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巷隊技術人員崗位責任制
1、負責全隊的日常技術管理工作及施工地點的規程及各種措施的編制、貫徹和落實工作。
2、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安全生產方針、法令、法律、規程、條例以及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指示,樹立“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科學技術必須服務生產的思想。
3、搞好全隊職工的業務技術培訓工作,努力提高全隊職工的技術水平,保證職工有證上崗。
4、經常深入井下,了解掌握生產地點各種情況,搞好施工地點的施工質量,及時解決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技術問題。
5、建立健全各種技術檔案,及時收集施工地點的地質資料,及礦山壓力顯現資料。
6、及時掌握工作面地質條件變化情況,針對不同的地質條件制定出相應的安全生產及生產管理、質量管理措施,努力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經濟技術指標。
7、負責組織工程質量的檢查驗收,搞好每月一次的技術總結。
8、負責本業務范圍內的新技術推廣工作。
篇2:巖巷防突安全技術措施
為認真吸取鄭煤集團公司大平礦巖巷瓦斯突出事故教訓,保證我礦巖巷掘進工作面的安全生產,現特對主下山采區軌道下山、皮帶下山、專回下山及東大巷四條巖巷掘進工作面制定如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加強地質預測預報
1、地測部門要認真做好四條巖巷的地質素描,每6米做一次,及時掌握巖層及巖性的變化,全面掌握地質變化情況。
2、根據巷道揭露巖層的巖性,結合有關鉆孔地質資料,控制好巷道與煤層間距,主下山采區軌道下山、皮帶下山下距煤層不少于8米,專回下山下距煤層不少于6米,東大巷上距煤層不少于10米。
3、巷道掘進過程中,必須隨時觀察掌握瓦斯、溫度、地質變化等情況。
以上由總工程師組織生產技術科、防突科等有關單位進行日常性管理,不得出現技術失誤。
二、綜合防突措施
1、必須堅持“四必探”原則
①、瓦斯異常必探。發現瓦斯濃度升高或忽高忽低、有響聲、風聲等異常現象時;
②、發生地質變化必探。發現工作面巖層傾角變化、層理紊亂、巷道穿層,有斷層、褶曲構造等地質變化時;
③、工作面溫度異常、有淋水必探。發現工作面溫度變化,巖層面發涼、溫度忽高忽低,有裂隙、淋水、滲水等異常現象時;
④、巷道壓力異常必探。發現工作面壓力增大、片幫、落碴、底鼓等壓力異常現象。
發現以上幾種異常現象時,班組長及瓦斯檢查員必須切實負責,立即停止一切工作,切斷電源,組織工作面及其回風流中所有受威脅人員撤退至安全地點,并報礦調度室,由礦井組織有關人員查明原因,并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技術措施。
2、發現以上任何一種異常現象,在放炮時,必須按照突出工作面要求實行遠距離放炮,所有人員全部撤退至防突風門以外。
3、發現以上任何一種異常現象,必須查明原因,如確認接近煤層,必須嚴格按照《防突細則》中的有關規定制定專門的揭煤措施。
4、掘進工作面必須按《規程》規定配齊瓦斯監控系統實行24小時連續監測,且瓦斯傳感器必須定期校驗,做到監測數據準確無誤。
5、該四條巖巷掘進工作面必須實現“三專”供電,并按設風電、瓦斯電閉鎖裝置。
6、掘進工作面嚴禁出現失爆現象。
7、嚴格風門管理制度,風門必須連鎖且必須有專人看守,嚴禁兩道風門同時打開,反向風門必須完好并堅持使用。
8、工作面必須按規定按設壓風自救系統,且必須保證正常供風。
9、所有在該施工地點工作的人員必須配戴自救器,并做到人人會用。
