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軌排生產安全管理措施

軌排生產安全管理措施

2024-07-22 閱讀 9779

軌排生產、龍門吊起吊作業,必須在聽到指揮口令后方可起吊行駛。起吊前,必須檢查鋼絲繩連接處是否牢固,電動葫蘆及各器具部件是否完好。對起吊鋼絲表面磨損或銹蝕直徑的8%,或斷絲超過6條,不得使用。起吊物體物體時地面指揮及工作人員必須離開起吊鉤垂物下面,以防“砸傷”、“碰傷“事故。

軌枕錨固、硫磺熔漿時,施工人員要注意軌枕兩端殘留鋼筋掛傷,熔漿時,以防燙傷。熔漿溫度不得大于180℃,以免燃燒起火,施工人員應帶好勞保防護用品.

軌排生產散枕和散布扣件應有工作臺車停穩后進行配件放穩,方可撒手,防止滾落傷人。

對上扣件、打電動板手工序,手擰預帶螺帽應擰入絲以上,打電動板手要防止電線破皮漏電,接頭脫落,經常檢查,發現破損漏電及時包扎處理,以防觸電事故發生。

軌排基地線路、道岔和道路經常有檢查、維修、養護,保持一定標準,電路要有專人檢查維修,保持良好狀態。

軌道材料的堆碼,應分門別類,整齊劃一,堆碼鋼軌材料底層和各層之間應支墊平穩、排列整齊,墊木厚度不小于25mm,各層墊木應垂直同位,其間距不得大于5m,堆碼層數可根據地基堅實程度,以不致于造成鋼軌壓傷變形和堆碼方式而定。對軌枕材料的堆碼,高度要適宜,底層支墊要穩固,上下保持同位,確保穩固,堆放木枕區域應有防火措施和防火設施,并與生活區分開。

機械吊裝應謹防觸電、翻車,特殊情況,采用兩臺吊車同時吊一物體時,應有可行的安全措施,并報經上級批準,指定專人負責指揮,其起吊重量不得超過這兩臺吊車允許吊重總和的75%,否則嚴禁使用。特別是汽車吊裝,嚴禁吊重行走和左右搖擺,吊重下面嚴禁站人或有人行走,施工人員必須按規定穿帶防護用品。

軌排生產、裝車、卸車及運軌安全注意事項

一、軌排生產

(一)吊運各種材料要做到:

1、嚴禁經過人上方,作業人員應避免鉆入吊物下。

2、吊運軌排時禁止在軌排上站人。

3、吊物千斤繩應先擇大于2.5倍安全系數。如果用鋼絲卡聯接,要經常檢查是否牢固。

4、電動葫蘆制動器要保證制動良好,如遇制動不良,要立即停下調整修理。

5、龍門吊車上各聯接螺栓、銷釘、焊接部位要經常檢查。

6、禁止非起吊司機上崗操作。

7、禁止酒后上崗操作。

8、禁止非作業人員進入作業區。

(二)所有有用電器要定級電工安裝和維護,禁止非電工亂拉亂接,確保作業區用電正常。

(三)用來錨固螺紋道釘用的硫磺漿要保持在140℃--180℃之間,作業人員要做好安全防護工作,非作業人員禁止進入作業區。

(四)禁止在行車道上、停放的車輛下,未堆碼好的軌料、枕木下遮雨、遮陰和聊天。

(五)拼裝好的軌排、扣件(特別是接頭扣板)必須落槽達標。

二、裝車、卸車及運軌

1、各種貨物裝車要按規定擺放,并加固牢固。

2、軌排裝車時,如遇木枕排,要逐排加固。

3、卸車時應選派大腦靈活,有經驗的工人指揮,貨物應分類堆碼整齊,必須保證安全。

4、軌排生產基地內調車速度限制在15Km/h以內。

5、停放車輛一定要加制輪器,防止溜車。

6、各種調車運輸作業必須接風,禁止溜放作業。

7、運輸設備在起步和停上時要緩慢前進,禁止大型設備橫沖直闖

篇2:軌排生產安全管理措施

軌排生產、龍門吊起吊作業,必須在聽到指揮口令后方可起吊行駛。起吊前,必須檢查鋼絲繩連接處是否牢固,電動葫蘆及各器具部件是否完好。對起吊鋼絲表面磨損或銹蝕直徑的8%,或斷絲超過6條,不得使用。起吊物體物體時地面指揮及工作人員必須離開起吊鉤垂物下面,以防“砸傷”、“碰傷“事故。

