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換熱站意外和緊急情況應急措施

換熱站意外和緊急情況應急措施

2024-07-22 閱讀 7008

為保證換熱站意外和緊急情況得到及時處理,預防或減少對換熱站設備、設施的損壞,能夠按操作規范正確操作,確保換熱站安全運行,特制定本措施。

一、換熱站意外和緊急情況包括

1、緊急停電;

2、水泵不出水,有異響;

3、換熱器漏水;

4、水箱水位大幅度降低(<0.4m);

5、供暖管路大面積漏水;

6、意外火災。

二、與上述內容相關的崗位人員,應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及崗位責任制,當發生以上緊急情況時,應按以下要求處理:

1、緊急停電時:

①通知電廠值班人員;

②關閉循環水泵、補水泵的出口閥門;

③關閉軟化水設備或水箱軟化水進水管閥門。

2、送電時:

①來電時與電廠值班人員聯系,送一次熱水;

②打開軟化水設備或水箱軟化水進水管閥門;

③按運行操作規程打開循環水泵、補水泵的電源開關及進、出口閥門。

3、水泵不出水或有異響:

①、水泵不出水:

a、觀察進、出口閥門是否打開;

b、檢查電機轉向是否正確,如不正確,調整轉向;

c、檢查電機的電源狀態,電機是否缺相工作;

d、打開排氣閥排氣。

②、水泵有異響:

a、觀察管路是否支撐穩固;

b、液體中是否混有空氣,打開排氣閥排氣,直至排氣閥有水流形成;

c、按規程停泵,檢查軸承是否損壞;

d、檢查電機是否超載發熱運行,如流量過大超載運行,則關小出口閥;

e、觀察電源電壓是否在允許范圍內,必要時采取穩壓措施。

4、換熱器漏水:

①與電廠聯系停送一次熱水,逐漸關閉換熱器一次進、出口閥門,二次水進、出口閥門,組織人員進行搶修;

②按規程停止補水泵、循環泵運轉;

③關閉軟化水處理設備或水箱軟化水進水閥門。

5、水箱水位低(<0.4m):

①分析原因,水箱軟化水流量不足,值班人員加大補水量;

②開大水箱軟化水進水閥門、水處理設備或水箱軟化水出口閥;

③如水箱水位很低,可以按規程停運補水泵、循環泵;

④值班人員上報分管領導,組織人員檢查外網泄漏情況,及時進行搶修;

⑤如大面積漏水,應減少所在管路水泵的運行臺數,調整或關閉管道閥門,及時進行搶修。

6、意外火災:

①組織人員滅火,撤離易燃易爆品;

②對于一般物品著火可用水、滅火器或沙土滅火,對于電器設備著火,首先應切斷電源,并用干式滅火器將其熄滅,禁止用水或泡沫滅火器滅火,以免觸電;

③必要時可撥打"119"火警電話。

三、注意事項

1、應根據各項內容做好事故演習,培養操作人員應急反應能力。

2、分管領導要加強安全運行管理,定期檢查各換熱站和重點設備。

3、對于造成的事故,要組織分管領導和工作人員進行事故分析,做到"三不"放過,即在調查處理工傷事故時,必須堅持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采取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不放過的原則。

篇2:換熱器維護檢修要點

為了保證換熱器長久正常運行,必須對設備進行維護與檢修,以保證換熱器連續運轉,減少事故的發生。在檢查過程中,除了查看換熱器的運轉記錄外,主要是通過目視外觀檢查來弄清是否有異狀,其要點如下:

一、溫度的變動情況

測定和調查換熱器各流體出入口溫度變動及傳熱量降低的推移量,以推定污染的情況。

二、壓力損失情況

要查清因管內、外附著的生成物而使流體壓力損失增大的推移量。

三、內部泄漏

換熱器的內部泄漏有:管子腐蝕、磨損所引起的減薄和穿孔;因龜裂、腐蝕、振動而使擴管部分松脫;因與擋板接觸而引起的磨損、穿孔;浮動頭蓋的緊固螺栓松開、折斷以及這些部分的密封墊片劣化等。由于換熱器內部泄漏而使兩種流體混合,從安全方面考慮應立即對裝置進行拆開檢查,因為在一般情況下,可能會發生染色、雜質混入而使產品不符合規格,質量降低,甚至發生裝置停車的情況,所以通過對換熱器低壓流體出口的取樣和分析來及早發現其內部泄漏是很重要的。

四、外部情況

對運轉中換熱器的外部情況檢查是以目視來進行的,其項目有:

接頭部分的檢查:要檢查從主體的焊接部分、法蘭接頭、配管連接部向外泄漏的情況或螺栓是否松開。

基礎、支腳架的檢查:要檢查地腳螺栓是否松開,水泥基礎是否開裂、脫落,鋼支架腳是否異常變形、損傷劣化。

保溫、保冷裝置的檢查:要檢查保溫保冷裝置的外部有無損傷情況,特別是覆在外部的防水層以及支腳容易損傷,所以要注意檢查。

涂料檢查:要檢查外面涂料的劣化情況。

振動檢查:檢查主體及連接配管有無發生異常振動和異音。如發生異常的情況,則要查明其原因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五、測定厚度

長期連續運轉的換熱器,要擔心其異常腐蝕,所以按照需要從外部來測定其殼體的厚度并推算腐蝕的推移量。測定時,要使用超聲波等非破壞性的厚度測定器。

六、操作上的注意事項

換熱器不能給予劇烈的溫度變化,普通的換熱器是以運轉溫度為對象來采取熱膨脹措施的,所以急劇的溫度變化在局部上會產生熱應力,而使擴管部分松開或管子破損等,因此溫度升降時特別需要注意。

冷卻水溫度不要超過所需要的度數:在換熱器上是使用海水作為冷卻水。冷卻水出口溫度如達50℃以上,則會促進微生物異常反之、副食生成物的分解附著,并急劇引起管子腐蝕、穿孔、性能降低,所以要注意。

要充分注意壓力、溫度異常上升,要充分了解換熱器的設計條件,使用儀表來檢查壓力、溫度有無異常上升。

七、拆開檢查、維修檢查

根據換熱器的故障、性能降低等有關規定,定期地停止運轉并要進行拆開檢查,其要點如下:

1、拆開時的外觀檢查

為了判明各部分的全面腐蝕、劣化情況,所以拆開后要立即檢查污染的程度,水銹的附著情況,并根據需要進行取樣分析實驗。

2、殼體、通道和管板的檢查

按照一般結構,拆開后的內外側檢查—肉眼檢查為主。對腐蝕部分,可用深度計或超聲波測厚儀進行壁厚測定,判明是否超出允許范圍。其次是通道、隔板往往由于使用中水垢堵塞和壓力變化等情況而彎曲,或因墊圈裝配不良流體從內隔板前端漏出引起腐蝕。另外管板由于擴管時的應力、管子堵塞和壓力變化等影響容易彎曲,所以必須進行抗拉等項目的測定。

3、傳熱管的檢查

管子內側缺陷,在距管板l00mm范圍內(從管板算起),可用側徑表測定,如超過以上范圍要用帶放大鏡的管內檢查器進行肉眼檢查。缺陷的大小,可由檢查器上的刻度測得,但其深度,用目測就很難正確掌握,管子材質如系非磁性的,可用渦流探傷器測定其腐蝕量。固定管板式換熱器的管子缺陷也可用超聲波探傷器以水深法來測定。

