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棚擴建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必須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各項勞動、安全法規、法令及礦井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堅持“安全第一,以防為主”的方針和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明確職責、落實責任,切實搞好安全生產,保證生產順利進行,保障勞動者在生產中安全和健康。
一、安全用品管理
1、本工程安全用品包括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腳手架類、圍欄、滅火器、警戒線等。
2、所有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帶。安全帽應在有效使用期限內,并符合安全要求。
3、高空作業時必須戴好安全帶,安全帶應高掛低用。已經使用過的安全帶應進行沖擊實驗,新購安全帶應有合格證。
4、施工現場的安全網、安全圍欄、警戒線等必須加強維護,任何人不得私自拆除。確因施工需要必須拆除時,必須由負責人同意,并在拆除部位以及可能引發安全事故的部位設立明顯標識,具備條件時應盡快將拆除部分恢復。
5、腳手架應由專業人員搭設和拆除,搭好后必須經過驗收掛合格標識牌后才能使用。其他施工人員必需拆除或移動腳手架時,必須由負責人同意,并在拆除部位和可能引發安全事故的部位設立明顯標識,具備條件時應盡快將拆除和移動部位恢復。
6、現場必須配備一定數量的滅火器,每個動火點至少有一只滅火器,滅火器的類型要適當,滅火器應注意檢查保證其有效性。
二、安全生產檢查
現場必須每日對施工現場進行巡查,發現隱患及時上報整改。
每天上下班前應檢查一下生產環境,對不安全因素要及時向施工負責人匯報,并及時采取措施。
每個施工人員應加強自我保護意識,上下班前檢查一下自己工作的地方,對不安全因素,除了向班組長匯報外,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
礦井相關部門經常對項目進行檢查,并對檢查中所發現的事故隱患和違章現象,必須定期、定人、及時整改。
5、建立機械設備、施工機具、安全防護用具、臨電設施進場驗收制度和臺帳。如吊車、電焊機、配電箱等。未經過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嚴禁使用。
三、安全教育
為了保證安全生產,使職工熟悉和自覺遵守安全生產中的各項規章制度,需做到以下要求:
1、工人上崗前必須進行安全教育,方準上崗操作。
2、特殊工種工人應參加主管部門的培訓班,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
3、做好班前安全活動,并做好記錄。
四、施工現場安全措施
車子棚擴建施工時,施工現場應在危險地段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和護欄。
2、電動工具必須使用漏電斷路器,注意每臺電動工具必須一臺一閘。
3、工作場所保持道路暢通,危險部位必須設置明顯標志。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熟識設備性能和操作規程。
4、登高用的梯子必須牢固。
5、安裝作業時,要統一號令,統一指揮。吊裝所用的鋼絲繩,事先必須認真的檢查,表面磨損,腐蝕達鋼絲繩直徑的I0%時,不準使用。
6、使用起重機工作時,其起重臂、鋼絲繩、重物等,嚴禁碰觸高壓架空電線,與架空電線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必要時對高壓供電線路采取防護措施。
7、焊接設備外殼必須有效地接地或接零。
8、裝拆焊接設備與電力網連接部分時,必須切斷電源。
9、焊工工作時必須穿戴防護用品,如工作服、手套、膠鞋,并應保證干燥和完整。
10、焊機前應設電保護開關。
11、焊工必須裁防護面罩(內鑲濾光玻璃)。
12、焊接工作場所應該有良好的通風,有良好的照明。
13、焊接工作場所周圍5m以內不得存在有易燃、易爆物品。焊工高空作業時要戴安全帶,隨身工具及焊條均應放在專門皮袋中。
