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區火警處理規程制度
住宅小區火警處理規程
1、工作目標
為保證小區火災初期在最快時間內及時阻止火勢蔓延,消除火勢對人員的威脅,保護著火層及上下層人員疏散到安全區,確保住戶的安全。
2.工作職責
2.1監控中心負責消防監控報警工作。
2.2工程人員負責消防設備運、行搶修工作。
2.3義務消防隊隊員負責火場救人、滅火及物資疏散工作。
2.4管理處人員負責現場維護,警戒以及其它樓層人員物資疏散搶救工作.
3.工作指引
3.1報警通報
3.1.1認真落實值班巡邏制度,安管、清潔、維修等值班人員要勤查,保證在自己防范范圍及時發現火情。
3.1.2有警必報各崗位當值班人員發現火情必須上報值班主任和值班領導,當火勢不能在初期撲滅時,應立即報火警“119”。
3.1.3當自動報警系統顯示火警信號或接到火情報告后,消防監控中心要立即通知巡邏保安員和主任,主任和巡邏安管員立即攜帶滅火器材前往火警現場,同時將現場情況報告消防中心。
3.1.4火情確定后,消防監控中心要立即向高級主任及管理處領導報告情況。
3.1.5根據火勢大小當值主任值班領導確定是否通知消防監控中心打“119”電話報警。(報警時要做到鎮定撥號,詳細說明:單位,地址,電話號碼,燃燒部位,燃燒物質的性能,報警后安管主任要派人到路口接迎消防隊。)
3.1.6打開消防電梯迫降開關,關閉所有客梯。
3.1.7報警通報程序圖:
報警→當值人員→消防中心→義務消防隊、值班主任到現場→消防中心通報疏散住戶→報告管理處領導、安管高級主任到場向公安消防隊報警→組織指揮救人、滅火(管理處領導未到場時,由值班安管員或在場的管理處級別最高的管理人員組織實施。)
3.1.8通報方法(由監控中心實施)
a.監控中心通過廣播、警鈴、向住戶通報。
b.向樓層發出火災通報的次序是:著火層、著火層以上各層,有可能蔓延的著火層以下的樓層。
C.通報時,一般先用語言(普通話、廣州話、英語)通報(利用廣播、室內電話警鈴等)說明疏散路線,穩定情緒,或采取其他措施,將住戶叫醒后再疏散。
3.1.9按管理處的消防預案,以最快速度通報,在現場值班人員或領導的指揮下,同時展開下一階段的工作。
3.2滅火
3.2.1首先查明火情和火勢發展蔓延的途徑。方法是:三查三看八定。
一查火場是否有人被困,二查燃燒什么物質,三查從哪里到火場最近。
一看火煙定方向、定火勢、定性質、二看建筑定結構、定通路,三看環境定重點、定戰力、定路線。
3.2.2確定滅火策略
a室內火災,內攻近戰。
b.樓層火災,分層截擊。
c.下層火災,上層設防。
d.戰力分配上要做到:滅火救人同步進行,救人重于滅火,滅火部分要把主力用于直接滅火上,同時以小部分力量在可能蔓延的地方,防止火勢擴大,當火勢已經擴大,就應以主力用于蔓延火勢或可能造成更大災害的方面。
3.2.3滅火的基本方法
a冷卻滅火法
b隔離滅火法
c窒息滅火法
d抑制滅火法
3.2.4組織力量撲救火災
a.組織義務消防隊,按消防組織的分工,進行滅火。
B.起動消防水泵、滿足著火層以上各層的消防用水量,鋪設水帶做好滅火準備。
C.關閉防火分區的防火門、防煙門。
D.組織義務消防隊員使用固定滅火裝置和滅火器滅火。
3.2.5斷電
a.切斷電源。配電房人員和維修班值班人員要及時切斷火災現場的電源,關閉空調系統。
b.當電器設備發生火災或引燃附近可燃物時,應盡快關閉總開關,斷絕電源,并及時用滅火器材(干粉或CO2滅火器)進行撲救。
c.帶電滅火,在危險的情況下,為奪取滅火主動權,可在未斷電的情況下用干粉和CO2滅火器滅火。
3.3救人
3.3.1任務
積極搶救受火勢威脅的住戶,是滅火工作的首要任務。在救火時,指揮者應合理分配人力滅火救人。在力量不足的情況下,應將主要力量投入救人工作。
3.3.2火場尋人的方法和應特別注意的幾點:
a.在火場尋人,主要靠喊、叫、摸、看等方法,要深入細致地進行觀察判斷,做到動作迅速,沉著冷靜,注意安全。
