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正丁醇危險特性應急措施

正丁醇危險特性應急措施

2024-07-22 閱讀 9404

用途用于增塑劑的原料,也是丁醛、丁酸、丁胺等有機合成的原料,油脂等的萃取劑。

物化性質無色有刺鼻的酒精氣味的液體。有吸濕性。相對密度0.8098。熔點-89.5℃。沸點117.2℃。折射率1.3993。臨界溫度287℃,臨界壓力4.9×106Pa。蒸氣壓557Pa(20℃),蒸氣相對密度2.6。能與水、醇、醚、酮和苯類混熔。

危險特性易燃。受熱或遇明火有著火爆炸危險。蒸氣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極限1.4%~11.2%,閃點29℃。自然點343℃。受高熱分解,釋出有毒煙霧。與氧化劑接觸發生強烈反應。在火場中,受熱容器有爆裂的危險。有毒。小鼠靜脈LD50:0.38g/kg;大鼠經口LD50:4.36%/kg;大鼠靜脈MLD:0.97g/kg;兔經皮LD50:5.3g/kg。本品為麻醉劑。對眼睛、鼻、咽黏膜有刺激作用。反復接觸皮膚可導致皮膚干燥、脫屑,形成皸裂,有時發生皮炎及濕疹。

辨識事故類型:火災、爆炸、中毒、容器爆裂。

應急措施消防方法:用抗溶泡沫、干粉、1211、二氧化碳、霧狀水滅火;用水冷卻火場中的容器,稀釋逸出液體成為不燃性混合物,并保護消防人員。急救:應使吸入蒸氣的人員迅速離開現場,安置休息并保暖;眼睛受刺激用水沖洗15分鐘以上,對濺入眼內的嚴重患者須就醫診治。皮膚接觸先用水沖洗,再用肥皂徹底洗滌;誤服立即漱口、飲水,并送醫院診治。

儲運須知包裝標志:易燃液體。包裝方法:(Ⅲ)類,玻璃瓶外木箱內襯松軟材料或鐵桶裝(不可使用鋁桶)。儲運條件:注意輕裝輕卸,防止容器破損;不可受日光曝曬;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內,遠離火源、熱源;與氧化劑隔離儲運。泄漏處理:首先切斷一切火源,戴好防毒面具與手套;用大量水沖洗稀釋,對污染的地面用排風機進行通風。

篇2:正丁醇危險特性應急措施

用途用于增塑劑的原料,也是丁醛、丁酸、丁胺等有機合成的原料,油脂等的萃取劑。

物化性質無色有刺鼻的酒精氣味的液體。有吸濕性。相對密度0.8098。熔點-89.5℃。沸點117.2℃。折射率1.3993。臨界溫度287℃,臨界壓力4.9×106Pa。蒸氣壓557Pa(20℃),蒸氣相對密度2.6。能與水、醇、醚、酮和苯類混熔。

危險特性易燃。受熱或遇明火有著火爆炸危險。蒸氣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極限1.4%~11.2%,閃點29℃。自然點343℃。受高熱分解,釋出有毒煙霧。與氧化劑接觸發生強烈反應。在火場中,受熱容器有爆裂的危險。有毒。小鼠靜脈LD50:0.38g/kg;大鼠經口LD50:4.36%/kg;大鼠靜脈MLD:0.97g/kg;兔經皮LD50:5.3g/kg。本品為麻醉劑。對眼睛、鼻、咽黏膜有刺激作用。反復接觸皮膚可導致皮膚干燥、脫屑,形成皸裂,有時發生皮炎及濕疹。

辨識事故類型:火災、爆炸、中毒、容器爆裂。

應急措施消防方法:用抗溶泡沫、干粉、1211、二氧化碳、霧狀水滅火;用水冷卻火場中的容器,稀釋逸出液體成為不燃性混合物,并保護消防人員。急救:應使吸入蒸氣的人員迅速離開現場,安置休息并保暖;眼睛受刺激用水沖洗15分鐘以上,對濺入眼內的嚴重患者須就醫診治。皮膚接觸先用水沖洗,再用肥皂徹底洗滌;誤服立即漱口、飲水,并送醫院診治。

