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X住宅園區地下室巡邏崗位職責

X住宅園區地下室巡邏崗位職責

2024-07-23 閱讀 2535

住宅園區地下室巡邏崗位職責

1、地下室巡邏員負責整個停車區域的安全巡視工作,特別加強對各消防通道及偏僻區域的巡察,注意盤查可疑及閑散人員;

2、巡邏中嚴格落實"四多",即"多看、多嗅、多聽、多問",及時發現、清除安全及消防隱患并報告上級領導;

3、嚴格檢查登記地下及室外車場車輛有關情況,發現有車輛未鎖車門時,應立即通知上級領導跟進聯系有關車主,然后守護車輛旁,等候上級到來進行處理;

4、有車輛停泊于所屬區域車位時,應立即跟進檢查車輛情況,檢查所停泊車位是否相符。檢查車輛有無任何損壞、擦痕,如有任何損壞,都應詳盡登記于"車輛情況登記表"上,并要求車主(司機)簽名認可。

5、負責所在區域所有車輛的停放情況,制止亂停亂放現象。

6、責巡查所屬區域之停放情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登記上報。

7、仔細登記車輛有關情況,如車牌號碼、車型、車位進出時間等。

8、認真做好交接班工作,交接班時所屬區域之車輛一并交接清點無異后簽名。

9、發現有人拆零部件或維修車輛時,應立即制止并檢查當事人有關證件。

10、做好區域內安全防火工作,制止任何人員在車場內吸煙或動火作

篇2:某大學人防工程和普通地下室安全使用管理辦法

大學人防工程和普通地下室安全使用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了加強學校人防工程和普通地下室的安全使用管理,保障師生員工和居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北京市人民防空工程和普通地下室安全使用管理辦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管理辦法。

本辦法適用于學校人防工程和普通地下室(以下統稱“地下空間”)的安全使用管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學校人民防空辦公室負責制定學校地下空間安全使用管理辦法及有關規定;負責全校地下空間的管理、監督、檢查,協助地下空間安全使用責任單位辦理各項審批手續及其它日常工作。

第四條學校地下空間的使用和管理,堅持“誰主管,誰負責;誰管理,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地下空間委托物業服務企業以及其他單位管理的,受托管理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和約定承擔地下空間安全使用管理責任。

第五條利用地下空間從事商業、文化娛樂以及其他活動或者作為居住場所,安全使用責任人應保證地下空間符合下列條件:

(一)符合防火、衛生管理規定,并經公安消防機構、衛生主管部門依法檢查合格。

(二)房屋建筑安全,不存在危險構件。

(三)具有上下水、衛生間、用電設施。

(四)通風良好,設置機械通風系統或空氣調節裝置,并保證有效使用。地下空間平時使用必需的新風量,以及相應的新風系統、回風系統等設置符合設計規范要求。

(五)具有防汛、防雨水倒灌設施。

(六)按規定設置和配置機械防煙、排煙系統,自動噴淋系統,應急照明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以及其他消防設施和器材。

第六條地下空間的安全使用責任人利用地下空間,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制定落實治安、消防、衛生、建筑等管理法律、法規、規章的具體措施。

(二)建立防火、防汛、治安、衛生等責任制度。提供給他人使用的,與使用人簽訂地下空間安全使用責任書,明確使用人對地下空間的安全使用義務,并對使用人履行的情況進行監督;發現使用人違反安全管理法律、法規、規章或者安全使用義務的,及時制止、糾正。

(三)使用人民防空工程,應當按照上級人民防空主管部門批準的要求使用。

(四)不得擅自改變地下空間工程的主體結構或者拆除地下空間工程的設備設施。

(五)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符合安全規范,安全出口不得使用卷簾門、轉門、吊門或者側拉門,門向疏散方向開啟。

(六)在地下空間的入口處設置中央國家人民防空主管部門制發的人民防空工程,普通地下室使用標志牌。

(七)建立安全設施檢查、維修管理制度,保障安全設施正常使用。

(八)對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檢查發現的事故隱患,在規定的時間內予以清除。

(九)依法及時報告火災、傳染病情等突發性事件。

(十)不得將地下空間出租給無合法有效證件、證明的單位或者個人。

第七條地下空間的使用人,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履行地下空間安全使用責任書中的安全使用義務和本辦法第六條第(四)、(八)、(九)項的規定。

(二)根據不同的使用性質,保證地下空間在使用中符合國家規定的相關行業的衛生標準。

(三)裝飾、裝修材料符合國家和本市規定的消防、衛生要求,進行裝飾、裝修等施工作業期間,不得投入使用。

(四)不得存放液化石油氣鋼瓶,不得使用液化石油氣和閃點小于60°C的液體做燃料。

(五)保障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暢通,有人時不得上鎖。

(六)不得在地下空間內從事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危險品的生產經營,不得在地下空間內儲存易燃易爆物品。

