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如何做好深基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規范

如何做好深基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規范

2024-07-23 閱讀 5687

1.深基坑工程的定義

根據《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建質【2009】87號)的有關規定,深基坑的定義如下:

(1)開挖深度超過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開挖、支護、降水工程。

(2)開挖深度雖未超過5m,但地質條件、周圍環境和地下管線復雜,或影響毗鄰建筑(構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開挖、支護、降水工程。

深基坑工程為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工程勘察前,建設單位應對相鄰設施的現狀進行調查,并將調查資料(包括周邊建筑物基礎、結構形式,地下管線分布圖等)提供給勘察、設計單位。調查范圍以基坑、邊坡頂邊線起向外延伸相當于基坑、邊坡開挖深度或高度的2倍距離。施工、監理單位進場后應熟悉設計文件,按照深基坑的定義,確定本工程是否屬于深基坑的范疇,并做好深基坑施工的相關工作。

2.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2.1自然放坡

自然放坡適用于周圍場地開闊,周圍無重要建筑物的深基坑工程,一般出現在郊區,安全風險相對較小,因占地大、回填量大而較少采用,在此暫不討論。

2.2支擋式結構支護

支擋式結構具體形式有錨拉式支擋結構、支撐式支擋結構、懸臂式支擋結構。支擋式結構一般由排樁、地下連續墻、錨桿(索)、支撐桿件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

2.2.1排樁和地下連續墻施工安全管理

支擋式結構的排樁包括混凝土灌注樁、型鋼樁、鋼管樁、鋼板樁、型釧混凝土攪拌樁等樁型。采用人工挖孔樁作業時,應注意以下事項:(1)人工挖孔樁應編制專項方案,超過16m的還應進行專家論證。(2)孔壁支護。第一次護壁,應高出自然地面30cm;開挖非巖石層時,每鉆進1m左右時,立模澆筑混凝土護壁;如有滲水、涌水的土層,應每鉆進50cm,進行混凝土護壁;如有薄層流沙、淤質土層時,應每鉆進50am甚至更淺的深度,采用鋼筋混凝土護壁;地質情況惡劣情況下,采用鋼護筒或者預制混凝土護筒進行扶壁支撐。(3)孔內送風,防止中毒。如云南省楚雄經濟開發區內某藥廠工地,在樁內下放鋼筋籠時,因未提前通風,孔內二氧化碳含量超標70倍,致使下井人員4A死亡,3人受傷。故《建筑樁基技術規范》規定下孔前必須進行檢測,井深超過lOm時必須采用人工送風。(4)孔內設置防護板。為防止井內人員受物體打擊傷害,應在作業層頭頂2m左右的位置,設置孔截面1/3面積的防護板,并隨作業深度的加深而逐漸下移。(5)安裝防濺型漏電保護裝置。對于地F水豐富土層,需要設置潛水泵排水的,應安裝防濺型漏電保護器,且漏電動作電流應不大于15mA,原則上不得邊排水邊施工,防止觸電。

對于機械成孔,地下連續墻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機械傷害等主要事故類別。對此,機械施工應注意以下事項:(1)施工機械應有出,‘合格證或年度檢測合格報告、進場驗收合格手續、安裝驗收。保證安全保險、限位裝置齊全有效。(2)機械作業區域平整、夯實,保證施工機械安放穩定,不會因施工震動而傾斜、甚至傾覆。(3)當排樁樁位鄰近的既有建筑物、地下管線、地下構筑物對地震動敏感時,應采取控制地基變形的防護措施。包括:間隔成樁的施工順序,設置隔震、隔音的溝槽,采用震動噪音小的施工設備等措施。(4)作業人員施工前,開展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并進行試樁作業。

2.2.2錨桿施工安全管理

錨桿施工過程中,由于土方超挖、錨桿固結體強度未達到15MP且設計強度未達75%以上進行張拉鎖定、錨桿抗拔承載力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操作平臺不穩定等因素,可能發生基坑坍塌、操作人員高處墜落等主要安全事故。對此,錨桿施工應注意的事項:

(1)嚴格按照設計文件和規范標準要求進行施工,嚴禁超挖。一般一次土方開挖深度控制在擬施工錨桿以下1m左右,留出適當的操作面,便于錨桿施工。(2)錨桿固結體強度達到15MP且設計強度達到75%以上方可進行張拉鎖定,并進行錨桿抗拔力檢測。只有當錨桿抗拔力檢測值符合設計和標準要求后方可進行F層土方開挖施工。(3)搭設安全穩定的錨桿施工平臺。平臺底部平整、夯實、四周可根據情況設置支撐,平臺周邊設置防護欄桿。