儲運須知包裝標志:易燃液體。包裝方法:(Ⅲ)類,玻璃瓶外木箱內襯松軟材料或鐵桶裝(不可使用鋁桶)。儲運條件:注意輕裝輕卸,防止容器破損;不可受日光曝曬;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內,遠離火源、熱源;與氧化劑隔離儲運。泄漏處理:首先切斷一切火源,戴好防毒面具與手套;用大量水沖洗稀釋,對污染的地面用排風機進行通風。

篇3:高二生物《植物生長素發現和特性》教學設計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高二生物《植物生長素的發現和特性》教學設計

第四節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

植物生長素的發現和特性

漢濱高中洪安然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①闡述生長素的發現過程;

②描述生長素的特性;

2、能力目標:①應用植物生長素的特性,解釋植物向光性、頂端優勢等自然現象;

②學會分析生物圖表、曲線,并解答有關問題。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認同植物生長素對植物生命活動調節具有重要意義。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①植物生長素的運輸特點和作用特點;

②生長素兩重性作用的曲線分析。

2、教學難點:①生長素兩重性作用的曲線分析;

②運用生長素的兩重性,解釋植物向光性、根的向地性、莖的背地性和頂端優勢等自然現象。

三、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較多,但都與生活經驗聯系緊密,理解起來并不困難。由于學生已經學過本節內容,應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運用有關知識解釋植物的生理現象,進行實驗探究,或分析生物學圖表、曲線等,會是本節教學內容的主要方向。

本次教學對象為高二年級學生。學生已經掌握相關基礎知識,具備一定的分析能力,在此基礎上可以獨立完成知識回顧的任務(同步知識梳理)。因此,在教學中盡可能讓學生“說話”,分析問題,發現薄弱環節,加強練習,及時鞏固,盡量做到講練結合,創造和諧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交流探討,共同進步,提高教學效果。

四、授課類型

復習課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同學們,上課之前請大家看一幅圖片,畫面上植物向光生長彎曲,這是什么原因呢?

學生:向光性,植物生長素導致。(類似答案即可)

教師:沒錯,這是生長素引起的。我們今天要復習的內容就與生長素有關--植物的生命活動調節。(板書)

(二)授課:

教師:植物生命活動調節需要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體內一定部位合成,運輸到作用部位,對植物的生長發育發揮顯著調節作用的微量化學物質。這其中,最早發現的就是生長素。今天,我們將從“生長素的發現”,“產生、運輸和分布”,“生理作用及特點”三個方面,綜合回顧生長素的有關知識。

首先,請同學們根據手上的同步知識梳理,迅速完成第一部分--生長素的發現。

1、生長素的發現

教師:有沒有同學能夠描述一下生長素發現的過程?

(隨機選擇一位同學)

1)1880年達爾文向光性實驗

學生:生長素的探究,最先是達爾文的胚芽鞘向光性實驗,該實驗預測出“尖端能夠產生某種物質,單側光照射下,該物質向背光側運輸,背光側分布多,促進生長快”。

教師:很好(板書“達爾文”,PPT展示)那么具體實驗過程可以描述一下嗎?

學生:......(內容大致正確即可,需提到對照、控制單一變量)

2)1928年溫特實驗

教師:那么,繼達爾文的實驗之后,還有許多科學家對該課題進一步的探究,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溫特的實驗(板書“溫特”)。有沒有哪位同學幫我們回顧一下溫特實驗的內容?

學生:......(內容大致正確即可,不完整可找同學補充)

教師:那么該實驗的結論如何?