10、掘進工作面必須有專職瓦斯檢查員現場蹲點盯面,嚴格執行放炮管理制度,認真檢查瓦斯濃度并做好記錄,發現異常立即負責停工、停電、撤人,并匯報調度室。
11、掘進工作面通風系統必須安全可靠,必須保證工作面有足夠的風量,且回風系統暢通無阻。
12、掘進工作面必須保證退路暢通無阻,嚴禁有障礙物堵塞巷道影響人員安全撤退。
13、一旦發現有煤、巖、瓦斯突出預兆時,必須立即按《新峰四礦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中的有關規定執行。
14、加強職工教育培訓,重新學習防突知識和本措施規定,所有入井人員必須熟知煤與瓦斯突出預兆及避災路線。
15、全礦各級領導干部要加強責任心,按照“一通三防”齊抓共管責任制規定嚴細管理,恪盡職守。
16、對以上各條措施,由礦總工程師組織生產技術科、通風科、安檢科、防突科等有關單位必須進行日常性管理,深入現場指導施工,及時掌握第一手地質資料,隨時處理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確保安全生產。
17、施工單位必須嚴格服從礦井安排,嚴禁冒險蠻干,對不聽從指揮的,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18、對于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的重大不安隱患,必須及時向礦務局匯報,并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嚴細管理,防患于未然。
19、有關施工單位必須組織作業人員認真學習本措施,并嚴格執行學習簽字制度,嚴禁不學習本措施的任何人員違章作業、違章指揮。
20、其仍執行《煤礦安全規程》及施工地點技術作業規程中的有關規定。
篇3:井筒巖巷段揭煤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1、井筒布置新田礦主斜井井筒總長1448.536m,井口坐標為*=3000128.500;Y=.300;標高H=1234.000(軌面);巷道方位角為340°,巷道坡度為-14°45′,設計斷面為直墻半圓拱形,凈寬4.4m,凈高3.8m,凈斷面積為14.6m2。2、煤層及煤層頂底板4#煤層為全區可采煤層,煤層厚1.24~5.83m,平均2.79m,全部可采,屬較穩定偏穩定型煤層,是本區的主采煤層。煤層結構較簡單,含夾矸0~3層,多為0~1層,東、西兩端夾矸層數增多(2層)夾矸為泥巖、炭質泥巖,厚度0.08~0.68m。煤層頂板一般為泥質粉砂巖,局部為泥巖或粉砂巖,底板為泥巖,富含植物根部化石。、構造說明10-21o。井田內,次一級褶曲和斷層均有發育,構造復雜類型為中等。4#煤層的富煤帶在201-302-B405-J402-502孔一線,呈NE向條帶狀,煤厚一般3~4m。由該帶向NW和SE,煤層均逐漸變薄。煤層總體呈單斜構造賦存,煤層走向60o~80o,傾角8o~10o,平均8o左右。無大的斷裂構造,構造條件較簡單。4、瓦斯及煤塵根據《貴州省黔西縣新田井田煤炭勘探地質報告》,本礦井瓦斯采樣鉆孔共19個,經測定4#煤層原煤瓦斯含量為8.82~23.99m3/t,平均為14.55m3/t。4號煤層常夾軟煤分層(呈粉未狀),在勘探過程中,部分鉆孔(如308、J301、J302、B406等)鉆進至4號煤層時,發生過瓦斯涌出、軟煤分層(粉煤)“噴瀉”、垮塌及頂鉆具現象,井下瓦斯壓力較大,因此按煤與瓦斯突出設計。根據《貴州省黔西縣新田井田煤炭勘探地質報告》,井田內共采煤塵爆炸樣41件。試驗結果,其火焰長度及巖粉均為“0”,全區均屬無爆炸性煤層。、巷道支護形式根據地質資料,巷道頂板巖層基本穩定,壓力不大,巷道設計直墻半圓拱形,錨網噴支護,噴厚度120mm。若遇到破碎帶,采用錨網+架棚噴射混凝土支護。