2.2.3內支撐桿件施工安全管理

內支撐桿件包括鋼支撐、混凝土支撐、鋼與混凝土支撐組合支撐。內支撐根據基坑的形狀、大小而異,有水半撐、斜撐、角撐、環撐等形式,合理的內支撐方式是保證基坑圍護結構穩定的重點。在安裝(或澆筑)、拆除過程中,可能發生坍塌、高處墜落等主要類別的安全事故。例:20**年8月,上海市某地鐵試驗工程基坑施工過程中,發生局部土方塌方,造成4人死亡,事故調查發現,該工程基坑開挖范圍內基本上均為淤泥質土,而施工單位未按規范要求,采用連續式垂直支撐或鋼構架支撐方式,因支撐方式不合理,致使發生坍塌事故。(文獻,建設工程重大安全事故警示錄,p7,四川出版集團·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對此,內支撐桿件施工過程中,應注意如F事項:)①內支撐結構施工應對稱進行,保持桿件受力均衡。②對鋼支撐,當夏季施工產生較大溫度應力時,應及時對支撐采取降溫措施;當冬季施工降溫產生的收縮使支撐斷頭出現空隙時,應及時用鐵楔或采用其他可靠連接措施。③內支撐結構的施工與拆除順序,應與設計工況一致,必須遵循先支撐后開挖的原則。④土方開挖應分層均勻開挖,開挖過程中,基坑內不能形成較大的高差,造成圍護結構、支撐桿件的不均布受力,形成應力集中。同時,土方開挖及運輸過程中應避免土方機械碰撞內支撐桿件。⑤搭設安全穩定的錨桿施工平臺。平臺底部平整、夯實,四周可根據情況設置支撐,平臺周邊設置防護欄桿。

2.3土釘墻支護

土釘墻一般由鋼筋或鋼管土釘、鋼筋網、噴射混凝土面層組成。當正常情況下穩定的土體發生一定變形后,變形產生的側壓力通過噴射混凝土鋼筋網、土釘,傳給深層土體,保證邊坡穩定,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邊坡坍塌、高處墜落、觸電等主要安全事故,因此土釘墻應注意如下事項:

①施工單位應在邊坡附近設置變形觀測點,觀測邊坡變形,安排專職安全警戒人員,設置警戒線,制定應急救援、搶險措施,保證施工及行人的安全。②搭設安全穩定的土釘施工平臺。平臺底部平整、夯實,四周可根據情況設置支撐,平臺周邊設置防護欄桿。③在鋼筋網的施焊過程中,由于邊坡面長、傾斜,場地潮濕,造成電焊機、開關箱等設備安置不便,易產生用電隱患。因此現場的電焊機應放在穩定、干燥、絕緣的平臺上,設備開關箱應滿足“一機、一閘、一漏、一箱”的要求,漏電保護器的額定漏電動作電流不大于15mA,動作時間小于0.1s。

2.4重力式水泥土墻

重力式水泥土墻一般采用水泥土攪拌樁相互搭接成格柵狀或實體狀的結構形式,一般體積較大,質量較大,依靠水泥土自身的重量抵擋邊坡的變形。一般采用機械施工,施工過程中,應選用設備安全,限位、保險裝置齊全的設備,并履行設備的進場、安裝驗收程序,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保證施工安全。

3.深基坑工程的后續安全管理

基礎施工期間,應加強基坑工程后續安全管理工作:①建設單位應委托有資質的單位,按照深基坑施工設計文件的總體要求,加強對基坑邊坡、毗鄰建(構)筑物、設施等變形觀測工作。②工程建設、監理、施工單位應開展對基坑安全的日常檢查工作,并針對基坑坍塌開展緊急救援預演練工作。③深基坑工程不能及時完成,暴露時間超過支護設計規定使用期限的,建設單位應當委托設計單位進行復核,并采取相應措施。

因工程停工,深基坑工程超過支護設計規定使用期1年以上的,建設單位應當采取回填措施。需重新開挖深基坑的建設單位應當重新組織設計、施工。

總之,深基坑工程涉及到工程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毗鄰建筑物安全、其他市政地下管網等設施的運行安全,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深基坑安全是擬建建(構)筑物的“奠基石”,我們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規范、標準和設計文件的要求,安全施工、文明施工.

