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線路工程電纜線路停電切改施工措施
風險提示:該類作業安全控制核心是停電電纜判定及使用安全刺錐或切刀刺穿電纜。不執行以下安全管控措施,將導致觸電,造成人身傷害事故。固有風險等級屬三級。
(一)作業必備條件
1.施工方案已批準,并完成項目部和班組級交底。
2.各類人員、安全工器具、施工機械設備、材料等已經報審并批準,滿足現場安全技術要求。施工作業前仔細檢查現場安全工器具、施工機械設備合格后方可使用。
3.工作前核對路名開關號。
4.判定停電電纜指定2人及以上。
5.配備專用儀器對停電電纜線路進行判定,切斷電纜前必須使用安全刺錐或切刀刺穿電纜。
6.上述措施完成后,由作業負責人辦理《安全施工作業票B》,施工項目部審核簽發。監理人員現場檢查確認后,在作業票中簽字,同意開始作業。
(二)作業過程安全管控措施
1.作業負責人站班會上通過讀票方式進行安全交底,并隨機抽取3至5名施工人員提問,清楚后開始作業。
2.作業過程中,作業負責人、監理人員按照作業流程,逐項確認風險控制專項措施落實,同時在每日執行情況簽字確認。
3.接到工作許可后,按規定停電,驗電,掛接地線。高壓驗電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正確使用驗電器。掛接地線時先接接地端,再接設備端,拆接地線時順序相反,不得擅自移動或拆除接地線。
4.使用專用儀器在停電電纜上放信號進行核實,確認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操作。
5.使用安全刺錐或切刀刺穿電纜時,周邊其他作業人員應臨時撤離,操作人員與刀頭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
篇2:處理中左線電纜停電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況
由于左家寨煤礦需要對中左線Ⅰ、Ⅱ回路電纜進行處理,為了保證處理過程中的安全,保證左家寨煤礦井下及地面的設備和人身安全,結合左家寨煤礦實際情況,特編制本措施,全礦所有工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
二、工作安排
1、停電時間:2012年2月14日,8:00~9:30。
2、停送電總指揮:丁希旭,負責整個停電過程的一切指揮調度,并發布停送電命令,保質保量地完成此次工作。
3、停送電副總指揮:周新文,配合總指揮的工作,并負責停電過程的一切安全工作。
4、影響范圍:全礦所有生活和生活用電
4、參加人員:機運工區電工班人員,安檢員,瓦檢員
三、安全技術措施
停電前撤人技術措施:
1、停電前,由調度室通知各單位做好撤人準備工作。
2、撤人時,由開拓工區主管區長和跟班班長,并配合瓦檢員和安檢員從掘四回風石門和12區段運輸石門開始,將本區隊的井下所有工作人員撤到地面。
3、由抽放工區區長和跟班班長,并配合瓦檢員和安檢員將本區隊在111瓦斯抽放進風巷、112瓦斯抽放進風巷、111瓦斯抽放回風巷、112瓦斯抽放回風巷的井下所有工作人員撤到地面;
4、由綜采工區區長和跟班班長,并配合瓦檢員和安檢員按照11M71運輸順槽→11中車場→11M52運輸順槽→11M51運輸順槽→11M51采煤工作面→11M51回風順槽→11上車場的撤人路線,將本區隊的井下所有工作人員撤到地面;
5、由綜掘工區區長和跟班班長,并配合瓦檢員和安檢員按照11M71回風順槽→11中車場→11M52回風順槽→11中車場的撤人路線,將本區隊的井下所有工作人員撤到地面;
6、最后一組人員由有安全生產部和通風工區派安檢員和瓦檢員各兩名從井底回風繞道開始撤人,并且分為兩組撤人;先從井底變電所和中央水泵房開始撤人,井底變電所的變電工和瓦檢員、安檢員一起撤出;一名瓦檢員和一名安檢員按照軌道運輸下山→掘四回風石門→12區段運輸石門→111瓦斯抽放進風巷→112瓦斯抽放進風巷→112瓦斯抽放回風巷→111瓦斯抽放回風巷→11上車場→地面的撤人路線;另一組按照皮帶運輸下山→11中車場→11M71運輸順槽→11M52運輸順槽→11M51運輸順槽→11M51采煤工作面→11M51回風順槽→11上車場的撤人路線,將該路線上的所有人員撤出地面。
