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井套砌內壁補充施工技術安全措施
一、?概況
液壓滑升模板套壁到井深10米時,由于懸吊設備受到井筒設施的限制,需停止滑模砌壁,改用繩捆模板繼續向上砌至-4m,總計工程量6m,-4m以上部分待基巖段施工結束后再施工。為保證繩捆模板砌壁安全順利進行,特編本補充措施。
二、?施工方法
1、?砌壁施工
液壓滑升模板砌壁至-25m時,由技術員站在上層吊盤上,在井壁上劃出-10m標記。滑模到此停止,改用繩捆模板砌壁。用吊盤作為工作盤,人工入模,6m內壁一次砌完,一次拆除。
井圈采用[16加工,共7架,模板為鋼模板,規格:1m×0.3m×0.05m,導向板用[10加工,規格2m×0.1m×0.05m。
2、?施工順序
滑模滑升到-10m處清理吊盤及滑模盤機電隊拆除溜灰系統?用七根12.5mm繩將滑模輔助盤與下吊盤連接拆除滑模、保留滑模圍圈、模板作為生根模板繩捆模板砌壁至-4m?由上而下拆除井圈模板、滑模模板?
松吊盤、接風筒至井底,自檢井壁質量起吊盤進行月終驗收?松吊盤、接壓風、排水、注漿管路排井底積水、清淤泥準備打鉆探水進行工作面預注漿。
注:由于距離所限,在上吊盤無法起升,下吊盤打灰困難時,改用上吊盤作操作盤,繼續向上砌壁至-4m。
3、?風硐口預留
(1)風峒口施工前,風峒口兩邊1000mm范圍內鑿毛并露出鋼筋,與內壁鋼筋用短接焊成一體。
(2)砌壁至風峒口底板標高時,支風峒模板并加固,繼續向上砌壁至-4m。
4、?風峒口封堵
在距原擋墻200mm處,砌厚370mm磚擋墻,中間用標號C30砼灌實。
三、?質量標準及保證措施
1、內壁施工質量標準
(1)鋼筋工程
①?鋼筋和鋼筋加工件的品種、規格、質量、性能,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規范的規定。
②?鋼筋表面清潔,嚴禁采用有裂紋、斷痕、刻痕的鋼筋。
③?鋼筋綁扎缺,松扣數量不得超過綁扎數量的10%,且不能連續。
④?設計鋼筋間排距300×300mm,內保護層60mm,鋼筋搭接550mm,鋼筋規格Ф22mm。鋼筋間排距允許偏差,環筋間距±20mm,豎筋間距±10mm,保護層±10mm。
(2)模板工程
①?模板半徑優良+10~+30mm,合格+10~+40mm。
②?模板到井幫距離優良不小于設計的30mm,合格不小于設計50mm。
③?模板組裝允許偏差?a模板接縫寬度≤3mm?b軸線位移≤5mmc相鄰兩模板表面高低差≤5mmd模板接茬平整度≤10mm。
(3)砼工程
①?井筒內壁凈半徑2250mm,優良0~30mm,合格0~50mm
②?設計壁厚500mm,壁厚必須達到設計,井壁表面質量無裂縫、蜂窩、麻面、露筋。
③?砼支護工程允許偏差:a接茬≤30mmb表面平整度≤10mm。
2、質量保證措施
(1)配制砼所用水泥、水、外加劑的質量必須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砼配比、計量、攪拌和養護必須符合要求。
(2)模板、井圈的材質、結構、規格、強度必須符合設計和規范的要求和規定。
(3)嚴格控制砼配合比。砼中摻用外加劑品種及摻量應符合設計規定。
(4)井圈須校正編號后方可下井使用,模板使用前必須整形、清理、上油,不準使用損壞、變形或不規整的模板。凡使用木模板須刨光處理。
(5)保證砼的入模溫度不低于15?C,攪拌時間不少于120秒。
(6)澆注砼對稱均勻下灰,加強振搗,增加砼密實性。不得出現蜂窩、麻面、孔洞等質量事故。
(7)繩捆模板支一節找一次線,對稱打撐棍并固定牢固,模板排列應嚴密,保證不漏灰漿,澆注砼前,模板內的水、雜物等應清理干凈。
(8)嚴格執行質量檢查制度,班組要執行自檢和互檢制度。班中設安全質量網員,班隊長要嚴把質量關,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不合格的工程必須返工處理。
(9)跟班技術員要認真做好施工原始記錄,收集和整理相關的技術資料。
(10)做好料場粗細骨料的儲備工作,做好攪拌機、絞車、鏟車的日常維修工作,保證套壁連續作業。
四、施工技術安全措施
1、拆除模板要自上而下進行,利用吊盤做工作盤,繩捆模板拆除后,再拆除滑模模板。拆模時要站穩抓牢,保證安全施工。
2、在吊盤上作業的所有作業人員必須佩戴保險帶,并做到高掛低用,生根牢固。
3、工作盤距井口較近,絞車應慢速運行。
4、用吊桶上下長物料時必須綁扎牢固,并通知絞車司機慢速運行。