14、在安裝施工時,為防止人員、物料和工具墜落或飛出造成安全事故,須在施工區域地面設圍欄或警示標志,專人負責監視。
15、在危、重、險工序施工前,施工負責人必須對施工人員做專題,安全交底。
16、高空作業要系好安全帶,不適應高空作業人員不得安排高空作業。高空作業中使用的工具要采取措施將其固定系牢,以免墜物傷人。
17、起吊材料等要有專人統一指揮,重物下方嚴禁站人,材料一定要拴好系牢。
18、使用電動工具前一定要先檢查其性能是否安全可靠。
19、在施工工作前,所有參與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此安全措施,并簽字確認。
篇2:車子棚擴建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必須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各項勞動、安全法規、法令及礦井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堅持“安全第一,以防為主”的方針和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明確職責、落實責任,切實搞好安全生產,保證生產順利進行,保障勞動者在生產中安全和健康。
一、安全用品管理
1、本工程安全用品包括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腳手架類、圍欄、滅火器、警戒線等。
2、所有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帶。安全帽應在有效使用期限內,并符合安全要求。
3、高空作業時必須戴好安全帶,安全帶應高掛低用。已經使用過的安全帶應進行沖擊實驗,新購安全帶應有合格證。
4、施工現場的安全網、安全圍欄、警戒線等必須加強維護,任何人不得私自拆除。確因施工需要必須拆除時,必須由負責人同意,并在拆除部位以及可能引發安全事故的部位設立明顯標識,具備條件時應盡快將拆除部分恢復。
5、腳手架應由專業人員搭設和拆除,搭好后必須經過驗收掛合格標識牌后才能使用。其他施工人員必需拆除或移動腳手架時,必須由負責人同意,并在拆除部位和可能引發安全事故的部位設立明顯標識,具備條件時應盡快將拆除和移動部位恢復。
6、現場必須配備一定數量的滅火器,每個動火點至少有一只滅火器,滅火器的類型要適當,滅火器應注意檢查保證其有效性。
二、安全生產檢查
現場必須每日對施工現場進行巡查,發現隱患及時上報整改。
每天上下班前應檢查一下生產環境,對不安全因素要及時向施工負責人匯報,并及時采取措施。
每個施工人員應加強自我保護意識,上下班前檢查一下自己工作的地方,對不安全因素,除了向班組長匯報外,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
礦井相關部門經常對項目進行檢查,并對檢查中所發現的事故隱患和違章現象,必須定期、定人、及時整改。
5、建立機械設備、施工機具、安全防護用具、臨電設施進場驗收制度和臺帳。如吊車、電焊機、配電箱等。未經過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嚴禁使用。
三、安全教育
為了保證安全生產,使職工熟悉和自覺遵守安全生產中的各項規章制度,需做到以下要求:
1、工人上崗前必須進行安全教育,方準上崗操作。
2、特殊工種工人應參加主管部門的培訓班,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
3、做好班前安全活動,并做好記錄。
四、施工現場安全措施
車子棚擴建施工時,施工現場應在危險地段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和護欄。
2、電動工具必須使用漏電斷路器,注意每臺電動工具必須一臺一閘。
3、工作場所保持道路暢通,危險部位必須設置明顯標志。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熟識設備性能和操作規程。
4、登高用的梯子必須牢固。
5、安裝作業時,要統一號令,統一指揮。吊裝所用的鋼絲繩,事先必須認真的檢查,表面磨損,腐蝕達鋼絲繩直徑的I0%時,不準使用。
6、使用起重機工作時,其起重臂、鋼絲繩、重物等,嚴禁碰觸高壓架空電線,與架空電線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必要時對高壓供電線路采取防護措施。