b.特別注意如下地點:通向出入口的通道,走廊及門窗附近。
3.4火場疏散搶救住戶
3.4.1明確分工。在管理處滅火總指揮的具體組織下,把責任落實到參加滅火的義務消防員,負責引、送、查、接。
3.4.2疏散次序,先從著火間、著火層以上各層開始,著火層以下的住戶,要做好安撫工作,青壯年住戶通過消防樓梯疏散,行動不便的住戶,則護送他們從消防電梯疏散。
3.4.3方法:
a.對神志清醒的人員可指定通道或由義務消防員引導,讓他們自行離開危險區。
b.對在煙霧中迷失方向的人員要引導他們撤出,必要時派義務消防員護送;對處于驚慌失措或固執不走的人員,還要進行安定情緒或說服動員工作。
c.對于被火燒、煙熏而失去知覺的人員,必要時派義務消防員護送撤出。
d.對于不能行走的老人,以及病殘人員,要采取背、抬等辦法救出火場。
3.4.4疏散的途徑
a.從消防樓梯疏散。
b.從消防電梯疏散。
c.使用救生器材救人。
d.指導自救。指導自救分別由義務消防員帶領或通過樓內通訊指導等方式進行。組織消防隊員鼓勵或帶領住戶沿著消防樓梯沖過煙霧下樓;當不能從預定的消防通道帶領住戶登上天臺上風處等待營救時;要勸導他們不要輕生,組織水流噴射
掩護;對于被困在著火層的人員,應通過廣播、室內電話等通訊工具,引導啟發他們就地取材選擇自救方法脫險。
3.4.5要求:
a.義務消防員必須具有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精神和熟練的救人本領。
b.義務消防員行動時,應隨身攜帶必要的器材工具,如:安全繩、手電筒、消防斧、滅火器等。
c.在危險情況下救人時,對被救人員應加強預防措施,防止由于工作疏忽而造成誤傷,救人必須通過煙火彌漫區域時,要用噴霧水槍進行掩護。
d.不準使用載客電梯疏散人員。
e.不能讓住戶再回著火間。
f.在疏散路線口設立哨位向住戶指明方向。保持通道暢通無阻。
g.使用消防電梯疏散人員,要用專人操作,利用對講機進行聯系,以便電梯出現故障時能采取營救措施。
h.疏散搶救出來的人員要清點人數,認真核對,切實搞清被困人員是否全部救出。
i.對受傷人員,除在現場進行急救外,還應及時送往醫院進行搶救治療。
3.5疏散與保護物資
3.5.1任務
疏散與保護物資,是滅火戰斗的一項重要任務,對受火勢威脅的各種物資,是進行疏散還是就地保護,要根據火場的具體情況來決定,其目的是避免財產的損失。
3.5.2疏散和保護物資,主要是在下列情況進行
a.重要物資受到火、煙、霧等直接威脅而無法保護時,要進行疏散,特別是住戶的物品和不能用水撲救的物資,必須立即搶救和疏散。
b.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以及受較大壓力的桶、罐等容器或設備,在火勢威脅下有發生燃燒爆炸或產生毒氣的危險時,要抓緊疏散或加強保護措施。
c.當物資妨礙義務消防員接近火源而影響滅火行動時,要進行搬移或疏散。
d.對于能夠助長火勢蔓延的物質,要予以疏散和保護。
3.5.3要求和方法
a.在火場上,疏散與保護物資要分清主次、緩急,避免損壞和丟失物資,并注意人員安全。
b.在一般情況下,應當先疏散和保護貴重的,有爆炸和有毒害危險的以及處于下風方向的物資。
c.在受到火勢威脅的情況下,要用水槍水流掩護人員和物資疏散。
d.疏散和保護物資的具體方法應根據情況進行。
e.疏散出來的物資不得堵塞通路,應放置在免受煙、火、水等威脅的安全地點。并派人保護,防止丟失和損壞。
3.6防排煙
3.6.1在撲救高層建筑初期火災時,為了增大視距,降低煙氣擴散,采取防煙、排煙的措施,是保證人員安全,加快滅火進程的必要措施,具體措施有:
a.啟動送風、排煙設備,對疏散樓梯間、前室保持正壓送風排煙措施;
b.啟開通風窗;
c.關閉防火分區的防火門、防煙門;
d.把客用電梯全部降到首層鎖好,并禁止使用;
e.使用噴霧水流排煙;
f.使用濕手巾捂住鼻口、匍匐地面防煙。
3.6.2在排煙時,要注意不要過多地打開著火層下部的門窗,以防止中性壓力平面的下降。