7、撤人時,安檢員和瓦檢員不能分開走,兩個必須配合進行撤人工作。
8、將所有人員撤出地面后,各工區區長和跟班班長對本區隊的所有人員進行人數清點,并下井人員、本工區點名冊、入井記錄進行三對照,并將清點情況向調度室匯報,確保所有人員撤出地面后方可進行停電。
9、早上8:00以前,井下所有人員必須撤到地面。
停電安全技術措施:
1、停電時,機運工區派電工到井下各配電點進行停電操作,停電時,只停動力電,并將動力開關手把打到零位并鎖上。
2、井底變電所由變電所變電工進行停電操作,變電工和最后一批瓦檢員、安檢員一起撤出,停井底變電所時,風機電源不能停,只能停動力,并將高壓動力開關的斷路小車拉出。
3、帶井下所有動力電停了以后,通知調度室,此時得到調度室允許后,對地面供電進行停電操作。
4、停地面供電時,先停地面照明、地面動力,主扇最后停。
5、左家寨所有供電系統停電后,由總指揮丁希旭通知中嶺變電站,由中嶺變電站停306、307開關,在開關上懸掛“有人工作、禁止合閘”的警示牌,并將開關打在檢修位置,即將斷路小車拉出。
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施工時,由施工單位源通公司編寫專項施工安全技術措施,保證施工安全和施工質量。
送電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完畢后,先從中嶺變電站送上電,送上電后,先送主扇,后送其他地面動力和照明。
2、待主扇正常運輸十分鐘后,由調度室通知安全生產部、通風工區、機運工區派安檢員、瓦檢員、井底變電所變電工下到井底,由瓦檢員檢查井底變電所瓦斯濃度,對變電所各個地方都要進行瓦斯檢查,防止瓦斯積聚現象,若瓦斯濃度低于0.5%,則由地面變電所對下井Ⅰ、Ⅱ回路進行送電;沒有得到通知,井底變電所變電工嚴禁向外送電。
3、調度室通知安全生產部、通風工區、機運工區派安檢員、瓦檢員、電工下下井排放瓦斯,進行瓦斯排放時,先對風機開關周圍20米范圍內的瓦斯濃度進行檢測,只有瓦斯濃度低于0.5%時才能通知井底變電所對該風機進行電源配送,然后再對風機開關進行送電操作,按部就班地分別對每一個掘進巷道的風機電源和開關進行配送操作,對每一個開關進行送電操作前,必須先檢測開關周圍20米范圍內的瓦斯濃度,只有瓦斯濃度低于0.5%時才能送電。
4、將所有風機開關送上電后,待瓦斯排放結束后,分別對每個配電點的動力進行送電。
5、瓦斯排放結束后,得到調度室通知后,各單位人員才能下井。
一般規定:
1、停電前,由機運工區安排人員將風井防爆門打開形成自然風。
2、在停電期間,調度室通知安全生產部派安檢員在主副井口和風井口站崗,沒有得到調度室通知,嚴禁人員進入井下,并且在主副井口和風井口20米范圍內嚴禁煙火;停電期間礦燈房不能發放礦燈。
3、停電期間,未經調度室和總指揮丁希旭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任何地點處理供電線路和設備。
4、調度室通知通風工區和救護隊,提前做好排放瓦斯的相關準備工作。
5、全礦所有工作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措施執行。
篇3:110kV候微線電纜終端改造停電方案措施
?一、工程概況
根據國網檢修公司110kV候微線電纜終端改造工程(項目編號:檢修-2107-29),決定對候南雙港支電力終端進行技術改造。
現狀及必要性:110kV候微線23#電纜終端位于主要道路變,均屬于瓷套終端,為保證臨近車輛及人員安全,需更換為硅橡膠復合套終端。
改造方案:進行塔下電纜開挖,將電纜上提,重新制作電纜終端,并進行交接試驗,2組110kV電纜終端改造
為確保此工程安全、順利的進行,特制定本方案,望全體工作人員認真執行。
二、施工方案
1、工程施工開始前,將一些必備、較重的工器具、材料、儀器等設備運抵現場,并擺放整齊(實行分區域定置管理)。停電前,開挖電纜溝槽,清除電纜覆蓋沙土。
2、停電施工方案?
