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換熱站安全技術措施

換熱站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8 閱讀 7447

一、施工內容

1.1設計要求及特點

本工程為乘風地區17#-22#地塊供熱干線建設工程22#換熱站,供采暖使用。熱源是宏偉熱電廠及銀浪鍋爐房。水源引自供水公司自來水管網。1個換熱站位于地下車庫,站內凈高4.5米。

1.2分項工程施工內容

換熱站1座,板式換熱器4臺、循環泵5臺、補水泵4臺、回水缸1臺、分水缸1臺、焊接鋼管φ273*7?103米、無縫鋼管φ219*7?239米。以及電氣儀表等配套工程。

二、編制依據

2.1施工圖紙

S1140-2/熱1、S1140-2/熱2、S1140-2/熱3、S1140-2/熱4、S1140-2/熱5、S1140-2/結1、S1140-2/結2、S1140-2/結3、S1140-2/結4、S1140-2/結5、S1140-2/電1、S1140-2/電2、S1140-2/電3、S1140-2/電4、S1140-2/電5、S1140-2/控1、S1140-2/控2、S1140-2/控3、S1140-2/控4、S1140-2/控5

2.2標準規范

《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

《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GB50194-93

《建筑施工門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28-2000

《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93號)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93號)

《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管理規定》(建設部令第128號)

《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建設部令第166號)

《施工現場臨時建筑物技術規范》JGJ/T188-2009

三、安全措施:

1、用電安全技術措施

(1).建筑物附近如有外電線路時,必須采取可靠安全措施。如搭設防護棚,應采用木桿、木板等絕緣材料。

(2).導線架空時,不得亂拉亂拖或搭在腳手架上或導線埋地敷設,過道處必須用鋼管保護。相線必須經過開關接入燈具、電器。用電設備(含照明燈具)及線路架設完畢,應經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后方準使用。

(3).低壓干線電桿上應有橫擔,絕緣子。

(4).熔絲的額定電流應與負荷容量相適應,嚴禁使用其他金屬絲(用銅絲)代替熔絲。

(5).如帶電作業必須采取可靠安全措施,并有電氣人員監護。

(6).施工現場要設置總配電箱和漏電保護器,總配電箱要符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要求,要設置重復接地裝置,要設置分配電箱并有分路標志,要設置開關箱及末極保護器。

(7).開關箱應防雨、防雪、防塵應加鎖,安裝高度為1.3m與其控制的電器距離不超過3m,開關箱內不準存放任何物品,防止雜物引起電氣短路或電氣火災,開關箱周圍不準堆放雜物,并有一定的操作空間,電箱門出線要清晰,"一機一閘"制。電箱閘刀處應加"嚴禁合閘"安全標牌。

(8).腳手架與高壓線必須保持6m以上的距離,否則必須采取隔離防護措施,嚴防高壓觸電事故,起重設備作業時,各部分距離高壓線不能低于2m,否則就必須設置防護欄和警燈。

(9).室內照明燈具與地面應不能小于2.4m,職工宿舍內禁止亂掛亂接亂設,電線必須由電工按臨時施工組織設計統一裝設照明工具,低于2.4m應使用安全電壓,電線上不準涼曬衣物,宿舍內不能使用電爐子,防止發生電氣火災,電線嚴禁綁在金屬床架上,防止造成導電事故。

(10).白熾燈是220V電壓照明燈,白熾燈應做固定式安裝,高度必須大于等于2.4m。燈具外殼應接保護零線,白熾燈接線端子帶電裸露,屬于開放式燈具,不能做手持移動式照明燈使用,同時要遠離易燃易爆物品。手持電動工具設漏電保護裝置。

(11).潮濕環境或低于2.4m的照明燈應用36V安全電壓,電線不準亂接亂掛。

(12).使用振搗器時穿膠靴,不用濕手接觸開關。

(13).潛水電泵、增設防觸電裝置,用防水橡皮戶套電纜。

(14).電動機設備按規定接地接零。

(15).觸電事故發生后應及時切斷電源,在未切斷電源的情況下,借用絕緣體救觸電人。

2、機械設備安全技術措施

(l).所有機械設備均采用"一機、一閘、一箱、一保護"。

(2).所有機械設備的各種安全防護裝置必須齊全、靈敏、可靠。

(3).所有機械設備安裝完畢后,經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所有機械設備均搭設防護棚。