二、新田煤礦井筒揭煤總體技術方案按照新田煤礦三條井筒掘進進度及地層編錄和地質預測,主斜井將比其它兩個井筒提前揭煤,先對主斜井進行揭煤施工,采用穿層鉆孔預抽揭煤區域煤層瓦斯區域防突措施,順利揭煤進入煤層,完成主井揭煤工作,副、風井施工到位后,以主斜井揭煤探明的地質資料、瓦斯和煤塵情況以及揭煤經驗為依據,進行下一步副、風井的揭煤工作。本方案優點:由于采取從主斜井先進行揭煤工作,提前探明地質、水文地質、構造地質狀況及4#煤層產狀、瓦斯含量、瓦斯壓力大小、突出危險性大小等,為下一步副、風井的揭煤工作提供了切實可靠的資料,提高了下一步揭煤工作的安全性和揭煤施工速度。三、礦井揭煤工作面和煤層相對位置及煤層突出危險性預測主斜井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逢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進行超前探測,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采取物探進行探測,在超前探測后,視揭煤點附近20m范圍的地質構造復雜程度確定煤層層位控制方案,如巖石條件破碎、地質構造復雜時,在工作面掘進至距煤層法距20m時布置5個層位控制取芯鉆孔,準確掌握煤層厚度、傾角變化、地質構造和瓦斯情況;如巖石條件簡單、構造單一,工作面掘至煤層頂板法線距離10m時,布置3個(1#、3#、5#孔)煤巖層層位控制取芯鉆孔和2個(2#、4#孔)煤巖層層位控制不取芯鉆孔,并穿透煤層底板0.5m,準確掌握井筒工作面與煤層之間的空間關系及瓦斯含量和檢驗煤層突出的系數(5個探孔即作為探煤鉆孔又作為測壓鉆孔)。1、主斜井掘進施工距4#煤層頂板10m時,停止掘進,施工5個前探孔確定4#煤層的相對位置,每個鉆孔孔口管上安裝高壓閥門聯通壓力表兼做測壓鉆孔對4#煤層瓦斯壓力進行測定,詳細記錄測壓數據。打鉆過程中觀察是否出現突出預兆現象,記錄臺帳要詳細并上報通防部和有關部門,同時開展新田煤礦煤層突出危險性鑒定工作。只有當瓦斯壓力<0.74Mp、瓦斯含量<8m3/t、煤層堅固性系數f>0.5、以及打鉆過程中均無明顯突出預兆現象發生時為無突出危險性煤層,反之則為突出危險性煤層。2、若預測煤層有突出危險性,在工作面距煤層頂板法線距離10~7m過程中,邊掘邊探,確保在工作面掘進至煤層頂板法線距離為7m時,停止施工作業,采取區域防突措施(穿層鉆孔預抽揭煤區域煤層瓦斯),經效果檢驗區域防突措施有效,井筒可以進行掘進施工,當井筒距離煤層法線距離為1.5m時,采取遠距離放炮措施直接揭開煤層。3、若預測煤層無突出危險,邊掘邊探,施工掘進至距煤層頂板法線距離5m處時,進行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驗證,當驗證為無突出危險區后,井筒可掘進至距離煤層法線距離為1.5m,采取遠距離放炮措施揭開煤層。附圖1:法距10m鉆孔布置圖四、礦井揭煤前準備及保障工作1、已與業主單位聯合成立通防機構,目前通防管理人員4人、防突隊員工7人,并對防突隊員制定專門培訓計劃,完善通防管理機構及提高人員素質。2、新田煤礦已于2009年12月底安裝好瓦斯自動監測監控系統,確保24h對工作面瓦斯情況的有效監測監控。3、礦井揭煤前,局部通風機風筒全部檢修一遍,統一吊掛,統一采用直徑800mm的風筒,揭煤工作面局部通風機功率為2×30Kw。同時完成主通風系統的安裝,并能正常投入使用,形成全負壓通風系統。4、2010年7月,礦井完成安裝永久瓦斯抽放系統,在揭煤前利用永久瓦斯抽放系統(運行一臺抽放泵),對揭煤點瓦斯進行抽放;或利用臨時移動抽放泵(30~43m3/min),揭煤前在地面安裝抽放泵和抽放管路,對揭煤點瓦斯進行抽放,并在抽放管路上安裝瓦斯抽放參數計量裝置(混合量、濃度、溫度、負壓),便于計算煤層瓦斯的抽出量。同時有專人在移動抽放泵旁24小時值班,確保移動瓦斯抽放泵正常運行。5、礦井2010年7月已安裝好壓風自救系統,在壓風管上安裝好壓風自救系統(正常掘進時在停人車處安裝一組,揭煤作業時距工作面20~40m安裝一組,每組壓風自救系統內由4分鍍鋅管及開關、壓風自救袋組成,可供15人使用)、對壓風管路系統進行一次全面檢修,確保正常使用。