軌枕錨固、硫磺熔漿時,施工人員要注意軌枕兩端殘留鋼筋掛傷,熔漿時,以防燙傷。熔漿溫度不得大于180℃,以免燃燒起火,施工人員應帶好勞保防護用品.

軌排生產散枕和散布扣件應有工作臺車停穩后進行配件放穩,方可撒手,防止滾落傷人。

對上扣件、打電動板手工序,手擰預帶螺帽應擰入絲以上,打電動板手要防止電線破皮漏電,接頭脫落,經常檢查,發現破損漏電及時包扎處理,以防觸電事故發生。

軌排基地線路、道岔和道路經常有檢查、維修、養護,保持一定標準,電路要有專人檢查維修,保持良好狀態。

軌道材料的堆碼,應分門別類,整齊劃一,堆碼鋼軌材料底層和各層之間應支墊平穩、排列整齊,墊木厚度不小于25mm,各層墊木應垂直同位,其間距不得大于5m,堆碼層數可根據地基堅實程度,以不致于造成鋼軌壓傷變形和堆碼方式而定。對軌枕材料的堆碼,高度要適宜,底層支墊要穩固,上下保持同位,確保穩固,堆放木枕區域應有防火措施和防火設施,并與生活區分開。

機械吊裝應謹防觸電、翻車,特殊情況,采用兩臺吊車同時吊一物體時,應有可行的安全措施,并報經上級批準,指定專人負責指揮,其起吊重量不得超過這兩臺吊車允許吊重總和的75%,否則嚴禁使用。特別是汽車吊裝,嚴禁吊重行走和左右搖擺,吊重下面嚴禁站人或有人行走,施工人員必須按規定穿帶防護用品。

軌排生產、裝車、卸車及運軌安全注意事項

一、軌排生產

(一)吊運各種材料要做到:

1、嚴禁經過人上方,作業人員應避免鉆入吊物下。

2、吊運軌排時禁止在軌排上站人。

3、吊物千斤繩應先擇大于2.5倍安全系數。如果用鋼絲卡聯接,要經常檢查是否牢固。

4、電動葫蘆制動器要保證制動良好,如遇制動不良,要立即停下調整修理。

5、龍門吊車上各聯接螺栓、銷釘、焊接部位要經常檢查。

6、禁止非起吊司機上崗操作。

7、禁止酒后上崗操作。

8、禁止非作業人員進入作業區。

(二)所有有用電器要定級電工安裝和維護,禁止非電工亂拉亂接,確保作業區用電正常。

(三)用來錨固螺紋道釘用的硫磺漿要保持在140℃--180℃之間,作業人員要做好安全防護工作,非作業人員禁止進入作業區。

(四)禁止在行車道上、停放的車輛下,未堆碼好的軌料、枕木下遮雨、遮陰和聊天。

(五)拼裝好的軌排、扣件(特別是接頭扣板)必須落槽達標。

二、裝車、卸車及運軌

1、各種貨物裝車要按規定擺放,并加固牢固。

2、軌排裝車時,如遇木枕排,要逐排加固。

3、卸車時應選派大腦靈活,有經驗的工人指揮,貨物應分類堆碼整齊,必須保證安全。

4、軌排生產基地內調車速度限制在15Km/h以內。

5、停放車輛一定要加制輪器,防止溜車。

6、各種調車運輸作業必須接風,禁止溜放作業。

7、運輸設備在起步和停上時要緩慢前進,禁止大型設備橫沖直闖

篇3:電子政務網絡安全管理辦法

電子政務網絡安全管理辦法

  為加強我縣電子政務網絡安全管理工作,確保網絡安全運行,結合我縣的實際情況特制定電子政務網絡安全管理辦法。

  1、各單位網絡管理人員必須精心維護好單位的網絡設備,做到防塵、防熱、防潮、防水、防磁、防靜電等,以增加設備使用年限??h政府辦將定期對各單位的網絡管理情況進行檢查,發現不能達到以上要求的單位,將對其進行通報批評,對由于管理人員疏忽造成網絡安全事故的,將追究相關管理員及單位領導責任。