(5).主要機械設備定人定機。

(6).起重指揮、操作人員經培訓考核,持證上崗。

(7).翻斗車應有駕駛證。

(8).處在運行和運轉的機械設備,嚴禁對其進行維修、保養、或調整作業。

(9).帶病的機械設備必須修理完畢后,經驗收后方可投入使用,嚴禁機械設備帶病運行。

(10).起重設備必須按規定的起重性能作業,嚴禁超載荷和起吊不明重量的物件。

(11).混凝土振搗器作業轉移時,電動機的導線應保持有足夠的長度和松度,嚴禁用電源線拖拉振搗器。

(12).木工機械工作場所應備有齊全可靠的消防器材。嚴禁在工作場所吸煙和其他明火作業,并不得存放油、棉紗等易燃物品。

(13).高空焊接或切割時,必須掛好安全帶,焊件周圍和下方應采取防火設施并有專人監護。

(14).機械工作時,嚴禁頭、手伸入機械行程范圍內。

(15).對焊機操作時戴防護眼鏡、手套。

(16).圓盤鋸操作時戴防護眼鏡,手臂不要跨越鋸盤。鋸長度小于50cm的短料時必須用推桿送料。木料卡住鋸片時應停車處理。

(17).木工壓刨機操作、送料、接料戴手套。

(18).平刨設護手安全裝置、電鋸設防護擋板。手持電動工具有斷電保安器。

(19).攪拌機應設保險掛鉤。

(20).鋼筋切斷機斷料時,手距刀口應大于150mm。

3、鋼筋安全技術措施

(1).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現存有關安全生產規定。

(2).作業前必須檢查機械設備、作業環境、照明設施等,并試運行符合安全要求。

(3).腳手架上不得集中碼放鋼筋,應隨使用隨運送,不要把工具、鋼箍,短鋼筋隨意放在腳手板邊緣,以免滑下傷人。

(4).機械運行中停電時,應立即切斷電源。收工時應按順序停機,拉閘,鎖好閘箱門。

(5).明露機械部分必須安裝防護罩或防護板。

(6).電動機械(點焊機、對焊機、鋼筋除銹機、鋼筋調直機、鋼筋冷拉機、鋼筋切斷機、鋼筋彎曲)的電閘箱必須按規定安裝漏電保護器,并應靈敏有效。

4、鋼筋綁扎安裝技術措施

(1).鋼筋斷料、配料、彎料等工作應在地面進行,不準在高層操作。

(2).綁扎和安裝鋼筋,不得將工具、箍筋或短鋼筋隨意放在腳手架或模板上。

(3).綁扎基礎鋼筋,應設鋼筋支架或馬凳,夜間施工應使用低壓照明燈具。

(4).搬運鋼筋要注意附近障礙物、架空電線或其他臨時的電氣設備,防止鋼筋在回轉時碰撞電線發生觸電事故。

5、模板工程安全技術措施

(1).建立模板拆除的審批制度,模板拆除前應有批準手續,防止隨意拆除發生事故。

(2).模板安裝和拆除工作之前要進行安全技術交底,確保施工過程的安全。

(3).嚴禁在腳手架上堆放大量模板材料。

(4).二人抬運模板時要互相配合,協同工作,傳遞模板、運輸工具時繩子應系牢后再升降,不準亂拋。

(5).工作前要檢查斧把、錘把是否牢靠,并綁扎在牢固的地方。

(6).懸空作業處應有牢靠的立足作業面,支拆3m以上高度的模板時,應搭設腳手架工作臺,高度不足3m的可用移動式高凳,不準站在拉桿、支撐桿上操作,也不準在梁底模上行走操作。

(7).大模板的堆放應有固定的支架,必須成對、面對面堆放,滿足其自穩角度,并有可靠的防傾倒措施。

(8).模板疊放高度一般不應超過1.6m,過高時不易穩定且操作不便。

(9).模板拆除應按區域逐塊進行,定型鋼模板拆除不得大面積撬落。模板、支撐要隨拆隨運,嚴禁隨意拋擲,拆除后分類碼放。不得留有未拆凈的懸空模板,要及時清除防止傷人。

(10).現澆整體模板拆除之前,應對照拆除的部位查閱混凝土強度試驗報告,必須達到拆模強度時方可進行;滑升模板提升時的混凝土強度必須達到方案的要求時方可進行。

6、砼工程安全技術措施

(1).進入現場必須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2).使用振動機前應檢查電源電壓。輸電安裝漏電開關,保護電源線路是否良好,電源線不得有接頭,機械運轉是否正常.振動機移動時,不能硬拉電線,更不能在鋼筋和其它銳利物上拖拉.防止割破拉斷電線而造成觸電傷亡事故。

(3).立體交叉作業運輸混凝土時,應設專人統一指揮。

(4).夜間施工時,現場要有足夠的照明設施,臨時電線必須駕空在2.5m高以上,潮濕地點施工必須使用低電壓安全照明。

(5).機械振搗人員要求全部穿膠鞋和戴絕緣手套,振搗設備應設開關箱并裝有漏電保護器。

(6).使用手推車運送混凝土時,裝運混凝土量應低于車廂5-10cm。

(7).使用覆蓋物養護混凝土時,預留空洞必須按規定設牢固蓋板或圍欄,并設安全標志。

(8).使用電熱法養護應設警示牌、圍欄,無關人員不得進入養護區域。

(9).用軟管澆水養護時,應將水管接頭連接牢固,移動皮管不得猛拽,不得倒行拉移皮管。

7、高處作業及臨邊防護安全技術措施

(1).按照《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及《防止高處墜落事故安全技術措施》的要求結合工地的特點,制定可操作性的措施。