學生:胚芽鞘的尖端確實產生了某種物質,這種物質從尖端運輸到下部,并且能夠促使尖端以下部位的生長。該物質就是后來人們發現的生長素。

教師:非常好。生長素的最初發現,源于人們對植物向光性的探究,這些實驗凝結了前人智慧結晶,堪稱經典。為了便于大家的復習,請同學們嘗試總結試驗中的重點知識,即同步知識上的連線題部分。(隨即選擇學生,回答該題)

教師:希望大家不要忽略“尖端產生生長素”“尖端感光”“尖端橫向運輸”等關鍵詞,不少例題都在這些地方做文章,讓我們來看一下幾道例題。

......(學生交流,然后回答)

植物向光性實驗典型例題:錫紙遮蓋類

切割移植類

阻隔類

旋轉類

教師:此類問題有困難的同學,希望多加練習。

2、生長素的產生、分布和運輸

教師:接下來,請大家完成第二部分的內容--生長素的產生、分布和運輸。

教師:好了,有沒有同學可以說說你的答案?

學生:(如下)

1)生長素的化學本質:吲哚乙酸。

2)產生: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葉、芽和發育中的種子。

3)分布:相對集中地分布在生命活動旺盛的部分。

4)運輸:①縱向:極性運輸,從形態學上端到形態學下端,而不能反轉過來運輸。

②橫向:重力或單側光照射下,通過主動運輸方式完成橫向運輸。

教師:這一部分的考點是集中在生長素的運輸特點,分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讓我們從例題中檢測大家的掌握程度。

......(學生講解為主)

3、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及特點

教師:上一題,我們發現橫放植物會得到兩種生長方式:根向地生長,而莖背地生長。要分析這里的原因就不得不提到生長素的特性--兩重性作用。同樣,請同學們先獨立完成知識梳理的填空題。

學生:(如下)

1)生理作用:促進細胞伸長。

2)作用特點:兩重性。

①既能促進生長,也能抑制生長;

既能促進發芽,也能抑制發芽;

既能防止疏花疏果,也能落花落果。

②敏感性:根>芽>莖;

幼嫩細胞>衰老細胞;

雙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

教師:很好,那么那位同學可以幫我們分析一下所謂的兩重性?(PPT展示)提示問題:

①什么濃度時表示高濃度抑制?低濃度促進?

②曲線上升與曲線的下降分別表示什么?

③植物根、芽、莖的最適促進濃度分別是多少?

學生:......(內容接近即可)

教師:正如大家所說,生長素的兩重性問題是一個難點,也是一個考點。大家一定要弄懂兩重性圖示曲線的含義。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兩道有關曲線問題的習題。

......(學生討論為主)

3)兩重性作用舉例--頂端優勢

教師:自然界中,很多植物的生理現象都與生長素的兩重性作用有關。頂端優勢就是其中之一,我想請同學來分析頂端優勢。(隨機選擇一位同學)

學生:(如下)

①現象:頂芽優先生長,側芽受到抑制。

②原因: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側芽附近生長素

濃度較高,發育受到抑制。

③解除:去掉頂芽。

教師:很好,如果將頂端優勢現象與生長素作用曲線相聯系,同學們是否還能很好的解決此類問題呢?我們一起來看題。

......(學生先交流,然后回答)

4)兩重性作用舉例--根的向地性和莖的背地性

教師:有關兩重性作用的另外一個例子就是“根的向地性和莖的背地性”。這一點,我們在先前的例題中已提到過,那么,我還是想請同學們來講解該現象的原因(展示圖片)。

學生:......(大概意思對即可)

教師:同學們要能夠運用已有知識,分析根向地生長和莖背地生長的原因,我們一起來看這道題。

......(學生交流,然后回答)

4、本節重點知識回顧

教師:雖然知識性的內容介紹完了,但是大家不可以止步于此,在復習過程中,有一個清晰的思維至關重要,因此,我將本節的知識為大家做一個總結(展示PPT上)。希望大家下來,多做習題,在做題中發現問題,總結經驗,查漏補缺。

(三)結課

教師:還有一些時間,請大家溫習課本,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加強練習。好了,下課!

七、板書設計

第四節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

一、生長素的發現

達爾文溫特

二、生長素的產生、分布及運輸

縱向:極性運輸橫向:主動運輸

三、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及特點

作用:促進細胞伸長

特點:兩重性

文章來

源制度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