3.7注意防爆
3.7.1撲救高層建筑防爆的問題,一是防止易爆物體受熱產生的爆炸,二是防止產生轟燃。
因此,在撲救火災時,要注意做到:
a.把處于或可能受火勢威脅的易燃易爆物品迅速清理出樓外;
b.打開著火房間的房門時,要站在房門打開方向的另一側,要緩慢地開啟房門,同時要使用噴霧水流掩護;
c.撲救房間火災,要堅持正確射流方法,防止轟燃的發生。
3.8現場救護
撲救高層建筑火災,為防止擴大人員傷亡事故,組織醫務人員及時對傷員進行護理,然后送醫院救治。
3.9安全警戒
3.9.1任務
為保證救人、滅火與疏散物資工作有秩序地進行,安管人員必須對大樓內外采取安全警衛措施。安全警戒的部位,包括在大樓外圍、大樓首層出入口、著火層分別設置警戒區,
設置警衛人員。
a.大樓外圍警戒任務是:清除路障,指導一切無關車輛離開現場,勸導過路行人撤離現場,維持好大樓外圍的秩序,迎接消防隊,為消防隊到場滅火創造有利條
件。
b.大樓首層出入口警戒任務是:不準無關人員進入大樓,指導疏散人員離開大樓,看管好從著火樓層疏散下來的物件,保證消防電梯為消防人員專用,指導消防隊員進入著火樓層、消防控制中心,為消防隊的滅火戰斗行動維持好秩序。
c.著火層下一層的警戒任務是:不準住戶進入或再登上著火樓層,防止壞人趁火打劫,保護好消防裝備器材,指導疏散人流向下一層有秩序地撤離。
3.10通信聯絡
3.10.1保持大樓內外、著火層與消防控制中心、值班人員與前后方的聯絡,使管理處領導的指揮意圖按預定的滅火疏散應急方案順利實施,這關系到撲救初期火災的成
效。
3.10.2為達到以上的目的,應該做到:
a.消防中心的自動電話要保持暢通,各值班室要設專人接電話,及時傳達情況。
b.管理處領導與消防中心、著火層以上各層、維修班(供水供電)利用對講機保持聯絡。
c.設立通訊人員,負責口語通信聯絡,但必須是熟悉各部位、各班組負責人的,方可擔任。
3.11后勤保障
后勤保障的內容:一是保證水、電供應不間斷;二是保證滅火器材的及時供給。
4。質量記錄
4.1《消防日檢表》
4.2《消防周檢表》
4.3《消防季保養記錄》
4.4《消防年保養記錄》
5.參閱文件
《消防相關的法律、法規》
《火警、火災應急處理流程圖》
篇2:火警火災應急處理標準安全操作規程
1、報警與確認。
(1)火警信息。火警信息可以是:
①消防控制中心接收的火警信號(包括燈光、音響、消防主機顯示屏顯示);
②保安、治安分隊執勤和巡邏中發現的火警;
③住戶的報警。
(2)火警信息的確認。根據火警信息來源不同,火警信息確認可以是:
①消防控制中心從自動報警裝置系統接收的火警信息,應立即用對講機/電話通知機電維修部當值電工(或附近保安員)趕赴預警現場確認是否由于自動報警裝置系統誤動發出的信息或有人違章(如燒紙、施工、向探頭噴煙)引起的報警,若屬于非誤報,則應查明預報原因,追蹤煙霧來源,確認中應隨時保持與消防控制中心的聯系,并報告確認情況;
②發現火警的保安員應立即趕赴火警現場,判明是否屬于火警,若是人為違章造成的火警現象應予制止;若是火警,則按火警、火災處理方法進行處置。
③住戶報警。公司任何人員或部門接到報警時,應立即用最有效的手段報告消防管理中心,并按火警、火災處理方法進行處置。
2、火警、火災處理原則及辦法。
(1)火警、火災的處理原則:
①確認的火警應在第一時間內向消防管理中心和“119”臺報警的原則;
②立即開展撲滅火警、火災的原則;
③積極疏散所影響的住戶,搶救被困人員的原則;
④將易燃易爆物品迅速撤離火源及毗鄰場所的原則;
⑤盡力搶救公司財產和住戶生命財產安全的原則。
(2)火警、火災的處置辦法:
①公司任何員工發現火警,應立即就近取用滅火器材迅速撲滅火警;
②若火警有發展趨勢,應一邊呼叫鄰近人員參與控制火勢,一邊呼叫消防管理中心主管(班組長)和相關人員前往撲救;
③取用滅火器材時應正確選用滅火器(根據物質的燃燒特性)以免用錯滅火器使回火復燃;