  2、各聯網單位不得隨意更改政務網絡接入設備配置,不得擅自切斷電子政務網絡設備電源,不得擅自挪動相關設備和切斷、移動相關傳輸線路,不得擅自與其他網絡對接,不得隨意增加交換機、集線器以及接入信息點數量,如需進行以上變動,應向縣政府辦信息科提出申請,經批準后方可實施。

  3、各聯網單位要增強網絡安全意識,嚴禁登陸瀏覽黃色網站(網頁),禁止下載、使用存在安全隱患的軟件,不得打開來歷不明的電子郵件附件,不得隨意使用計算機文件共享功能,防止計算機受到病毒的侵入。

  4、工作時間禁止玩網游、下載電影及大型軟件,以保證本單位網絡速度??h政府辦信息科將采取技術措施對互聯網出入口的數據進行監控,對發現的問題將在全縣范圍內進行通報,并按照相關規定嚴肅處理。

  5、政務網計算機使用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政務網信息與網絡安全的責任和義務,所有關于本單位網站、論壇、信息錄入等密碼要嚴格保密不得泄露,一旦泄露立即報政府辦信息科進行密碼修改。

  6、各接入單位應當定期制作計算機信息系統備份,備份介質實行異地存放。對可能遭受的侵害和破壞,應當制定災難防治預案。

  7、要配備計算機系統補丁升級和病毒防治工具,定期進行系統補丁升級和病毒檢查。使用新機、新盤及拷貝的軟件、數據,上機前應進行系統補丁升級和病毒檢查。

  8、辦工人員嚴禁下列操作行為:

  (1)非法侵入他人計算機信息系統和聯網設備操作系統;

  (2)未經授權對他人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功能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和干擾,影響計算機信息系統正常運行;

  (3)故意制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程序;

  (4)將非業務用計算機或網絡擅自接入政務內網,將業務用計算機或網絡接入互聯網或其他非政府機關的網絡;

  (5)在政務網使用的計算機及網絡設備在未采取安全隔離措施的情況下同時連接政務網和其它網絡;

  (6)將存有涉密信息的計算機擅自連接國際互聯網或其他公共網絡;

  (7)擅自在政務網上開設與工作無關的網絡服務;

  (8)發布*、淫穢色情等有害信息;

  (9)擅自對政務網計算機信息系統和網絡進行掃描;

  (10)對信息安全事(案)件或重大安全隱患隱瞞不報;

  (11)擅自修改計算機ip或mac地址。

  9、在發生緊急事件時,為避免造成更大損失和影響,信息科有權或者要求有關部門采取以下措施:

  (1)拆除可能影響安全或有安全隱患的設備或部件;

  (2)隔離相關的終端、服務器或網絡;

  (3)關閉相關的終端、服務器或網絡;

  10、各節點單位要加強計算機病毒的防治工作,切實履行下列職責:

  (1)建立本單位的計算機病毒防治管理制度;

  (2)采取計算機病毒安全技術防治措施;

  (3)對本單位節點微機使用人員進行計算機病毒防治教育和培訓;

  (4)使用具有計算機信息與系統安全專用產品銷售許可證的網絡安全產品,定期檢測,做好殺毒軟件的升級,清除計算機信息系統中的計算機病毒,并備有檢測清除記錄;

  (5)禁止在政務網上使用來歷不明、可能引發病毒傳染的軟件;對于來歷不明的可能帶有計算機病毒的軟件應使用正版殺毒軟件檢查、殺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