5、上、下井圈時必須用鋼絲繩配卸扣懸吊于鉤頭上,擰緊扣卸扣螺絲,井圈捆綁牢固。嚴禁用罐底吊物料上下。
6、起松吊盤時,必須有專人看管好管路、電纜等。
7、信號工、把鉤工,必須嚴守崗位,按章操作。
8、必須保證正常通風,不準停風機。
9、澆注砼前及時清除井壁冰霜,必須保證井壁無冰霜。
10、安排專人清理模盒內積水。
11、接近井口起松吊盤時,要安排專人看護,防止褲叉繩頂撞封口盤。
12、封堵喇叭口必須采用不小于δ70mm木板,嚴禁使用有裂縫、腐朽的木板,木板鋪好后必須用扒釘連成一體。
篇2:原煤倉內壁襯板檢查更換作業安全措施
1、工程概述
為防止原煤倉內壁襯板脫落堵塞給煤機進粉口,保證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根據生產需求,趁此臨修期間對2#爐#4原煤倉內襯板脫落情況進行檢查并重新鋪設。
2、編制依據
1、《發電企業設備檢修導則》(DL/T-838-2003)
2、《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熱力和機械部分)
3、《火力發電廠A/B/C級檢修管理標準》
4、《電力建設安全健康與環境管理工作規定》20**版
5、《電力基本建設火電設備維護保管規程》DL/T855-2004
6、《電力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管理規定》
3、工作環境及危險點分析
1、工作環境復雜,粉塵過多、光線不足,容器內作業。
2、檢修時#4皮帶突然起動,造成煤粉灑落進原煤倉,危及人身安全。
3、進入原煤倉因空氣不流通作業人員易窒息。
4、由于原煤倉內黑暗,不易進行檢修。
5、原煤倉內空間過大,無處站立,易發生人身傷害。
6、原煤倉內煤粉過多,電火焊易造成火災事故。
4、技術措施
1、用吊籠吊入原煤倉進行檢查確認襯板脫落情況。
2、將#4原煤倉內煤粉清理干凈,并搭設腳手架。
3、把內襯板脫落嚴重的地方,用角磨機打磨干凈,并露出金屬光澤,做好鋪設內襯板的準備。
4、把調好的專用膠料均勻的涂抹在原煤倉內壁,逐一鋪設內襯板,直至結束。
5、內襯板鋪設完畢后,將每塊內襯板間的縫隙用專用膠料鉤摸填滿。
6、施工結束后,保證新鋪設的內襯板能夠固化24小時后使用。
5、施工安全措施
1、參加作業人員持有安監部認可的施工上崗證。
2、作業人員必須身體健康,嚴禁酒后或帶病進入設備內作業。
3、進入現場必須正確佩帶安全帽,高處作業扎好安全帶,高掛低用,衣著、鞋等符合安全規定,正確戴好安全防護用品和勞動保護用品。
4、現場孔洞搭設蓋板、臨空面搭設圍欄,平臺蓋板、護欄牢固可靠,應設防護立網。
5、作業前必須辦理工作票,采取切斷電源,掛上禁止合閘牌的措施。
6、放下#4皮帶#10、#11犁煤器,切斷其電源,掛上禁止合閘牌的措施,并在皮帶頭部加裝堵板,防止煤粉灑落進原煤倉,危及人身安全。
7、進入原煤倉前必須做活物實驗,用風機換氣,保證倉內空氣暢通。
8、必須保證倉內照明充足,保證檢修作業使用的照明電小于等于24V的安全電壓,使用超過安全電壓的手持電動工具,必須按規定配備漏電保護器。臨時用電線路裝置,應按規定架設和拆除,保證線路絕緣良好。
9、在原煤倉內作業保證與外界通訊暢通,如有異常及時拉出作業人員。
10、所用工具、器材嚴禁上下拋擲,必須采用工具袋,用繩索吊送。
11、工作現場嚴禁帶火種,并配置足夠的消防器材。
12、設立專職監護人,并嚴格履行監護人的職責,不得隨意離開現場。
13、施工前由技術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簽證。
14、未盡事宜,嚴格按照《安規》的要求執行。
篇3:立井內壁金屬組裝模板施工防炸模安全措施
在立井井筒施工中,內層井壁質量,是礦井安全百年大計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綜合考慮質量、速度、造價及可操作性,目前國內立井井筒套內壁施工基本采用金屬組合模板輔助盤配合的施工方法。這種方法因為輔助盤的存在,造成了立體平行作業的事實,因而增加了施工和安全管理的難度。近幾年在兩淮地區中,這種施工方法出現過多起重大事故,而其中以炸模事故的危害最大。因此,預防炸模事故已經成為立井施工過程中安全工作的重要內容。下面本文在長期生產實踐的基礎上,分析炸模事故的發生原因,進而提出相應的預防措施。
1立井內壁組裝模板施工方法簡介