6、揭煤時對井下及井口20m范圍內的所有機電設備、設施進行防爆檢查,凡不符合規定的全部撤換,整改到位。7、揭煤前檢查完善通風、防塵、防火設施,確保正常使用。8、新田煤礦已購置各類型號防突鉆機4臺(另已計劃再購置6臺),揭煤前完成MD-2煤鉆屑瓦斯解析儀、WTC防突儀、瓦檢儀、放炮器的檢測、調試工作,并由通防部專人負責。9、揭煤前準備好過煤地段所需的所有支護材料,揭煤所需的隔離式自救器等各類物資。10、揭煤前明確標示出避災線路。11、揭煤前對參予揭煤工作的全體員工進行揭煤措施培訓考試,為加強對揭煤工作的領導,做到責任到人、分工負責,事事有人管,確保揭煤工作安全順利進行。五、主斜井揭煤預抽瓦斯措施主斜井井筒掘進至1315m處(掘進工作面距離煤層頂板法線距離7m處)停止施工,距離掘進工作面2m處施工右幫鉆場、距離掘進工作面9m處施工左幫鉆場,利用左、右鉆場和工作面進行井筒揭煤區域煤層瓦斯區域防突措施。瓦斯抽放鉆孔技術參數的確定:①鉆場規格:深×寬×高=4m×4.4m×3m,左幫鉆場共布置抽放孔38個、工作面布置鉆孔62個、右幫鉆場布置鉆孔38個,共施工138個抽放鉆孔;提前預留5個鉆孔位置,在抽放瓦斯后施工作為抽放效果檢查孔,鉆孔終孔位置以穿透煤層全厚并進入巖層0.5m以上為標準,孔徑95mm,封孔壓力為瓦斯壓力的5倍。②終孔點控制范圍:巷道輪廓線外12m、終孔位置在揭煤區域煤層內網狀均勻布置(3m×3m)。借鑒周邊礦井煤層參數,設計抽放半徑為1.5m。各個鉆孔參數詳見附圖2、附圖3及表1、表2。附圖2、附圖3:預抽瓦斯排放孔布置圖附表(1、2)鉆場設計鉆孔設計參數六、主斜井揭煤區域煤層區域防突措施檢驗對主斜井揭煤區域進行瓦斯預抽消突措施一定時間后,對防突措施進行效果檢驗,共施工5個效果檢驗孔,分別位于揭煤預抽區域內的上部、中部、兩側和下部。(1)檢驗方法:采用鉆屑(瓦斯解析)指標法對井筒揭煤防突措施進行檢驗,檢驗指標有:K1、△h2和鉆屑量S。(2)檢驗結果及采取措施:①當K1≥0.5、△h2≥200Pa、S≥6Kg和打鉆過程中有明顯突出預兆時,預抽揭煤區域防突效果無效,必須采取補打鉆孔繼續對揭煤區域進行抽放,直至檢驗指標低于參考臨界值,方可進行揭煤施工,并采取“邊探邊掘”的掘進方式,可以掘進施工至距離煤層頂板法線距離5m處,停止施工并對揭煤區域進行防突效果驗證。②當K1<0.5、△h2<200Pa、S<6Kg以及打鉆過程無明顯突出預兆時,開始進行掘進施工,并采取“邊掘邊探”的掘進方式,可以掘進施工至距離煤層頂板法線距離5m處,停止施工并對揭煤工作面進行防突效果預測。七、主斜井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采取穿層鉆孔預抽揭煤區域煤層瓦斯防突措施,經區域防突措施檢驗有效后,施工至距離煤層頂板法距5m、3m、1.5m處時,每次由工作面向煤層施工4個鉆孔,分別位于巷道輪廓線上部1個鉆孔、中部2個鉆孔和下部1個鉆孔,測定工作面前方煤層的K1和鉆屑量S兩個突出危險性指標,當K1≥0.5、S≥6Kg時,為突出危險性工作面,必須采取局部綜合防突措施(煤層瓦斯預抽/排放),直至局部防突措施檢驗有效,方可繼續掘進施工;當K1<0.5、S<6Kg時為無突出危險性工作面,可以繼續掘進施工。施工掘進直至距離煤層頂板法線距離1.5m處,并進行最后一次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經預測為無突出危險性后,進行遠距離爆破揭開4#煤層。附圖4:法距5m危險性預測孔布置圖附圖5:法距3m危險性預測孔布置圖附圖6:法距1.5m危險性預測孔布置圖八、(1)實施抽放鉆孔一定要在新田煤礦統一指導思想下組織施工,安檢員、專職瓦檢員及工程部人員現場監督驗收。(2)鉆孔施工時嚴格按設計要求開孔施工,鉆孔方位、角度誤差不超過±10,施工人員和現場跟班人員必須詳細做好現場記錄,下班后及時匯報相關人員,并及時到區隊長辦公室把當班的施工情況(包括孔號,方位,傾角,孔深,見煤,過煤情況,當班工程量等)填寫記錄清楚。