篇2:基坑(槽)開挖安全管理辦法

1目的

為了進一步規范公司所屬各項目部施工現場基坑(槽)開挖的施工程序,特制訂本辦法。

2適用范圍

本辦法適用于本公司所屬各項目部對基坑(槽)開挖工作的安全管理。

3引用文件

《土方與爆破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J201-83

《建筑施工安全技術手冊》

《火力發電廠地基處理技術規定》(試行)DL5024-93

4術語與定義(無)

5職責

5.1項目部負責對開挖工作的綜合管理,負責開挖作業的組織、協調工作。

5.2施工單位對施工中的安全工作負全面責任。

5.3項目部安全監察部門負責對開挖作業安全管理工作的監督、檢查。

6具體內容

6.1施工前,施工單位根據現場環境特點,以及有關地質勘測報告,確定施工方案,報項目部工程管理部門審批后執行。

6.2機械化公司根據項目部的要求,提供性能可靠的施工機械和合格的機械操作人員,操作人員應服從使用單位的統一調配。

6.3施工前由施工技術負責人編制施工作業指導書,進行全員安全施工技術交底。

6.4施工單位負責人在開挖前同現場臨時供水、供電管理部門聯系,確定開挖范圍內的臨時供水管線和臨時供電線路埋設情況,制訂防范措施。

6.5施工單位應為施工人員配備必要的勞動保護用品,并在施工區域內設置必要的安全防護設施。

6.6施工中如需進行爆破作業,要由專業化隊伍進行施工。

6.6.1爆破工程施工前應指定專人負責,爆破工作人員必須受過爆破技術訓練,熟悉爆破器材性能,并經縣、市公安局考試合格,方可參加爆破工作。

6.6.2爆破工程所用的爆炸材料應根據使用條件選用,并應符合現行的國家及相關的地方標準。

6.6.3爆炸材料的購買、運輸、儲存、保管,應遵守國家及地方關于爆炸物品管理條例的規定。

6.6.4由專業化隊伍根據需爆破地點的環境及地質條件,制訂出施工技術措施,報項目部工程管理部門審批,并填寫安全施工作業票由安全監察部門備案。

6.6.5項目部工程管理部門根據工程施工需要,統籌安排爆破工程的施工。

6.6.6爆破工程爆破完畢后,由相關專業人員進行檢查核對,確認無危險隱患后,方可開展下一步施工工作。

6.7基坑開挖完畢后,由項目部組織相關人員對基坑的安全條件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施工工作。

6.8基坑開挖及土方運輸過程中,施工單位要注意采取措施,避免產生施工揚塵。

7相關文件

QB553-18-00——《施工技術措施編制及執行管理辦法》

8相關記錄

“安全施工措施交底記錄”

“安全檢查記錄”

篇3:基坑挖掘安全管理細則

煙囪等建筑在進行興建的時候,需要先挖出合適的基坑來。在挖掘基坑的過程中,很有可能因為挖掘操作上的原因產生危險事故,這就要求挖掘人員能夠遵守一定的條例和細則,以保證挖掘過程中的安全。而基坑作為建筑本身的第一個也是最為重要的環節,只要抓好這里的安全管理工作,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作好排水處理,防止地表水(包括雨水、施工用水和生活廢水)流入施工現場,沖刷基坑邊坡;下大雨時應暫停土方施工。

開挖土方應從上而下逐層挖掘,兩人間距應大于2米。嚴禁采用掏挖的操作方法。

開挖坑(槽)、溝深度超過1.5m時,應根據土質情況,按規定放坡或進行支撐,并設置人員上下專用坡道或爬梯;開挖深度超過2m時,必須按規定在基坑邊沿設置防護欄桿;深基坑開挖應有專人進行監護。

基坑開挖作業中要隨時注意土壁變動情況,發現裂紋或塌落跡象,要及時進行處理。夜間進行土方施工時,應有足夠的照明。

基坑(槽)、溝邊沿1m范圍內不得堆土、堆料和停置機械設備。

基坑(槽)、溝邊與建、構筑物的距離不得小于1。5m;特殊情況下,必須采取有效措施,確保作業人員和建(構)筑物安全;

基坑開挖作業時應對各類地下管線進行有效防護,防止管線被挖斷損壞導致漏水、漏電、漏氣等,威脅到作業人員的安全健康。

開挖的坑(槽)、溝臨近道路的,應設置紅色標志燈,夜間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