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墻體工程安全監理措施

墻體工程安全監理措施

2024-07-22 閱讀 5838

1、在操作之前必須檢查環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道路是否暢通,機具是否牢固,安全設施和防護用品是否齊全,經檢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

2、砌筑基礎時,應檢查和經常注意基坑土質的變化情況,有無崩裂現象。堆放材料應離開坑邊2m以上。深基坑當設置擋板支撐時,操作人員應設梯子上下,運料時不得碰撞支撐,也不得踩踏砌體和支撐。

3、墻身砌筑高度超過1.2m時,應搭腳手架。采用外腳手架應設護身欄桿和擋腳板。

4、腳手架堆料量不得超過規定荷載,堆磚不得超過3個磚側的高度,同一腳手架上的操作人員不應超過2人。

5、不準站在墻頂上做劃線、刮縫和清掃墻面或檢查大角垂直等工作。

6、腳手板不允許有空頭現象,砍磚時應面向內打,防止碎磚跳出傷人。

7、垂直運輸,吊件回轉范圍內不得有人停留。

8、雨期施工,要做好防雨措施,以防雨水沖走砂漿。

9、在同一垂直面內上下交叉作業時,必須設置安全隔板,下方操作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

篇2:墻體工程砌筑施工方法措施

墻體工程砌筑施工方法

1、墻的砌筑:

填充墻砌筑前,應先把地面清理干凈,放好砌墻軸線,按軸線先進行排磚,達不到整塊的磚時,用預先制好的砌塊進行砌筑,砌筑時要注意砂漿的密實度,頭縫灰的飽滿度,以防止外墻滲漏,砌筑時KM1磚的含水量應參照標準磚。

墻的抗震要求:當墻高小于4米時,墻與柱、砼墻連接時,必須沿墻高設置拉結筋2ф6@600,當墻的高大于4米時,墻頂與梁底澆筑120的細石混凝土,或在墻高的中間設置水平圈梁,當墻長度大于5米時,在跨中增加構造柱或墻頂與框架梁底拉結。

墻應與梁柱緊密結合,用標準紅磚砌筑,砌筑水平梁下斜磚時應等下面灰縫穩定后,一般要等5天后才能砌筑。

磚砌體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對不能同時砌筑,而又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磚砌體的余槎長度不應小于高度的2/3,如臨時間斷處留斜槎確有困難時,除轉角處外,也可留直槎,但必須砌成陰陽槎,并按規定設拉結鋼筋。

根據抗震要求,如墻長度大于5米要求設置構造柱作加強抗震時,砌筑與構造柱之間連接的墻體應留馬牙槎,從構造柱腳開始,應先退后進、上下順直,每一馬牙槎高度不宜超過300cm,并按規設拉結筋。

篇3:墻體工程及內外墻裝修施工方法措施

墻體工程及內外墻裝修施工方法

1、本工程砌體除人防地下室370抗爆墻用機制磚戰時砌筑體均為非承重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墻。

2、外墻體:均采用190厚非承重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墻,M5混合砂漿砌筑。

3、內墻體:1)地下室內隔墻均采用190厚非承重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墻,M5混合砂漿砌筑。

2)±0.000m以上內隔墻衛生間及管道井采用90厚非承重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墻外,其余內隔墻除注明外均采用100厚埃特板。

4、為方便起見墻體厚度標志尺寸90厚為100,190厚為200。

5、除整體板材外,所有墻體砌塊在與梁板頂部連接處,均應盲孔反砌,且用斜磚擠漿頂砌。

6、管道井除送風,排風管井外,樓板內鋼筋不應剪斷,待管線安裝后,再進行封堵。

7、有關墻體與鋼筋混凝土結構拉結,構造梁柱的分布以及有關墻體的技術要求,均按照《**市非承重小型空心砌塊墻體技術規程》SJG061997執行。

8、內外墻做法表:

編號名稱構造做法部位名稱備注

內墻1水泥砂漿墻面地下車庫

內墻2乳膠漆墻面1.刷水泥漿一道

配合比為107膠:水1.4

2.12厚1:1:4水泥石灰砂漿

3.8厚1:0.8:3水泥石灰砂漿

4.滿刮膩子二道,打磨平整

5.白色乳膠漆,至少二遍地下室樓梯間,前室鋼筋混凝土

墻面上涂刷

界面處理劑

內墻3吸聲墻制冷機房,水泵房,柴油發電機房

踢腳面層材料同相應

樓地面高度為120

頂棚1水泥砂漿頂

棚地下車庫及設備用房

頂棚2乳膠漆1.鋼筋混凝土底地下室樓梯

面清理干凈2.1:1:4水泥石灰砂漿8厚3.1:0.8:3水泥石灰砂漿7厚4.滿刮膩子二道,打磨平整5.白色乳膠漆二道間,前室

外墻1白色高級外

墻涂料1.小型混凝土空

心砌塊墻表面劃出紋道

2.20厚聚合物水

泥砂漿找平

3.白色仿金屬外墻涂料

外墻2白色高級外墻涂料1.鋼筋混凝土面2.20厚1:3水泥砂漿找平層3.白色仿金屬外墻涂料

外墻3淺灰色單層鋁板應由具專業設計施工資質的公司根據本工程設計制作

外墻4中灰色單層鋁板

±0.000以上內墻裝修由業主委托裝飾公司進行二次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