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X大廈保安工作管理制度

X大廈保安工作管理制度

2024-07-23 閱讀 9804

大廈保安工作管理制度

(一)必須明了和掌握大廈內各種保安設施之操作和效能。例如:對講機、警鐘、密碼鎖、閉路電視等。更須善用以有設施,以免減弱防盜效果,特別強調大門必須緊閉,住戶出入可自備防盜門鑰匙或密碼鎖,訪客則可用對講機。嚴禁大門敞開,防止壞人有機可乘。

(二)應熟悉大廈內各住戶、識記住戶之姓名、年齡、家庭成員、職業及聯絡電話。此等資料必須保密,不得泄露。

(三)與住戶保持密切聯絡,以便就保安問題,經常交換意見和互通消息。

(四)各更管人員交接時應傳達防盜信息,做好交接班記錄,以備核查,務令保安人員高度警惕。

(五)嚴禁借推銷之人士進入大廈。尤其是自稱公務人員或公共機構人員,更應查驗身份證、文件,如有疑問,應致電有關機構查詢。

(六)應有禮貌詢問進入大廈的來訪客人,登記身份證或工作牌照。如有懷疑,應用對講機與有關住戶聯系。如訪客攜帶可疑物品時,更需提高警覺。

(七)當值管理人員至少每兩小時巡樓一次(但不固定時間),以免壞人乘隙而入。巡樓時必須有警覺性,特別注意樓梯、走廊、電表房及其他隱蔽地方、通道等,以確保無可疑人物匿藏大廈內伺機作案。留意公眾地方之間邊暗角,后巷水渠側、水箱底是否預先暗藏盜竊工具等。

(八)如聽到住戶呼救或發現可疑人物,須立即報警并封閉大門及通道,以待警方人員到場處理。切勿采取魯莽行動而不知會警方。

(九)切記管理人員只有一般市民之拘捕權,并無搜查權。因此拘捕疑犯后,應盡快交公安部門處理。

(十)詳細記錄各有關政府部門電話,以便需要時尋求協助。

(十一)若發生罪案,應采取下列步驟協助破案。

1.立刻報案,并留在現場制公安人員到達,遇有傷員(被害人、案犯)應立即搶救和監護。

2.切勿移動、也不許他人移動、觸摸、踐踏現場物品,協助公安部門保留證據,方便調查工作。

3.切勿開動風扇、冷氣機或其他電器用具,以免證據破壞。

4.禁止任何人在現場走動,以方便公安部門到現場調查。

5.向公安人員提供有關罪案詳情,如案發經過,與本案有關人物之相貌、衣著、有關之車牌號及壞人逃走方向。

篇2:調度業務保安制度

第一條調度員工作期間要穿戴符合公司規定的勞保服。

第二條對各車間員工的勞動保護用品的佩帶情況,進行檢查。

第三條在日常組織指揮生產的同時,必須以安全注意事項為前提,做到安全調度。

第四條對化產區域和焦爐地下室,定期進行專項檢查,嚴禁有易燃易爆的危險物品存放,杜絕無安全防護措施的動火作業,且安全監控設施和消防器材要確保完好有效。

第五條每周組織一次安全文明衛生大檢查,對各車間的安全設施和消防器材的配備情況、完好情況進行全面檢查。

第六條對車間內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通知車間主管負責人,制定措施進行整改,并且跟蹤檢查整改完成情況,做到隱患徹底消除。

第七條發現“三違”和其它險情或不安全因素時,要立即采取果斷措施制止,并督促迅速消除。

第八條不定期的對各車間的安全生產情況進行檢查。

第九條查看各車間危險源管控是否有效,安全操作規程落實是否到位,所屬車間的生產區域是否有外來人員進入。

第十條發生安全事故立即組織搶救,第一時間向廠部以上領導匯報情況。

第十一條在深入各工段檢查生產的同時,要對違反勞動紀律和違反安全生產管理規定的作業人員,及時制止,并對其進行現場安全教育。

第十二條要時常向各班組交流推廣先進的安全生產事跡和防范措施。

第十三條對各車間、班組所發生的各種事故,要深入現場調查研究。并及時向有關領導或部門匯報。遇緊急情況時,經受權,可直接對廠里的人力、物力和公司車間進行調配。

第十四條對公司或上級部門的有關文件精神和安全管理規定,有義務對各車間、班組進行傳達和貫徹,并且對貫徹情況要進行落實。

篇3:保安公司財務公開制度

保安服務公司財務公開制度

為進一步規范公司財務管理,加強對財務活動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監督,堅決維護財經紀律,切實提高各項資金的使用效益,有力保障保安事業的健康發展,特制定公司財務公開制度。

一、財務公開的目的:

堅決維護財經制度的嚴肅性,認真進行規范化管理,堅持財務透明、公開,厲行節約,堵塞漏洞,禁止奢侈,反對浪費;量入為出,保證重點,兼顧一般,激發職工群眾當家理財的積極性;從源頭上預防和遏止不正之風,提高干部廉潔自律的自覺性,密切干群關系,促進保安隊伍建設,維護張店保安的良好社會形象。

二、財務公開的內容:

1、企業正常收支及專款、專項資金;

2、營業外收入;

3、資金借入、貸款和借出、雜帳、壞帳損失;

4、績效考核獎懲、勞務報酬和津貼的分配制度;

5、工資及各種保險費用;

6、賠償金及公務接待費用;

7、重要財產、物資的購置和損失;

8、集體和個人福利待遇、分配情況;

9、建設工程項目或較大修理項目經費落實情況;

10、其他涉及職工利益的重大經濟事項。

三、財務公開的形式:

1、績效考核獎懲、油料、維修費用等在公開欄公開;

2、職工福利待遇、企業公關費用等通過一定的會議形式公開;

3、企業經費的總體運行和具體收支數據采用報告制形式,由財務公開監督組織利用有關會議向全體職工報告公開;

4、對干部收入、提成、補貼、獎懲的規定,采用書面形式進行公開;

5、其他合適的公開形式。

四、財務公開的時間:

主要采取定期公開和不定期公開的方式。財務收支年初要公開收支預算計劃,年終要公開財務收支決算;與財務有關的其他事項的公開時間,應根據需要在事前、事中、事后及時公開。

五、財務公開的組織實施:

1、公司成立財務公開監督小組,工會主席張艷榮同志任組長,其他組成人員由部門按1%的比例推選,其中職工代表人數應占多數。

2、財務公開審議每年進行兩次,由公司職代會組織進行。

3、公司下屬企業的財務公開工作參照本制度執行。

2013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