停電線路:110kV候微線?計劃停電4天
工作內容:110kV候微線23#1組(3支)電纜終端頭改造。
工期
工作內容
第一天
工作負責人接到停電命令后,在驗明線路確無電壓后,施工在工作票所列施工段兩端加掛臨時接地線。搭設工作平臺,將引線、卡箍、套管卸下,電纜上提合適高度,校正電纜。
第二天
上午清洗電纜、按尺寸剝除外護套和金屬護套,進行預搪鉛、去除電纜預留,按尺寸剝切出電纜線芯,壓接出線金具,剝除外屏蔽層,處理外屏斷口,打磨電纜絕緣,臨時保護終端,下班
第三天
上午處理出線金具與電纜絕緣間隙,安裝尾管,安裝應力錐,按要求繞包帶材,清潔復合套管,安裝復合套管,下午灌入絕緣劑,安裝頂部金具,臨時保護終端,下班
第四天
上午處理終端尾部,封鉛,繞包帶材,加熱收縮熱縮管,安裝接地,拆除工作平臺,下午做耐壓試驗、恢復引線、驗收、拆除兩端臨時地線,電纜溝回填,恢復送電
備注:此工期表只是理論上推算,現場實施中有雷雨、大風等許多不確定因素,以現場實際工期為準。
三、組織措施
為了本工程順利實施,確保實現業主要求的質量目標,公司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建立項目管理組織機構體系。項目經理受公司經理委托在施工現場對本工程項目的實施過程進行組織、管理與協調。施工項目部的人員由公司選派的工作骨干組成,在施工項目部中承擔相應的工作。項目經理和項目總工在中標后將堅持在現場工作,完成合同規定的施工任務,使工程施工進度、安全、質量符合業主和施工合同條款的要求。
現場組織結構圖:
四、技術措施
1、每天工作前工作負責人要根據施工計劃交待當天的工作任務、工作內容、質量要求、工作進度,在技術力量上搭配要合理,每天工作結束前,對當天的工作質量、工藝等方面進行總結,指出不足,及時改正,班成員要分工明確,職責清楚,做到各負其責。
2、本工程廠家負責電纜頭制作,停電使用前用人工開挖現狀電纜溝,去除電纜溝槽上面覆土,打開電纜蓋板,人工清除電纜覆蓋沙土,清除時注意禁止碰傷現狀電纜外皮。
3、在器材的運輸,裝卸與堆放中,應采取措施,防止器材受到碰撞損壞。卸車時嚴禁從車上直接拋下。
4、遇有特殊問題按技術管理權限逐級匯報處理。
五、安全措施
1、布置作業前,必須核對圖紙,勘察?現場。工作負責人負責人在施工前深入到現場,對現場周圍的帶電部位、大型施工器械的行走路線和工作位置,以及對施工構成障礙的物體等核查清楚,確定可行的施工方案和作業中的不安全因素,并貫徹落實安全防范措施。
2、施工前組織全體作業人員結合現場實際認真學習施工安全技術組織措施計劃。
3、進入現場前,工作班人員列隊并面向工作地點,由工作負責人宣讀工作票,進行“三交待”、“三檢查”,即:交待現場安全措施、帶電部位和其他注意事項。檢查工作班成員著裝是否整齊,符合要求,安全用具和勞保用品是否佩帶齊全。無誤后帶領工作班成員進入現場。
4、次日復工時,工作負責人需事前重新認真檢查安全措施符合工作票的要求后,同時進行“三交待”、“三檢查”,方可工作。
5、除工作需要外,所有工作人員(包括工作負責人)不得單獨留在作業現場。
