應防止地基土受凍,開挖前先開凍翻松,或覆蓋,開挖后應及時覆蓋保溫防凍。

三、質量標準

1.地基土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嚴禁擾動;

2.外形尺寸偏差:標高:+0,-50;長、寬:-0;邊坡:不允許偏陡。

四、成品防護

1.定位樁、軸線引樁、水準點、龍門板不得碰撞;必要時用混凝土筑護;

2.對今鄰近建筑物、道路、管線等除按方案加固外,應隨時注意檢查、觀測;

3.發(fā)現(xiàn)文物古墓及時妥善保護,報有關部門處理;

4.距槽邊600MM挖200×300明溝,并有2‰坡度,排除地面雨水。或筑450×300土埂擋水。

五、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嚴禁超挖,發(fā)生超挖后,不得隨意填平,須經設計處理;

2.樁群上開挖,應在打完樁每隔一段時間后對稱開挖;

3.盡量減少對基底的擾動,如不及時施工,應在底標高以上留300MM的土層待以后開挖;

4.防止漏釬和步數(shù)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