(3)建議采用ZY-1250或西安ZDY1900S鉆機施工。(4)打鉆過程中,若遇噴孔、夾鉆、頂鉆等情況,不能硬打,應暫時停鉆,待卸壓一段時間后再打。當突出預兆明顯時,立即停電撤人,并向通防部及礦調度室匯報。(5)打鉆時應灑水降塵。(6)打鉆點附近必須有水管和消防器材,一旦發生明火必須立即滅火。(7)在孔口附近確因卸鉆桿困難必須敲打時,必須使用銅錘以免出現火花。(8)打鉆順序為從中間到兩邊或從一邊到另一邊,嚴禁先打兩邊孔再打中間孔,以防應力集中誘導突出。1、爆破方案主斜井掘進工作面施工至距煤層最小垂距1.5m時,經最后一次預測為無突出危險性后,布置巖層孔、煤層孔,采用遠距離爆破揭開4#煤層,每次爆破進度為1.3m,若未能一次揭開煤層,則繼續采取遠距離爆破的措施執行,直至完成揭煤作業全過程。揭煤炮眼布置圖(1)炮眼布置:①主斜井揭煤斷面炮眼數為76個,炮眼參數如見表一所示。②在裝炸藥前必須用黃泥堵塞,堵塞長度以進入巖石段50cm為標準,其布置仍然按照井筒掘進爆破方式進行。(2)雷管消耗量:雷管消耗量為炮眼總數。(3)水炮泥及炮泥的填充:炮眼未裝藥部分必須用水炮泥和黃泥填滿封實,每個炮眼使用水炮泥數量不少于2個。(4)爆破勞動組織安排爆破揭煤施工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連鎖”制度,井口警戒點每次放炮必須有安檢員一名、瓦檢員一名、放炮員一名、跟班領導一名。安檢員負責主、副、風井口半徑50m內無人出入及火源出現,做好拉線警戒工作;跟班領導負責現場監督管理,有什么情況及時匯報礦調度;在爆破期間救護隊現場待命,確保異常情況出現時能立即處理。附圖7:主斜井揭煤掘進施工炮眼布置圖2、安全防護措施三條井筒掘進工作面通風系統相對獨立、穩定,通風線路為:主斜井:與回風斜井形成全負壓通風,風流由風筒出口至工作面→主斜井回風流→主回聯絡巷→回風斜井→地面。副斜井:與回風斜井形成全負壓通風,風流由風筒出口至工作面→副斜井回風流→副回聯絡巷→回風斜井→地面。回風斜井:風流由風筒出口至工作面→回風斜井回風流→地面。(2)放炮地點井筒放炮地點設在地面距井口50m外。(3)撤人、停電及安全措施撤人范圍: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風斜井井筒內的所有人員。停電范圍: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風斜井內所有電器設備的電源。警戒地點:距主、副、回風斜井井口前方50m處。詳見新田煤礦通風系統及放炮警戒布置圖附圖8:新田煤礦通風系統及放炮警戒布置圖(4)避火災、瓦斯路線:主斜井:掘進工作面→主斜井→地面。附圖9:主斜井避災路線圖其他安全技術要求①在實施遠距離爆破時,井下人員必須全部撤出至地面,主、副、風井口50m半徑內嚴禁有任何火源及電氣焊作業,不得有人員出入。②工作面所有電器設備必須符合煤礦安全防爆標準的要求,局部通風機實現雙風機雙電源并能自動切換。③確保安全監測監控系統正常運轉。④所有參加揭煤施工人員必須佩帶合格的隔離式自救器并會使用,現場跟班隊長、班組長、電鉗工、其他管理人員必須佩帶便攜式瓦檢儀。⑤雷管采用銅腳線的毫秒雷管,最后一段的延期時間不得超過130ms,并不得跳段使用。同時,火工品管理部門應對電雷管進行導通試驗,不合格電雷管嚴禁出庫使用。⑥采用專用放炮母線進行爆破工作,揭煤放炮用不小于1.5mm2的信號電纜,中間接頭必須使用接線盒,嚴禁使用舊的或有接頭的放炮母線。⑦施工炮眼采用干式打眼方式時,在打鉆地點應備有黃泥、水管、滅火器等,防止打鉆發火。⑧遠距離放炮揭煤施工由礦總工程師現場統一指揮,救護隊在放炮地點待命,放炮工作結束至少30分鐘后,由救護隊主要負責人帶領救護隊員進入揭煤井筒巖巷段掘進工作面檢查爆破質量情況。救護隊人員檢查工作面安全情況確認無安全隱患后揭煤工作面和其它地點的作業人員方可進入工作面作業。