立井內壁施工中利用組裝模板砌筑內壁的施工方法是,金屬組裝模板每節弧長1?0~1?2m,高度1?0~1?2m,模板之間采用螺栓連接;另外增加一層輔助吊盤作為拆模板盤,其位置根據立模總高度確定;輔助盤利用四到六根鋼絲繩懸吊于吊盤下盤;利用上盤綁扎鋼筋,下盤立模及澆筑砼,自下而上連續砌筑施工;下料采用底卸式吊桶或溜灰管。
2立井施工主要危險有害因素識別
立井施工存在許多不利因素,比如:(1)由于存在立體平行作業,因而可能因為施工組織協調不好上下相互影響和干擾,增大了事故的可能性。(2
勞動強度大。綁扎鋼筋、立模、拆模、摘掛鉤均為人工連續作業,機械化程度低,容易發生事故。(3)作業環境惡劣。澆筑及震搗不但產生噪聲,還會造成水泥漿大量飛濺,水化熱、通風困難、作業場地狹小等造成施工場地空氣污濁,嚴重影響施工人員聽覺、視覺。
以上的種種不利因素增大了事故風險,除了可能發生高空墜物事故、高處墜落事故以及提升事故以外,還可能發生炸模事故。炸模是危害最大的一類事故。炸模不但影響施工進度,帶來經濟損失,來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事故。因此,在立井內壁組裝模板施工過程中,預防炸模事故的發生非常重要。
3炸模事故的原因分析
模板強度是根據混凝土澆筑速度、井徑及壁厚進行設計的,其強度必須滿足正常施工的安全及防變形需求。其強度最薄弱部位為接頭板位置,該處最容易變形,其次是水平及豎向連接部位。炸模主要是模板變形破壞造成的。模板變形破壞最容易發生在第三、四節模板接頭處,其次可能發生在第四、五節模板接頭處。當某一連接部位繼續受力、變形,造成模板失穩破壞后,混凝土會靠自重沖出模板,并進一步破壞模板,從而造成炸模事故。造成模板變形失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①混凝土初凝強度不夠,是造成炸模的主要原因。澆筑速度過快,或混凝土初凝時間超過設計初凝時間,或有水進入模板造成混凝土緩凝,都會造成混凝土初凝強度不夠。可能進入模板的水有井壁淋水、除霜冰時融化水、清洗管路的水等,如果水源反復進入模板豎向同一位置,則危害最大。②接頭模板豎向連續多模對縫或基本對縫,形成接頭模板縫變形上下影響,加重了接頭模板的變形。③扣件缺少,或扣件不緊,特別是水平縫扣件出現問題時,容易造成模板變形失穩。④變形模板沒有經過修復繼續使用,形成受力薄弱面,會進一步加大變形,造成模板失穩。⑤防變形檢查與觀測不到位,沒有及時處理事故隱患,最終釀成炸模事故。
4防炸模安全措施
通過總結分析炸模事故發生的原因,歸納多年的立井內壁金屬組裝模板安全施工的經驗,本文提出以下防炸模的安全措施。
①模板強度必須經過精確計算,模板質量必須嚴格把關,以保證滿足規范要求。②混凝土必須嚴格按照設計配比,選用合格的材料,特別是加強外加劑和水的準確計量的管理。③模板設計時應考慮互換性,兩塊接頭板拼裝后應和其它模板尺寸及螺孔一致,立模時模板縫上下錯開,接頭板每次以90°錯開。④采用溜灰管下料時,沖洗溜灰管水嚴禁進入模內。這種清洗水危害很大,因為豎向同一位置,造成豎向同一位置混凝土緩凝。⑤凍結井套內壁除霜時,要對已澆混凝土進行覆蓋。⑥非凍結井套內壁,如有淋水,應隔段在工作面上方30m以內設置截水槽。⑦混凝土澆筑及震搗的過程中,應設專人觀察下部模板是否變形,特別是第三、四、五節模板。⑧輔助盤工作人員必須配戴保險帶,保險帶生根點必須獨立于輔助盤,而生根于永久吊盤。⑨模板立模時所有扣件必須上齊,并設專人進行檢查管理。⑩計劃任務要安排合理,以每天不超過12模為宜。○11制定完善的技術規程、崗位操作規程及其他安全管理制度,確保工人按規程施工。
5結論
立井井筒套內壁采用金屬組合模板輔助盤配合的施工方法時,由于存在立體平行作業、現場管理難度大,勞動強度高、作業環境惡劣等不利因素,容易發生炸模、墜落、提升等多種事故,而其中以炸模事故危害最大。炸模事故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初凝強度不夠、扣件不符合要求、隱患排查不及時,模板變形、最終失穩破壞造成的。根據炸模事故發生的機理和原因分析,預防炸模事故安全措施主要有模板設計、混凝土配比、模板接頭拼裝、防止水的危害、安全檢查與管理等幾個方面。
筆者曾組織完成了4個立井井筒套內壁的施工,其中最深的淮南望峰崗礦副井井筒套內壁深度達878m。通過認真采取以上安全措施,并進行精細化管理和施工,四個立井井筒套內壁的施工均順利完成,產生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