(七)按照國家有關消防安全技術規定安裝、使用電器產品,設計、鋪設用電線路;禁止超負荷用電。

(八)不得在地下空間內設置油浸電力變壓器和其他油浸電氣設備。

(九)地下空間內所容納的人員不得超過核定人數。

(十)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并制定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十一)遵守國家及本市其他有關地下空間安全使用的管理規定。

第八條利用地下空間設置宿舍,以及作為其他居住場所的,地下空間的安全使用責任人、使用人除應當遵守本辦法第六條、第七條外,還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房間內人均使用面積不得少于4平方米。

(二)不得設置上下床。

(三)配備有效的防滅病媒生物設施,消毒設施和垃圾、廢棄物的存放專用設施。

第九條地下空間的安全使用應當符合本市有關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治安管理和房屋租賃管理的相關規定以及規范、標準。地下空間用于出租的,應當按照本市房屋租賃管理的相關規定辦理登記。

第十條中央國家機關人民防空主管部門負責人民防空工程和普通地下室安全使用的綜合管理工作,負責人民防空工程使用許可的審批和普通地下室使用備案。公安、衛生、工商、文化等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地下空間安全使用的相關管理工作。

第十一條本辦法發布之前,學校的有關規定與本辦法不一致的,以本辦法為準。

第十二條本辦法由后勤管理處負責解釋。

篇3:地下室焦爐高爐煤氣管道破裂引起著火爆炸中毒應急處理預案

煉焦爐地下室時煤氣管道集中的地方,極易引發由種種原因造成的煤氣著火、爆炸和中毒事件,下面分別予以說明。

一、地下室煤氣管道著火、爆炸、中毒的原因:

1、地下室內易燃、易爆氣體濃度達到爆炸濃度極限后,遇火花引起爆炸,造成著火或中毒。

2、地下室內交換設備(法蘭、考克開閉氣、管線、閥門因質量和焊接等)泄漏或破裂,引起煤氣外溢造成爆炸、著火和中毒。

3、由自然災害造成的破裂和泄漏,如雷擊、臺風、地震、洪水等。

4、超溫、超壓造成的破裂和泄漏。

5、墊片撕裂造成的泄漏。

6、壓力容器未按有關規定及操作規程操作(如壓力表接錯、水封裝置失效)。

7、轉動部分不潔,摩擦產生高溫,如交換考克缺油、潤滑不好等。

8、停送煤氣,清掃煤氣設備,操作不當引起火花或抽堵盲板不符合規定,未采取防靜電措施等。

9、在地下室區域吸煙、搶修和檢修時違章動火,焊接時未按“十不燒”及有關規定動火。

10、外來人員帶入火種。

11、穿帶釘皮鞋進入地下室。

12、擊打管道,設備產生撞擊火花。

13、電器火花。

14、電器線路陳舊老化或受到損壞產生短路火花以及因超載、絕緣、燒壞引起明火。

15、靜電放電。

16、雷擊(直接雷擊、雷電二次作用,沿著電器線路或金屬管道浸入。

17、焊、割、打磨產生火花等。

地下室煤氣中毒產生的原因:

1、新建、改建、大修后的煤氣設備,不經過主管部門的檢查、驗收及試壓,就急于投產,造成泄漏煤氣嚴重。

2、煤氣設備漏煤氣,沒有及時發現造成中毒事故。

3、帶煤氣作業不戴防毒面具,憑熱情蠻干造成中毒事故。

4、進入煤氣設備內作業,沒有可靠切斷煤氣來源,冒險進入造成中毒。

5、違反勞動紀律在地下室內逗留、休息、睡覺造成中毒。

6、煤氣作業時,閑雜人員誤入作業區域造成煤氣中毒。

7、單人和超時間在地下室作業造成煤氣中毒。

二、防止煤氣管道破裂而引起爆炸、著火的應急措施

1、控制與消除火源,嚴格控制設備質量與安裝:

(1)地下室嚴禁吸煙、攜帶火種、穿帶釘皮鞋進入。

(2)動火必須嚴格按動火手續辦理動火證,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如準備黃泥、砂子、石棉布、消火器等)。

(3)地下室及走廊地區使用防爆型電器。

(4)使用不發火的工具(如銅質工具),嚴禁鋼質工具敲打、撞擊、拋擲。

(5)抽堵盲板作業時,嚴格按規定要求采取防靜電措施。

(6)按規定安裝避雷裝置,并定期進行檢查。

(7)對地下室所屬的煤氣管線、閥門、交換考克、壓力容器等煤氣設備,要按要求進行定期的檢驗、檢測試壓。

(8)對設備管線、機、泵、閥、儀表、報警器、監測裝置等要定期進行檢查、保養、維修,保持良好狀態。

(9)有煤氣泄漏的部位,高溫部件要采取隔熱、密閉措施。

(10)定期檢查地下室煤氣考克、交換考克的嚴密性,做火把及泡沫試漏工作。

(11)定期檢查地下室各水封的嚴密工作,使水封處于正常的工作狀態。

(12)定期檢查地下室、煤氣管線末端、放散管是否靈活好使、安全可靠。

2、加強管理、嚴格工藝紀律:

(1)地下室張貼各種危險安全提示標簽。

(2)非本崗位人員嚴禁逗崗及進入。

(3)杜絕“三違”(違章作業、違章指揮、違反勞動紀律)嚴守工藝紀律,防止生產控制參數發生變化。

(4)堅持設備巡檢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5)檢修時,必須做好確認與隔離工作(如安裝盲板等)抽堵盲板時必須有專業防護站人員進行,要有防靜電措施,煤氣管道處理干凈后,必須做分析合格后方可進行動火作業。(凡動火作業,必須報填動火作業申請單,并逐級批準)

(6)檢查有否違章、違紀現象。

(7)加強調火和煤氣專業人員的培訓、教育、考核工作。

3、安全設施要齊全完好:

(1)安全設施齊全(如安全走梯、消防設施、地下室水封及水封放散管、遙控裝置)

(2)煤氣低壓報警裝置、交換等報警裝置。

(3)進入煤氣地區作業,必須攜帶可熄氣體檢測報警裝置。

三、煤氣著火的處理應急措施

發生煤氣著火事故后,應由事故單位、消防隊和煤氣防護站共同組成事故處理指揮部,并做出迅速、慎重、準確的處理事故方案,凡參加急救的人員,必須服從統一指揮,不能造成事故擴大。

1、凡發生煤氣著火事故,應立即掛電話報告煤氣防護站到現場急救,同時報告消防隊到現場急救。

2、直徑在150毫米以下煤氣管道著火時,可直接關止閥滅火。

3、直徑在150毫米以上煤氣管道著火時,應停止有關單位的使用,接安裝壓力表,根據壓力逐漸關閥門降低煤氣壓力,或根據火苗長短逐漸關閥門降低煤氣壓力,向管道內通入大量蒸汽滅火,但煤氣壓力最低不得小于50-100pa,嚴禁突然完全關止煤氣閘閥或封水封,以防回火爆炸。

4、煤氣設備燒紅時,不得用水驟然冷卻,以防管道變形或斷裂。

5、煤氣管道內部著火,應封閉入孔,關閉所有放散管,用采樣頭和試驗頭向管道內通入大量蒸汽滅火。

6、處理煤氣著火事故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煤氣閘閥、壓力表、蒸汽或氮氣頭等,應派專人看管和操作。

(2)管道直徑大于150毫米著火時,絕對禁止關止閘閥或封水封。

(3)管道內部著火,封閉入孔前,必須確認管道內無人后方可進行。

四、煤氣中毒事故的應急措施

1、凡發生煤氣中毒事故,應立即掛電話報告煤氣防護站到現場急救。

2、將中毒者迅速救出煤氣危險區域,安置在上風側空氣新鮮處,維護好現場,指派專人接救護車,同時通知附近衛生所到現場急救。

3、檢查中毒者的呼吸、心臟波動、瞳孔等情況,確定煤氣中毒者的中毒程度,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和處理方法。

4、對于輕微中毒者,如只是頭痛惡心、眩暈嘔吐等癥狀,可直接送附近衛生所治療。

5、對于較重中毒者,如意識模糊、呼吸微弱、大小便失禁、口吐白沫等癥狀,應立即到現場補給氧氣,待中毒者恢復知覺、呼吸正常后送附近衛生所或醫院治療。

6、對于嚴重中毒者,如意識完全喪失、停止呼吸等,應立即在現場施行人工呼吸,在中毒者未恢復知覺前,不準用車送往廠外醫院治療。中毒者沒有出現尸斑或沒有醫務人員允許不得停止一切搶救措施。

7、為了便于中毒者的呼吸,領扣、衣扣、腰帶等應解開,濕衣服應脫掉。因而,冬季或初春、深秋季節,應對中毒者妥善保暖,以免著涼。

8、對于搶救中毒者的環境,應由事故發生單位指派專人維持秩序,保持清凈以便于搶救。

9、凡發生煤氣中毒事故后,必須查明原因,并將立即處理好,避免事故重復發生。

五、煤氣爆炸事故的應急措施:

凡發生煤氣事故,一般是煤氣設備損壞,冒煤氣或冒煤氣后著火,因而,煤氣爆炸事故發生后,一般接著而來的發生煤氣中毒事故、煤氣著火事故或者產生第二次爆炸。因此,處理煤氣爆炸事故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凡發生煤氣爆炸事故,應立即切斷煤氣來源,迅速處理凈煤氣。

2、煤氣爆炸后引起著火事故,按著火事故處理。

3、煤氣爆炸后引起煤氣中毒事故,按中毒事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