7、焊接設備外殼必須有效地接地或接零。
8、裝拆焊接設備與電力網連接部分時,必須切斷電源。
9、焊工工作時必須穿戴防護用品,如工作服、手套、膠鞋,并應保證干燥和完整。
10、焊機前應設電保護開關。
11、焊工必須裁防護面罩(內鑲濾光玻璃)。
12、焊接工作場所應該有良好的通風,有良好的照明。
13、焊接工作場所周圍5m以內不得存在有易燃、易爆物品。焊工高空作業時要戴安全帶,隨身工具及焊條均應放在專門皮袋中。
14、在安裝施工時,為防止人員、物料和工具墜落或飛出造成安全事故,須在施工區域地面設圍欄或警示標志,專人負責監視。
15、在危、重、險工序施工前,施工負責人必須對施工人員做專題,安全交底。
16、高空作業要系好安全帶,不適應高空作業人員不得安排高空作業。高空作業中使用的工具要采取措施將其固定系牢,以免墜物傷人。
17、起吊材料等要有專人統一指揮,重物下方嚴禁站人,材料一定要拴好系牢。
18、使用電動工具前一定要先檢查其性能是否安全可靠。
19、在施工工作前,所有參與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此安全措施,并簽字確認。
篇3:物業公司新改擴建項目環境影響程序
環境管理程序文件
--物業公司新、改、擴建項目環境影響程序
1.0目的
1.1為防止公司內新、擴、改建項目產生新的環境污染,保護環境,特制定本程序。
2.0適用范圍
2.1適用于公司內新、擴、改建項目實施過程中及項目完成后的污染控制及環境保護管理。
3.0職責
3.1機電工程部確保公司內新、擴、改建項目的有關的所有活動均按國家或省、地方有關的環保規章執行。
4.0工作程序
4.1定義
4.1.1"三同時"制度:防治污染及其他保護環境的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制度。
4.1.2建設項目:指以擴大物業管理能力或新工程效益為主要目的的新建、改建、遷建、恢復、維修等工程。
4.2建設項目從提出到竣工驗收的建設期內,必須按以下步驟進行環境保護管理。
4.2.1項目建議書階段--項目建議書階段的環境管理
4.2.1.1立項報審:由行機電工程部提交項目建議書、申請立項報告及有關文件、資料,由市環保局確定項目審批權限。
4.2.2可行性研究階段--環境影響評價階段
4.2.2.1由新、改、擴建項目相關部門提交選址報告、地形位置圖、項目平面布置圖,填寫《選址申報表》。
4.2.2.2有關部門現場踏勘,確定是編寫"環境影響報告書"還是"環境影響報告表"
4.2.2.3環評審查:根據環保部門審批的意見,由機電工程部按有關規定提交環境影響評價委托書等資料,并協同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報環保局規劃科審批。
4.2.2.4報建審批:公司提交"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有關章程、合同書,有關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由環保部門審查同意,發給"項目環境保護審核許可證"。
4.2.3設計階段,施工階段,試生產竣工驗收階段--"三同時"管理階段。
4.2.3.1機電工程部應提交環保工程的委托書、有關初步設計文件、環境污染治理工程方案等,經環保主管部門審批后,方可施工建設。承建環境污染治理工程的分承包方,必須是被批準的有資格機構。
4.2.3.2建設項目完工后,應提交建設項目執行"三同時"總結報告,經環保部門現場預驗收后,確定試運轉時間,由環境監測站對污染物排放情況進行監測,編寫環保設施竣工驗收監測報告,然后公司再按規定填報一系列報告、表格,經環保部門驗收,并發給《環保設施竣工驗收合格證》后,方準投產。
4.3施工過程中的環境控制:
4.3.1機電工程部應按《對相關方環境施加影響程序》的要求嚴格控制施工過程中可能帶來的環境影響,并對其環境因素進行識別,報公司質量/環境/安全管理委員會,管理委員會及時對《環境因素清單》進行更新。
4.4各階段留下的記錄由機電工程部負責整理、歸類、存檔保存。
5.0支持性文件
5.1新項目報建系列資料、表格(政府表格)
5.2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政府表格)
5.3三同時報告(政府表格)
5.4環保設施竣工驗收申報表(政府表格)
5.5《對相關方環境施加影響程序》(ZH*-EP-05)
6.0質量記錄
6.1《環境因素清單》(ZH*-EP-01-2/A)