6、工作負責人(監護人)在全部停電或部分停電時,只有安全措施可靠,人員集中在一個工作地點,確無觸電危險的情況下,方可參加工作。
7、工作負責人需及時提醒和制止影響作業人員精力的言行。
8、嚴禁帶酒意上崗和在工作中吸煙。乘車人發現駕駛員帶酒意駕車,拒絕乘其車輛,并向車隊匯報另派車輛。
9、特殊情況下需要變更安全措施時,必須征得工作許可人的同意,完成后及時恢復原安全措施。
10、嚴禁穿越和擅自移動臨時遮欄。
11、幾人同時進行工作,又呼應困難時,應設專人指揮,并明確指揮方式。使用通信工具時需事先檢查和試驗良好。
12、全部工作完畢,辦理工作終結手續前,工作負責人應對全部工作現場進行周密的檢查,確保無遺留問題。
13、堅持執行“三級驗收制”。
14、辦完工作終結手續后,嚴禁再登上設備作業。
15、施工作業時,應分工明確,密切配合,責任到人。現場施工人員應集中思想、服從指揮,不得擅自脫離崗位。
16、作業現場須統一信號,統一指揮,保持通訊暢通。
17、施工中,安全員應檢查現場安全措施,監督現場操作安全,施工人員應互相監督及時糾正不安全行為。
18、使用起重工具時,須滿足安全系數的要求,起重機械必須安置平穩牢固,并應設有制動和逆制裝置。起重時,在起重機械的滾筒上至少應繞有五圈鋼絲繩,拖尾繩應隨時拉緊,并應由有經驗的人負責。當重物吊離地面后,工作負責人應再檢查各受力部位,無異常情況后方可正式起吊。在起吊、牽引過程中,受力鋼絲繩的周圍、上下方、內角側和起吊物的下面,嚴禁有人逗留和通過。起重機在特殊地點作業,須設安全防護網。
19、工作前必須做好危險點分析和預控工作,并作記錄。
20、高壓試驗時應在試驗設備四周裝設網狀圍欄,懸掛“高壓,危險!”標示牌,并在試驗現場四周派專人監護,禁止與試驗無關的人員靠近;
21、高壓試驗必須有監護人監視操作。加壓過程中,工作人員應精神集中,監護人傳達口令應清楚準確。操作人員應穿絕緣靴或站在絕緣臺上,并戴絕緣手套
22、高壓試驗設備的高壓電極應用接地棒接地(試驗時除外)。被試設備做完耐壓試驗后應接地放電。
23、試驗中如發生異常情況,應立即斷開電源,并經放電、接地后方可檢查。試驗工作結束后,必須檢查被試設備上有無被遺忘的工具和導線等其他物件,拆除臨時遮欄或標志旗繩,并將被試驗設備恢復原狀。
24、鄰近帶電作業必須遵守以下安全措施:
24.1工作票簽發人和工作負責人對停電線路的稱號應特別注意正確填寫和檢查,多回路線路中的每回線路都應填寫雙重稱號(即線路雙重名稱和位置稱號)。
24.2工作負責人在接受許可開始工作的命令時,應與工作許可人核對停電線路雙重稱號、回路無誤。如不符合或者有任何疑問時,不準開始工作。
24.3為防止在同塔架設雙回路中誤登有電線路,還應采取以下措施:
①.每基桿塔應設識別標記(色標、判別標幟等)和雙重名稱。
②.工作前應發給作業人員相對應線路的識別標記,并對所有施工人員進行安全交底。
③.經核對停電線路識別標記和雙重名稱及回路無誤,驗明線路確已停電并掛好接地線后,工作負責人方可發令開始工作。
④.登塔及在帶電線路附近工作時,每基桿塔都應設專人監護。