4、裝配、復位、測試

清掃檢查或保養修理后的換熱器按照裝配順序、要領,一邊進行耐壓試驗以檢查其是否異常,一邊即進行裝配、復位。

篇3:板式換熱器安裝操作規程

換熱器安裝

1、板式換熱器的兩塊壓緊板上有4個吊耳,供起吊時用,吊繩不得掛在接管、定位橫梁或板片上。

2、換熱器周圍要留有1米左右的空間,以便于檢修。

3、冷熱介質進出口接管之安裝,應嚴格按照出廠銘牌所規定方向連接,否則,換熱器性能將受到影響。

4、安裝管路時,應在管路上配齊閥門、壓力表、溫度計,流量控制閥應裝在換熱器進口處,在出口處應裝排氣閥。

5、設備管道里面要清理干凈,防止砂石焊渣等雜物進入換熱器,造成堵塞。

6、當使用介質不干凈,有較大顆粒或長纖維時,進口處應裝有過濾器。

7、換熱器連接管道安裝焊接時,應將電焊地線搭在焊接處,嚴禁將地線搭在遠處,使電流回路通過換熱器而造成損壞。

使用投產前準備

1、設備使用前應檢查夾緊螺栓是否松動,按照說明書應緊到尺寸A保證所有螺栓均勻一致。

2、使用前按1.25倍的操作壓力分到進行水壓試驗,保壓二十分鐘無泄漏方可投產。

3、本設備使用前用清自來水進行20分鐘左右清洗循環即可了。

4、在管路系統中應設有放氣閥開啟后應排出設備中空氣防止空氣停留在設備中,降低傳熱效果。

5、冷熱介質進出口接管之安裝,應嚴格按出廠銘牌所規定方向連接。否則,沒能發揮設備最佳性能。

6、本設備用于食品、制藥投產前將每只螺栓松開,將每板片用棕刷清洗干凈,應按照流程進行均勻組裝完畢。熱水進行10-20分鐘循環消毒,立即起動物料泵,使冷卻物料把板片內剩余水全部頂出,直至完全是物料即可生產了。

板式換熱器操作規程

1、開始運行操作時,如兩種介質壓力不一樣,要先應緩慢打開低壓側閥門,然后開入高壓側閥門。

2、停車運行時應緩慢切斷高壓側流體,再切斷低壓流體,請注意這樣做將大大有助于本設備之使用壽命。

3、設備應在本產品規定的工作溫度、壓力范圍下操作。超溫超壓可能破壞密封性能造成泄漏。禁止操作時猛烈沖擊。

板式換熱器的清洗和維護

1、一般情況可不解體清洗,用水以與介質流動反方向沖洗,可沖出雜物,但壓力不得高于工作壓力,也可用對不銹鋼無腐蝕性的化學清洗劑清洗。

2、如長時間使用,板片會有一定的沉積物結垢而影響換熱效果,因此須定期拆洗。拆洗時將換熱器解體,用棕刷洗刷板片表面污垢,也可用無腐蝕性的化學清洗劑洗刷。注意不得用金屬刷洗刷,以免損傷板片影響防腐能力。

3、拆裝方法:

A、普通式換熱器:松開壓緊螺栓,按順序解體清洗后,嚴格按圖紙流程順序用工藝螺栓(即等于定位螺栓和壓緊螺栓1.5倍長的螺栓,長出部分均為螺紋,直徑與定位螺栓和壓緊螺栓相同,由用戶自行加工)。組裝壓緊,再換上定位螺栓均勻壓緊到不泄漏,壓緊尺寸不得小于尺寸A。

B、懸掛式換熱器:松開螺栓后,將活動壓緊板向支架一端移去。然后將每塊板片移開分別洗刷后照原樣裝回壓緊至不泄漏。

4、換熱器使用一定時間后,如有松動泄露,可再均勻壓緊螺栓至不泄漏,但如壓緊到小于尺寸A時或密封墊老化,則必須對密封墊進行更換。

5、更換密封墊的方法,拉下舊墊片,用汽油浸泡密封槽內剩余膠水,清洗干凈,干燥后,再在槽內和密封墊背面薄薄涂上一層801強力膠,將密封墊嵌入槽內,四周均勻壓緊,72小時后方可組裝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