④若是機房、電氣發生火災,應先切斷一切電源,選用“1211”、干粉和co2等滅火器直接噴射火源處,如有油的電器設備(如變壓器、油開關)著火時,也可用干燥的黃沙蓋住火焰,使火熄滅,裝有自動滅火裝置的場所,直接開啟自動滅火裝置施放藥劑滅火。
3、火災撲救及現場控制。
(1)消防管理中心根據預先制定的滅火預案立即組織滅火和對現場進行控制,消防管理中心主管應親臨指揮,具體要求如下:
①向“119”臺報警,并派隊員到必經路口引導;
②通知保安部緊急組織保安員趕赴火災現場,進行外圍警戒和交通管制;
③通知保安部立即組織保安員趕赴火場進行疏散,救護被困人員,搶救財物,協助滅火;
④通知機電維修部電工斷開相關電源,開啟自動滅火系統、排煙系統防水泵,保證消防供水;
⑤消防管理中心班組長在主管指揮下帶領消防員鋪設水帶,施放滅火,控制火勢。
(2)火災現場及影響區人員的疏散:
①公共娛樂場所超高層樓座的消防控制中心應通過消防應急廣播裝置進行廣播,通報火災情況,引導群眾疏散;
②保安部保安員應逐戶(樓層)通知受火災影響的住戶/顧客,引導住戶疏散;或做好撤離準備;
③公共娛樂場所值班電工在切斷電源后應開通應急照明電源,火災現場部門員工打開所有安全通道,引導住戶/顧客有序地撤離。
(3)撲救:
①公共娛樂場所和超高層樓座的消防控制中心應立即進行操作,同時遵守《消防系統操作標準作業規程》,將火災單元的電梯迫降到底層,以供消防隊員撲救用;
②撲救工作應有組織地進行,在公安消防隊未到達之前,消防管理中心主管或履行其職責的人員應負責火災現場的指揮,調動一切人員利用所有消防設備和裝備器材開展撲救工作;
③公安消防隊到達以后,消防管理中心主管迅速向公安消防隊指揮員報告火情,移交指揮權,組織公司所有參戰人員配合撲滅火災。
(4)交通管制和現場治安的維護:
①保安部主管親臨火災現場組織并指揮所屬保安員對火災現場進行交通管制和現場控制;
②撤出或移走妨礙消防或救護車輛通行的障礙;
③阻攔與撲救無關的人員進入火災現場或影響區,防止火場中物品被盜竊;
④看管被搶救的公私財物,在火災撲滅前嚴禁任何人轉移;
⑤保護現場使用的消防器材裝備正常使用。
(5)疏散及轉移物資:
①保安部主管帶領所屬保安員協助安頓、疏散住戶,協助運送火場中被困或受傷人員;
②保安員應積極主動進入火災現場,撤出易燃、易爆物品,搶救公私財物。
4、火災撲滅后的處置。
(1)消防管理中心主管以及相關人員應配合公安消防部門對火災現場進行調查分析,評估火災造成的損失,填寫《火警、火災事故報告表》,組織對滅火預案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討論,必要時進行修改。
(2)保安部主管應組織保安員對搶救出的物品進行確認領取及轉移到倉庫保存。
(3)公司領導對受災住戶進行安慰及解決實際問題。
(4)主管經理應召集參與實施滅火撲救的部門負責人,總結滅火工作的經驗及教訓。
(5)機電維修部應對消防設備設施進行一次檢查和清點,對已損壞的設備設施進行修復或提出補充申請。
5、記錄,《火警、火災事故報告表》。
6、相關支持文件,《消防系統操作標準作業規程》,《滅火預案標準作業規程》。
篇3:火警火災應急處理標準安全操作規程
1、報警與確認。
(1)火警信息。火警信息可以是:
①消防控制中心接收的火警信號(包括燈光、音響、消防主機顯示屏顯示);
②保安、治安分隊執勤和巡邏中發現的火警;
③住戶的報警。
(2)火警信息的確認。根據火警信息來源不同,火警信息確認可以是:
①消防控制中心從自動報警裝置系統接收的火警信息,應立即用對講機/電話通知機電維修部當值電工(或附近保安員)趕赴預警現場確認是否由于自動報警裝置系統誤動發出的信息或有人違章(如燒紙、施工、向探頭噴煙)引起的報警,若屬于非誤報,則應查明預報原因,追蹤煙霧來源,確認中應隨時保持與消防控制中心的聯系,并報告確認情況;
②發現火警的保安員應立即趕赴火警現場,判明是否屬于火警,若是人為違章造成的火警現象應予制止;若是火警,則按火警、火災處理方法進行處置。
③住戶報警。公司任何人員或部門接到報警時,應立即用最有效的手段報告消防管理中心,并按火警、火災處理方法進行處置。