⑤.作業人員登塔至橫擔處時,應再次核對停電線路的標志及回路,無誤后方可進入停電線路側橫擔。
⑥.帶電側橫擔方向需設置紅旗、警示牌等醒目標識,防止誤登帶電線路側。
24.4在桿塔上進行工作時,不準進入帶電側的橫擔,或在該側橫擔上放置任何物件。綁線要在下面繞成小盤再帶上桿塔使用,禁止在桿塔上卷繞或放開綁線。
24.5在鄰近或交叉線路側吊起或向下放落工具、材料等物體時,應使用絕緣無極繩傳遞,風力應不大于5級,應有專人監護。物件與帶電導線的安全距離應符合下表規定:
鄰近或交叉其他電力線工作的安全距離
電壓等級(kV)
安全距離(m)
交流線路
110
3.0
220
4.0
500
6.0
24.6用絕緣繩索傳遞大件金屬物品(包括工具、材料等)時,桿塔或地面上作業人員應將金屬物品接地后再接觸,以防電擊。
24.7鄰近或交叉帶電線路施工時,起重機臂架、吊具、輔具、鋼絲繩及吊物等與架空輸電線路及其他帶電體的安全距離不得小于下表規定,并應設專人監護。
與架空輸電線及其他帶電的最小安全距離
電壓(kV)
35~63
110
220
330
500
最小安全距離(m)
4.0
5.0
6.0
7.0
8.5
24.8、接到線路停電命令后,應立即做好以下安全措施:對停電線路進行驗電,在驗明線路確無電壓后,分別在工作地段兩端裝設接地線;各施工班組在分段施工時要在各自施工段兩端加掛臨時接地線。停電、送電工作必須指定專人負責。嚴禁采用口頭或約時停電、送電。工作負責人接到已停電許可命令后必須首先安排人員進行驗電。驗電時必須使用相應電壓等級的合格的驗電器或絕緣棒
24.9、履行工作票手續后,工作負責人對工作班組全體人員進行現場安全技術交底后并簽名,方可開始工作。
六、安全風險辨析與預控措施
序號
安全風險
預控措施
1
臨近帶電作業感應電觸電
在帶電線路附近作業,應有嚴格的安全保護措施,在帶電線路設置明顯的警告標志,避免人員因誤碰帶電線路觸電。
臨時電源觸電
檢查電源箱的漏電開關是否失靈,破損的電源線禁止使用,由電工操作電源箱。
作業現場發生火災。
作業現場嚴禁吸煙和明火,必須用明火是應辦理動火手續,并在現場備足消防器材料、作業現場不得存放易燃易爆品。
煤氣瓶開關漏氣、沒有減壓閥或煤氣瓶過期使用
使用煤氣瓶動火前,應檢查氣管和煤氣槍頭完好,并配置滅火器,做好用火安全措施。
5
高空墜落、物體打擊
在塔上或高空平臺安裝電纜時,嚴禁往下拋扔物件,做好防高空墜落措施。
6
使用有缺陷的安裝專用工具
使用前對安裝工具進行檢查、試用。
7
切割機、手提電動工具無漏電保護器及電源不符合要求,無接地線。
切割機、手提砂輪機要用橡膠軟線,必須裝漏電保護和接地線,并檢查外殼手柄開關及轉動部分是否良好。
8
套管吊裝不符合要求,發生碰撞。
套管進入安裝位置時,應緩慢插入,做好法蘭對接的導向措施,防止套管碰撞。套管未完全固定,不得松開吊鉤和吊索。套管插入時應注意保護好應力錐,避免應力錐受到損傷。必要時裝設差速保護裝置。
10
惡劣天氣作業
遇有雷雨,暴雨、濃霧、六級及以上大風等惡劣天氣下,不得進行高處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