⑨遠距離放炮若未一次全斷面揭開煤層,在掘進剩余部分期間,嚴格按揭煤遠距離爆破措施執行,并由專職瓦檢員檢查瓦斯和觀察突出預兆,在施工期間如發現突出預兆,瓦檢員立即將所有工作人員撤至安全地點,同時匯報通防部、礦調度室,采取切實可靠措施后,方可恢復正常掘進。⑩揭開煤層后,在煤巷掘進時,按揭煤期間的安全防護措施執行。揭煤及穿煤期間的巷道支護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相關要求單獨設計,嚴格按照業主單位、監理單位及施工單位聯合簽定的設計變更施工。揭煤安全保證制度1、成立揭煤領導小組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部門經理為副組長的揭煤領導小組,揭煤領導小組組織機構如下:組長:張德輝副組長:秦自立韓自強?蘭紅波?賈栓牢成員:王超群?李學東?王光偉?王亞濱?蘇山林?邢耀東謝干召魏孟福?吳建設?楊建民2、揭煤期間勞動組織和設備配備揭煤期間勞動組織及人員分工表職??別人員分工人員配備工作安排一個班四個班管理人員現場跟班14負責監督揭煤安全技術措施現場的執行,以及其它相關揭煤工作。值班技術員14負責當日的技術工作。鉆機工現場施鉆520抽放鉆孔施工。防突工突出危險性檢測14煤層突出危險性檢測工作。瓦檢員工作面瓦斯檢查14檢測揭煤工作面瓦斯。機修工鉆機等設備維修14維護鉆機,保障鉆機正常使用輔助人員管路維護抽放鉆孔封孔材料工221884抽放管路維護,協助抽放施工。合計1560揭煤施工設備及安全儀器配備表序號設備名稱現有數量計劃數量合計1ZY-400全液壓鉆機3032ZY-1250全液壓鉆機0883ZY-750D全液壓鉆機0334ZDY1900S115WTC防突儀1126MD-2煤屑解析儀1347WGC瓦斯抽放管道參數測定儀0223、安全保證措施(1)項目經理為揭煤工作第一負責人,負責揭煤施工過程中的人、財、物的保障安排,現場檢查揭煤措施的落實情況。(2)項目技術經理對揭煤施工負技術責任,組織編制、審批揭煤措施,檢查揭煤措施落實情況。(3)項目機電經理負責安裝井筒掘進工作面安全防護設施并確保能正常使用。(4)通防部負責監督措施落實、并確保通風系統順暢、通風設施完好、監測監控正常使用。(5)地質技術員負責預測預報井筒掘進工作面前方的地質變化、構造情況,并及時將結果下發到施工對組;當工作面掘至突出危險預測距離,書面通知施工區隊停止掘進;當該工作面地質條件發生變化時,及時修改和補充作業規程;技術人員負責對工作面的施工質量進行監督檢查。(6)機電隊負責對井筒內的所有電器設備進行安全檢查。當需要調整本系統的供電線路時,必須通知通防部和調度室,以確保瓦斯監測斷電裝置對供電系統有效監控。(7)必須保證井筒掘進工作面及放炮地點的通訊暢通。(8)安檢科負責監督、檢查本措施的執行情況,并負責將措施執行情況在“生產”例會上通報。(9)調度室負責全面指揮協調工作,負責停電、撤人、警戒的落實和下達放炮命令。(10)施工前,礦井相關單位要組織職工學習防治煤與突出的基本知識及《煤礦安全規程》的相關內容,并進行考試,考試合格職工后方可上崗。(11)特殊工種(放炮員、安檢員、瓦檢員、通風工、防突工)必須專人專面、專人專職,班組長主要監護安全狀況及工作面的變化情況。(12)各職能部室按照業務分工,對施工區隊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并督促措施執行。(13)工作面每班的施工情況由當班班組長負責匯報礦調度室。(14)措施的修改:在具體施工過程中,根據井下實際情況變化,揭煤領導小組在將現場情況上報總工程師后,經總工程師同意可調整施工方案,由技術科制定補充措施,其它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本措施。(15)在施工程中,必須安排管理人員及技術人員進行跟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