(2).施工前,要對操作者進行安全交底,落實安全技術措施和人身防護用品,未經落實不得進行施工。

(3).高空作業中的工具設備和電氣設施,必須在施工前加以檢查,確認其完好,方能使用。

(4).攀登和懸空高處作業人員以及搭設高處作業安全設施人員,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高處作業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帶。

(5).施工現場使用的防高處墜落安全防護用品,必須是經國家質量鑒定有建設安全主管部門審驗手續的合格產品。

(6).高處作業平臺四周圍應有防護欄,并掛密目網防護,平臺底部設置18cm擋腳板,平臺設爬梯供工作人員上下。

(7).禁止在欄桿鋼筋模板及支撐桿上作業。

(8).施工現場不得存在探頭板。

(9).在交叉作業時,不允許在上下同一垂直區域內進行作業,下層作業時應在上層物體落地區域外作業。

(10).臨邊防護必須超出作業面1.5米,作業人員必須按規定系掛安全帶。臨邊作業必須設防護欄桿(要求0.6米、1.2米各設一道)。

(11).高處作業中所用的物料應該堆放平穩,不可置放在臨邊或洞口附近,也不可妨礙通行和裝卸。

(12).防護棚搭設與拆除時,應設警戒區,并設專人監護,嚴禁上下同時拆除。

(13).現場操作人員上下樓時必須走專門的通道,不得在非規定的通道進行攀登,更不得任意利用吊車臂等施工設備進行攀登。

(14).對腳手架的搭設、拆除,安全網的支掛,安全帶的使用,"四口"、"五臨邊"的防護要進行量化檢查驗收,合格后方準施工。

9、防止物體打擊安全技術措施

(1).起重吊裝按"十不吊"規定執行。

(2).按規定設置安全網。

(3).底層、通道口按規定設置隔離棚。

(4).懸吊式腳手架要滿鋪腳手架板并固定,加圍網。

(5).嚴禁從高處往下拋擲建筑材料、雜物、垃圾。

(6).戴安全帽。

(7).工地材料堆放不超高。

(8).高空作業工具裝入工具袋(套)。

(9).在可能墜物處設"當心落物"安全標志。

篇2:換熱站安全運行制度

一運行人員必須樹立安全觀念,嚴格按操作規程工作,進入泵房的工作人員,必須將衣服和袖口扣好,在泵附近嚴禁披長發穿長衣服,以防被轉動的機械鉸住。

二禁止在運行中清掃,擦拭和潤滑機械的旋轉和轉動部分,清拭運轉中機器的固定部分時,不準把抹布纏在手上和手指上使用。

三禁止在運行中進行維護工作,修理中的機器應做好防止轉動的安全措施。

四換熱站內的設備,管道,閥門,電氣控制裝置等要掛牌,明確運行與否,開關與否。

五任何電器設備的標示牌,除原來放置人員或負責的值班人員外,其他的任何人員不準移動。

六濕手不準去觸摸電開關以及其他電器設備,電源開關外殼和電線絕緣有損壞不完整或帶電部分外露時,應立即找電工修好,否則不準使用。

七閥門開關一般應徒手操作,如開關不動,需要輔助工具操作,必須得到值班長同意,并采取適當的安全措施后進行操作。

八進檢查井檢查運行管道不得少于二人,一人井下檢查,一人井口監護。

九平時的漏水管道設備應盡快處理,同時不可接觸運行的蒸汽管道及設備高溫部分以免燙傷。

十不準跨越轉動機械行走或站立在轉動的機械上。

十一較長時間停止運行的管道,設備必須采取防凍措施。

十二更換燈炮及其他登高作業要有安全保障。

十三做好防火,防盜,防鼠,防寒,防凍工作,并注意雨雷天房屋安全。

十四與生產無關人員不得隨意進入換熱站,參觀者必須經站長同意,并有工作人員帶領方可入內。

十五換熱站運行時,除值班人員外,任何人不得隨意扭動調整換熱站內的生產設備和部件。

十六換熱站周圍要經常保持清潔,不得堆積雜物和放置易燃物品。

十七換熱站內重要工作場所要保持充分照明。

十八消防器材嚴格按指定位置放置,定時檢查和更換藥液。

十九嚴禁班中喝酒和酒后上班。

篇3:換熱站安全管理制度

一站內所有閥門應開關靈活,無泄漏,附件齊全可靠,換熱器,除污器經常清洗無堵塞。

二站內電器系統安全可靠,儀表齊全,準確。

三水泵投入運行前,其出口閥門應處于關閉狀態,并檢查是否注滿水,啟動前必須先盤車,空負荷運行正常。

四汽――水交換設備啟動前,應現將二級管網水系統充滿水,啟動循環水泵后,再開啟蒸汽閥門進行汽――水交換。

五開啟蒸汽閥門前應先疏水;蒸汽閥門開啟時應緩慢進行。

六蒸汽供熱系統宜通過節流進行量調解,必要時,可采用減壓裝置,實現質調節。

七站內應配備消防器材,并保證其性質可靠。

八換熱站停運后,應采用濕保護的供熱系統,其保護壓力宜控制在供熱系統靜水壓力正負0.02Mpa.

九換熱站停運后,應對站內的設備,閥門及附件進行檢查和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