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工程綠色施工一般要求
1、模板及其支架應優先選用周轉次數多、能回收再利用的材料,減少木材的使用。
條文說明:制定模板及支架方案時,應貫徹“以鋼代木”和應用新型材料的原則,盡量減少木材的使用,以保護森林資源。
2、積極推廣使用大模板、滑動模板、爬升模板和早拆模板等工業化模板體系。
條文說明:使用工業化模板體系機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工廠化加工、減少現場作業和場地占用,應積極推廣使用。
3、采用木或竹制模板時,應采取工廠化定型加工、現場安裝方式,不得在工作面上直接加工拼裝;在現場加工時,應設封閉場所集中加工,采取有效的隔聲和防粉塵污染措施。
條文說明:施工現場目前使用木或竹制膠合板作模板的較多,有的直接將膠合板、木方運到作業面進行鋸切和模板拼裝,既浪費材料用難以保證質量,還造成鋸末、木屑亂飛污染環境應禁止采用這種不文明的施工方式;為提高模板周轉率,提倡使用工廠加工的鋼框木、竹膠合板模板;如在現場加工此類模板時,應設封閉的加工棚集中加工,防止粉塵和噪聲污染。
4、提高模板加工、安裝精度,達到混凝土表面免抹灰或減少抹灰厚度。
條文說明:模板加工和安裝的精度,直接決定了混凝土構件的尺寸和表面質量。提高模板加工和安裝的尺寸誤差和表面平整度,能夠使澆筑的混凝土達到清水表面或免抹灰,可節省抹灰材料和人工、提高工程質量和加快施工進度。
5、腳手架和模板支架宜優先選用碗扣式架、門式架等管件合一的腳手架材料搭設。
條文說明:傳統的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裝和拆除過程中容易丟失扣件且承載能力受人為因素較多,因此提倡使用碗扣式、門式等管件合一的腳手架材料作腳手架和模板支架。
6、高層建筑結構施工,應采用整體提升、分段懸挑等工具式腳手架。
條文說明:高層建筑、特別是超高層建筑,使用整體提升或分段懸挑等工具式外腳手架隨結構施工而上升,能減少投入、減少垂直運輸機械作業、安全可靠,應優先采用。
7、模板及腳手架施工應及時回收散落的鐵釘、鐵絲、扣件、螺栓等材料。
條文說明:模板及腳手架施工,應采取措施防止小型材料配件丟失或散落,節約材料和保證施工安全;對不慎散落的應及時回收利用。
8、短木方應采用叉接接長后使用,木、竹膠合板的邊角余料應拼接使用。
條文說明:用作模板龍骨的木方經周圍使用后折斷或配料鋸割形成的短料,可采用“叉接”接長技術接長使用,木、竹膠合板配料剩余的邊角余料可拼接使用,變廢為寶、節約材料。
9、模板脫模劑應專人保管和涂刷,剩余部分應及時回收,防止污染環境。
10、模板拆除,應采取可靠措施,防止損壞,及時檢修維護、妥善保管,提高模板周轉率。
條文說明:模板拆除時,模板和支架應采用適當的工具、按規定的程序進行,不應亂拆硬撬。并應隨拆除隨運走,防止拆除過程中交叉、疊壓、碰撞等造成損壞或變形;不慎損壞的應及時修復;暫時不使用的應采取保護措施,鋼模板應清理干凈、表面涂油防銹;存放應采取防止重壓或傾倒措施,木模板應覆蓋和通風。
篇2:鋼結構工程綠色施工一般要求
1、鋼結構深化設計時,應結合加工、安裝方案和焊接工藝要求,合理確定分段、分節數量和位置,優化節點構造,盡量減少鋼材用量。
2、合理選擇鋼結構安裝方案,大跨度鋼結構優先采用整體提升、頂升和滑移(分段累積滑移)等安裝方法。
3、鋼結構加工應制定廢料減量化計劃,優化下料、綜合利用下腳料,廢料分類收集、集中堆放、定期回收處理
4、鋼材、零(部)件、成品、半成品件和標準件等產品應堆放在平整、干燥場地或倉庫內,防止在制作、安裝和防銹處理前發生銹蝕和構件變形。
5、大跨度復雜鋼結構的制作和安裝前,應采用建筑信息三維技術模擬施工過程,以避免或減少錯誤或誤差。
6、鋼結構現場涂裝應采取適當措施,減少涂料浪費和對環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