2、火警、火災處理原則及辦法。
(1)火警、火災的處理原則:
①確認的火警應在第一時間內向消防管理中心和“119”臺報警的原則;
②立即開展撲滅火警、火災的原則;
③積極疏散所影響的住戶,搶救被困人員的原則;
④將易燃易爆物品迅速撤離火源及毗鄰場所的原則;
⑤盡力搶救公司財產和住戶生命財產安全的原則。
(2)火警、火災的處置辦法:
①公司任何員工發現火警,應立即就近取用滅火器材迅速撲滅火警;
②若火警有發展趨勢,應一邊呼叫鄰近人員參與控制火勢,一邊呼叫消防管理中心主管(班組長)和相關人員前往撲救;
③取用滅火器材時應正確選用滅火器(根據物質的燃燒特性)以免用錯滅火器使回火復燃;
④若是機房、電氣發生火災,應先切斷一切電源,選用“1211”、干粉和CO2等滅火器直接噴射火源處,如有油的電器設備(如變壓器、油開關)著火時,也可用干燥的黃沙蓋住火焰,使火熄滅,裝有自動滅火裝置的場所,直接開啟自動滅火裝置施放藥劑滅火。
3、火災撲救及現場控制。
(1)消防管理中心根據預先制定的滅火預案立即組織滅火和對現場進行控制,消防管理中心主管應親臨指揮,具體要求如下:
①向“119”臺報警,并派隊員到必經路口引導;
②通知保安部緊急組織保安員趕赴火災現場,進行外圍警戒和交通管制;
③通知保安部立即組織保安員趕赴火場進行疏散,救護被困人員,搶救財物,協助滅火;
④通知機電維修部電工斷開相關電源,開啟自動滅火系統、排煙系統防水泵,保證消防供水;
⑤消防管理中心班組長在主管指揮下帶領消防員鋪設水帶,施放滅火,控制火勢。
(2)火災現場及影響區人員的疏散:
①公共娛樂場所超高層樓座的消防控制中心應通過消防應急廣播裝置進行廣播,通報火災情況,引導群眾疏散;
②保安部保安員應逐戶(樓層)通知受火災影響的住戶/顧客,引導住戶疏散;或做好撤離準備;
③公共娛樂場所值班電工在切斷電源后應開通應急照明電源,火災現場部門員工打開所有安全通道,引導住戶/顧客有序地撤離。
(3)撲救:
①公共娛樂場所和超高層樓座的消防控制中心應立即進行操作,同時遵守《消防系統操作標準作業規程》,將火災單元的電梯迫降到底層,以供消防隊員撲救用;
②撲救工作應有組織地進行,在公安消防隊未到達之前,消防管理中心主管或履行其職責的人員應負責火災現場的指揮,調動一切人員利用所有消防設備和裝備器材開展撲救工作;
③公安消防隊到達以后,消防管理中心主管迅速向公安消防隊指揮員報告火情,移交指揮權,組織公司所有參戰人員配合撲滅火災。
(4)交通管制和現場治安的維護:
①保安部主管親臨火災現場組織并指揮所屬保安員對火災現場進行交通管制和現場控制;
②撤出或移走妨礙消防或救護車輛通行的障礙;
③阻攔與撲救無關的人員進入火災現場或影響區,防止火場中物品被盜竊;
④看管被搶救的公私財物,在火災撲滅前嚴禁任何人轉移;
⑤保護現場使用的消防器材裝備正常使用。
(5)疏散及轉移物資:
①保安部主管帶領所屬保安員協助安頓、疏散住戶,協助運送火場中被困或受傷人員;
②保安員應積極主動進入火災現場,撤出易燃、易爆物品,搶救公私財物。
4、火災撲滅后的處置。
(1)消防管理中心主管以及相關人員應配合公安消防部門對火災現場進行調查分析,評估火災造成的損失,填寫《火警、火災事故報告表》,組織對滅火預案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討論,必要時進行修改。
(2)保安部主管應組織保安員對搶救出的物品進行確認領取及轉移到倉庫保存。
(3)公司領導對受災住戶進行安慰及解決實際問題。
(4)主管經理應召集參與實施滅火撲救的部門負責人,總結滅火工作的經驗及教訓。
(5)機電維修部應對消防設備設施進行一次檢查和清點,對已損壞的設備設施進行修復或提出補充申請。
5、記錄,《火警、火災事故報告表》。
6、相關支持文件,《消防系統操作標準作業規程》,《滅火預案標準作業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